地方政府重賞招商法治
㈠ 地方政府如何招商引資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
首先,要把引進外資放在首位。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對外資吸引力最高的國家,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外資流入的整體形勢向好,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做過分析,他看到,每當外商投入增長1%,中國的GDP便有0.5個百分點增長的可能。目前,沿海吸引外資的比重仍然在上升,盡管國家推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但西部利用外資的相對比重實際增長不大,而且西部各地區之間利用外資的水平有明顯差距。這與國際資本流動的現實情況是高度對接的。發展開放型經濟,我們必須瞄準新動向,把利用外資作為重中之重。
其次,吸收外商在中國境內的再投資,吸引沿海地區大公司、大集團的擴張性投資。從外商投資從珠江三角洲向長江三角洲流動的跡象看,反映了外商在中國境內再投資的結果。為適應產業結構大調整,世界製造業中心東移,國外汽車、電子、化工等產業開始向大陸進軍,沿海製造業也開始向西部尋求商機,福特汽車、格力空調重慶擴張即屬於此。
再次,廣泛吸引民間資本在內的「內資」投入地方經濟建設。除了外資、外商再投資以及內資再投資以外,民間資本也是一支相當雄厚的力量,保守估計我市有近千億民間資本處於「休眠」狀態。激活、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對於廣大農村和西部地區而言,可以彌補由於受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及經濟發展程度制約,吸引外資相對困難的弱勢,同時,無論從民間資本的發展需要,還是從政府減輕資金壓力來看,都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因此,如何爭取外地和本地民間資本的投資便成為政府應著重解決的問題。
㈡ 國家清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地方政府怎麼辦
改變招商模式,變身服務型政府。國家就是希望抑制地方政府招商引資。
㈢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徵用農民土地如何補償
這個補償價格是由縣(市)政府制定並公布的。
農民集體土地,只有政府(縣級)才有權代表國家實施徵收,政府徵用農民土地不講究用途,用途是政府供地方面的事,也就是說,對於農民來說,不管被徵用土地將來是用於修路的,還是用於開發房地產的,還是用於其他任何用途的,都與農民無關,農民只能要求政府給予「規定的」「適當的」的「補償」。這個補償價格是由縣(市)政府制定並公布的。只要是合法的征地,縣(市)政府就要公布《徵用土地方案公告》,在該公告中明示補償安置標准,這也是農民得知相關補償標準的法定途徑。如果沒有這個公告,則很可能征地是違法的。如征地違法,農民就有權拒絕交地並可以要求賠償。
《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該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徵收土地的安置補償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
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償費支付給其他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償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㈣ 如何正確發揮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招商引資不失為一種投人少、見效快的捷徑。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直接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和社會形象。如何評價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確定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戰略選擇?如何規范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行為?通過認識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地位和作用,對其利益動機和目標策略進行分析,進而規范招商引資行為,提高招商引資的效益。一、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地位和作用地方經濟的振興和發展,離不開經濟資源的供給和投人。從經濟資源供給來源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以本地經濟滾動積累為基礎,一是以外來經濟資源為基礎,後者的來源又有兩個渠道,一是縱向的中央財政投人,二是橫向的市場資金流動,包括外資和內資。相比較而言,自身經濟滾動發展的積累速度慢,規模擴張小,在市場分割和封閉的狀態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國家投資體制的改革,市場的逐步開放和統一市場的形成,市場資金的流動更加活躍,而招商引資因其機制靈活、規模速度和效益顯著,成為振興地方經濟的重要形式。
㈤ 某些地方政府為什麼要搶著招商引資
增加政績啊 這樣才能提高讓他們爬的更快更高
㈥ 如何理解 地方政府在法定許可權范圍內制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家依制定統市場經濟發展律規允許各各自政台違背統市場經濟規律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速建立起統、規范、公、公平、公市場經濟環境 二、現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進行清理規范家應收部財政補貼政策許可權明確各制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基本原則、許可權范圍並要求政府加強土讓、稅收減免財政支面政策清理規范 三、加強政府新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審批監督凡各台涉及財政收支及土資源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須報批准並報級政府備案;同應加強級政府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及執行情況監督檢查 四、完善政府考核機制引導良性發展降低GDP增考核權重建立健全社指標考核機制引導政府職能向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轉變促使政府職能定范圍內規范運
㈦ 如何保障政府行為在招商引資中的合法性
招商引資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但大體上把握以下幾個方向就好:
一、進一步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快慢取決於人思想觀念更新轉變的快慢,特別是鄉村兩級幹部思想觀念的轉變對招商引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鄉村幹部要不斷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到招商引資對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一經濟建設為中心,樹立政府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理念。工業的發展能夠促進農業的發展,也能夠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因此要牢固樹立"工業興鄉"觀念。依託工業來發展地方經濟,增加收入。
二、拓寬工作思路,創新招商方式一是立足自身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增強競爭能力,圍繞全市資源開發招商,;二是加大對外宣傳力度。通過與谷川聯行等專業機構合作,大力宣傳鄉鎮的資源和優勢。同時,市招商部門要與鄉鎮加強溝通交流,收集整理鄉鎮經濟發展和資源特色的資料,統一包裝,整體對外宣傳推介;三是克服"守株待兔"式招商,組織小分隊主動出擊。定任務,定時間,有目的有目標,避免盲目招商;四是利用關系招商。通過關系拉關系,關系套關系,把所有能利用的關系和門路都盡可能地利用起來,不放過每個環節,不疏忽每一層關系,不厭其煩地宣傳推介;五是以商招商。充分利用現有在鄉辦企業的老闆現身說法,以自身體驗向外宣傳推介,同時趁熱打鐵,邀請企業和老闆考察投資;六是積極與谷川聯行等專業機構合作,探索網上招商和委託中介招商方式。
三、優化投資環境,強化服務意識要軟硬環境兩手抓,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搞好交通、通訊、能源、城鎮基礎設施等硬體建設,為企業引進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另一方面是抓好軟環境的建設。一是要情感招商。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優質的服務內容吸引客商,樹立人人都是環境、每個單位都是環境的意識。二是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力求現有政策進一步優惠化,增強政策的吸引力。三是大力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嚴懲各部門對企業"吃、拿、卡、要"行為,整頓各種亂收費、亂罰款行為。切實轉變政府工作作風,改善服務態度,提高辦事效率。進一步優化法制、治安環境,讓投資者放心投資、順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