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系統包括

道德系統包括

發布時間: 2022-02-18 14:27:14

1.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包括哪些方面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體系,由各方面的道德規范構成,如政治道德、商業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各行各業的具體規范;另一個就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層次體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低到高存在著四個層次的道德要求。

1.處於最低層次的、也就是最簡單、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是社會主義起碼道德要求,它包括社會公德和家庭道德兩大部分。

2.處於第二層次的是社會主義基本道德,具體概括為「五愛」,即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3.處於第三層次的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特殊道德要求。

4.處於第四層次的是共產主義道德,這是社會主義時期的最高道德要求。

(1)道德系統包括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相關明細

1.就思想道德建設內在關系而言,建設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明榮知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及其實踐的重要支撐和內在機制。

2.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是進行以德治國的依據,是提高全體公民道德素質的基礎和前提。這個道德體系必然是包括各個群體、各個階層、各種職業、各個系統的道德規范的總和。

①體現著道德核心、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的各種不同層次的要求;

②顯示出政治導向、法律支持和政策引導的力量;

③發揮著整個大眾傳媒、公眾輿論、社會氛圍對道德的制約作用。

2. 道德包括什麼

所謂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們,對實踐活動過程中必然產生和形成的人際關系、內利益容分配、法律制度和思想行為等進行價值判斷、價值追求、價值選擇、價值實現的總和,是人們行為活動的規范或行為的准則,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多結構的復雜而龐大的道德系統,覆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它既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是非、好壞、善惡、美醜、榮辱等觀念,又是社會衡量一個人行為對錯、好壞、善惡、美醜、榮辱的價值標准,實際上界定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道德,從道德精神,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3. 道德系統包括哪三種

道德系統包括: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

4. 道德品質包括哪些

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
道德品質也稱「德性」專,簡稱「品德」。由道德屬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4)道德系統包括擴展閱讀
表徵個人道德的總體特點的范疇。簡稱品德。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5. 道德素質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道德素質,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內在基礎,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包含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人的道德素質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等。從道德領域看,則包含:戀愛、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

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道德的規范和引導是不可缺少的。道德的強大精神力量對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要實現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離不開人的道德素質力量所迸發的巨大精神動力,換言之,人的道德素質在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道德素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讓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道德的因素在其中起著重要而關鍵的作用。 中國古代就十分重視人的道德素質的社會作用。提出「德者,國家之基也」,「有才無德,其行不遠」。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內容之一。

胡錦濤強調「要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准」。所有這一切都表明道德素質在人的整體素質中的關鍵地位,以及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性。社會發展需要人們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遠大的理想抱負,這是調節個人的行為、處理個人與他人和社會關系的必需,沒有人的道德素質,就沒有社會和諧,也就沒有全面小康社會;沒有人的道德素質的提升就沒有社會的進步。 良好的道德素質能夠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和諧社會必須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協調的社會,一定是社會經濟秩序運轉良好並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任何一種經濟形式的生成或建立,都離不開一定的道德觀念或符合某種道德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也不能例外。

道德素質的提升是市場經濟資源合理配置、速度與效率並重,可持續高速運行,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斯教授曾說過,自由市場制度本身並不能保證效率,一個有效率的自由市場制度除了需要一個有效的產權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還需要在誠實、正直、合作、公平、正義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這個市場。如果在市場經濟中人們普遍自私,既不信任對方,又不真誠合作,互相欺騙,這種條件下的經濟形式很難發育良好。

因此對市場經濟主體,誠信、合作、恪守道德比相互欺詐更有利於自我發展。 良好的道德素質有利於保持社會和諧團結穩定,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鄧小平曾多次闡明社會主義道德對現代化建設、對改革開放的導向、動力和保障作用。他指出:「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偷盜、賄賂橫行的世界。」

市場經濟是靠人來建設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如何,直接關繫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途、命運和發展。沒有良好道德素質的人和規范的社會經濟秩序,就不會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完善和發展。 道德素質的提高將增強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 世界范圍內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賽,不僅僅是經濟、科技和軍事力量的競爭,同時也是國家之間精神力量的較量,民族精神的較量,歸根結底是人的素質和道德風貌的競爭。

20世紀後期,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思想文化領域的競爭。一些學者提出了「文化戰爭」概念。物質資料的生產,在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中是有形的,是硬體,而精神資料的生產狀況則是無形的,是軟體,但起主導作用,處於支配地位。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崇高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實現人與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都可以轉化為生產力,成為增強綜合國力的巨大動力。

回望人類歷史,道德的光輝伴隨社會前進的每一個腳步。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社會每個分子的參與,公民道德進步能夠促進社會進步。作為「社會人」,我們對自身道德素質的追求應該是永無止境的,國家也應該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力度,只有這樣,社會才能不斷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才能早日實現。



6. 道德體系的主體部分都是由什麼和什麼構成的

道德生活包括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三個原則(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人道主義)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人道主義是對從業人員最起碼的道德要求。這三項原則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統一體
http://www.alte.tj.cn/~zydd/learn/d5z.htm

本質上是統一的

7.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要解決的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思想道德建設決定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主要包含思想建設和道德建設兩個方面的內容

社會主義思想建設主要是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覺悟,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和中心環節,社會主義思想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一、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和教育廣大幹部與群眾。

第二、教育人民樹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

第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第四、進行艱苦創業精神的教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樹立和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第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第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7)道德系統包括擴展閱讀:

最基本的東西,也是最基礎的東西。基本道德規范建設搞好了,社會主義道德大廈才能建立起來。這是一個需要每個公民付出努力的工程,這也是能讓每個公民受惠的工程;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建設的工程,這也是一個能夠使我們永久受益的工程。

願每個公民都能從一點一滴做起,自覺實踐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為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大廈做出自己的貢獻。

8. 中國社會的道德體系包括哪些

社會道德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9. 道德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

1、認識功能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2、調節功能

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

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3、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它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樹立正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

4、評價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評價社會現象,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

5、平衡功能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

(9)道德系統包括擴展閱讀

道德的基本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它不僅體現了道德的先進性與道德的廣泛性的統一,還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德、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新道德的統一。

1、「愛國守法」是公民對國家的最首要的道德義務。

公民應當熱愛國家、建設國家、保衛國家,維護國家的尊嚴,保守國家的機密,敢於同一切危害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行為作斗爭,把對國家的一切義務和責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職。

「守法」是公民道德的最低層次的要求。公民應當維護法律確定的最基本的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盡法律所規定的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同時,「愛國主義」體現了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公民通過愛國守法去實踐集體主義的道德要求。

2、「明禮誠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規范。

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國際交往日益增多,公民能否明禮,關繫到世界對國家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的評價,因此,「明禮」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誠信」是人與人之間交往關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它是公民道德人格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經濟活動中要誠信,杜絕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信守諾言,忠誠待人。

3、「團結友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應當如何相處的基本規范。

每一個公民,不論民族、年齡、職業,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公民之間應該彼此團結,相互友,建立起一種和睦親愛的關系。當然,團結友善必須是在正義原則之下的團結友善。

4、「勤儉自強」是公民對待生活、對待自身的道德規范。

「敬業奉獻」是公民對待職業活動的道德規范。每一個公民都要從事一定的職業,職業是公民與社會聯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對待職業或事業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做出有益的貢獻。

10. 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系包括哪三個層次

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體系也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它由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的集版體主義道德原則,全心全意為人權民服務、共產主義勞動態度、愛護公共財物、熱愛科學和堅持真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等五條道德規范,義務、良心、榮譽、幸福四個道德范疇及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社會主義人道主義三個特殊領域的道德要求所構成。

熱點內容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
行政法庭審筆錄 發布:2025-02-04 15:22:21 瀏覽:280
民事訴訟法是民告官嗎 發布:2025-02-04 15:06:06 瀏覽:876
國家法官學院新校區 發布:2025-02-04 14:39:00 瀏覽:126
201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2-04 14:26:57 瀏覽:706
最新勞動法保胎怎麼發工資 發布:2025-02-04 14:12:58 瀏覽:161
兩高司法解釋最新 發布:2025-02-04 13:55:39 瀏覽:682
李榮凱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04 13:55:26 瀏覽:233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02-04 13:49:52 瀏覽:403
專利壟斷條例 發布:2025-02-04 13:48:26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