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道德
1. 歷史上書法家中品德高尚的有哪幾位
李伏雨先生之子李早,他被視為「中國當代書畫篆刻之中堅」,而且其習書法不以流派所限,特立獨行,在中國書法大師劉江眼中,「其前途未可限量」。
著名金石書畫家李立是李伏雨先生當年在國立藝專的同學。回憶起李伏雨的音容笑貌,李立對他的老同學給了極高的評價。
「書法大家。」「高尚的人。」這是參加李伏雨、李早父子書畫篆刻展覽作品研討會的書畫界人士對李伏雨、李早父子的一致評價。
「高尚的人」
著名金石書畫家李立是李伏雨先生當年在國立藝專的同學。研討會上,滿頭白發的李立回憶起李伏雨的音容笑貌,「他經歷了很多磨難,但他總是滿臉笑容。」李立說。他說,李伏雨很早就從事革命活動,「我進校時,就聽說他被國民黨政府逮捕了,我還專門到杭州監獄去看過他。他的人品非常高尚。」
來自浙江書畫界的專家們不止一次地提到李伏雨先生在提攜後人上所作的貢獻,他們說:「在杭州業余書法美術教育方面,李伏雨老師是第一人。」
中國書協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楊西湖對李伏雨等老一輩藝術家教育新人的做法記憶猶新:「他事務多,非常忙,但他卻拿出大量時間從事業余的書法教育和普及,這非常可貴。上世紀70年代中期,藝術的環境並不好,並沒有太多人重視書法藝術問題,但李伏雨他們這些老一輩書家卻自動組織起來,辦起了書法學習班,把大量精力放在年輕人身上,而且是沒有任何架子,有求必應。現在,曾經的那一批年輕人,成了現在浙江書法界的中堅力量。」
中國印學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西泠印社理事吳瑩說:「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李伏雨老師。」她說,20歲時的她,還只是杭州書畫社的一個營業員,那時,她會問李伏雨老師一些關於書法的「莫名其妙的問題」,「這些問題太外行,他完全可以不回答我,但恰恰相反,他很耐心地跟我說,不管我聽不聽得懂。然後,他還讓我這個完全外行的人到書畫班聽課。我的書法道路就是這樣開始的。」
中國書協理事、湖南省書協駐會副主席陳曦明說:「我相信,李氏父子一生的努力和奮斗,就是為了做一個正直的、有很高的道德修養的中國人,他們想在作品中表達這樣一種情懷。我認為,他們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書法大家」
李伏雨、李早父子在書畫藝術上的成就,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公認。
李立說,李伏雨尊重傳統,立足創新,構圖、用筆均非常有功底。他認為,李伏雨、李早父子這回帶給家鄉父老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看到他們的作品,我們這些老的藝術家都能感到一種啟迪。他們的作品到湖南來展覽,這對湖南的金石書法會有一個大大的促進。」
他說,看到老同學的遺作,心裡非常難受,而看到李早的作品,則感覺「他無疑前程遠大」。
楊西湖感受最深的則是關於李伏雨作品的另一面:「我看到了這次展出的他的許多詩稿,非常自然、清新。我覺得,他在這方面的成就,不亞於他在書法藝術上的造詣。」
《美術報》書法部主任、西泠印社社員蔡樹農則透露了一個細節:他有位朋友曾向他提及,古代很多不知名的碑文,非常生僻,但李伏雨先生竟然很熟悉,這不能不讓人驚嘆。「凡是大師級的人物,他絕對不會僅是在藝術技巧上達到了大師級的水準,他肯定有相應的學識水平與其一致,這在李伏雨老師身上表現得非常到位。」
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郭強特別強調了李早在藝術上的學習、吸收、創新的精神。「李早身上比較多地體現了江浙文化與湖湘文化兩個文化的融合。後來他在日本辦展,又注意學習了日本書法的精髓,這在他以後的作品中有體現。重視吸納、學習,這對於一個藝術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一種現象」
李伏雨、李早父子作品來長展覽,書畫界人士甚至將其視作一種現象。
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郭強說:「我看到江南文化與湖湘文化在親密接觸。」
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長沙晚報社美術編輯吳志立說:「浙江書法是有資格談自信的。李伏雨、李早父子作品展有可能成為一種契機——讓中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新的光芒的契機。」
2. 有什麼關於人品道德的名言和句子是四個字是關於書法
字如其人,其實最早源於西漢文學家揚雄講的一句名言:「書、心畫也專。」這句話得意思屬是說書法是人的心理描繪,是以線條來表達和抒發作者情感心緒變化的。「字如其人」,意謂人與字,字與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魚水相融,見字如見人。
3. 漢字書法的道德精神是什麼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英文書法等。
4. 古代道德不好的書法家
一篇文章供你參考;
中國歷史上的三位奸臣書法家
蔡京、秦檜、嚴嵩雖堪稱書法大家,但因他們的姦邪而被廢字,
故書法作品留傳下來的極少。
蔡京,福建人,為宋徽宗時的「六賊」之首,他與內廷供奉官
童貫相互勾結,要挾宋徽宗,將大宋王朝推向災難的深淵。蔡京的
書法自成一格,就連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書法不如蔡京。當時
「蘇黃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後人惡其姦邪,易以蔡襄。
秦檜,江蘇人,他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堅持投降,是南宋宋
徽宗時有名的奸臣。他為狀元出身,博學多才,書法頗有造詣,在
仿照徽宗趙佶「瘦金體」字體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一種工整劃一、
簡便易學獨特字體,用來書寫奏摺,乃至了宋徽宗下令全國統一按
秦檜的範本字體來書寫公文。這種字體逐漸演變為印刷用的「宋體」。
嚴嵩,江西人,25歲殿試中二甲進士,書法功底深厚。後來結
黨營私,殘害忠良,最終落得削籍為民,家產盡抄,其家產共抄得
黃金三萬多兩,白銀二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的財政總收入。
據傳,清代京城順天府鄉試的貢院大殿匾額上「至公堂」三個大字,
是大奸臣嚴蒿所書,乾隆帝想把它換掉,便命滿朝能書者寫這三個
大字,他自己也書寫數遍,但他覺得自己的御筆和其他人所寫的字,
都不如嚴嵩,只好作罷,依然讓奸臣嚴嵩的字高高懸掛。
5. 為什麼說書法可 以體現人的品格與智慧
讓人鍛煉出大容量的右腦記憶能力和處理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 同時,學習書法可以磨礪意志,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在書法練習的過程中反復不斷的重復過程可以培詎人的細心和耐心從而逐養成習慣,使人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陸維釗先生說"研究書法,又必注意書寫之無訛、始終之不懈。無訛,乃心細之證;不懈,見忍耐之力。 最後,學習書法可以求美創新,提高人的審美素質。書法是一門高雅藝術,它抽象了天地萬象之形,熔入了古今聖賢之理。因此,學習書法,有凈化人的靈魂,驅逐邪俗之氣,提高審美素質的作用。陸維釗先生說得好:"而(書法)欣賞的人,對名家作品,正如與英雄(沉雄、豪勁)、美人(清麗、和婉)、君子(端莊、厚重)、才士(倜儻、蒼古)、野老(渾穆、蒼勁)、逸者(高逸、幽雅)相對,無形中受到熏陶:感情為所滲透,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腦已經普及,在相當一部分人的意識中,認為鍵盤比手書更實用。然而事實上,不管電腦打字多麼方便快捷好用,都永遠無法取代書法所帶來的益處。學習書法的意義與價值,遠遠超過書寫本身,對於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有極大的益處。 首先,學習書法可以修養品行,提高人的道德素質。作為一門文化藝術,學習硬筆書法對於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養成,是大有裨益的。黃庭堅說:"學書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致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古來許多書法大家,都有高尚的品德,它們都以獨特的形式熔鑄於書法作品之中,我們學習硬筆書法,也能從歷代書家的高風亮節中得到熏陶。 其次,學習書法可以倡興學問,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學習書法中會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如詩詞歌賦、禮儀道行德、修養文章,這對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氣質修養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由學書而悟到讀書的重要,這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質的第二個收獲。陸維釗先生在談學書"三利"時說過這樣的話:"由學書而導吾人於向學之途,以興起探求學問之興趣,又其作用之一也。"確是很有見地的。 再次,學習書法可以靜心養氣,提高人的身體素質。書法與練氣,氣相融、理相通、法相仿、效相同。書法是一種文氣功,能調身、調意、調息;健身強體,延年益壽。書法以其千變萬化的線條和形體結構散發出無窮的魅力,更能使我們的高級計算機——右腦無限升級人格為所感染,心緒為所改變,嗜好為之提高,漸漸將一般娛樂上之低級趣味轉移至高級。" 由此來說,學習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對人的一生來說必不可少,尤其是它對人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或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根本和驕傲,都是電腦打字永遠不能替代的
6. 圍繞道德規范24個字 書法比賽的例子
很多人足夠聰明,有滿肚子的學問,可是也有滿腦子的虛榮心
7. 有關道德經的硬筆書法作品
推薦《感悟人生——硬筆書法古詩文集錦》一書,其中有《老子內(道德經)》的第二章、容第八張、第四十四章、第八十一章的硬筆書法,以及原文、譯文和解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383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