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平等自由公正法治

平等自由公正法治

發布時間: 2020-12-21 01:17:15

『壹』 如何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追求
中國共產黨自創建之日起,就將實現和維護人民的「自由」作為己任。黨的七大將「建設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中國」作為奮斗目標.新中國成立後,《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以及宗教信仰自由,通信自由等諸多自由。

平等: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准則
中國共產黨自創建之日起,就將建立人人「平等」的新社會作為己任.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就提出消滅 「社會的階級區分」。《中國共產黨對於時局的主張》鮮明地提出保障人民的各種民主權利,承認婦女平等權利等.抗日戰爭時期,各抗日根據地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條例法規,都規定人民在法律上、政治上一律平等.新中國成立後制定的憲法,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正:社會主義社會的內在要求
中國共產黨自創建之日起,就將實現和維護社會「公正」作為己任.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提出「公私兼顧」、「勞資兩利」以及「城鄉兼顧」等思想。鄧小平同志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消除資本主義和其他剝削制度所必然產生的種種貪婪、腐敗和不公正現象.」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 「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強調「必須堅持維護公平正義,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法治: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保障
中國共產黨自創建之日起,就將實現國家和社會的「法治」作為己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建立了憲法、土地法、組織法、行政法、選舉法、刑法婚姻法經濟法勞動法等一系列的法律體系,以及較為系統的司法體制和機構。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將馬克思主義的法治思想與我國的法治實踐相結合,奠定了新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強調,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黨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國」方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法執政」的要求。黨的十八大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總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價值追求,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社會屬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價值追求,它們一定會內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一定會外化為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積極行動。

『貳』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價值導向的規定,是立足社會層面提出的要求,內作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的容核心價值觀,執政黨黨員和領導幹部不能例外,要帶頭踐行,自覺運用到黨內活動和生活之中。把這些核心價值觀和黨內民主文化建設結合起來,為增強黨的創造活力增添文化源泉和價值目標。要把民主作為解放思想、增強黨創造活力的前提條件和內在動力。而自由表達是黨內民主的前提條件,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營造黨內不同意見平等討論的氛圍和環境,在民主平等討論的過程中,確立一些進步的基本觀念,為全社會形成社會價值導向的文化共識,做出榜樣,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叄』 關於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童謠

中華兒女雄赳來赳,(中華)
自中國價值數一數。
我是祖國正能量,
努力學習不怕苦。

富強就是富又強,
民主就是民做主。
文明花開遍城鄉,
和諧團結幸福路。

社會自由久奮爭,(社會)
人民權利謀平等。
公正無私心比心,
依法治國是精神。

人人愛國我當先,(人人)
愛崗敬業做貢獻。
誠信正派人格強,
友善有愛平凡願。
(丹舟 2014.6.29)

『肆』 什麼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4)平等自由公正法治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群眾主體地位,關注人們利益訴求和價值願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以理想信念為核心,抓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在全社會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著力鑄牢人們的精神支柱;

堅持聯系實際,區分層次和對象,加強分類指導,找准與人們思想的共鳴點、與群眾利益的交匯點,做到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

堅持改進創新,善於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群眾便於參與的平台,開辟群眾樂於參與的渠道,積極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和基層工作創新,增強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伍』 說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解

「自由、平抄等、公正、法治襲」,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陸』 如何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回會主義核心價答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柒』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社主義社價值追求

自由,主要指公民

(7)平等自由公正法治擴展閱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捌』 跪求有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文章,1500字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首廣為傳頌的詩作賦予了自由以最高的價值。
千百年來,公平正義、自由平等一直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所崇尚追求;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僅充分汲取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優秀思想成果,而且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成為凝聚社會共識的核心價值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都離不開法治。法治就是依法治國。法治和人治是相對立的,封建專制社會是典型的人治,「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多變性。制度才能管根本管長遠。法治是文明進步的體現,是對現代國家的基本要求。
如果說,當年一部《秋菊打官司》的電影,曾讓人們充滿好奇,那麼今天,「討說法」已經成為社會口頭禪。從主張經濟、社會、文化和消費者權利,到捍衛政治、環境、食品安全和納稅人權利,「權利意識」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深入人心、影響社會、改變國家。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走向權利的時代。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自由平等意識、網路媒體勃興提供的多元表達平台、民主政治進步造就的個體意識啟蒙,所有這一切,成為人們權利意識的萌發、表達和伸張的「時代注腳」。與之相伴,「權利意識」的高漲,也為樹立法律權威、培養法治觀念、發掘公民意識,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成為社會進步的催化劑。「一元錢」官司的較真,釐清的是社會是非觀念;「物權」概念的普及,調動起創造財富的熱情;「環境權」的主張,增強著生態文明的群眾基礎……
「在一個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會里,一個人所能夠擁有的一切權利,其唯一的來由是法律。」 「權利意識」的伸張,離不開「法治觀念」護航。在法律的條款中去尋找依據,權利的主張才能水到渠成;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進,權利的實現才能順理成章。反之,把「權利」當作為所欲為的通行證,認為有了利益訴求,就能夠理直氣壯地去沖撞底線、挑戰規則、突破邊界,整個社會又如何做到和諧運轉?
「哪裡沒有法律,哪裡就沒有自由。」任何社會行為一旦脫離法治視野,便不可能帶來公共福利的實質增進,也難有公平正義的真正實現。今天,如果說,「權利意識」的啟蒙我們已經完成,那麼「法治觀念」的啟蒙還在路上。這也是黨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深層原因所在。既要「權利意識」,也要「法治觀念」,二者彼此砥礪、相互促進,才能讓法治精神融入社會治理和社會生活,使「權利意識」成為構建現代公民人格、建設民主法治社會的基礎。

『玖』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分別都是什麼意思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1-4]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富強即國富民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的應然狀態,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民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它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動局面。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1-4]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1-4]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准。愛國是基於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報效祖國。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准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於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精神。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1-4]

發展歷程
新中國的建立,確立了以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質基礎和文化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不斷進行新的探索,提出了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繫到以「三個倡導」為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斷和戰略任務。[1-4]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恢復和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改革開放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相結合,科學繼承了毛澤東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1-4]
2006年3月,我黨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褒榮貶恥、我國古代的「知恥」文化傳統,同時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律的認識。
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並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學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括開始深入探討。[1-4]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1-4]
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任務。提煉和概括出簡明扼要、便於傳播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1-4]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1-4]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1-4]

『拾』 結合馬克思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間的關系

黨的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凝練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僅深刻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而且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這八個字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是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建設現代社會的根本價值遵循。

自由: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追求

自由,是人類嚮往和追求的一種美好價值形態,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價值追求。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真正的自由,並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而是可以自由地做正確的事情」;從「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到「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類的本質」、「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人類對自由的認識和追求。

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己的意志活動有不受限制的權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自由」,是社會主義條件下,全社會成員在經濟上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權利,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享有最廣泛的自由權利。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各項合法權益。

平等: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准則

平等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理想狀態,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准則。從「不患寡而患不均」到「等貴賤、均貧富」;從「平等就是窮人不佔富人的便宜」到「一切人生來都是平等的」,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人類對平等的認識和追求。

平等,是指人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權利,主要包括權利平等、機會平等以及結果平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平等」,是通過平等的社會機制和價值引導,既保障公民個人享有平等的權利,也保障每個人基於社會貢獻所要求得到的權利、利益和尊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公正:社會主義社會的內在要求

公正,是古往今來千百萬人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內在要求。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鏟除特權」、「天下為公」;從「各盡其職就是正義」到「正義是一種主觀的價值判斷」,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人類對公正的認識和追求。

公正,即公平、正義,「公平」主要指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以及分配公平等,「正義」主要指制度正義、形式正義以及程序正義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公正」,是加快建立以權利公正、機會公正、規則公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正義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從而在更加公平正義的基點上造福全體人民。

法治: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保障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保障。從「一民之軌,莫如法」、「法者,憲令著於官府,賞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到「立法之業,益為政治上第一關鍵」;從「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到「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人類對法治的認識和追求。

法治,即法的統治,與人治、德治相對。法治主要包含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法治是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的統一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法治」,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通過建立健全全社會學習、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遵法守法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自覺的行為習慣,讓人民群眾在法治社會中享受到自由、平等和公正。

總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價值追求,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社會屬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價值追求,它們一定會內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一定會外化為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積極行動。

熱點內容
設區市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處罰 發布:2025-01-17 03:53:46 瀏覽:96
法院處置網站 發布:2025-01-17 03:47:13 瀏覽:875
司法局民生 發布:2025-01-17 03:08:59 瀏覽:589
法院怎麼轉賬 發布:2025-01-17 03:06:54 瀏覽:340
從經濟法角度看校園貸 發布:2025-01-17 03:04:44 瀏覽:679
沈陽城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1-17 02:42:54 瀏覽:673
合同法教材下載 發布:2025-01-17 02:35:05 瀏覽:644
民事訴訟法一審程序 發布:2025-01-17 02:34:19 瀏覽:211
水利轉門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17 02:32:08 瀏覽:532
追究稅收法律責任的主體 發布:2025-01-17 02:23:13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