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淪喪中國

道德淪喪中國

發布時間: 2022-02-19 04:20:21

Ⅰ 為何道德淪喪中國社會的「道德」一詞總是被輿論抨擊

這是沒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開脫,試問有道德的人會不以道德來評價他人嗎?

Ⅱ 道德淪喪的中國敗類

1、別人沒義務給你讓路
2、暴力發生時立即反擊,屬於正當防衛

Ⅲ 中國近幾年來有關一些道德淪喪的經典事件

王昭耀和小舅子省市幹部共用情婦、李剛兒子車禍、煙草局長微博丑聞、李雙江之子輪奸、雷政富不雅照等等!

Ⅳ 中國真的道德淪喪了嗎

中國真的道德淪喪了嗎
我認為這個就有點誇張,道德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有道德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改革開放前,人們的道德也不能說就是很高,要不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壞事了。
現在的道德和以前的道德沒有多少差別,可能以前還好。但是計算機網路的出現,加快了信息的傳播。老人常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現在的壞事傳播的速度是光速級的,所以好像我們經常能看到或聽到道德不好的人或事。
所以說,你說的這句話有點誇張。

Ⅳ 當代中國人真的「道德淪喪」了嗎

「造反有理」從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馬克思所推崇的「普選制」,則因其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根本性沖突,至今被束之高閣。 常常聽到人們嘆息:中國的傳統文化被破壞了,或者丟失了。俺一直不以為然。俺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它歷盡滄桑,飽經風雨,仍然頑強地堅守在中國的土地上。梁思成先生曾說:「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屢戰屢敗,使中國的知識分子和統治階級對於一切國粹都失去了信心。他們的審美標准全被攪亂了,古老的被拋棄了,對於新的即西方的,卻茫然無所知。」俺認為這話很不全面。首先,中國的屢戰屢敗,並非是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在異族的入侵面前也常常表現出屢戰屢敗,所以才有了南宋、元朝和清朝。但是異族入侵的結果卻很讓中國人得意:入侵的異族被同化,如果不被同化則被趕走。這個「同化」過程,大概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功勞了。過去的異族入侵之後,總是主動地接受中國傳統文化,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地延續下來,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國的傳統文化才真實地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但是,盡管許多知識分子在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感到茫然,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本身卻並不僅僅是靠著知識分子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是紮根在中國農耕社會的土壤里的,只要這個土壤還在,這個文化就必然會繼續生長。許多人認為,對中國傳統文化較大的沖擊有兩次,一次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另一次是文革。「五四」新文化運動在推進文化進步方面功勛卓著,但這只是一群知識分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叛」,不可能動搖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而文革呢,從表面上看,大破了「四舊」,似乎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摧毀性的打擊。但是,只需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文革這種運動,正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上,才有可能發生的奉旨造反。文革初期全國各地家家戶戶無所不在的「忠」字表明:君權思想以改頭換面的形式,繼續起著主導作用甚至被放大了。而這個君權思想,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文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只是表面的、形式的,只是把三叩九拜改成了忠字舞,其實質則是中國傳統文化改頭換面的回歸。中國傳統文化的「同化」能力,並不僅僅表現在數千年來對周邊少數民族的同化,更表現在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改造方面。一千多年以前,古代印度的佛學進入中國,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便將其「選擇性」地吸收和改造,使其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佛學,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百多年以前,西方工業文明帶著西方文化闖入中國,中國傳統文化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式加以化解了。同樣,八十多年前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也只能被中國傳統文化「選擇性」地吸收和改造。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的道理歸結為一句話:「造反有理」——正是這種「選擇性」吸收和改造的結晶之一。「造反有理」從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封建王朝改朝換代的理論基礎。而馬克思所推崇的「普選制」,則因其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根本性的沖突(不適合「國情」),至今被束之高閣。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中國傳統文化仍然是「體」,各種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仍然只能扮演「西學為用」的角色。至於人們時常哀嘆的當代中國人「道德淪喪」、「信仰缺失」,也是因為「身在廬山中」,感受特別直接和痛切的緣故。「道德淪喪」的哀嘆,歷朝歷代都有。而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學中的道德說教,從來只是說「君子」而不是說廣大「小人」的,歷數過去的兩千多年,「君子」從來就是少數,偽君子和小人遍布朝野。至於「信仰」,中國傳統文化恰恰有這種特點,即信仰多元而混亂。拜觀音、拜關公、拜孔聖人、也拜趙財神。正因這種多元而混亂的信仰狀態,才使西方來的某個主義,能夠在中國找到契合點,與中國的「國情」實現了「完美」的結合。西方來的主義,實際上是被有選擇性地「同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了。那麼,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真的堅不可摧?那倒也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就是農業為主體的社會,中國當前正處在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進的時期,各種文化之間在激烈交鋒,在這種大背景下,出現「道德淪喪」、「信仰缺失」的論斷是很正常的。也許只有等到中國真正進入了工業社會,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土壤消失了,中國傳統文化才會發生真正意義上的顛覆性的變化。

Ⅵ 當代的中國社會是什麼原因,導致道德淪喪而出現這么多社會問題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的出現,是由於經濟基版礎的變化決權定的。
中國原來的道德體系等上層建築的內容是建立在計劃經濟這一經濟基礎之上的,是適應計劃經濟發展要求的上層建築。如今,中國已經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相應的道德體系等上層建築並沒有同步地建立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有的社會秩序受到了沖擊,新的社會秩序還沒有建立並完善,因此導致了道德淪喪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出現。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上層建築的建立和完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Ⅶ 中國是不是道德淪喪

確實有一些。

在國抄外上中國歷史課襲,在學習鴉片戰爭時,國外的教科書的意思是,中國人道德淪喪,沒有道義,所以外國的侵略是拯救中國。

作為一名中國人,對這種完全是為了殖民主義而穿糖衣的說法只能嗤之以鼻。 但是仔細想想,裡面的話也有我們需要反思的地方。

中國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3000多年的文明,可是對弱勢群體(例如傷殘老弱窮人們),沒有任何的照顧和幫助。 而歐洲的基督教卻在很早前就教導人要幫助弱者。 外國歷史雖然遠沒有中國悠久,但是他們的思想卻比我們人性化的多。 從這點我們可以判斷,中國人對弱勢群體的道德是缺乏的。

至於物慾橫流的今天,就更不用說啦。 親爹不行的,就認乾爹。 道德淪喪其實是社會總體的一個問題,因為笑貧不笑娼是很早就有的詞了。

Ⅷ 整個中國現在道德淪喪了嗎

危言聳聽,但是跟毛主席時代比是差很多了

Ⅸ 為什麼中國人道德淪喪

體質問題。自我惡性循環和自我強化。
嗨,大家都應該做好人!然後所有的人就回都是好人了。
嗨,所答有的人都把撿到的硬幣交給招領處!大家都做到了!然後所有的人就成了雷鋒。
這兩種邏輯顯然就不存在,就是騙人的。一個字海闊~『空』!
總結:怎麼說都沒用,做了也沒用。唯一做了且做對了才有效。

Ⅹ 為什麼現在中國人的道德到了幾近淪喪的地步

國情決定的 再加上兩極分化 低級總想往上爬 高級總打壓 凌辱 蔑視低級階層 人群對立
因此低社會地位的人要不放棄奮斗 糊里糊塗過日子 要麼 放棄道德觀念往上爬
這兩種人都是不願意被看到的 所以這幾年中國的重要階段 看領導人能不能順利把中國帶入平穩走向發達國家的正軌上 但是最重要的是需要人民自己意識到 中國的復興強大 自己有很大的責任 人民的這種意識被公認後 行為 道德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我本人在國外留學 發現中國人的地位處在一個很奇怪的位置 就似乎 人家想尊敬你這個天朝大國來的人 但是似乎找不到尊敬你的理由 因為國人的口碑在國際上也實在不怎麼樣 再說直接點 中國公民在國際上的地位很低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自己沒有天朝大國的榮辱感 自己不能約束自己惟利是圖 丑態百出的行為

熱點內容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
招募刑辯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2-04 10:08:03 瀏覽:559
網路輿論與司法審判 發布:2025-02-04 10:02:38 瀏覽:631
2016年訴訟法收費標准 發布:2025-02-04 09:55:14 瀏覽:841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
工商局合同科向群眾宣傳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09:09:19 瀏覽:363
疫情防控司法所 發布:2025-02-04 08:50:42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