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工法學系
Ⅰ 廣東人學法學最好去哪所大學。
樓上的這位沒看見人家問的是「廣東省內」嗎?如果除去這4個字,還有很多回學校的法學答比西南政法好,西南政法的法學在國內只能排到第八,數一數二還差遠了。人家說中山大學的意義就在於這「廣東省內」4個字上,而且中大的法學在全國是排第12,也不是很差,在中大也算是比較好的學科了,在廣東省境內自然是排第一。
Ⅱ 廣東有哪間大專有法律專業
廣東司法警官學院有法律系,其中有 法律文秘,法律事務,社區矯正等等!
Ⅲ 請問廣東省內哪一所大學的法學系較好重點線上都可以接受。謝謝!
樓上的這位沒看見人家問的是「廣東省內」嗎?如果除去這4個字,還有很多學校的法學比西南政法好,西南政法的法學在國內只能排到第八,數一數二還差遠了。人家說中山大學的意義就在於這「廣東省內」4個字上,而且中大的法學在全國是排第12,也不是很差,在中大也算是比較好的學科了,在廣東省境內自然是排第一。
Ⅳ 廣東高校法學系排名,包括一本二本,急!
廣東商學院。不要以為商學院就是商科最好!他們學校的法學非常的不錯!很出名。學校也偏愛法學,偏重法學教學。
Ⅳ 廣東省內的二本法學專業的大學有哪些
廣東警官學院
Ⅵ 廣東哪些大學有法律專業的
這年頭,大多數大學都有法律專業。
建議不要學這個專業,就業率非常低,工作很難找。
從事法律執業,也通過司法考試,通過率高時大約在20%
目前來說別的專業本科學歷一樣可以參加司法考試,通過了一樣可以做律師
Ⅶ 廣東關於法律系的大學
請問你這個模考是不是沒有考綜合科的啊?2009年的高考分數線是包含了綜合科的,所以沒辦專法比較,我建屬議你從你模考的排名來分析能上什麼學校,例如你在你學校排100名,你們學校往年有300個人上本科,100個人上重點,那麼你大概就是重點線附近。另外,高考現在有平行志願,但報考保底要以廣州一模為主要參考線。
法學專業最好的高校肯定是五院四系:五院」是:中國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院。
「四系」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人民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
我估計你的分數是達不到的,要是念除以上高校以外的法學專業,其實用處不大的,因為只有以上老牌的法學院校,在公檢法系統裡面才有強大的校友資源,這是對你往後發展的助力器,所以不是以上高校,請審慎選擇法學專業。
Ⅷ 廣東大學法學專業排名
1、中山大學法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 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版。
2,暨南大學法學權院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 /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 /深圳大學法學院 /華南師范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法學院
Ⅸ 廣東警官學院的法學專業怎麼樣啊
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簡介
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的淵源,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廣東省革命幹部學校,1956年該校並入原廣東省政法幹部學校,主要培訓法院、檢察、司法、民政、監察等部門的在職幹部,設有哲學教研組和政法教研組。1958年,廣東省委決定合並成立新的廣東省政法幹部學校,設政治理論教研室、政法教研室、公安教研室、武裝民警教研室,用於輪訓政法系統基層領導骨幹。1983年改為廣東省政法幹部學院,1984年更名為廣東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1988年更名為廣東省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設有法學基礎理論、刑法、民法經濟法等六個教研室。1988年3月,法學基礎理論、刑法、民法經濟法教研室合並組建法律系。法學專業自1983年開始招生,從事成人專科學歷教育,為廣東、海南等地輸送了大批優秀政法人才。
為適應廣東經濟的飛速發展,1992年底,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廣東省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的基礎上,增設廣東公安高等專科學校,1993年開始招收專科法學專業學生。1998年,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將廣東省人民警察學校並入廣東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合並後,資源得以整合,有濱江、嘉禾兩個校區。學院以普通專科、成人專科、業余大專、全日制學歷文憑班等教學培養為主。設法學、文秘(司法方向)、治安等專業。
2004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下設法理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四個教研室。9月,招收第一屆本科法學專業學生。目前,本科法學專業在校生1733人,專科法律事務專業在校生859人。
法律系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有一定科研水平、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講師21人;博士和在讀博士5人,碩士以上29人。擁有一批教學、科研方面的優秀人才:南粵教壇新秀1人,首屆廣州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2人,廣東警官學院首屆教學名師1人、學科帶頭人2人、中青年培養對象2人,西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1人,中山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2人。此外,還有8人次在中國法學會各專業研究會、全國政法院校經濟法研究會等學術團體擔任副會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
法學專業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復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應用型公安法律專門人才的基本手段與措施。本專業根據普通高校本科法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要求,結合學院特點設計了較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充分體現了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措施,並取得較好成效。
一、設置了「專業主幹課、專業核心課、專業特色課」為中心的課程體系
首先,本專業開有法理、憲法、中國法制史、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經濟法、商法、知識產權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核定的法學專業14門專業主幹課程。
其次,還開有立法法、合同法、公司法、婚姻家庭法、金融法、侵權法、港澳台法、外國法制史、律師與公證、證據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海商法、環境法、司法職業綜合訓練等法學專業核心課程。
再次,結合學院資源優勢,另開有公務員法、警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與行政復議法、公安學基礎理論、治安管理學、國內安全保衛學、刑事科學技術概論、預審學、犯罪學、犯罪心理學、警察警務戰術、涉外警務、公安機關偵查辦案程序等法學專業特色課程。
對於專業主幹課和專業核心課的設置,普通院校同類專業可能大同小異。但對於專業特色課的設置,不同類型的學校界定特色課的范圍亦不同,本專業依託公安高校的獨特資源,將公安類基礎知識課程作為特色課程,是普通院校同類專業所不具有的。
二、設置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素質教育課+畢業論文與實習」五大模塊的課程總體結構
升本前的專科教育階段,本專業主要按照「職業性、應用性和技能性」的培養模式設置課程體系,採取「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畢業論文與實習」四大模塊課程結構,公共基礎課程比例偏低。例如專科2004、2005、2006三個年級,公共基礎課的學分在總學分中所佔比例分別為29%、29%、20%,專業必修課及專業選修課的學分在總學分中所佔比例分別為63%、63%、71%,體現了「基礎夠用,職業培養」的觀念。升本後,本專業按照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較大改革,採取「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素質教育課+畢業論文與實習」五大模塊課程結構,大大加重了公共基礎課程的比例。例如本科2004、2005、2006三個年級,公共基礎課程及素質教育課程的學分在總學分中所佔比例均為36%,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學分在總學分中所佔比例分別為54%、56%、55%。不僅如此,任選課程和素質教育課程的開出門數也在逐年增加,本科2004級時只開設了30門,本科2006級時已開設70門,其中,涉警科目20門,體現了綜合素質培養的本科教育特徵
三、構建了 「課堂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相連接的實踐教學體系
本專業一貫重視本科生的實踐教學,依據本專業特點及「復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應用型公安法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了「課堂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相連接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計劃完善、要求明確、管理規范,實務實訓和實習基地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利用率高,教學效果好。
(一)課堂實踐教學
本專業學生的課堂實踐教學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專業課中的實踐教學,包括課堂討論、課堂演講、觀摩審判、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等等。目前,專業課中有實踐教學的課程達12門,共計116學時。二是專門開設了一門實務實訓課程《司法職業綜合訓練》,54學時。
(二)社會實踐
本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由入學軍訓和假期見習構成。社會實踐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本專業通過入學軍訓、普法宣傳、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等活動,使學生深入了解國情、社情和民情,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信念和社會責任感。例如每年組織學生代表到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雲城街雲樓村進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青年自願者進行社區服務等。例如2007年9月,學生社團「法協會」部分會員在廣州市海珠區濱江街辦事處進行法律義務咨詢,深受社區群眾歡迎。
(三)專業實習
專業實習即畢業實習,本專業集中在第七學期進行,為期12周。專業實習是進行思想教育、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能訓練的重要環節。本專業高度重視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把專業實習當作一項最為重要的工作來抓,不斷拓展實習渠道,重點建設了一批高質量的實習基地。目前,與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檢察院、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圳市公安局、廣東海雲天律師事務所等六家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建設協議》。這些實習單位都是業內成績斐然、管理先進的單位。例如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檢察院曾於2001年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模範檢察院」榮譽稱號,2002年和2007年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基層檢察院建設示範院」。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2000年度、2001年度連續兩次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人民滿意的好法院」稱號等。
(四)畢業論文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的、也是最後的實踐環節,是衡量教學水平、認證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的重要依據。本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時間有8周,
法學專業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是學院發展之根本。
法學專業圍繞「復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應用型公安法律專門人才」的本科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為根本、質量興校為基石、教學工作為中心」的理念,在師資隊伍、課程設置、學科方向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初步完成了由專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跨越。
1.初步形成不同學科方向的學術梯隊。包括譚玲教授領銜的民商法學學術梯隊,夏蔚教授領銜的訴訟法學學術梯隊,沈曉敏教授領銜的法理學法史學學術梯隊。
2.學科建設優勢逐漸顯現。本專業以訴訟法學、行政法學、刑事法學學科為重點,以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學科為優勢加強建設,在科研和教研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學科優勢漸顯。
3.專業特色逐漸形成。通用課程和特色課程合理設置,使本專業學生能夠較好了解法學專業知識和公安業務基礎知識,初步具備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科法學專業
法學是研究法或者法律這一特定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廣東警官學院法學專業三年的本科歷程,內源於十五年普通專科教育和半個多世紀成人教育的積淀。作為一級學科,法學專業承載著學院公安類主體學科的拓展空間,是建設合格普通公安院校的基礎和支撐。
法學專業現有學生1733人,專任教師45人,是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水平較高、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高級職稱33.4%,碩士以上68.9%,中青年教師86.7%,91.1%來自五大政法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等重點綜合性大學。專業負責人譚玲教授是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理事、全國政法院校經濟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首屆廣州「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廣東警官學院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
法學專業以「人才培養為根本、質量興系為基石、教學工作為中心」的理念,圍繞「復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應用型公安法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了科學合理的「公共基礎+專業主幹+專業核心+素質教育+畢業論文與實習」的課程結構體系,以及「課堂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相連接的實踐教學體系。
其中,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主任譚玲現被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