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1.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的詳細註解和翻譯
第四十一章 不被人笑不為「道」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叫做「士」?南懷瑾先生說,古代選拔人才十取其一,要麼讀書,要麼做事,這個被取的人就稱作「士」。范慎的《說文》解釋曰:「事可事者為士」。可見,「士」應該是高於一般的「民」的(當然,春秋中期前的民被稱為「小人」),應是屬於智慧型的一類人。但「智慧」也是有高低的。所以,這類有智慧的人又分作「上士」、「中士」、「下士」。「上士」是有較高智慧的人,「中士」是有一般智慧的人,「下士」是更低一等智慧的人。因為智慧不同,所以他們對「道」的了解也不同:「道德」品行高一點,聽到「大道」便會積極行動,身體力行,努力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等智慧的人聽到了「道」,便會將信將疑,若有若無,受到鞭策,他便動一下,一旦鞭子放下來,他又呆在了那裡;那些較低等智慧的「下士」們,聽到了「道」,就會認為它空洞迂腐,甚至加以嘲笑,就好像我們今天拾到一份錢交給警察叔叔一樣,「下士」們的嘴裡肯定會發出「呵呵」的陰陽怪氣。這些「有事可事」的「士」們尚且笑得如此,那些「無事可事」的「小人」們不更得把鼻子笑歪了嗎?其實,我個人認為,「小人」們的笑遠比那些「下士」們的笑來得更可愛、更單純。孔子周遊列國,沒有一個國家能接受他的治國思想,然而最終儒家的思想卻成為一代又一代的統治方略;曹雪芹的《紅樓夢》起初被認為風月雜情、難登大雅之堂,然而最終卻成了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奇葩;梵高的畫,生前幾乎一文不值,今天卻成為世界繪畫中的最高峰。這些人在當時不也是被很多人「笑」嗎?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被笑的人或事:當你全身心投入你的事業或追求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聽到背後的「嘰嘰」聲呢?
面對這些笑,最主要的是我們應該怎麼辦?是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止住他們的笑,還是停下來和他們一起再去笑別人呢?這都不是真正的求道之士的做法。最好的做法就是:要笑隨他笑,我自巋然不動。什麼是「偉大」?偉大就是能否在他人的笑中能否堅守自己的偉大。愛因斯坦因沉迷於研究,披著一條毯子遊走於校園而被人笑;畢加索因堅守自己印象派畫法而窮困潦倒被人笑;王安石因讀書廢寢忘食,鬍子上爬出虱子而被人笑……但他們無不走向了自己事業的高峰。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說法:嘲笑往往是與偉大、崇高並行的,有目標、有追求、被嘲笑的人往往才是幸福的。也許,你家資巨億、身纏萬貫,可你真的認為你幸福嗎?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是否也聽得到自己靈魂的嘆息呢?
大道超凡脫俗,與眾不同,但是它又來源於世俗,只不過我們這些庸俗的看不懂罷了。大家都知道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皇帝光著屁股趾高氣昂的遊行,多麼明顯的事實啊!可全城人除了孩子就是愣看不明白,這就叫「明道若昧」;哥白尼創建了「日心說」一樣,他不僅遭到了教會的攻擊和反對,甚至把他的擁躉布魯諾給活活的燒死了。本來是先進的、能引導科學甚至是人類社會前進的「道」,可往往被那些俗人認為是低劣的、退步的東西,這就是「明道若退」;「道」是要經過時間和實踐甚至是生命來檢驗的,那些「下士」們又怎麼能得「道」呢?「道」本來是一條平坦順暢的康莊大路,在那些「下士」們的眼裡卻是疙疙瘩瘩的,這就叫「夷道若纇」。對於這條「道」,他早就在自己的意識里掛上了此路不通的牌子,更談不上孜孜以求了。
上面那些如此看「道」的人,他能有所「德(得)」嗎?
首先我們得再回過頭來看看「德(得)」是什麼?老子說,他像一條山谷,表面雖狹窄卻能廣納萬物,正如最純的白,看上去像是灰灰的一樣。說道這里,不由得想到了一位玩玉朋友的說過的話:最好的白玉,看上去像是灰灰的,但用燈光打上去,它卻晶瑩透亮,這種玉才是玉中的上品。「德(得)」也是如此,表面上狹窄低下,可它所包含的「用」卻是無窮無盡的。「德(得)」看上去不足、不深厚,可它又是最博大、最充盈的。真如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越是有學識、有修養的人,他越是謙虛,甚至你給他講一加二等於三這樣的道理,他都表現出一副潛心求教的樣子。堅定剛直的「德(得)」好像偷偷摸摸、苟苟且且的。如司馬遷受宮刑之辱,苟且存活,但他卻「德(得)」到了史學家們的頂禮膜拜。
「德(得)」看起來變化不斷,可他卻是最質朴純正;它表面上看起來稜角分明,可他最會通融權變;「德(得)」就像木工做一件精美的大器物一樣,它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追尋。然而,「德(得)」一旦養成,它就像我們對著山谷大聲喊出的聲音一樣,即使漸行漸遠,也餘音裊裊,終生受用。「德(得)」是廣闊無邊的,正如最大的形狀是沒有形狀一樣,只要你不斷地追尋,他就會不斷擴充,使你的生命和靈魂變得越加的廣闊。「德(得)」又像「道」一樣渺小無名,甚至潛藏於草芥之間,不被人們認識、更不被人們認同,甚至還找來了「下士」們嘲笑。然而,唯有這樣而「德(得)」的「道」才能善於輔佐萬物、成就萬物。所以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勤而行之,善貸且成」。
最後,扣一下題吧!我自求道你來笑,要笑隨便笑。你若不笑,我又怎能稱得「道」?哈哈,補上一笑。
2. 老子德經第四十一,四十二章翻譯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
有志之人聽到「道」後,必定立即勤奮地去實行;普通之人聽到「道」後,則將信將疑猶豫不定;粗俗之人聽到「道」後,哈哈大笑以為這是奇談怪論。殊知如果他們不笑,那才算不上是真正的「道」。
所以,《建信》上有這些話:真正明白了『道』的人,反而顯不出精明的樣。真正有所進展時,反而會覺得是在後退。看似平坦的大道,說不定崎嶇難行。真正有德行的人,卻謙虛得有如空谷。太潔白的東西,反而最易染上污點。最完善的「德」反而似乎有不足之處。剛健的「德」行反而了似怠慢的樣子。純真的「德」質朴得有如假的。大得沒有邊的東西反而找不到稜角,最大的物器總在最後製成。最大的天籟之音反而就象沒有聲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成為「無形」。「道」秘寄於萬物之中,所以無法為它取名。
正因為它是「道」,它才善於幫助萬物而無所不成。
大意:
本章闡述道這一完美之物有著特殊的表現形式,即含藏幽隱而不外露。只有「上士」才能體悟道的效用,絕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譯文:
「道」產生了太極,使萬物得到統一。統一的事物會分裂為對立的陰陽二所,有陽的交合又產生新的第三者,新的第三者又會發生變化,於是就有了天下的萬物。天地萬物無不包含著陰和陽這兩個方面,是看不見的精氣把它們調合。
人們最厭惡的,是孤獨寡德和凶惡不善的人,可是君王卻用它稱呼自己以示卑下。所以對待世間事物,有時貶低它,反而能夠抬高它,有時抬高它,反而傷害了它。這道理是前人教給我的,我也拿來教人。自逞強暴的人將得不到好死。我將把它當作教人之主,如同人之父親教子一樣牢記。
大意:
在本章的第一部分,老子講述了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即到創造萬物的過程。第二部分闡述事物的好壞,損益都是相對的,可以相互轉化。得道者能自覺遵循這一規律,就像王公自稱「孤」、「寡」一樣,就像強暴的人卻不得好死一樣。
3. 《老子》第二章 第三十八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八章 第六十章的主旨
1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美與不美是對立互存的,善惡是彼此相生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這都是自然中常見的矛盾,此話用樸素辯證的觀點解釋了世界上事物是相反相成的,反是矛盾的斗爭性,成是矛盾的統一性。所以聖人應無為、無言任由天道作用於萬物。天道是自然的,不會有情感的去為事物的成形作開始,事物成就了也不作為己有,對物有功卻不自居,功成後也不把成就當做什麼,正是如此,才能長久地運化萬物。即聖人也應如此順應道的作為。)
2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最上層的德性本是自然、不拘泥形式的,正是如此才算得上真正的德。而稍次等次的德性是人為的、有所固滯的,因為有了人的主觀限制使得此德有所遺損而算不上真正的德。完美的德行所體現的無為是自在、天然的而無所不為,是無限的。有所缺失的德雖也無為,但只是形式上的無為而內容上卻缺失了德的完全本性,如此而有所作為,是有限的。道之下層是德,德之下層是仁,仁追下層是義,義之下層是禮。最上的仁接近道而無以為,但已不如道自然,上義已是只能有所為,上禮難以實施,那麼統治者就強制地張開手臂把人們捆縛在一起。此句就是說道本是完整的、自然無為的,然後人心失去了道,就下降了層次,轉而有了仁義,仁義不行而又有了禮節,禮節難施就強行硬制。禮是混亂的開始,仁是禍害的荼毒,只有自然的天道才是本體,道所展現的才是聖人應該去學習的。)
3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等的人聽到了真理就默默的勤奮修習,中等的人則似乎有所感受而有所疑惑,下等的人則只會自大的嘲笑,這種人不笑就難以變得謙虛來認識真理。所以說真正的大道似乎有所愚昧晦暗,修習之路上的前進似乎也像在倒退等等都是用一對對立的對象來說明了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辯證觀點,同時也揭示了矛盾雙方到了一定的量的積累(到「大」的水平)可以發生質變的道理。
4.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認為學習平常知識要日益積累學識,但是學道就要日益有所減損,所謂絕聖棄智,達到了遺忘到無所忘的境界,就能清凈無為而事實上卻無所不為的以一無而應萬有之境界。那麼像這樣的人才能治理國家,如果他的心胸做不到空若無物還在乎得失,那麼就不足以把天下的操勞交給他。)
5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治理大國,應好象煎烹小魚。用「道」來治理天下,那麼鬼也就不靈(不作祟興災)了;不是鬼不靈了,而是它起的作用不傷人了;不是它起的作用傷不了人,而是聖人也根本不想傷人。鬼神和聖人都不傷害人,所以自然的德性都回復到人民身上了。)
除最後一條網路直接復制的,其他都是個人的合理理解。。。。
4. 《道德經》第41章這句話怎麼理解,不是簡單的翻譯。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褒無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理解:
有悟性的人聽說「道」後深信不已,沒有疑惑,勤勤懇懇、堅持不懈的去練習運用它。
悟性一般的人聽說「道」後,有時記起來,有時卻忘得無影無蹤。並且半信半疑的行動。
完全沒有悟性的人,一聽說「道」就大笑不止,認為荒誕不稽,並持完全否定的態度。
道如果不被嘲笑,就不能說明道的偉大。
所以古人立下言論的時就說過:
明道若昧:有道之人很有智慧,卻總是感覺自己很愚昧;
進道若退:有道之人在前進的過程中,卻總是後退一步考慮問題;
夷道若纇:有道之人走在平坦的路上,卻總感覺哪裡有瑕疵有缺陷。
上德若谷:有上德的人,極為虛心,其學習精神彷彿如山谷一般;
大白若辱:有著極高名譽的上德之人,做事做人非常謹慎,總感覺自己時時刻刻受辱一般;
廣德若不足:上德之人胸懷寬廣,可是他們自己卻感覺不怎麼寬廣;
建德若偷:上德之人的說話舉止是社會的標桿,他卻總感覺自己說話辦事偷偷摸摸;
質真若渝:上德之人純朴率真,自己卻不覺得有什麼好的,總覺得自己做的很差很污濁。
大方無隅:巨大的方正,根本沒有稜角;大器晚成:龐大的器物,很晚才能成型;
大音希聲:恢弘的音樂,卻是無聲之音;大象無形:宏偉的形象,根本無法形狀。
道廣大無比,無法用簡單的定義來描述。
但是只有道,才能使萬物善始善終。
注意:
呼應第二十八章。
注釋:
勤字本義:短期內格外用力。存,存在。建,建立、創設。言,主張、號令、話。
明,智慧。昧字本義:天未大明。夷,平也《說文》。纇,缺陷、瑕疵。
谷,兩山間的夾道或流水道。白字本義:日出與日落之間的天色。渝,變污也《說文》。
隅,角落。器,皿也《說文》。成,形成、成就、完成。象,形象、好像。
形,對照、表現。希,罕也《爾雅》。褒字本義,衣襟寬大。
名,定義、名稱、命名。善,善於、美好、善良。
譯文:
上士聽道之後,勤勉地實行;中士聽了道後,若有若無;下士聽了道,大聲嘲笑。
不被嘲笑,就不足以稱其為道。
所以古人立言時說過:
智慧之道好似暗昧;前進之道好似後退;平坦之道好似崎嶇;
崇高的德好似山谷;大白好似受辱;廣大的德好似不夠;標桿的德好似小偷;純朴率真好像污濁。
大方正的無稜角,大器皿晚形成;大聲響沒有聲音;大形象沒有形狀。
廣大的道無法定義。
只有道,善始且善終。
5.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的詳細註解和翻譯
第四十一章 不被人笑不為「道」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叫做「士」?南懷瑾先生說,古代選拔人才十取其一,要麼讀書,要麼做事,這個被取的人就稱作「士」。范慎的《說文》解釋曰:「事可事者為士」。可見,「士」應該是高於一般的「民」的(當然,春秋中期前的民被稱為「小人」),應是屬於智慧型的一類人。但「智慧」也是有高低的。所以,這類有智慧的人又分作「上士」、「中士」、「下士」。「上士」是有較高智慧的人,「中士」是有一般智慧的人,「下士」是更低一等智慧的人。因為智慧不同,所以他們對「道」的了解也不同:「道德」品行高一點,聽到「大道」便會積極行動,身體力行,努力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等智慧的人聽到了「道」,便會將信將疑,若有若無,受到鞭策,他便動一下,一旦鞭子放下來,他又呆在了那裡;那些較低等智慧的「下士」們,聽到了「道」,就會認為它空洞迂腐,甚至加以嘲笑,就好像我們今天拾到一份錢交給警察叔叔一樣,「下士」們的嘴裡肯定會發出「呵呵」的陰陽怪氣。這些「有事可事」的「士」們尚且笑得如此,那些「無事可事」的「小人」們不更得把鼻子笑歪了嗎?其實,我個人認為,「小人」們的笑遠比那些「下士」們的笑來得更可愛、更單純。孔子周遊列國,沒有一個國家能接受他的治國思想,然而最終儒家的思想卻成為一代又一代的統治方略;曹雪芹的《紅樓夢》起初被認為風月雜情、難登大雅之堂,然而最終卻成了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奇葩;梵高的畫,生前幾乎一文不值,今天卻成為世界繪畫中的最高峰。這些人在當時不也是被很多人「笑」嗎?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被笑的人或事:當你全身心投入你的事業或追求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聽到背後的「嘰嘰」聲呢? 面對這些笑,最主要的是我們應該怎麼辦?是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止住他們的笑,還是停下來和他們一起再去笑別人呢?這都不是真正的求道之士的做法。最好的做法就是:要笑隨他笑,我自巋然不動。什麼是「偉大」?偉大就是能否在他人的笑中能否堅守自己的偉大。愛因斯坦因沉迷於研究,披著一條毯子遊走於校園而被人笑;畢加索因堅守自己印象派畫法而窮困潦倒被人笑;王安石因讀書廢寢忘食,鬍子上爬出虱子而被人笑……但他們無不走向了自己事業的高峰。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說法:嘲笑往往是與偉大、崇高並行的,有目標、有追求、被嘲笑的人往往才是幸福的。也許,你家資巨億、身纏萬貫,可你真的認為你幸福嗎?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是否也聽得到自己靈魂的嘆息呢? 大道超凡脫俗,與眾不同,但是它又來源於世俗,只不過我們這些庸俗的看不懂罷了。大家都知道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皇帝光著屁股趾高氣昂的遊行,多麼明顯的事實啊!可全城人除了孩子就是愣看不明白,這就叫「明道若昧」;哥白尼創建了「日心說」一樣,他不僅遭到了教會的攻擊和反對,甚至把他的擁躉布魯諾給活活的燒死了。本來是先進的、能引導科學甚至是人類社會前進的「道」,可往往被那些俗人認為是低劣的、退步的東西,這就是「明道若退」;「道」是要經過時間和實踐甚至是生命來檢驗的,那些「下士」們又怎麼能得「道」呢?「道」本來是一條平坦順暢的康莊大路,在那些「下士」們的眼裡卻是疙疙瘩瘩的,這就叫「夷道若颣」。對於這條「道」,他早就在自己的意識里掛上了此路不通的牌子,更談不上孜孜以求了。上面那些如此看「道」的人,他能有所「德(得)」嗎? 首先我們得再回過頭來看看「德(得)」是什麼?老子說,他像一條山谷,表面雖狹窄卻能廣納萬物,正如最純的白,看上去像是灰灰的一樣。說道這里,不由得想到了一位玩玉朋友的說過的話:最好的白玉,看上去像是灰灰的,但用燈光打上去,它卻晶瑩透亮,這種玉才是玉中的上品。「德(得)」也是如此,表面上狹窄低下,可它所包含的「用」卻是無窮無盡的。「德(得)」看上去不足、不深厚,可它又是最博大、最充盈的。真如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越是有學識、有修養的人,他越是謙虛,甚至你給他講一加二等於三這樣的道理,他都表現出一副潛心求教的樣子。堅定剛直的「德(得)」好像偷偷摸摸、苟苟且且的。如司馬遷受宮刑之辱,苟且存活,但他卻「德(得)」到了史學家們的頂禮膜拜。 「德(得)」看起來變化不斷,可他卻是最質朴純正;它表面上看起來稜角分明,可他最會通融權變;「德(得)」就像木工做一件精美的大器物一樣,它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追尋。然而,「德(得)」一旦養成,它就像我們對著山谷大聲喊出的聲音一樣,即使漸行漸遠,也餘音裊裊,終生受用。「德(得)」是廣闊無邊的,正如最大的形狀是沒有形狀一樣,只要你不斷地追尋,他就會不斷擴充,使你的生命和靈魂變得越加的廣闊。「德(得)」又像「道」一樣渺小無名,甚至潛藏於草芥之間,不被人們認識、更不被人們認同,甚至還找來了「下士」們嘲笑。然而,唯有這樣而「德(得)」的「道」才能善於輔佐萬物、成就萬物。所以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勤而行之,善貸且成」。最後,扣一下題吧!我自求道你來笑,要笑隨便笑。你若不笑,我又怎能稱得「道」?哈哈,補上一笑。
6. 道德經第41章感悟及怎麼運用到工作當中去
道德經抄第41章描述了有道的襲人的境界:大智若愚、反省改過、平和心平等心、虛懷若谷、善者不辯、為法忘軀、為善不欲人知、通權達變、圓融無礙、功到自然成、以身示道、實相無相、正道隱藏不著相。都可以運用到工作中,比如:在工作中心平氣和、心胸開闊、平易近人、處事圓融、多多助人、少說多做、常常反省、做好事不求回報,那麼就會功到自然成。
7.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世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是什麼意思
釋義:上士聽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為道了。
出處:先秦·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翻譯:上士聽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為道了。
因此古時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進的道好似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朴而純真好像混濁未開。最潔白的東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稜角;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
道幽隱而沒有名稱,無名無聲。只有「道」,才能使萬物善始善終。
(7)道德經第四十一章擴展閱讀
一、道德經創作背景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二、賞析
《道德經》句式整齊,大致押韻,為詩歌體之經文。讀之朗朗上口,易誦易記。體現了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朗誦經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音韻之美中體味深刻的哲理。
《道德經》的語言非常講究藝術性,運用了多種修辭方式,使詞句准確、鮮明、生動,富有說理性和感染力。
《道德經》語言極為精闢,是至理名言,形成諸多成語、格言、座右銘。如:「天長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慾」(十九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七十八章)。
8. 《老子》第四十一章的翻譯
大自然的運行規律是:事物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再從強到弱,最後有回到無的狀態。這樣不斷的循環往復。
其最大的動力是:矛盾雙方向著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的特性。
9. 《老子》第二章 第三十八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八章 第六十章的主旨
老子《道德經》首章之尾句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形容「道」之深邃,為宇宙萬物及其規律之總門戶。作者在此以虔誠輕叩之態,譯注和研究《道德經》,嘗試以入「道」境,「以觀其妙」。編寫和出版本書,旨在:弘揚老子思想,汲取先哲智慧,提高道德素養,利益人類社會。
《道德經》古往今來版本眾多而各異。本書以西漢文帝時之《老子河上公章句》本為藍本,同時參照戰國時之竹簡本、漢初時之帛書本以及三國時之王弼本等古本,並借鑒歷代有關注家學者之成果,經過反復推敲而加以校定。本書按81章排列順序,依據河上公本排出,帛書本與之不同者加以說明。對較為難懂的字、詞均進行注釋,其中,對有爭議的字、詞則參考歷代名家之注釋並予以註明。各句大意,採取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式,力求通俗易懂。為幫助讀者更易於把握,文中主旨對全章之主要意義作了概括總結。每一章最後附有札記,介紹了注家對河上公本之該章標題的見解和對該章的分析,以便讀者拓展視野。
作者通過如上幾個方面,既介紹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參以己意,不囿於成說,提出了不少新得新見,深入地討論了老子思想的精神實質,並且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幫助初學者能較好地理解老子思想的原義。所有這些對我們進一步學習和研究《老子》,皆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10.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最方正的沒有稜角,最大的器具最後完成,最大的音樂沒有聲響,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象。原句出自於春秋老子的《老子》中第四十一章。
原文: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成。
白話譯文:
古話說得好: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進的道好像後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嶇;高尚的德好像河谷,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強的德好像懦弱,充實的德好像空虛;最潔白的好像污濁,最方正的沒有稜角,最大的器具最後完成,最大的音樂沒有聲響,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象。大道隱匿,沒有名稱,卻唯有道善於始生萬物,又善於去完成。
(10)道德經第四十一章擴展閱讀: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里。《老子》,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此書共計五千字左右,分為上下兩冊,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其思想博大精深,以下分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相反相成、帝王之術和養生思想五個方面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