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普法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學習教材

普法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學習教材

發布時間: 2022-02-20 05:43:13

A. 做到什麼就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把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兩大基礎性工作引導全

B.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什麼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法治屬於政治建設,屬於政治文明;德治屬於思想建設,屬於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獨特地位和功能,但又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應該相互結合,統一發揮作用。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而要樹立信仰,就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德治的實現需要法治的規范、制約,需要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法治本身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法治是建立、維護、實行社會主義道德的法律保障,社會主義德治是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來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提高整個民族的道德水平。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一個緊密結合的整體,二者缺一不可。
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看,堅持法治與德治「兩手抓」,是歷史經驗的總結和升華,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到新階段的客觀要求。改革開放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們黨始終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與此脫離不了關系。分開來看,一方面,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法治。1978年12月,鄧小平同志就指出:「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黨的十五大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強調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十八大強調,要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依法治國,強調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另一方面,道德建設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內容,是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的必然要求。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崇高的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社會的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嚴重存在,等等。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必然損害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阻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面對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多樣化的趨勢,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必須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時機,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道德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在內容、形式、手段、機制等方面努力改進和創新,提高以德治國的水平。

C. 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這句話對嗎

是對的,

內容說明:

所謂「全民普法」,就是在全體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識,以增強法律意識。所謂「全民守法」,就是指全體公民都要遵守法律規定,使法律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實施。

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長期性、基礎性工作。這是因為,全民是守法的主體,如果法律制定出來了,卻不能得到全民的遵守和執行,那必將失去立法律的目的,也失去了法律的權威和尊嚴。正如我國清末法學家沈家本所說;「法立而不行,與無法等,世未有無法之國而長治久安也。」

而普法又是全民學法、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前提。所以,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3)普法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學習教材擴展閱讀

內容出處: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開展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給億萬人民群眾,是人類法治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1985年以來,我國已制定實施了6個五年普法規劃。近30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有力提高了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增強了全社會的法治意識。

從法制宣傳教育到法治宣傳教育,內涵發生了深刻變化,既包括對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的宣傳,也包括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一系列法律實踐活動的宣傳,更加突出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更加突出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培養。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

D. 形勢與政策:1.談談你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認識 2.如何用法制手段來緩解和治理當下中國的霧霾 3.

出行時少開車,環復保出行,利制用清潔能源等技術,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依法治理霧霾
疏散人口和工業企業
加強對機動車尾氣排放的綜合治理

口罩不僅可以用來防霧霾,還可以用來阻隔攜帶細菌、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傳染性的飛沫核傳播距離甚至能達到約48米。飛沫是一種潛在的健康威脅,如果被吸入體內,達到一定接觸時間,身體抵抗力又剛好較弱,那麼就很可能發展成疾病。春季是傳染病高發期,尤其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就餐前做好手部清潔、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等。來自美國的進口高級醫用口罩普衛欣,能夠有效過濾空氣中傳播的細菌,而且佩戴舒適,不憋氣、無勒痕,與皮膚接觸的材質經

E. 全面推行依法治國應該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

四、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五、建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

六、提高制度建設質量

七、理順行政執法體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設,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八、積極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範、化解社會矛盾的機制

九、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和機制,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

十、不斷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和能力

十一、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切實加強對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領導

熱點內容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
常人方法學的創始人是 發布:2025-02-04 04:47:18 瀏覽:415
刑事訴訟法中案情重大的標准 發布:2025-02-04 04:39:23 瀏覽:498
法治頻道懺悔錄 發布:2025-02-04 04:37:05 瀏覽:84
新勞動法崗位調整 發布:2025-02-04 04:06:08 瀏覽:466
沈險峰律師 發布:2025-02-04 03:50:53 瀏覽:363
西寧市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4 03:44:47 瀏覽:176
大學生必知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4 03:38:32 瀏覽:748
協議不追究此次沖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3:32:27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