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有好辦法治好嗎
Ⅰ 類風濕最好的治療方法
關節炎、肩周炎(包括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食用細鹽1斤,放鍋內炒熱,再加蔥須,生薑各3錢,一起用布包好,趁熱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連用一星期,有追風祛濕之功效。
Ⅱ 類風濕能徹底治好嗎 治療方法都有什麼
您好:
風濕病給人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那麼風濕病的治療方法大概幾種。
手術療法,主要是關節鏡手術,這種風濕的治療方法有切口小,並發症少,感染少,住院時間縮短等優點。
心理療法,給予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改善心理精神狀態,使之對戰勝風濕的信心大增,更加配合科學的治療療法和完成規范的療程。
運動療法,多運動的話對治療風濕病效果是很好的,希望患者一定要多運動。
Ⅲ 請問,類風濕有什麼治療的好方法
1. 磁療法
磁療法又叫磁場療法,是指應用磁或磁性材料產生的磁力線,發生磁場,按人體經絡、穴位進行治療的方法,它具有鎮痛、鎮靜、消炎及消腫作用。它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康復和治療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手段。治療方法可分為敷貼法、旋磁療法、震動磁療法等。
敷貼法:較常用,取直徑10毫米、厚度5毫米左右,表面磁場強度500-1500高斯的磁片於局部或痛處直接敷貼,以膠布固定,1次3-6個穴,每日1次,每次20-30分鍾。
2.熱熨療法
熱熨療法是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它是用一些中草葯或其它傳熱的物體,加熱後用布包好,放在人體一定的部位上,作來回往返或旋轉的移動而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熨法通過使特定部位皮膚受熱或藉助熱力逼熱氣進入體內,起到舒筋活絡、行血消瘀、散寒祛邪、緩解疼痛等作用。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寒痹症見關節冷痛,得熱則舒者。
熱熨療法又可分為磚熨、鹽熨、葯熨等多種。
(1)磚熨:將磚塊放在爐上燒至燙手,用厚布包好,置於患部熨之,治療部位墊3-5層布,以防燙傷。熱度降低後可再換1塊熱磚,反復多次。
(2)鹽熨:用食鹽放於鍋內文火燒至熱燙,到一半入布袋內,扎緊袋口,放在疼痛部位來回熱熨,待冷後換另一半熱鹽裝入袋中交替使用,每天1-3次。每次約40分鍾。
(3)葯熨:多採用溫經通絡、調和氣血等芳香性味葯物研末,用熱酒、醋等炒熱後,以布包或裝袋,置患部熨敷,或在患部往返移動,使皮膚受熱均勻。溫度過低則更換,反復多次。可選用的葯物及方法很多,現簡介一種:
將大蔥白250克打碎,放入炒燙的青鹽250克中,再同炒1-2分鍾,裝入布袋,熱熨痛處。葯袋冷即更換。每日2次,每次30分鍾。
3.蠟療法
由於石蠟的熱容量很大,導熱性低,即使溫度高於75度,也不致發生皮膚燙傷。藉助熱的傳導作用,石蠟慢慢地將熱能傳遞給人體,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稱為石蠟療法,簡稱蠟療。蠟療後,居部小血管擴張,可以促使血液流通,使組織軟化,改善 皮膚營養,加速組織新生。局部塗敷的石蠟,隨著溫度的下降,體積也逐漸縮小,一般可縮小10%,因此,蠟療對於局部又產生了壓迫作用,可以防止組織中血液和淋巴液的滲出。蠟療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慢性期特別有用。
蠟療可以在家中做,買500克53-56度的醫用石蠟,裝在鋁制或搪瓷菜盤內,用小火使蠟完全熔化,讓它逐漸降溫。為了使螃塊表面和底層差不多同時凝固,可以往盤內加一些涼水,水比蠟重,水就流到盤底。等到表層和底層的蠟差不多凝固後,即成了一個外周已凝固而中心還是熔化狀態的「蠟餅」。這時,把水倒掉擦乾,把「蠟餅」倒在塑料布或橡皮布上。將「蠟餅」迅速裹在需要治療的部位上,外用毛毯保溫30-60分鍾。做完後,石蠟很易剝下。如局部有少許水,應擦乾。石蠟可以反復使用,很經濟。
4.火罐療法
拔火罐療法,是用罐器具,扣在患處或穴位上,採用燒火、溫熱或直接抽取罐中空氣,造成罐中負壓,使其緊吸在皮膚上,用來治療疾病的方法。拔罐法具有溫散寒邪、活血行氣、拔膿祛腐作用,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一種常用的輔助治療方法。 �
操作方法:一手執罐(玻璃罐、竹筒罐、陶瓷罐均可。若沒有上述罐時,可用口沿光滑的茶杯、罐頭瓶等代替),另一手用筷子或夾子夾住點燃的酒精棉球(棉球不要太濕,以免滴下酒精燙傷皮膚),向罐內迅速旋轉1-2圈,取出,執罐之手速將罐扣在穴位或痛點上,放置10-15分鍾(夏季不要超過10分鍾),然後用指甲緊貼皮膚,扣著罐邊,將其慢慢揭開取下。注意事項:拔罐時注意不要使患者受冷受風。在前次拔罐處出現的皮膚瘀血現象尚未消退之前,不宜在原處再拔罐。對局部有皮膚潰瘍,或妊娠3個月以內的婦女,6歲以下的兒童,嚴重的心臟病、血友病、精神病患者,均應禁用。
5. 螞蟻療法
螞蟻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社團性昆蟲。由於螞蟻長期生活在潮濕環境里而不得病,引起人們的重視。用螞蟻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根據有關研究,螞蟻含有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甾族類化合物、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蟻酸(甲酸)、氨和17種游離氨基酸等。螞蟻還能合成草體蟻醛,這是一種珍奇補品。螞蟻體內的含鋅量很豐富,是目前所知的動植物食物食品中最高的。每1000克螞蟻含鋅120毫克以上。醫學家已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血清中含鋅量普遍降低,多家報導用螞蟻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均已取得較好療效。
具體用法,有單獨服用:用大黑螞蟻烘乾,研為細末,每次服半匙,每日3次,開水沖服。或將螞蟻粉裝入普通的空心膠囊內,每日2-3次,每次服4粒。q生產的蟻王粉和蟻王精是螞蟻療法的方便用品。也可與其它中葯配伍應用(略)。
6.食療法
療法一:芝麻粥
黑芝麻15克,大米50克,蜂蜜適量。作用:滋補肝腎。 �
適用於關節酸痛,下肢尤甚,反復發作,甚則關節強直、畸形,頭暈腰酸。
療法二:赤小豆粥
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粥加糖,能除濕熱。
療法三:乾薑薏米粥
薏米50克,糖50克,乾薑9克。先將薏米、乾薑加水適量煮爛成粥,再調白糖服食。每天1次,連服1個月。
療法四:栗子豬腎粥
栗手7枚,豬腎1個,大米1000克。將栗子風干,大米淘凈,豬腎去膜洗凈切成顆粒,與大米一同煮熟成粥。每日先食栗子7枚,再食其粥。功效:補腎強筋。適應症:關節酸痛甚而強直、變形、腰膝酸軟、頭暈耳鳴。
7.氣功療法
(1)發作期
發熱,關節疼痛劇烈,屈伸不利。治療以靜功為主。
療法一:小周天速成法:每日晨起暫不梳洗,淡鹽水漱口,平坐式,自然呼吸,以意領氣沿任督二脈(上半身前後正中間的環形線)路線循行,每次10分鍾。
療法二:養氣法:坐、卧(右側)均可,正腹式呼吸(吸時起腹,呼時收腹),意守丹田,每日2-3次,每次30分鍾。
療法三:無發熱者,可揉肩、揉膝,全身輕輕拍打,每日2次,每次10-20分鍾。
(2)緩解期
關節疼痛長期反復發作後,病變關節僵硬,活動受限,治療應積極配合動功,以使氣血調和,經脈調暢,筋骨關節得以屈伸通利。
療法一:靜功選中功的小周天速成法、養氣法、聚能法。
療法二:動功選養生劍指樁、蛹動貫氣法、顫抖功,可按中功三大動功導引音帶習練。
8.按摩療法
(1)自我捏揉:用右手捏揉左側上肢,從上到下,反復數次;然後換手,用左手捏揉右側上肢,反復數次。
(2)捏肘部:單手輪換對捏肘部。
(3)點捻腕:用拇指點捻對側腕部。
(4)拔按指:雙側輪換拔按指關節。
(5)圈晃法:右手拿住左肘,前臂劃圈晃動,正向、反向均可。然後換手,左手拿住右肘,前臂劃圈晃動。
(6)攥拳法:雙手五指分開,然後攥拳,反復數次。
(7)搓手背:雙手對搓摩手背.
(8)抱揉膝:雙手抱揉膝部,做完一側再做一側。
(9)圈晃踝:坐位,右腿搭在左膝部,右手握右踝部,用左手握右腳尖部,來回劃圈晃動。然後,以同樣的方法活動左踝。
(10)捏揉趾:坐位,用手捏揉兩側腳趾。
Ⅳ 類風濕如何能治好
到目前為止類風濕還是一個病因未被確定的慢性疾病,多發於成年女性,表現為關節僵硬,腫脹,嚴重的影響勞動和運動,是一個比較痛苦的老年疾病,現在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其實疾病是我們身體健康狀況的一種表象,一定是我們的體內或者生活習慣帶來的問題。當然生活環境因素也要考慮。
行:現在條件好,很多人出門完全靠車,自己的腿已經快失去活動的機會,不行可以對人的心肺功能加強,在陽光下適量運動(要適合自己),可以調節人的心情,生命在於運動(不是劇烈運動)。
如果我們自己的內環境好了,再選擇一個好的生活外環境,那麼健康就會一直跟著我們。類風濕雖然沒有知道原因,但是它一定是外環境和內環境共同影響造成的,如果我們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改變我們自己的生活習慣,尋找一個宜居的生活地方,堅持正確的生活方式,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不敢保證過去的問題會被解決掉,緩解和不再繼續加重是沒有問題的。
其實只要我們足夠心細,都能從生活的細節中找到原因,通過改變自己,就能調節我們的健康和免疫系統,健康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醫護是我們的幫手而已。
Ⅳ 類風濕有什麼好的辦法治療嗎
風濕、痛風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
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發生障礙,血液和組織中積聚大量尿酸和尿酸鹽而引起。症狀是手指、腳趾、膝、肘等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
痛風,是由於長期在風濕寒的環境下而導致的;因此,應該遠離風濕寒的環境,生活在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下。痛風,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攝入鹽;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Ⅵ 類風濕病能治好嗎有方法嗎
風濕病主要認為與受風、寒冷、潮濕等環境因素,感染、免疫、代謝、內分泌、退行性變、遺傳、腫瘤、地理等因素。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關節、肌肉、肌腱等處的疼痛是風濕病最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根據疾病的不同,疼痛的性質、部位、程度也有不同,表現有熱痛、冷痛、酸痛、脹痛、遊走性疼痛,以四肢為主。風濕患者注意以下的食物含有高分量普林,患痛風的病人能免則免,否則一個星期吃不超過一次。肉類:碎肉、臘腸、羊腿、火腿;家禽:鵝、火雞、鴨,鮭魚。橙不在不能食用的名單內。一般的水果、果汁、果醬只有非常微量的普林,通常是可以吃。有些豆類含有中等的普林,一個星期最好吃不超過3-5次,如扁豆、豌豆和納豆。其他的豆類含有非常微量的普林,如紅豆、綠豆、豆芽、蠶豆等。有的菜類也含有中等的普林,如蘆筍、木耳類、花菜、菠菜等
Ⅶ 類風濕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以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非化膿性炎症為主的人身性疾病,常伴關節外病症狀,故稱類風濕病。關節腔滑膜炎症、滲液、細胞增殖、肉芽腫形成,軟骨及骨組織破壞,最後關節強直及功能障礙。多侵犯小關節,如手、足及腕關節等,常為對稱性,呈慢性經過,可有暫時性緩解,由於多系統損害,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體,故認為本病是自身性疾病。發病年齡多在20~40歲。女性多於男性。
什麼原因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病病因不明。與發病有關的因素有:
① 感染:病灶與本病發病有關。
② 遺傳:本病病人HLA-DRwu抗原檢出率明顯升高,提示發病與遺傳有關。
③免疫機能紊亂:目前大量實驗資料支持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系統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炎症反應性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做哪些檢查
血象:有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淋巴細胞及血小板增多為活動期表現。血沉加快。嗜酸細胞增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伴嚴重全身性並發症的象徵。
高粘滯綜合征:類風濕因子IgM和IgG復合物均可形成粘性聚集物,引起高粘滯綜合征。
類風濕因子: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關節滑膜中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能產生大量的類風濕因子,有IgM、IgG和IgA類風濕因子
X線檢查:關節X線片可見到關節面模糊,有侵蝕性損害。在疾病早期近關節處骨質疏鬆,軟組織腫脹,骨質有侵蝕現象。晚期關節軟骨壞死可使關節間隙變狹窄及纖維化。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
一、理療: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氣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並以增強葯物對局部的作用。
二、葯物治療:
(一)水楊酸鹽: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
(二)消炎痛:非類固醇抗炎葯,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
(三)異丁苯丙本酸: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
(四)皮質激素:對急性炎症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葯後極易復發。
(五)青黴胺:應用青黴胺治療,除使關節症狀緩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降低,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
(六)疏甲丙脯酸。
(七)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活血化瘀、殺蟲等作用。
(八)金制劑:可能幹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及晨僵有明顯療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好轉,有效率可達70-90%。
(九)笠正銷通貼:它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方面效果相當好,是外用貼劑,對肝、腎方面不會有影響,而且它選材天然,完全不會有副作用,它可以直接貼於患處,葯力通過皮膚滲入,直接作用於病灶,效果直接快速,可以說是目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最好的葯物了。
(十)手術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治療方法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Ⅷ 類風濕能治癒嗎方法都有哪些方法!!好治嗎
對於風濕病,預防遠遠比治療更為有意義,鍛煉、食療都對預防骨病有一定的作用,預防骨病的食品主要有以下幾種:
(1)辛熱食品:具有抗風濕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蔥、花椒、大蓼、茴香、大蒜等。大蒜有殺菌、抗病毒等作用,適當進食可預防病毒感染及腸道感染。
(2)豆類食品:大豆、黑豆、黃豆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它有促進肌肉、骨骼、關節、肌腱的代謝,幫助修復病損的作用。可治療以濕重為主的風濕骨痛,對身體沉重、關節不利、筋脈拘攣或麻木不仁、關節腫痛而重著不適的風濕病,效果較好。黑豆又名烏豆、冬豆子,又可治療風濕疼痛,經驗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人黃酒,治療關節酸痛有效。
(3)果實食品:栗子有補腎、強筋健骨的作用,對筋骨、經絡、風濕痹痛或腰膝無力極為有益。還有日本的琉賓嵻這個也行的。是專門用來對付你這個問題的。現在因為國內沒有普及,所以定價有點貴。
Ⅸ 類風濕有什麼方法可以治好
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有遊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僵硬和畸形,功能喪失,導致殘疾.若不能及時控制或治癒,終將導致殘廢.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可以治癒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
治療從提高免疫系統和滋補肝腎著手全面調理,配合調和脾胃.去風通絡,活血散寒,消腫止痛。治療用純中葯追風舒筋療法就可以,沒有任何副作用,療效好,療程短。不要用西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勞累,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