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的內涵

道德的內涵

發布時間: 2020-12-17 05:49:31

❶ 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

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世界上的職業千千萬萬,每一種職業都有不同於其他職專業的特點,不同的人才需要屬具備不同的職業素質。職業並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社會分工和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人們總是要根據社會分工,從事這樣或那樣的工作。由此,就出現了以分工為顯著特徵的多種職業。
所謂職業,是指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產和個人謀生的需要,在社會中對社會所承擔的一定職責和所從事的一定專門性業務工作。通過這個專門性業務工作,對一定社會和一定階級、集團承擔一定的職責。在階級社會,職業有正當的和不正當的區分,凡是有益於社會發展,有益於協調人與人之間的職業就是正當的職業;反之,就是不正當的職業。

❷ 道德與法律的各自內涵是什麼

思想道德素質復:思想道德素質主制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一種特殊的素養,是人們在為實現本階級利益而進行的各種社會實踐中表現出來的特定品質,道德素質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應,包含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
法律素質;法律素質是指人們知法、守法、用法的素養和能力,掌握必備的法律知識,樹立必要的法律觀念,擁有必要的用法護法能力,是法律素質的基本要素。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他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而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反應特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下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有些行為可以靠道德來規范,有些行為只能由法律來約束。道德修養是指個人在道德意識,道德行為方面自覺的按照一定的社會和階級的道德要求所進行的自我審度,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動。

❸ 簡述個人品德的內涵

品德是道德品質這一倫理學概念的俗稱,也可叫做德性。所謂品德,是指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要求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徵和傾向。
個人品德不是人類個體的生理特徵和一般個性心理特徵,而是人們後天形成的具體體現一定社會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要求的他個人意識和行為總體的特徵。因此,個人品德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德概念,而是一種具體體現在個人道德行為中的實踐現象,個人品德與個人的道德實踐活動密切相關,沒有一個人的行為不表現出他的行為德性的。
因此,人的個人品德與道德行為是密切聯系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為總是以一定的品德為基礎的,而人們的品德又總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為體現出來的。我們通常贊賞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品德,並不是因為這個人有一套完整的道德學說,而是稱頌他在人生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從而也有利於自己人格完善發展的行為表現一般說來,個人品德與道德行為的關系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道德行為是個人品德的基礎。沒有一定的道德行為積累,就不可能形成個人品德,道德行為是個人品德的客觀內容,個人品德是道德行為的綜合表現。一定的道德行為經常表現出來,形成一定的道德行為習慣,就表現為具有穩定特徵個人品德,而一定的個人品德只有通過道德行為才能表現出來。個人品德一方面表現為個人內在的心理和價值意識特質;另一方面又表現為個人外資的行為活動和行為習慣,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個人品德表現為一個人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的統一。
其次,個人品德是個人自覺自主的行為過程。個人品德不僅是一種道德生活習慣或習性,更重要地還是一種由個人行為充分展示出來的自覺自主的意志選擇過程,是憑借個人意志選擇而獲得的行為習慣。個人品德不是自然形成的或天生的習慣,而是在行為的每一場合或每一時期,都能憑借一定的道德判斷和意志抉擇,憑借意志的控制和堅持的結果。在這里,意志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意志是個人品德的核心,個人品德就是力量。
其三,個人品德是在行為整體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特徵和傾向。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所謂行為整體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指構成個人道德行為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的統一,即個人的道德行為意識和道德行為時間活動的統一;另一方面,它是指一個人的一系列道德行為的綜合,即一個人在某一實踐活動領域、某一活動時期或活動階段的行為,乃至於一生的全部道德行為的綜合。因此,個人品德不是一種個別的行為現象,也不是一個人偶然表現出來的一兩件具有善或惡的性質的行為,個人品德是一個人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的穩定特徵和傾向,具有特定行為的連貫性和重復性。所以,個人品德不僅體現在一個人的某個持續進行的行為中,而且更充分地體現在這個人的一系列行為構成的行為整體中。
一般說來,個人品德與道德行為是一致的。良好的品德會表現出善的行為,善的行為體現著良好品德的價值實質。由於一個人的品德是長期形成的穩定傾向,因此,作為人格表現在一般情況下是比較一貫的。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一個公民都不可忽視良好品德的養成,只有重視個人良好品德的養成,才可能在人生實踐中展現出高尚的人生品質和精神面貌,才可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才可能具備做一個全面素質發展的人的堅實基礎。

❹ 什麼是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4)道德的內涵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❺ 道德的內涵是什麼

倫理學是研究道德的科學。一個比較完整的倫理學體系,一般都應該包含兩大部分:規范道德和理論倫理(道德哲學)。前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應當怎樣做。後者則是人為什麼要這樣做。一般說來,道德信條體現在一定的風尚習俗之中,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說出幾條道德箴言,從現實生活中將它們整理歸類並不難,問題在於這些箴言和信條的依據。所以後者才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人們不僅需要了解人的行為怎樣才符合道德,而且還要進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為道德。

具體的道德規范是多種多樣的,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可以用這些規范作為准繩;可是要判斷已知的道德規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為標准,應當尋找道德以外的淮繩,即道德的目的性。

約翰.密爾的功利主義認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樂,趨樂避苦的。密爾認為這是一個公理,是經驗事實。他說:「只有人真正見到這個東西才能夠證明這個東西是見得到的,只有人聽到這個聲音才能夠證明這個聲音是聽得見的,同理,我覺得只有人真正慾望這個東西才是這個東西是可欲的那個意見所可有的證明。」這就是說,快樂之所以是人的最終目的就是因為人們在事實上是以此為目的的。對於快樂的可欲性,密爾說:「不是極樂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暫,快樂多而有變化,並且主動的快樂比被動的斷然佔多數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間有一些片刻的極樂。」人追求的快樂本質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爾反駁責難者道,如果說快樂論是豬的主義,不是功利論者把人降格到豬的水平,而是那些攻擊者把人與豬等同起來了,因為在他們看來,人除了享受豬的快樂之外.好象就沒有別的快樂可享受似的。

密爾認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於乃是追求快樂的工具。而公道與否的外在標准則是功利。人們認為不公正的行為往往是人的自由權利受到侵犯,或者財產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別得到他應得的東西,或者一個人得到了他不應得的東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為恰好反過來:留重別人的自由和財權,獲得自己應得的一份,守約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為必需,還在於人們需要互相幫助,建立友誼,制訂契約。社會生活關系決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於確保這種關系。只有無損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證。

那麼,既然人人追求快樂,道德的普遍約束力又從何而來呢?這要靠理性的利害權衡,靠人類以往的全部經驗。——這是密爾的所謂「聯想原理」。「人類由經驗知道各種行為的趨勢;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並一切道德上規律都是依據於這種經驗的。」通過以經驗為依據的理性權衡,我們就能知道獲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這個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歸根到底不過是對最好的行為方式的認識和規定。我不說謊,因為我的理性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比說謊帶來的好處大得多;我不偷竊,因為我知道,偷竊是要受到懲罰的,況且我也有自己的財產要保護;我反對某些個人侵害公物,因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總之,目的論使我知道我該追求什麼,理性讓我知道我該怎樣追求,由此產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義理解為利己主義,那就錯了。功利主義的道德原則是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密爾說:「功利主義認為行為上是非標準的幸福並不是行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與這行為有關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義需要行為者對於自己的與別人的幸福嚴格地看作平等,象一個與事無關而仁慈的旁觀者一樣。從拿撒勒的耶穌的黃金律內,我們見到功用倫理學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樣,愛你的鄰人象愛你自己。做到了這兩件,那就是功用主義的道德做到理論的完備」。根據聯想原理,外在事物與人本性的某種願望有著真實的聯系.密爾認為這一自然基礎就是人類的社會感情,「人是天然的社會動物」,人的社會性深入人的情感就形成人的社會感情。這是產生利他主義的心理基礎。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會產生出公共利益為他們的共同目標。共同目標的形成使「他們自己的目的和別人的目的變成同一了;至少他們暫時覺得別人的利益就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一切對社會的聯系的加強,並社會的一切健康的發展,使人人覺得在實際上顧到他人福利於自己更為有利。這種加強與發展也使人人越把自己的感情與別人的福利化為一體或是至少自己感情越變越對別人利益加以實際上的重視。他後來就覺得自己是一個自然重視別人的人」。社會產生合作,合作產生共同利益,繼而產生共同的追求目標。這是利他主義產生的社會基礎。由此,利己和利他得到了統一。

因此,密爾主張要盡可能地保證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合諧一致。他說,要使人們將最大幸福主義作為自己的實踐道德,「功利主義有兩個訓令:第一,法律與社會組織應該使個個人的幸福或利益,盡量與全體利益調合。第二,教育與輿論對於人的品格是有極大的影響力的,在達兩方面應該利用這種影響在人心中把他一已的幸福與全體的幸福緊密聯結。尤其是,為關顧全體幸福而應有的那種種積極的與消極的行為,應該與他自己的幸福相聯系。」

那麼,道德規范和道德原則該如何實施呢?密爾認為道德習慣的形成有兩條途徑:第一是利用外部制裁,造成苦與樂同道德之間的倫理聯想,從而使遵循道德成為習慣。第二,廣泛的社會生活、共同的利益把人們聯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在個人身上培養一種社會感情即在個人的心目中既有自己的分量,亦有他人的位置。

功利主義由邊沁創立,密爾發揚廣大,成為體系。盡管今天功利主義作為學派早已不復存在,然而,功利主義的思想影響是深遠的,也是極有參考價值的。尤其是在約翰.密爾的這本著作中,功利主義倫理觀發揮的淋漓盡致,其銳利的論戰筆調和完備的理論體系,更令人倍加嘆服

道德概念:

道德概念反映社會道德現象的一般特徵和本質特徵;道德概念的掌握在道德認識形成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應當重視青少年一代道德概念的教育。

在我國青年和少年兒童心目中,對道德和不道德的理解,就其反映的內容說,是非常近似的。這是因為在我們的社會風尚和學校教育的一致影響下形成了我國學生道德的共同傾向。對297名小學生和中學生所做的關於什麼是遭德和不道德的行動的間卷調查表明,我國青少年兒童對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動的理解,盡管低年級兒童所陳述的具體行動情節不及高年級學生所陳述的詳細,前者所涉及的范圍也不及後者所涉及的廣泛,但他們所陳述的道德和不道德的行動的內容卻具有很大的共同性。青少年兒童心目中的道德行動,93%是屬於「助人」「為公」和「誠實」三類;不道德行動的70%是屬於「損人」「損公」和「不誠實」三類。他們所涉及的絕大多數是屬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道德問題。

道德概念的掌握是在個體發展過程中逐步完成的。關於兒童是非、好壞概念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是非、好壞概念,最初必然是具體的和特殊的。兒童對是非、好壞的意義的認識同他家長的禁止與許可有關。「好」就是那些得到表揚、贊許和許可的事情,而「壞」就是那些帶來懲罰、斥責或不再受鍾愛的事情。大約到了九歲,一般兒童就按照他自己直接的個人關系去想像是非。比如打翻飯菜、打人罵人、從家裡逃出去等就是這一年齡兒童能夠自己列舉出的壞事或不道德行動。這些顯然是父母和教師的經常禁止的結果。大約九歲以後,道德概念就變得更概括些。他們自己能舉出偷竊和打架這類過失,而不限於那些打人、罵人、拿別的兒童的玩具等具體事情。直到青年後期,他們才會認識諸如虛偽和自私等更概括更抽象的事情。

有人就中小學生對抽象道德概念的理解進行了研究,發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對勇敢、負責和友誼等抽象道德概念的一些認識特點。研究者指出,從兒童對道德概念所下的定義來看,發展的一般趨向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大多隻能指出概念內涵的特殊的、具體的方面,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學生已能從概念內涵的多方面因素中加以概括,指出概念的本質方面。從兒童對故事情節中主人公的道德品質的判斷上看,小學低年級兒童是從行動的後果、行動的外部現象上去理解道德概念的,少年和青年就逐漸傾向於從主人公的心理狀態和內部動機等內心世界方面去理解道德概念。

學生的道德認識常常有許多錯誤概念或糊塗觀念,例如有些學生把尊敬老師錯看成是「逢迎」「拍馬」;把向老師反映某同學的錯誤行動說成是「出賣朋友」,把對這種錯誤行動保持沉默說成是維護朋友間的「忠誠」;把破壞紀律當作「英雄行為」;等等。產生這些錯誤概念或糊塗觀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由於不良環境的影響,有的可能是由於教育工作上的缺點,但也有的可能是由於未能正確掌握道德概念或沒有把道德知識變成個人行動指南的緣故。教師要針對產生某種錯誤概念或糊塗觀念的原因設法予以糾正。

道德概念是從具體的道德情境里的一些共同因素中抽象出來的。在具有明確而一貫的道德規范的情況下,在言行大體一致的環境中,兒童的道德概念,一般說來,就比較容易形成。反之,兒童倘若生活在另一種情境中,比如說,母親說對而父親說錯,今天說好而明天說壞,家庭和學校支持完全相反的道德准則,或者一個人說的和他做的相矛盾,那麼,在這樣的情境中要使兒童產生明確的道德概念,無疑是比較困難的。

學生要完成道德概念的這種抽象,並使自己所掌握的道德概念能成為行動的指南,就必須具備一定的道德經驗、道德知識和道德行動的實踐。此外,一定程度的成熟和智慧也是必要的。這樣,他們才會具有從各種不同的道德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道德原則,以及把抽象的道德原則遷移到其他的具體道德情境中去的能力。

❻ 道德的科學內涵是什麼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質

道德的一般本質: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道德的特殊本質: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調節規范體系;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
道德的本質
倫理學是研究道德的科學.一個比較完整的倫理學體系,一般都應該包含兩大部分:規范道德和理論倫理(道德哲學).前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應當怎樣做.後者則是人為什麼要這樣做.一般說來,道德信條體現在一定的風尚習俗之中,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說出幾條道德箴言,從現實生活中將它們整理歸類並不難,問題在於這些箴言和信條的依據.所以後者才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人們不僅需要了解人的行為怎樣才符合道德,而且還要進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為道德.
具體的道德規范是多種多樣的,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可以用這些規范作為准繩;可是要判斷已知的道德規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為標准,應當尋找道德以外的淮繩,即道德的目的性.
約翰.密爾的功利主義認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樂,趨樂避苦的.密爾認為這是一個公理,是經驗事實.他說:「只有人真正見到這個東西才能夠證明這個東西是見得到的,只有人聽到這個聲音才能夠證明這個聲音是聽得見的,同理,我覺得只有人真正慾望這個東西才是這個東西是可欲的那個意見所可有的證明.」這就是說,快樂之所以是人的最終目的就是因為人們在事實上是以此為目的的.對於快樂的可欲性,密爾說:「不是極樂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暫,快樂多而有變化,並且主動的快樂比被動的斷然佔多數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間有一些片刻的極樂.」人追求的快樂本質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爾反駁責難者道,如果說快樂論是豬的主義,不是功利論者把人降格到豬的水平,而是那些攻擊者把人與豬等同起來了,因為在他們看來,人除了享受豬的快樂之外.好象就沒有別的快樂可享受似的.
密爾認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於乃是追求快樂的工具.而公道與否的外在標准則是功利.人們認為不公正的行為往往是人的自由權利受到侵犯,或者財產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別得到他應得的東西,或者一個人得到了他不應得的東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為恰好反過來:留重別人的自由和財權,獲得自己應得的一份,守約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為必需,還在於人們需要互相幫助,建立友誼,制訂契約.社會生活關系決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於確保這種關系.只有無損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證.
那麼,既然人人追求快樂,道德的普遍約束力又從何而來呢?這要靠理性的利害權衡,靠人類以往的全部經驗.——這是密爾的所謂「聯想原理」.「人類由經驗知道各種行為的趨勢;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並一切道德上規律都是依據於這種經驗的.」通過以經驗為依據的理性權衡,我們就能知道獲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這個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歸根到底不過是對最好的行為方式的認識和規定.我不說謊,因為我的理性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比說謊帶來的好處大得多;我不偷竊,因為我知道,偷竊是要受到懲罰的,況且我也有自己的財產要保護;我反對某些個入侵害公氮因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總之,目的論使我知道我該追求什麼,理性讓我知道我該怎樣追求,由此產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義理解為利己主義,那就錯了.功利主義的道德原則是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密爾說:「功利主義認為行為上是非標準的幸福並不是行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與這行為有關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義需要行為者對於自己的與別人的幸福嚴格地看作平等,象一個與事無關而仁慈的旁觀者一樣.從拿撒勒的耶穌的黃金律內,我們見到功用倫理學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樣,愛你的鄰人象愛你自己.做到了這兩件,那就是功用主義的道德做到理論的完備」.根據聯想原理,外在事物與人本性的某種願望有著真實的聯系.密爾認為這一自然基礎就是人類的社會感情,「人是天然的社會動物」,人的社會性深入人的情感就形成人的社會感情.這是產生利他主義的心理基礎.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會產生出公共利益為他們的共同目標.共同目標的形成使「他們自己的目的和別人的目的變成同一了;至少他們暫時覺得別人的利益就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一切對社會的聯系的加強,並社會的一切健康的發展,使人人覺得在實際上顧到他人福利於自己更為有利.這種加強與發展也使人人越把自己的感情與別人的福利化為一體或是至少自己感情越變越對別人利益加以實際上的重視.他後來就覺得自己是一個自然重視別人的人」.社會產生合作,合作產生共同利益,繼而產生共同的追求目標.這是利他主義產生的社會基礎.由此,利己和利他得到了統一.
因此,密爾主張要盡可能地保證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合諧一致.他說,要使人們將最大幸福主義作為自己的實踐道德,「功利主義有兩個訓令:第一,法律與社會組織應該使個個人的幸福或利益,盡量與全體利益調合.第二,教育與輿論對於人的品格是有極大的影響力的,在達兩方面應該利用這種影響在人心中把他一已的幸福與全體的幸福緊密聯結.尤其是,為關顧全體幸福而應有的那種種積極的與消極的行為,應該與他自己的幸福相聯系.」
那麼,道德規范和道德原則該如何實施呢?密爾認為道德習慣的形成有兩條途徑:第一是利用外部制裁,造成苦與樂同道德之間的倫理聯想,從而使遵循道德成為習慣.第二,廣泛的社會生活、共同的利益把人們聯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在個人身上培養一種社會感情即在個人的心目中既有自己的分量,亦有他人的位置.
功利主義由邊沁創立,密爾發揚廣大,成為體系.盡管今天功利主義作為學派早已不復存在,然而,功利主義的思想影響是深遠的,也是極有參考價值的.尤其是在約翰.密爾的這本著作中,功利主義倫理觀發揮的淋漓盡致,其銳利的論戰筆調和完備的理論體系,更令人倍加嘆服.

❼ 道德有哪些基本內涵

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們,對實踐活動過程中必然產生和形成的人際關系專、利益分配、法屬律制度和思想行為等進行價值判斷、價值追求、價值選擇、價值實現的總和,是人們行為活動的規范或行為准則,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道德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多結構的復雜而龐大的系統,覆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它既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是非、好壞、善惡、美醜、榮辱的價值標准,又是社會衡量一個人行為對錯、好壞、善惡、美醜、榮辱的價值標准。它界定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

從道德精神到道德規范,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和直接指揮以及支配思想行為的文化指令,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價值。

❽ 道德觀的內涵釋義

對道德觀的認識,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倫理網路辭典》認為,道德觀是「對社會道德現象和道德關系的整體認識和系統看法。與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緊密相連,相輔......。在當今社會,馬克思主義道德觀是人類道德思想發展的最高成果,是人類思想文化史上各種進步道德觀的升華,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科學的道德觀。」《倫理學大辭典》認為,道德觀是指「對道德的認識和觀點。多是指對全部道德現象的認識和觀點,有時也是指對某一類...在社生會活中,人們總是站在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特定利益關系的立場上,去觀察和認識各種社會道德的。所以,不同社會、不同階級的人,就必然具有不同的道德觀 。」《世界倫理道德辭典》中認為:是「 對道德的總的看法、觀點和態度。也就是對道德的起源、道德的發展、......,無產階級看來,公而忘私、先人後己、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則是做人的標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觀點和態度,則反映了兩種不同的道德觀 。」盡管不同學術界對道德觀有不同的看法,俚其共同點是不容置疑的,即道德觀是人們對自身,對他人,對世界所處關系的系統認識和看法。屬於社會倫理的范疇。在不同的領域,會產生相關的下位道德觀,如,人口道德觀,生態道德觀 ,金融職業道德觀 ,「英雄」道德觀 等。

❾ 傳統道德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四維:禮、儀、廉、恥
四維的說法,最早載於《管子》。《管子》牧民篇:「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五常:仁、義、禮、智、信
漢章帝建初四年以後,「仁義禮智信」被確定為整體德目「五常」。五常不僅是五種基礎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並高度概括了中華傳統道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精神。
仁和義是儒家文化中兩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謂總體價值觀中的核心價值觀。離開了仁、義,忠、孝、禮、樂等等都失去了意義。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義合,不可則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義相比其他價值觀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說:「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則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仁、義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為證,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
孔子:仁者,義之本也;義者,仁之節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 孟子:「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子言:「仁有數,義有長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韓詩外傳》:「愛由情出,謂之仁,節愛理宜,謂之義。」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仁 —— 子曰:仁者,愛人。仁之廣義,涵蓋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恭、寬、信、敏、惠」。「剛、毅、木、訥,近仁。」「仁者,其言也訒。」「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並非遠不可及,「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無理性、無原則或者軟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必有勇。」
義 —— 子曰:「義者,宜也。」朱熹:「義者,天理之所宜。」義者,理義、道義、正義、公義。子曰:「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四字:忠、孝、節、義
忠、孝在中國社會是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孝經》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則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興於夏,「夏道尚忠,復尚孝」。
忠 —— 《說文解字》:「忠,敬也,盡心曰忠。」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 《禮記?表記》中載孔子言:「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恥費輕實,忠而不犯」,《左傳?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主及官吏之忠於民」。孔子講君臣關系的側重點,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此處「忠」指臣忠於君,而在後世帝王時代,這種含義幾乎演變為「忠」的唯一含義。孫中山曾說:「古時所講的『忠』,是忠於皇帝...我們在民國之內,照道理上說,還是要盡忠,不忠於君,要忠於國,忠於民,要為四萬萬人去效忠。為四萬萬人效忠,比較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左傳?昭西元年》:「臨患不忘國,忠也。」 忠,本指人與人忠,孔子言「近人而忠」、「忠利之教」,孟子言「教人以善謂之忠」,故忠「非專指臣民盡心事上,更非專指見危授命,第謂居職任事者,當盡心竭力求利於人而已」。
孝 —— 《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 孝是人可以從身邊之最近處做起的人間關系德目,被稱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經》中,子曰 :「教民親愛,莫大於孝」。「孝之為義,初不限於經營家族。」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主主義》一文中指出:「《孝經》所言的孝字,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內涵是子女對父母的孝。《禮記》:「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最首要的含義是尊親,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說孝,往往指子女贍養父母、晚輩贍養長輩,其實,尊敬先於贍養。至於祭祀祖先,祭享之禮,「其事似近於迷信,然尊祖敬宗實為報本追遠之正務」。祖先崇拜、祭祀等等,都是家庭宗族孝文化的延伸。
三達德:智、仁、勇
三達德出自《中庸》。《中庸》:「知(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達德,所以行之者一也。」
縱欲、禁慾和天理欲求
到了宋代,朱熹針對當時的人慾氾濫和奢華風氣,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又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認為追求山珍海味、三妻四妾是違背天理的人慾,而通常飲食、一夫一妻則是天理。在先儒中也有類似思想,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載告子言:「食、色,性也」,《禮記?曲禮》:「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飲食男女的欲求,天經地義,滿足符合天理的欲求而又不縱欲。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到了現代,孫中山提出中國固有的八種道德,他在《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中說:「講到中國固有的道德,中國人至今不能忘記的,首是忠孝,次是仁愛,其次是信義,其次是和平。這些舊道德,中國人至今還是常講的。但是,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
八德和四維,合稱「四維八德」。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的三種命名方式 發布:2024-09-20 00:30:30 瀏覽:521
2016合同法pdf 發布:2024-09-19 22:42:11 瀏覽:606
建發集團法律顧問年薪 發布:2024-09-19 22:24:40 瀏覽:409
反對永居條例 發布:2024-09-19 21:41:27 瀏覽:602
民法315 發布:2024-09-19 21:33:56 瀏覽:483
刑法的根基與哲學 發布:2024-09-19 20:59:19 瀏覽:462
潮州基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09-19 20:45:47 瀏覽:552
蘋果售後條例 發布:2024-09-19 19:51:38 瀏覽:510
合同法第211條規定是什麼 發布:2024-09-19 19:15:50 瀏覽:488
不能成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事 發布:2024-09-19 16:35:44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