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德的人事例
Ⅰ 有道德的名人事例
在我們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蘊含著道德的真諦。
前些天我回乘公交車答去外婆家。車至中途,車廂內已座無虛席。此時,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婦女。靠近車門的一位年輕小夥子忙熱情地站起來讓座,只見中年婦女二話沒說,徑直坐下,隨後有說有笑地逗起孩子來。我在對小夥子投以贊許目光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種怪怪的感覺。 小夥子主動給帶小孩的女同志讓座,固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總覺得在「理所」與「當然」之間,似乎還少點什麼——中年婦女是否應該向小夥子道謝呢? 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報,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認可,大至社會的認可,小到一個人的認可。假如那名中年婦女對小夥子說上一句感謝的話,相信小夥子心裡會感到一種付出的快樂!芸芸眾生,人人都應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別吝嗇你的感激;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著去尊重別人。因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Ⅱ 求關於道德的名人小故事!!
1、有次,蘇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無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無其事的站起來。目睹整個經過的旁人,看見他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奇的問他:你挨打,為什麼不還手?蘇格拉底微笑地回答:當一隻發野性的驢踢你時,你會還它一腳嗎?
Ⅲ 誰能告訴我有關道德的名人事例
賴寧,英雄少年。來14歲(自指被評為「十佳少先隊員」時,下同),四川石棉縣人。他胸懷大志,品學兼優,全面發展,從上小學開始,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少先隊員。曾獲省紅領巾讀書讀報獎章活動一等獎,地區少年兒童繪畫比賽二等獎和縣兒童書法比賽一等獎。小學畢業後,他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重點中學——石棉縣一中。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歲的優秀少年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犧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賴寧。那天下午3點左右,因八級大風,把縣城附近一家工廠的電線桿吹倒,造成電線短路,引起了大火。風助火威,火越來越大、燒得越來越遠。此時,森林、電視衛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庫存都不得面臨著巨大的危險。賴寧看見後立刻趕到火災現場。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奮不顧身地沖向前奮力撲火。雖然,消防隊員曾勸阻大家別往火中硬闖,但賴寧不忍心看到國家財產遭到嚴重損失又去撲火。最後大火終於撲滅了,但賴寧卻犧牲了。
Ⅳ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作文的事例。。。急!!!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因為沒有道德,就好像沒有靈魂。沒有靈魂的人就好像動物、植物和任何沒有生命的東西一樣。所以我知道,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最近,我並沒有參加社會或任何團體組織的道德實踐活動,但是,在生活中,我每天都在親身實踐著「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5月12日晚上,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道了四川發生了大地震。當時我並不覺得地震有什麼可怕,可是接下來幾天的電視報道讓我驚呆了。震區屋倒房塌,生命瞬間湮沒於廢墟……看著一張張等待救援的焦急面孔,一個個置自己生命於不顧的救援人員,我也著急了。我想著,我是一名少先隊員、市三好學生、學校的大隊長,我應該為災區遇難的同學們做一點什麼啊!
正巧,這時學校號召我們參加「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活動。我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當然要有一顆愛心,而奉獻愛心就是實踐「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我沒有辦法親自趕赴災區去幫助他們,但是我捐出了我所有的零花錢。而且,在學校「五個一活動」的號召下,我班向災區的小朋友捐出了一個新書包、一個鉛筆盒、一身新衣服、一條嶄新的紅領巾,還有一盒幸運星。顆顆幸運星都是我們親手摺疊的,每顆都代表了我們的關懷,每顆都載滿了我們的慰問,都遙寄了我們深深的祝福……
這就是我所實踐的「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也沒有感人的口號和話語,但件件小事、顆顆愛心,都在踐行著我們小學生對「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理解和感悟
Ⅳ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名人事例
在我們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蘊含著道德的真諦專。
前些天我屬乘公交車去外婆家。車至中途,車廂內已座無虛席。此時,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婦女。靠近車門的一位年輕小夥子忙熱情地站起來讓座,只見中年婦女二話沒說,徑直坐下,隨後有說有笑地逗起孩子來。我在對小夥子投以贊許目光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種怪怪的感覺。 小夥子主動給帶小孩的女同志讓座,固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總覺得在「理所」與「當然」之間,似乎還少點什麼——中年婦女是否應該向小夥子道謝呢? 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報,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認可,大至社會的認可,小到一個人的認可。假如那名中年婦女對小夥子說上一句感謝的話,相信小夥子心裡會感到一種付出的快樂!芸芸眾生,人人都應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別吝嗇你的感激;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著去尊重別人。因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Ⅵ 做個有道德的人的事例
在我們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蘊含著道德的真諦。
前些天我乘公交車去外婆家。車至中途,車廂內已座無虛席。此時,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婦女。靠近車門的一位年輕小夥子忙熱情地站起來讓座,只見中年婦女二話沒說,徑直坐下,隨後有說有笑地逗起孩子來。我在對小夥子投以贊許目光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種怪怪的感覺。
小夥子主動給帶小孩的女同志讓座,固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總覺得在「理所」與「當然」之間,似乎還少點什麼--中年婦女是否應該向小夥子道謝呢?
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報,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認可,大至社會的認可,小到一個人的認可。假如那名中年婦女對小夥子說上一句感謝的話,相信小夥子心裡會感到一種付出的快樂!芸芸眾生,人人都應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別吝嗇你的感激;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著去尊重別人。因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Ⅶ 古代有道德的人,事例
柳下惠:坐懷不亂
Ⅷ 生活中有哪些有道德的事例
我和媽媽坐公交汽車去姥姥家給姥姥過生日,我剛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就看見一個老奶奶顫顫回巍巍地答走上車來,這時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了,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我心理想:我該不該給老人讓座呢?如果讓了,別人會不會說我出風頭?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摔著怎麼辦。我心理就像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一樣: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做一個孝敬老人的孩子。」小惡魔說:「別聽她的,萬一讓了座,別人說你出風頭怎麼辦?再說了,坐這兒多舒服呀。」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老師上課時不是經常說要尊敬長輩嗎?」「不讓!」「讓!」「不讓!」「讓!」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在校園里拾到了一元錢,我便交給了老師,老師誇我是個拾金不昧的孩子,雖然只是一元錢,但是,它在我心裡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記……想到這兒,我便鼓起勇氣對老奶奶說:「奶奶,您坐這里吧。」老奶奶感激的對我說:「真是個好孩子。」我的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