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講堂電影
Ⅰ 國內有哪些優秀的國產電影
1、《烈日灼心》
該電影改編自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該片講述的是沉底七年的水庫滅門兇案,三個懵懂青年因一念之差成為背負罪孽的亡命狂徒。
為了贖罪,三人拚命工作,低調做人。他們不娶妻,不交友,偏居一隅合力撫養一個叫"尾巴"的女童。灼烈揪心的追凶之途上,父女之情、同性之誼,交揉罪與義,情與法,交織在一起。
2、《湄公河行動》
該電影是根據2011年發生的「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其中很多人物均有對應的原型。其中有很多地方都能打動人心,很是真實。
3、《無人區》
該片是第一部大西北公路電影。該片多個人物互相咬合,一個人物故事追著另一人物故事,一班人馬追著另一班人馬,最後在結局碰撞。是一部直擊人性的西部片。
4、《十二公民
該片是個令人深思的好電影。這群演員都是老戲骨了所以他們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與表現更加深刻。雖然是改編至美劇《十二怒漢》但是本土化做的非常好,都是中國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很接地氣,很直擊人心。
5、《瘋狂的石頭》
該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片。劇中每一個人物都沒有多餘,沒有過多的群眾演員,過多的排場,全片充滿著笑點。它是現實主義,甚至有點批判現實主義。這是一部值得多刷的片
6、《倩女幽魂》
該片講述的是人鬼戀,其中王祖賢的形象被塑造的很是驚艷。簡直就是當年很多人的女神,其中張國榮、午馬的表現也都不俗。影片講述的故事很是感人,值得一看。
Ⅱ 求一篇道德講堂用的勵志文章,要求1、這篇文章是要拿到道德講堂上念的 2、文章能夠打動人心,黯然淚下
王寶強勵志人生故事
許三多,知道嗎?阿柄,知道嗎?傻根,知道嗎?
對!他就是一個從河北農村出來的憨厚小夥子,
為了電影夢想,他在工地上搬磚;為了電影夢想,他在北影廠的門口等了3年;
為了電影夢想,他8歲離開家,執著地走在奮斗、成長的路上。
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堅持走到了現在,從最初的跑龍套到的電影《天下無賊》、大片《集結號》、電視劇《士兵突擊》,他就 是王寶強!
北漂那一年的記憶
王寶強的父母就是普通種地的農民,八歲時看到了一部電影《少林寺》,就想去少林寺學武,可爸媽只希望他老老實實地種地,做個莊稼漢,但無論怎麼管教他,他最後還是決定離家出走,離開他們時他哭著說:「我真不想種一輩子地。」
就是這個決定改變了王寶強的一生,對他來說最快樂的一段時間就是在少林寺的生活,作為少林俗家弟子學武,曾經和師弟打架差點掉下山去,也為了過一個生日被師父狠狠打了一頓而發誓『報復』師父……不過這段生活讓他學到了很多東西。既有成長的歡笑也有淚水,後來到北京後住進了地下室,以為能拍到電影,卻發現得天天蹲活,在北漂時代和許多人一樣我碰到過騙子,也結識了朋友。最後在生活的壓力下,不得不成為一個每天只掙25元錢的農民工,當時他曾想過回家,但為了賭這口氣他咬牙堅持了下來。
無論寒暑冷熱擠在北影廠大門前眼巴巴等戲的諸多經歷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但可以說,每一個在北影廠大門前擠過、在地下過道的嚴酷環境內睡過的北漂都是自強不息的,他們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幸運女神的每一次眷顧就是發光的一次機會。而王寶強自己牢牢抓住了這個機會。本渴望做武打演員的他最終被導演李楊看中,在獨立藝術片《盲井》中近原生態的表演讓王寶強第一次真正認識到電影,同時也讓電影圈內的專業人士認識了他。
或許,是夢想成就了他,也是因為堅持了夢想,他才會有今天
馮小剛可能從他不事雕琢,純真質朴的面孔中讀出了什麼。《天下無賊》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為王被寶強量身打造的電影,因為和《盲井》一樣,它的核心都是「一隻羊在狼群中最後改變救贖了狼」的故事。所不同的是,被馮小剛認同往往直接意味著被商業市場和廣大老百姓觀眾所認同,在一眾華語影壇港台大陸全腕兒級的庇護更是壓力掩蓋下,王寶強「這只羊」毫不遜色,用令人難忘的質朴表演圓滿了一個「天下無賊」的真實。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成名後的王寶強仍然保持了自己農村孩子的謙遜和朴實。
2006年,王寶強主演30集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成功地塑造了許三多這個角色,其自然的表演才能在這部劇集中得到充分的展現,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並贏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傻根、許三多……一連幾個本「土」變演征服了很多觀眾。除了本色表演,王寶強還有什麼?王寶強未來將一直「土」下去么?王寶強說,其實如果有反差很大的人物角色和故事他也考慮轉型,「只是這個事情得慢慢來,公司希望我繼續走朴實路線。」
成名以後,最初的夢想--保持本色
王寶強成名以後,成了家鄉河北省南和縣的寶貝,全縣人都以他為驕傲。家鄉領導對寶強寄予了厚望,還承諾幫助寶強解決他的婚姻問題。寶強也表示,只要家鄉需要,他隨時隨地到。王寶強說,現在回村裡他也光著膀子,拎著鋤頭下地。鄰居都說,誰能見到像他這樣的啊?
如今,王寶強的片約不斷,在選擇劇本方面他已經有了很大的空間。他身上已不再是剛出道的青澀。出道以來一.com//www.lemonba.com直以淳樸形象示人的王寶強,會不會像很多明星一樣慢慢偏離自己原來的軌道?王寶強清楚,他身上的本色本質,也是大多數導演看重的,「如果保持不住,他就不稀罕了。」
王寶強坦言:可學習的太多了,表演技巧方面我不太懂,接的角色我全是本色出演,是打心眼裡熱愛,當初看到《士兵突擊》的劇本時,我大吼『誰是編劇,我要殺了他』。因為許三多就是我,許三多雖然給人印象就是笨、憨、夯、木訥,但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會這么說,『我就是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今天比昨天好,這就是希望』,許三多的語錄,同樣激勵著讓我渡過很多難關。人生勵志故事
王寶強說:「它是我成長過程的一個紀念,我想讓它告訴每一個心存理想的人,每一個夢想皆能成真。」
再結合現在黃寶強的離婚的事件,夠感人了的。
Ⅲ 如何將調解經驗形成理論化,將調解工作融入德治工作范疇
摘要 一、創新載體強自治。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在村民中選舉7名懂法律、明事理、善調解、有威望的法治「新鄉賢」,依託草科鄉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鄉賢調解室」,將「鄉賢調解」與傳統人民調解工作有機融合,提升調解公信力和成功率,形成小糾紛「隨手調」,大糾紛「聯合調」工作機制。探索建立「訪調對接」機制,引導「鄉賢」參與信訪積案化解工作。加強矛盾糾紛預判和排查預警,定期對不穩定問題和「急、大、難」矛盾進行集中分析研判,推動形成源頭預防、排查和化解工作合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民事民治。2018年以來,鄉賢調解室共參與糾紛排查47次,解答法律咨詢20餘人次,調解成功各類矛盾糾紛42起,調解成功率達99%,協議涉及金額16萬元,形成研判材料16期。
Ⅳ 素質教育片《天下父母心》
電視劇《天下父母心》是一部以母親的視角,描述一群具有所謂叛逆精神的青年「義」字當頭、肆意獨行,肆意妄為,在受到生活和法律的雙重懲罰後,在母愛的召喚下重建正確的道德與精神世界,重新開始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之路。同時對作為母親的淑紅和一些家長做了現實主義的批判,對母愛的詮釋做了積極的探討和重新定位!對現代青年的獨立、自主、敢於奮斗的精神和行為做了積極的肯定。對物質和精神世界的關系做了實事求是的客觀褒貶。對家庭在社會道德規范重建所起的作用做了積極的探求。全劇溶進了某些情節劇的元素,懸念、案件。
全劇以一個母親的視角解讀了以真真、一民為代表的中國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群體。
全劇對現實社會的教育問題亦從女主人公淑紅的角度進行了反思。
全劇以親情展開、親情的結束,著重在親情上重筆濃墨大作文章。
全劇力避任何形勢的說教,力求真實、平易地塑造李淑紅、秦木石、胡自力、韋真真、王一民、張樂文、胡小剛等實實在在、普普通通的藝術形象。
全劇選取的四個年輕人形像在現實社會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意義,相信會引起很大的反響。
全劇始終把母親淑紅和四個孩子放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閱讀和審視。母親決不是高高在上。偉大的母愛來自堅毅和平實。
全劇並沒說母愛是偉大的、崇高的,而把淑紅理想化、概念化。
全劇語言鮮活、細節真實、情節生動、充滿生活氣息。
全劇注重人物刻畫、人物性格鮮明、時代特徵濃郁。時尚、充滿活力與躍動。
步入中年的國家一級教師李淑紅因丈夫長期工作在外,獨自培養教育著即將成年的兒子胡小剛。胡小剛夥同好友王一民、張樂文為給自己的女友打報不平,觸犯法律被刑事拘留,小剛獨自承擔了所有罪責。女友韋真真、好友王一民、張樂文內心非常自責,替小剛做淑紅媽媽的兒女,替小剛盡責。一直疼愛小剛的老爺因小剛入獄突患腦中風半身不遂。丈夫胡自力聞訊趕回家,不解的對妻子李淑紅橫加指責「堂堂國家一級教師把無數的孩子送到了全國高等學府,自己的骨肉卻教育到了監獄」,致使兩人的感情出現危機,淑紅也對自己教育孩子的失誤感到傷心,內心無法面對講堂,毅然辭去了教師工作,丈夫胡自力竟寫來離婚協議進行要挾。面對如此巨大的變故,淑紅毫無准備,但她以母親的堅強,送走了病重不治的父親,來到了兒子服刑的竹林鎮,用自己真摯和無私的母愛,陪伴兒子度過最孤獨、最苦痛的時刻。她也反省一直以來忽視了對自己孩子的關心和教導,應以朋友、長者的角度去和他們平等對話、理解、認同。在淑紅不懈的、真摯的關愛下,小剛好友王一民、張樂文深深的被感動,終於走進公安局去坦白了夥同參予的犯罪事實,最終都被獲得寬大處理。在媽媽李淑紅的關懷下,即將進入成年的他們,又邁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只為事業不顧家的小剛爸爸胡自力也內疚的回到李淑紅身旁說:「我還想回到你身邊。」淑紅平實的望著自己深愛的丈夫和孩子……..
李淑紅回絕了學校多次邀請返校的通知,經認真思考,終於又站在了闊別很久的講台上,但這次她面對的--是獄中服刑的少年犯!
Ⅳ 一五年二月十八日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演的什麼電影
00:38 平安365
01:02 法律講堂(文史版)
01:35 夜線版
06:00 夜線
06:41 熱線12
07:22 法律講堂(文史版)
07:55 一線
08:35 夕陽紅
08:55 平安權365
09:16 普法欄目劇
10:08 法律講堂
10:38 一線
11:19 道德觀察(日播版)
11:39 平安365:三十六計
12:02 戲法大過年
12:42 戲法大過年
13:25 戲法大過年
14:05 戲法大過年
14:48 戲法大過年
15:28 戲法大過年
16:08 戲法大過年
16:51 戲法大過年
17:31 戲法大過年
18:11 戲法大過年
18:52 戲法大過年
19:34 戲法大過年
20:17 戲法大過年
20:59 戲法大過年
21:39 道德觀察(日播版)
22:00 法律講堂(文史版):護寶之戰
22:30 戲法大過年
23:14 戲法大過年
23:54 戲法大過年
Ⅵ 國家是否支持《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看它現在的內容,主要是啟迪人們正確生活,雖然可能糅合了儒家和佛教等宗教類宗教內容,不過並不明顯,在改革30年後,人心普遍迷茫,大多的人們只重錢,少數並未能從改革開放中獲利的人可能鬧事,這部分人是國家不穩的可能來源。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民心,可以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前提是不能偏往宗教的方向發展)
Ⅶ 大家怎麼看待《百家講壇》
通俗易懂
Ⅷ 中央電視台所有節目名。急用!
央視1套:新聞聯播、朝聞天下、焦點訪談、天天飲食、新聞30份、正大綜藝、晚間新聞、法治在線、今日說法 央視2套:談商論道、早間精編節目:健康早班車、第一時間、全家總動員、超市大贏家、時尚中國、公司 的力量、笑看生活多變化、消費主張、生財有道、交換空間、大市中國、周末特供 央視3套:綜藝喜樂匯、文化中午、動物狂歡節、我要上春晚、綜藝星天地、歡樂中國行 、藝術人生、星光大道、非6+1、詠樂匯 央視4套:中國新聞、今日關注、新聞60分、走遍中國、財經時訊、整點新聞、國寶檔案、名將之約、海峽兩岸、體育在線、中國文藝、東方時尚、同樂五洲、歡聚一堂、天涯共此時、兩岸萬事通 央視5套:午夜體育報道、實況錄像、健身舞起來、體育晨報、體育DNA142 、體育新聞、現場直播 央視6套:中國電影報道、光影星播客、電影頻道夢工場、世界電影之旅、世界電影回顧 央視 7套:農廣天地、聚焦三農、和平年代、軍事報道、軍事紀實、法制編輯部、超級戰士 央視 8套:影視同期聲、影視金曲、影視插花 央視9套:寰宇視野、特別呈現、人文地理、時代寫真、發現之路、歷史傳奇 央視10套:科技之光、子午書簡、健康之路、百家講壇、講述、走進科學、第10放映室、發明夢工廠、探索發現、創新無限、電影過年 央視11套:梨園闖關我掛帥、九州大戲台、戲曲頻道墊播帶、精彩回放、過把癮、戲曲采風、名段欣賞、快樂戲園、CCTV空中劇院 央視12套:大家看法、天網、道德觀察、法律講堂、大愛、第一線、法治視界、經濟與法 央視13套:午夜新聞、法治在線、一年又一年、國旗國歌、新聞直播間、共同關注、東方時空、新聞1+1、國際時訊、環球視線、24小時 央視14套:小小智慧樹、大風車、動畫夢工場、芝麻開門、銀河劇場、動畫樂翻天、動畫夢工廠、動漫世界、智慧樹、快樂大巴、動漫星空、動畫狂歡曲 影視15套:經典、民歌中國、風華國樂、CCTV音樂廳、中國音樂電視、精彩音樂匯、音樂傳奇、快樂琴童、歌聲與微笑、百年歌聲、影視留聲機
Ⅸ 你覺得《道士下山》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
很多下山的道士,其中有一些取得不菲的功名。而並非《道士下山》中所說的那種。
元末明初道士劉伯溫下過山,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經史子集,樣樣通曉;尤精於象緯之學----卜筮、風水、星相、靈棋、諱,洞悉天機,料事如神,據說能預知五百年之事。他以鬼穀子的秘術縱橫捭闔,以諸葛亮的謀略運籌帷幄,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輔助朱元璋擊敗元朝,譾滅列強,得成帝業。
明朝之子,一代道門精英朱權下過山,是明代著名的道教學者,修養極高,所撰道教專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八卷,成書於正統九年,收入《續道藏》。
明初道士冷謙下過山,是明代郊廟樂章的奠基者。曾著《太古遺音》琴譜一卷,宋濂為之作序,書已佚;又著《琴聲十六法》,今存。是明初很有影響的音樂家。明朝道眾李時珍下過山, 醫葯大家之集大成為醫林一代宗師。在他編著的《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對救了他性命的黃芩這味中葯推崇備加,稱之為「葯中肯綮,如鼓應桴,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盲人道士阿炳下過山、正一教道士,其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抗戰時期道士賀炳炎下過山, 任八路軍第120師716團團長,第120師獨立第三支隊司令員、第358旅副旅長兼晉綏軍區第三分區司令員,領導組建江漢軍區,任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晉綏軍區第三縱隊副司令員兼五旅旅長,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軍第一任軍長兼青海軍區司令員、四川省軍區司令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常說:「我總能大難不死,一來運氣好,二來就靠我這身功夫。你們要是上武當山學上幾年,保管也沒事。」似乎歷史上所有的道家高人最終都是如此、出山不是為了貪圖名利,而是拯救蒼生、傳承道法、濟世救人,一旦了卻心願也是歸隱之時。
沒錯,道士需要下山,需要讓國人重新認識道教,需要讓國人知道傳承國教應該是每一個華夏子孫的歷史使命,不要讓千年的文化遺產夭折在我們手中。走入道門,翻開一本經典,你會發現自己的根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