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法治的詩句
A. 關於「法制」的古詩有哪些
1.(唐) 韓愈《寄盧仝》
彼皆刺口論世事,有力未免遭驅使。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2.(宋)蘇軾《石鼓》
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當年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黃狗。
3.(宋)陸游《秋懷》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並。何時擁馬橫戈去,聊為君王護北平。
4.(宋)蘇轍《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膠西前輩鄭康成,千載遺風及後生。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還家彩服頻為壽,得邑河壖喜有兵。民事近來多迫促,弦歌聊試武城聲。
5.(宋)並敘《次韻子瞻見寄》
矯時自信力不足,從政敢謂學已優。閉門卻掃誰與語,畫夢時作鈞天游。自從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無術。
B. 有關法律的古詩
關於"法律"的詩句:
1、惟用法律自繩己 唐 韓愈《寄盧仝》
2、法律存 作者佚名 《唐受命讖》
3、掃除詩書誦法律 宋 蘇軾 《石鼓》
4、始讀法律親笞榜 宋 陸游 《秋懷》
5、自従四方多法律 宋 蘇轍《次韻子瞻見寄》
6、兼通法律吏能精 宋 蘇轍《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7、自從四方多法律 宋 並敘 《次韻子瞻見寄》
8、先公法律自治身 宋 陳宓《送師道弟守德慶》
9、不將法律作春秋 宋 陳普《詠史上·宣帝》
10、法律行隨手 宋 陳襄《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11、法律剡章真未盡 宋 陳造《次韻黃簿》
12、法律森嚴信殊絕 宋 高斯得《孤憤吟上十韻》
13、法律滲商君 宋 何夢桂《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
14、司馬八法律以規 宋 毛直方《贈督師曹將軍》
15、富貴拘法律 宋 梅堯臣《長歌行》
16、前人唯法律 宋 梅堯臣《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
17、此雖法律所無奈 宋 蘇洵《自尤》
18、恥言法律羞丘戎 宋 蘇轍《新作南門》
19、法律忌脫遺 宋 張鎡《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20、且說高王寬法律 宋 鄭剛中《樓樞蜜過華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謹用韻作》
21、法律底須存八議 明 龔詡《甲戌鄉中民情長句寄彥文布政》
C. 關於法制的古詩詞
1、《長歌行》——宋代梅堯臣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白話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2、《自尤》——宋代 蘇洵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猶或聞。
白話譯文:這就是法律的無奈了,我依然可以抬頭問蒼天為什麼會這樣。天這么高,鬼神沒有辦法相信,但是後世的人們一定還是會聽聞我們現在聽見的話。
3、《寄盧仝》——唐代韓愈
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窮終始。
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近來自說尋坦途。猶上虛空跨綠駬。
白話譯文:先生事業不可量,只有用法律自己糾正自己。春秋三傳束高閣,獨自抱著經卷徹底終結。
去年弄筆嘲笑相同,怪辭驚嚇眾人誹謗不停。最近,我從喜歡尋坦途。還上空中跨越綠色駬。
4、《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代 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白話譯文:我愛仙居好,你多天在房。憂慮百姓極其反復無常,責備自己沒有周詳。
法律行為隨手,《詩》、《書》坐滿箱子。老來要去學,多病喜平康。
5、《秋懷》——宋代陸游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
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並。
白話譯文:下巴必須在全好落寞,開始讀法律親自打榜。訴訟民滿院子鬧到市場,官吏文書圍坐高在城。
不嫌我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糖。平時供養自己很同意,雖然我還可以吞司都。
D. 關於法治的 詩句
1、《秋懷》宋代詩人陸游
原文: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回,吏牘圍坐答高於城。
譯文:下巴的胡須都白了感到好落寞,開始讀法律親自打榜。訴訟民滿院子鬧到市場,官吏文書圍坐高在城。
2、《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代詩人陳襄
原文: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譯文:法律行為隨手而做,詩書滿箱子都是。老了需要多學習,身體疾病多非常希望健康。
3、《自尤》宋代詩人蘇洵
原文: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猶或聞。
譯文:這就是法律所無奈,還可以抬起頭披蒼天。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朵還聽說。
4、《長歌行》宋代梅堯臣
原文: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5、《官倒》近現代:田遨
原文:
轉手真財藪,撐腰實禍階。
但求嚴法治,當可凈風霾。
譯文:手上錢財眾多,看死是撐腰的其實是禍端。但求法治嚴苛,可以凈化風霾。
E. 關於「法治」的詩詞有哪些
1.《咸陽縣令求清渭樓詩和何子應長句》年代:宋作者:蘇籀
秦如蒹葭未飽霜,四維不舉空豪強。
神疲鬼乏赴功利,兆自襄公終始皇。
富極薰天力斡地,諸侯西來誰敢當。
范雎李斯乘利勢,蒙驁白起先戎行。
韓盧前奔宋鵲舉,角逐海內如驅羊。
干戈取之刑法治,舉事誇淫惟快意。
2.《比得寒疾用道士養生法治其內郡幕徐天隱遺以》年代:宋作者:毛滂
江南卑濕地,往往如長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齒牙。
初猶遭蒸炊,又似縛且檛。
淫祠亂昏俗,過福專群鴉。
參軍支病骨,抱案隨吏衙。
3.《送楊舒州》年代:宋作者: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巋然舒子國,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
4. 史記·八書·樂書 司馬遷 西漢
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飢。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然則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矣。
5.史記·七十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西漢
拔之。後四年,藺相如將而攻齊,至平邑而罷。其明年,趙奢破秦軍閼與下。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F. 有關法治的詩句、名言警句
法治的名言警句匯總如下
1、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2、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3、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4、法律是社會的習慣和思想的結晶。——托·伍·威爾遜
5、實際上,我們想要的不是針對犯罪的法律,而是針對瘋狂的法律。——馬克·吐溫
6、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7、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愛略特
8、法律因罪惡而發展,並且懲辦罪惡。——弗洛里奧
9、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
10、綱紀廢棄之日,便是暴政興起之時。——威·皮物特
11、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社會契約論》
12、法律是社會習俗和思想的結晶。——美國總統威爾遜
13、法律是最保險的頭盔。——愛·科克
14、極端的法規,就是極端的不公。——西塞羅
15、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帝國的王侯。——(美)德沃金
16、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美)凱爾森
17、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拉倫茨
18、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19、我不同意你說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2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無個的法。——西塞羅
21、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嚴的表現。——(法)羅伯斯庇爾
22、自然界中沒有獎賞和懲罰,只有因果報應。——(英國)瓦謝爾
23、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24、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戰國)管子
25、法律總是把全民的安全置於個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羅
26、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27、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龐德
28、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29、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英格索爾
30、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
G. 有關法治的短古詩有哪些
有關法治的短古詩:
1. 《雅志小飲適寬仲送相州法醞並竹萌同至》
宋代:姜特回立
相州晝錦堂廚答醞,衛國淇川岸竹萌。
二物煩君走分餉,時哉乘興倒瑤觥。
2.《韓碑》
唐代:李商隱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
誓將上雪列聖恥,坐法宮中朝四夷。
3.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4.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
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5. 《桃花源詩》
魏晉:陶淵明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H. 關於法律的詩句有哪些
1.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出處:《出師表》漢·諸葛亮
譯文:皇宮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姦邪事情,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2.褚先生曰:地形險阻,所以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為治也。猶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義為本,而以固塞文法為枝葉,豈不然哉!
出處:《陳涉世家》漢·司馬遷
譯文:褚先生(褚少孫)說:「地形險阻,是便於用來固守的;武器裝備和法制規章,是便於統治國家的。但這些還不是最可靠的。先王以仁義道德作為治國的根本,而把鞏固邊塞制定法律條文看成枝葉,難道不是這樣嗎?」
3.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
出處:《荊軻刺秦王》漢·劉向
譯文:並且按照秦國的法律,臣子們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帶一點兵器;那些宮廷侍衛握著武器,都排列在宮殿的台階下面,沒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4.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出處:《過秦論》漢·賈誼
譯文:正當這時,商鞅輔佐他,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從事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諸侯自相爭斗。
5.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出處:《弔古戰場文》唐·李華
譯文:嚴峻的軍法使人心驚膽戰,當官的威權重大,士兵的性命微賤。
I. 有關「法治」的詩詞有哪些
1.政理訟平法治天
作者:榮三金
原文:
執法嚴明善且賢,為民審案慎用權。
公私市物皆有度,政理訟平法治天。
2.法治進萬家
作者:鄒 寧
原文:
依法治國出奇葩,尚德崇儀遍中華。
黃鍾大呂風雅頌,春風伴我進萬家。
3.建設法治無錫
作者:曾壽松
原文:
塵事紛繁憑法治,潔身勤政法為先。
法規嚴峻齊遵守,社會和諧法治篇。
4.法治謠
作者:徐素娥
原文:
權言代法一帚銷,方略為綱看今朝。
法正民安神州樂,律清國治萬民昭。
5.依法治國萬年春 三首
作者:蔡棣華
原文:
改革開創新局面,國富民強巨龍騰。
建功立業須依法,無限前程旭日升。
社會和諧萬象新,城鄉錦綉四時春。
龍騰虎躍千帆疾,法制護航功業存。
創業艱辛守業難,紅旗不倒國方安。
遵循法度金湯固,華夏騰飛日可攀。
6.詠法治
作者:毛明強
原文:
常觀古與今,秩序法中尋。
國治商鞅令,家和琴瑟音。
時時依律則,處處得民心。
法治新城市,和諧勝萬金。
7.沁園春·吟無錫贊法治
作者:吳彩虹
無錫風光,千頃煙波,萬戶廠商。望波濤浩渺,連通皖浙;產銷暢旺,跨越洲洋。汽艇游湖,靈山禮佛,品茗泉邊興味長。清寧夜,看市容璀璨,滿目琳琅。 城鄉如此輝煌,幸法治英雄日夜忙。有人民法院,公平正義;公安民警,守崗巡防。檢察司法,糾紛化解,天網恢恢狐鼠慌。吟無錫,正千帆競發,追向朝陽。
8.記《無錫普法》雜志
作者:馮榮興
原文:清明盛世究原因,法治領先由此生。
銅表始終規天地,恩威到底不由人。
從來治國憑圭臬,畢竟安邦靠經綸。
法海迷航誰指引?當代韋陀點迷津。
J. 關於法律古詩詞有哪些
1、《石鼓歌》
宋代:蘇軾
欲尋年歲無甲乙,豈有文字誰記某。
自從周衰更七國,竟使秦人有九有。
掃埽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
當年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黃狗。
譯文:周王留下的石鼓文尋不到年歲甲乙,那裡還有名字記載著誰或某。自從周王衰退更疊七國相繼滅亡,竟然使一統的泰國積有九有之師。秦朝掃除詩書崇尚暴虐的法律。放棄了祭祀祖先的器具用上鞭枉。當年是何人輔佐暴君秦始皇帝?上蔡公子李斯牽著害民的黃狗。
2、《秋懷》宋代陸游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
白話譯文:鬍子頭發已經全部發白,才開始發覺自己落寞孤獨,開始研讀法律為自己伸張正義。訴訟的流氓在法庭上吵鬧像在市場一樣,小吏的案牘堆積在座位上跟城牆一樣高。
3、《寄盧仝》唐代韓愈
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窮終始。
譯文:先生的事業沒有辦法丈量,只能由法律來約束自己。這個案件已經經過了春秋三代,卻依然被放在高閣之上,自己一個人抱著遺留的經書,重新開始訴訟。
4、《自尤》宋代蘇洵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猶或聞。
譯文:這就是法律的無奈了,我依然可以抬頭問蒼天為什麼會這樣。天這么高,鬼神沒有辦法相信,但是後世的人們一定還是會聽聞我們現在聽見的話。
5、《送師道弟修德慶》
宋·陳宓
得暇詩書休釋手,
先公法律自治身。
譯文:我有空了看書愛不釋手,知道了以法治世、治人先治身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