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七
⑴ 解析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老子》第二抄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遐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譯文: 善於駕車的人,不會在路上留下絲毫的車輪痕跡;善於說話的人,不會在言語上留下任何的破綻;善於記數的人,不要籌碼也能計算;善於閉守的人,不需要機關,別人也無法把它打開;善於打繩結的人,不需捆起,別人也無法解脫。 所以聖人總想拯救每一個人,所以他眼裡絕不會有無用的人;聖人總想愛惜每一件物品,所以在他眼裡絕不會有無用之物。這叫做內藏的絕頂的聰明。 所以,聰明的人是不聰明的人的老師,不聰明的人也可以成為聰明人的後事之師。如果不尊重老師,不珍惜後事之師,即使絕頂聰明也會辦下糊塗之事,這叫做為人處世的訣竅。 大意: 本章闡述了「無為」的妙處。「無為」之人,做事能恰到好處,待人接物也能使人盡其才,物盡所用。因為無為就是順其自然,不以偏見對外界事物。
⑵ 道德經七十一到七十七講的是什麼問題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夫代大匠□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這幾章主要講的是治民要術,第七十一章是說統治者要實事求是對老百姓要誠相待,第七十二章是說要尊重民俗,所謂不幹涉,干涉太甚則民反矣,第七十三章是講治民行為以天道為標准。第七十四章世上常有不得已而為之事,即便如此仍應遵循道,第七十五章是奉勸統治者應愛民體恤民情。第七十六章是說治民手段應以柔為主以剛為輔剛柔並濟,第七十七章是說愛國治民應以天道為最高准繩
⑶ 道德經中關於水的七種狀態描述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是道德經第八章上善如水裡關於水的七種形態,也叫七德的論述
⑷ 老子道德經第七章說明一個什麼道理
安然1048 :你好抄。
《老子道德經》第七章襲:
原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久。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一章是說:天地是道所生成的,(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天地是人們能看得見。這樣,由天地,可以推到【道】上了。)天地是永恆的,無窮的。它生長了萬物,只是為了生長而已。換一句話說,天地是為萬物服務的。體道的聖人,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處處謙虛退讓,反而得到眾人的愛戴。事事不計較利害得失,舍己為人,結果反而身受其益。西漢注釋《道德經》的河上公給這一章的標題為【韜光】。
從這一章,體會:道體永恆,道用無窮。是會有大收益的。
註:【韜 】:(韜) (tāo): 弓或劍的套子。
隱藏,隱蔽:韜光養晦(隱藏才能,收斂鋒芒,不使外露。亦作「韜晦」)。
用兵的謀略:韜鈐。韜略。
⑸ 請教老子道德經第七章反應了什麼哲學本質和規律
翻譯:天和地之所以長久,是因為它們並沒有讓自己長久的意識,沒有認為自身能版長久或不能長久的想法權,所以它們反而能夠長生;同理聖人忘掉了自身的存在,一直在尋求道或者已經得道,換就話說就是忘掉了世間功名利祿,故被稱為聖人! 辯證法的本質和規律:想追求一種夢想或境界,又左顧右盼,權衡社會屬性中的利益與名譽,把自己的所謂的短視的利益看的特別重,這種「先其身」的做法,最終會達到「而身後」的效果,永遠也不能實現自己的追求! (其實道德經早就講了:「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說出來的話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因為語言是人類發明的,所以本身就是有限的,用語言來反映世間的一些本質和規律也就是有限的,所以關鍵還要看悟性。)
⑹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的感悟
下面的來自網路,你自己閱讀消化後用自己的話寫出來。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②,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③,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譯文]
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注釋]
1、無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為沒有什麼能夠代替它。
2、受國之垢:垢,屈辱。意為承擔全國的屈辱。
3、受國不祥:不祥,災難,禍害。意為承擔全國的禍難。
4、正言若反: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
[引語]
本章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八章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本章可與八章的內容聯系起來閱讀。老子所舉水的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最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軟弱無力,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這就清楚地說明,老子所講的軟弱、柔弱,並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此處,由於水性趨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闡揚卑下屈辱的觀念,實際上反而能夠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堅強的力量。本章後面有一句話:「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辯證法思想,其含義十分深刻、豐富。
[評析]
本章內容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對水的贊美;二是「正言若反」。張松如說:「在世界上,弱能勝強,柔能制剛的事例是不乏見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親身經歷了這個時代的許多大變化,看到了曾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變,這不能不對他的思想發生重大影響;同時,在這個時期,隨著鐵器的廣泛使用,人類在征服自然界的斗爭中,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在更遠的時代,水的特點還沒有為人們所了解,保留《山海經》中禹治洪水的傳說,和老子書中對於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認識,是很不相同的。」老子認為,水雖然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因此,老子堅信柔弱的東西必能勝過剛強的東西。這里,老子所說的柔弱,是柔中帶剛、弱中有強,堅韌無比。所以,對於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張,應該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認為,體道的聖人就像水一樣,甘願處於卑下柔弱的位置,對國家和人民實行「無為而治」。
再說「正言若反」。老子所說「正言若反」是老子對全書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論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等等。孫中原說:「這里連句子的結構都是類似的。……他們本來是彼此相異的、互相排斥的、對立的,但在某種條件下,某種意義上,表示某種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對方具有了統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滲透,彼此同一、一致。這樣,在同一個判斷中,就包含了對立概念的流動、轉化,體現了概念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是有條件的,老子中的話也只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意義。」
⑺ 道德經第七章非以其無私邪怎麼讀
非fēi以yǐ其qí無wú私sī邪yé
邪(yé):同「耶」,助詞,表示疑問的語氣.譯為「嗎?」
⑻ 《孟子》或《道德經》中的七言佳句。在線等!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具有滋潤版萬物,又不與任何事物相爭,權自然下流處人之所惡,卻又清凈透徹、洗滌萬物,春散冬凝、應時而動、不失天時的品質)
2、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杯滿則溢,月盈則虧。進退有度,才能達到失也是得,退也是進的境界。)
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5、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6、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把無為當做自己要做的,把無事當做自己要做的,把無味當做有味,以小為大,以少為多,以德報怨。)
7、天下難事必作於(開始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8、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善於處於百川的下游)故能為百穀王。
其他: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⑼ 道德經第七章中: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什麼意思.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理解:
天地長久,是因為天地的私慾就是化育萬物,天地造就了並繁榮了萬物。繁榮的萬物通過自身作用反過來又改造了天地。天地被萬物不斷更新,歷久常新,所以長生。
聖人並不是沒有私慾,聖人的私慾就是為了推動文明進步、人人安寧快樂、人類文明的永恆。所以他無私忘我的努力來為人類做貢獻。當人們都感到他的成就、精神和品格之美後,便都紛紛推舉他,他反而身先了。在人們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候,他能夠站在外在角度審慎客觀的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舉例:毛澤東在抗日危難時期,清醒的寫下了《論持久戰》),人們發現了他的方法並在他的指導下走出困境了,人類得以永恆,而且他自己也能得以保存,並被歷代人們所傳唱,所以身存。
很多人眼光短淺,急功近利,煩惱一生,忙碌一生,看似為自己和後人創造了大筆財富,其實卻為人類文明無所貢獻。我們倘若把「自生」升華,開始為公想,不要凡事搶先,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諸位都知道,人要是尖銳的話,就會得罪人,所以我們說話做事都不要太尖銳,要忠厚。聖人永遠是以柔弱、謙卑自處的。要交朋友也是這樣,如果說一個人自私自利,那麼我們都不願意跟他交往,害怕以後會吃虧。但假如這個人為人豁達,助人為樂,我們為什麼不願意交這樣的朋友呢?
為了自私的目的做出無私的奉獻,我們該警惕這種論點。偉大的自私是無私,而這種無私是真心的。真心的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在無私幫助中,我們也要保持自尊、獨立和適中。幫助自然萬物就是幫助人類自己,幫助地球就是幫助人類自己。聖人自私就是無私,無私卻成就了大私。
注釋:
成,形成、成就、完成。存,存在。是以,所以。私,自己的、與「公」相對。
譯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生長,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所以聖人無私奉獻反而能在眾人中領先;置身於外反而能保存。
難道不正是因為他的無私?所以能成就他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