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道德經
Ⅰ 怎樣對比論語與道德經
孔子的《論語》理論是以社會現象為基礎進行研究的,所以說孔子的研究思想是社會主義的。老子的《道德經》理論是以自然現象為基礎進行研究的,所以說老子的研究思想是自然主義的,所以《道德經》的哲學理論也是自然主義的。其中多半是自然辯證法,他把自然規律用到社會的治理中來,所以與《論語》的理論存在一些不同。
1、對仁、儀、禮的看法的不同。
孔子的研究目的是為了實現社會文明,所以他對社會各階層人的社會行為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統稱為「禮」和「仁」。「禮」包括:下對上的禮貌,人們之間的禮貌,還有對死去前輩的祭禮。「仁」的內容很廣泛,《論語》陽貨第十七中提出,「仁」包括:「恭、寬、信、敏、惠。」就是對上級要恭敬,上級對下級要寬容,人之間要互相守信用,做事要有能力,政府官員要多給予百姓創些實惠。《論語》衛靈公第十四中還提出「仁者有勇」「殺身成仁」的說法。
老子的《道德經》的哲學理論是自然主義的,他把自然規律用到社會的治理之中,所以他對仁、義、禮的看法與《論語》中的論述大不相同。《道德經》論德第三十八整篇都是反駁仁、義、禮的理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就是說:上德的人不彰顯德,是為真有德,下德的人不失機會的彰顯德,因此不真有德。上德的人無所作為且無心作為,下德的人有所作為且有心作為。上仁的人有所作為但無心作為,上義的人有所作為且有心作為。上禮的人有所作為但無人響應,於是他就強拉人家來遵循禮義。如此,失去道以後才有德,失去德以後才有仁,失去仁以後才有義,失去義以後才有禮,禮這東西是忠信的薄弱,是禍亂的開頭。所以先知者不過是道的浮華,且是愚昧的開始。
2、對百姓的管理思想不同。
《論語》為政第二中有「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說:用政令來教導,用刑法來懲治,民眾苟免於刑罰但缺乏廉恥;用德來教導,用禮來整治,民眾有廉恥而且敬服。《道德經》用虛第五中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說:大自然並不用仁、慈、愛,只用自然法則(道),把萬物當作祭祀用的草扎狗(或草和狗)這種輕賤之物(09《辭海》第313頁);聖人也不講仁、慈、愛,只講社會法則(道),把百姓當作草扎狗(或草和狗)這種輕賤之物。淳德第六十五中又有:「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甚多智。」是說:古代善於身體力行,踐道的君主,不是用道來使老百姓精明機詐,而是用道來使老百姓渾補愚拙。老百姓的難以管理,就是因為他們聰明過了頭。安民第三中又有:「常使民無智無欲。」是說:永遠使老百姓沒有知識,沒有慾望。
因為老子與孔子的主張不同,所以在春秋時期,社會上形成了儒學者與道學者的分歧。《史記》中記載「社會上信奉老子學說的人就貶斥儒學,信奉儒家學說的人也貶斥老子學說,主張不同的人,彼此說不到一塊去」。
Ⅱ 道德經與論語讀哪個好
都可以讀的,沒有哪個好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紀念老師,憂慮師道失傳。並由子夏開創了章句的讀法。故漢儒曰:章句發明始於子夏。
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1] 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竹簡《文子》稱《上?經》、《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漢景帝尊為《道德經》[2] ,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
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Ⅲ 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論語,還是論語。
一本20,四本80。
素書是什麼?,不知道。要是皇帝素女經的話值得買專,但要注意房中術部分是錯屬的,別當真。要是黃帝內經素文的話也是值得買的。
論語不值得買!儒家文化是統治者用來誤導讀書人的,孔子的理論要求一個道德高尚的社會環境,才能實現。中國社會從本質講是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和逐利的工商業社會的混合體,論語用不上。
道德經絕對要買!老子的思想才是中華文化之精髓,學通了可以「經常沒事偷著經常樂,得到好處不留名~!」請君一定要研究透徹。我推薦你讀《傅佩榮細說老子》,古往今來解釋老子的多了去了,個人認為最好的只有2人古代的王弼,當代的傅佩榮。
孫子兵法被高估了,不值得買。它
非常空洞,內容缺乏細節。如果你想看兵書,去看戚繼光的練兵實紀;如果你想搞人際關系,去看趙蕤寫的長短經;如果你想看計謀,去看鬼穀子的捭闔策和本經陰符七術.
Ⅳ 論語,道德經,佛經先學習那個
從循序漸進的角度講,應該先學論語的,論語學的差不多了,可以學道德經,這個比較難,至於佛經,如果不是佛教的忠實信徒,不建議去學。
Ⅳ 道德經和論語的區別
這兩部著作來的不同點在:自
其一,成書的背景不同。
《道德經》是老子在周朝從政當史官以後,應函谷關關令尹喜相邀,對自己一生的經歷系統總結。
《論語》是孔子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對自己的人生經歷、學識以及自己的思考,與弟子們的對話記錄。
其二,成書的內容不同。
《道德經》是老子從哲學的角度,闡明世界的起源,自然、社會、人生等內在的運行規律及意義,高度抽象、高度概括
《論語》是孔子從人生的修養角度,闡明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明確具體,但富有哲理,特別強調要加強個人的自身修 養,講仁、義、禮、智、信等等。
Ⅵ 《易經》《詩經》《道德經》《論語》四者之間怎樣的關系
我試著回答您。
第一,中華思想源頭,不應當是「一源說」,而應當是「多源發生」。
第二,問《易經》《道德經》《論語》哪個更基礎,哪個是高端?是不恰當的提問。同樣,也不能僅僅把《易經》歸為發現宇宙和人生奧妙的唯一寶典。
第三,《易經》和《道德經》當然有對應的,但不能等同。如乾卦,《道德經》對應章節為第一章;坤卦,《道德經》對應章節為第二十五章;《道德經》總結兩卦的章節為第四十章。又如, 「天」、「地」在《易》和《道德經》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釋為「乾」、「坤」和「無」、「有」,但不能等同。
第四,《易經》乃是「中國自然科學」的源頭,《詩經》乃是「中國社會科學」的源頭。
在其下面,《道德經》是「中國經濟學」的源頭。《論語》則是對「三源頭」的學科梳理與規范,是為「中國邏輯」和「中國方法」的總綱講義。
————歸結起來說,把它們和馬克思《資本論》聯系起來,是講的「事的科學」。實際上,
中華典籍就是把物的科學和事的科學嚴格地區分開的科學,這個道理很深刻呦!!有興趣,可看《保衛<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這是一本比《21世紀資本論》還要好的書,是國學馬克思主義版本的歷史經濟著作!
Ⅶ 古代的道德經,論語等有哪些異同
《論語》和《道德經》是中國著名的兩部古典哲學著作。由於老子與孔子研究學問的基礎不同,所以他們研究出來的理論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孔子研究學問是從研究社會現象開始的,他的研究方法是社會主義的,他的學問也是社會主義的哲學。他的研究內容是社會行為的禮儀道德, 可以說孔子是中華民族文明的創始人。老子研究學問是從自然現象開始的,他的研究方法是自然主義的,《道德經》是自然主義的哲學,所以說老子是自然主義哲學的奠基人。因為他們研究學問的出發點也不同,所以他們研究出的學問就有所不同。另外,一切社會現象都是人的行為表現。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當人的行為順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時,順應自然規律時就會成功,背離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時,背離自然規律時就會失敗,所以有的社會行為是成功的,有的社會行為是失敗的。故此,以社會現象為基礎研究出來的學問,有時正確,有時片面甚至錯誤。當然,就是以自然現象為基礎研究出來的學問也未必都正確,如果對自然事物的觀察有偏差,或者不全面,得出的結論都會出現偏差甚至錯誤。孔子和老子都是兩千三百多年前的人,由於科學的落後,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不可能都十分正確和全面,所以他們研究出來的理論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
Ⅷ 道德經和論語那個值得看
如果復說哪個是基礎制,易經是群經的基礎,是中華文華的基礎.易經有天道,地道,人道.何謂道,一陰一陽謂之道.老子道德經,只是易理的一部分,得謙退之道而已.論語重在為人處世的哲學,從政之道,然對於天文地理卻少有見地.然而,易經雖說基礎,卻也最高深.悟通或許不易,但悟性足夠高的人,卻也不難,感而遂通天下也.說來說去,還是覺得道德經較易入門吧.我也是先讀這個的.開始雖然不太懂,但裡面很多話也是以前似曾相識的,比如,大智若愚,大道無形,上善若水,功成身退,禍福相倚等,也是比較親切的.然後再看易經,易經先粗看一下,再重點研究大象傳,系辭上下,序卦傳等.估計易經學會要用一年以上的.如果上面兩個搞得差不多了,論語其實也很容易了.
Ⅸ 老子的"道德經"和孔子的"論語",哪一更值得一看
都是經典,都挺值得看的
比較而言,論語是儒家經典,裡面的內容是儒家專處事原則、道德標屬准
道德經是百家之源,諸子百家的很多觀點都可以在道德經里找到相應的東西
語言角度而言,道德經是韻文,讀起來朗朗上口;論語則是對話為主。
個人而言,我更喜歡道德經
Ⅹ 《論語》和《道德經》能不能比較
我來試著解答:來《論語》自與《道德經》是可以比較的,雖然兩者在文本風格上差別很大,前者是對話體,且就當下而說;後者就形而上之道去闡發,但是就思想層面來說,是可以比較的,因為孔子晚年受到老子的影響是很深的,其天命觀就受到老子天道觀的影響。其實儒道雖有很大的不同,但就中國哲學而言,是殊途而同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