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法學選課
『壹』 安醫大大一期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
沒有確切時間,一般必修課在過年之前都能查到,沒事往查分網站上登一登,貌似現在大都出來了。
安徽醫科大學簡介:
安徽醫科大學為省屬重點大學。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於上海的私立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1952 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96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學校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校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學校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的辦學定位是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學校將現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為學校前身東南醫學院師生的題詞「好學力行,造就良醫」確立為校訓,弘揚「愛國愛民,獻身人類健康」的光榮傳統,秉承「興國、奉獻、仁愛」的育人理念,倡導踐行「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風學風。
學校現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衛生管理學院、葯學院、護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基礎學院、研究生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25個直屬教學機構。
學校擁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附屬口腔醫院——安徽省口腔醫院、附屬巢湖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附屬省立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附屬合肥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附屬安慶醫院——安慶市立醫院、附屬六安醫院——六安市人民醫院)。學校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方針,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並在解放軍北京軍區總醫院、空軍總醫院、海軍總醫院、武警總醫院、306醫院、307醫院、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等建立臨床學院,目前臨床學院達50餘所,各專業實踐教學基地100餘所,分布於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福建、新疆等省市區。
學校設有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葯學、中葯學、醫事法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臨床葯學、生物醫學工程等24個本科專業。擁有臨床醫學、葯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共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2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建立了葯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葯葯理學、中醫腫瘤病學為國家中醫葯重點學科,有1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18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建有1個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3個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4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是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有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2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躋身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提升工程」。《流行病學》、《臨床葯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葯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葯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在職教職醫護員工3733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佔85.2%,博士生導師152人,碩士生導師1293人,在國際學術組織執委和委員1人,在亞洲學術組織擔任主席1人,3人擔任國家級專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中國葯理學會臨床葯理專業委員會、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事業管理分會),7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有教育部骨幹教師2人,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全國首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人計劃」入選3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高校醫葯學科指導委員會專家5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省衛生系統學術技術帶頭人160人,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12人,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55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186人。學校聘請24位海外教授,組建「海外兵團」,廣泛吸納高層次人才。
在校生共18000餘人,其中研究生3100餘人,留學生100餘人。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863」、「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32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近年來保持安徽省屬高校領先地位。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高校自然科學技術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三項、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普獎和衛生管理獎各1項。先後以責任作者單位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自然遺傳學》等國際著名SCI刊物發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論文,在復雜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國內領先水平。張學軍教授領銜完成的研究成果分別入選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2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學校成立了臨床葯理、皮膚病、衛生事業管理等65個省、校級研究所。編輯出版的國家級及面向全國發行的期刊有《安徽醫科大學學報》、《中國葯理學通報》、《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中華疾病控制雜志》等15種。學校藏書86萬余冊,中外文印刷期刊及網路電子版期刊30餘萬冊,為全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路安徽省級中心館。
學校同德國、瑞典、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以及台灣、香港地區的高等院校開展了密切的交流,雙方互派專家學者、互派學生、相互交流信息資料、共同開展科研合作。
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病理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葯葯理學為國家中醫葯重點學科,有19個省級重點學科,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3個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2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是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有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流行病學》、《臨床葯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葯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葯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安徽醫科大學是中國皮膚病遺傳學研究的頂尖大學,在過去三年中(2009-2011),安徽醫科大學是《自然—遺傳學》中發表論文最多的中國科研機構。
安徽醫科大學皮膚遺傳學創新團隊,經過近兩年努力,發現了銀屑病的易感基因。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疾病易感基因。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復雜的疑難皮膚疾病,其發病原因世界醫學界都在研究過程中。由安徽醫科大學張學軍教授領先的皮膚遺傳學創新團隊,利用中國漢族和維吾爾族人群一千五百例銀屑病,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方法,發現了LCE基因為銀屑病的易感基因,為後續葯物的研發奠定了重要基礎。
學校共承擔「863」、「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92項。爭取縱向科研經費3338萬元,85項成果獲得獎勵,出版著作166部,發表科技論文4700多篇,其中SCI 收錄論文763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保持安徽省屬高校領先地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高校自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一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三項、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普獎一項。
2009年度,我校發表論文全國高校排名第44位,全國醫葯類高校排名第12位,國內論文被引全國高校排名第66位。先後以責任作者單位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自然遺傳學》等國際著名SCI刊物發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論文,在復雜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國內領先水平。我校張學軍教授研究組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銀屑病、白癜風和麻風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成果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之一。
『貳』 湖北中醫葯大學怎麼樣
截至2018年6月,學復校擁有2個一級制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15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優勢學科,1個省級重點特色學科,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3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2個省級優勢學科群。[1]
校園石刻(6張)
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中醫學、中葯學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中醫學、中葯學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基礎、中醫醫史文獻、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民族醫學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葯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護理學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基礎、中醫醫史文獻、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民族醫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西醫結合臨床、葯物化學、葯劑學、生葯學、葯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葯學、葯理學、臨床檢驗診斷學、護理學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翻譯
『叄』 安徽醫科大學選修課有哪些
書法欣賞 繪畫欣賞 秘書實務 西方社會思潮 醫事法學概論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市場經濟概論 成功心理學 茶健康與茶文化 音樂欣賞 職業生涯與規劃 光子生物學 中國民俗等……
『肆』 醫事法律專業演算法學大類還是小類
我也想知道,今年公務員蛋疼地出現了「法學小類」「法律大類」這樣的詞彙!不清楚是什麼!樓上那個的回答完全是錯誤的,醫事法學是醫事法學,法醫學是法醫學!不要混淆!
『伍』 河北醫科大學是怎樣實行學分制的
就是選修課,各個學院要求不一樣,一學期修兩科,1.5或者2分,分為限選和任選兩大種,到畢業時要求分別修夠一定分數,一般到大四就都能修夠了
『陸』 首都醫科大學法學專業主要修的課程是什麼
學系概況
衛生法學系為一新設系科,是學校重點發展學科,其前身衛生法學教研室成
立於1982年。目前擁有基礎法學教研室、衛生法學教研室和案例研究室三個教研實體。
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法學專業(衛生法學方向)本科開始面向全國招生。現在已經為法學本科生開設了《憲法學》、《法理學》、《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商法學》、《中國法制史》等法學專業課程,將來還要為法學專業本科生開設《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外國法制史》、《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經濟法學》、《國際私法學》和《律師實務與司法文書》等法學專業課程。此外,衛生法學系還為法學本科生開設《衛生法學概論》、《醫事法學》、《葯事法學》、《衛生監督學》、《醫療糾紛法律實務》和《外國衛生法學》等專業特色課程。衛生法學系法學教研室還與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北京市豐台區法院等單位聯合建立教學實習基地,和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衛生法學系還承擔著全校除法學之外的各本科專業的必修課《法律基礎》、醫學本科生和繼續教育學生的《衛生法學》和研究生選修課——《醫療行為中的法律問題》的講授任務。
衛生法學系現有三個研究方向:衛生立法研究、衛生執法研究和醫療行為中的民事權利保護研究。衛生立法研究主要研究我國尤其是北京市的衛生立法問題,為北京市制定相關的衛生法律和政策提供支持; 2衛生執法研究,該研究方向主要力圖從深入研究衛生執法的現象及其規律等方面入手,借鑒國外的先進成果,探討如何加強衛生領域的依法行政水平;3、醫療行為中的民事權利保護研究,該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如何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等法律難題。本系的科研方向定位是:深化我國醫事法學理論的研究,促進醫事法學的繁榮和發展,為我國的醫事立法做出重大貢獻,推動國家醫事法制的建立和健全,並有助於醫患糾紛等實務問題的順利解決,有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教研室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衛生法學系已經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定成績。目前,我系正在研究的課題有: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項目、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北京市衛生局重點項目和學校的重點教改課題等數十項,獲得科研經費108萬元。從2004年至今已有30餘篇論文發表在全國法學類期刊雜志上。衛生法學系已成為我校進行高層次的衛生法學學術交流活動的一個理想平台,為促進我校衛生法學專業的發展,建設我校衛生法學專業精品課程、培養大批高質量的醫事法學專業人才、打造首醫新亮點起著重要作用。
衛生法學系擁有一支精幹、優秀的師資隊伍,他們均是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法學院等國內知名法學院校的碩士和博士,其中多名教師兼有醫學本科和碩士學位,整個團隊知識結構非常合理。學系現有專職教師8人,其中3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具有碩士學位。學系有教輔人員1人,並有兼職教授5人。
在新的歷史時期,衛生法學系將不斷擴大研究領域,接受政府的委託,為相關立法任務的實施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調研,促進衛生立法的完善,順利解決醫患糾紛和醫療訴訟;並且為提高北京市廣大衛生行政人員的依法行政水平,增強其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進行制度創新,使衛生管理與教育學院成為培養北京市衛生法律人才的搖籃作出新貢獻。
不建議報考,因為專業06還是07(有點忘了)年才開始招收本科生,無論是在課程設置還是師資力量的配備上,都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勢的,因此不建議報考。建議報考臨床以及首醫其他優勢專業。
『柒』 北師大的在職研究生培訓班怎麼樣
靠譜!!
呵呵,其實這個就是目前最熱門的攻讀在職研的研修班方式。
學費我看了下,15000差不多,我們西南大學研修班12600。
你可以報讀周末教學班,這個平時上班,周末全天上課
比較適合在職人員
需要提醒的是,你選的專業最好是對於你今後工作有幫助的相關專業
否則單位是不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