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海洋法學評論

中國海洋法學評論

發布時間: 2022-02-23 12:37:28

⑴ 張新軍的近期學術論文

2008年
1、最高裁4.27判決における解釈の一貫性問題について《法律時報》(日本評論社)80巻4號(2008年4月)108-110頁
2、中國における京都議定書のCDM実施、北川秀樹編「中國の環境問題と法?政策―東アジアの持続可能な発展に向けて―」日本法律文化社(2008年3月)376-395頁
3、外交保護的實體權利和程序問題 — 以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訴訟中的戰爭遺留問題為素材,《中外法學》2008年第1期,135-158頁
2007年
1、「Implementation o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in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nefit Sharing and Ownership of Certified Emission Rections」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Vol.1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259-284 (co-authored with Charlotte Streck)
2、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訴訟爭點判定的變遷和中國政府的回應-- 兼論不幹涉原則,《清華法學》2007年第4期,96-120頁
3、 環境保護における予防原則の意義と問題點――中國の視點《世界法年報》2007年第26卷,62-98頁
2006年
1、 「The Riddle of 「Inalienable Right in Article IV of the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Intentional Ambiguity」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647-662
2、「State Practic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3-2004)」 Asian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1, Kluwer Law, 2006,pp.149-156。
3、 中日東海爭端中自然延伸原則的重要地位―基於權利和劃界規則之間關系的視角《政法論壇》Vol.130, 2006, 107-117頁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4、習慣法的認定與自然延伸原則―兼評日本國際海洋法學說中的「自然延伸後退論」,高之國、張海文編《國際海洋法的理論實踐》(海洋出版社,2006),46-60頁
5、國際環境法中的預先防範原則:從習慣法認定角度的考察《中國國際法年刊》(2006年),108-131頁
6、 日本國際法學界大陸架劃界問題的文獻和觀點初探《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5年第2期,31-41頁
其他文章及鏈接
1、 構築解決戰爭遺留問題價值觀 推動共通法理認同《法制日報》2007年9月17日
2、 北極「爭奪戰」背後的國際法意義《法制日報》2007年8月13日
3、 日最高院判決刻意模糊參拜性質 《法制日報》2006年6月30日
4、「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n Encyclopedia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3 vols., ed. Thomas Leonard.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pp.831-32.
5、 中國迎候「後京都時代《南方周末》2004年12月2日

⑵ 劉彬的發表論文

1、 《論區域貿易協定戰略實施中的統籌安排》,第二作者,載《中國—東盟法律評論》第二卷;
2、 《中國區域貿易安排與經濟特區外貿事業的發展》,獨撰,載《江蘇商論》2012年第5期;
3、 《廣義的國際法跨學科研究之倡導:兼論國際法學科的自主性問題》,獨撰,載《武大國際法評論》2012年第15卷第1期,CSSCI來源集刊;
4、 《區域貿易協定「可司法性」問題新論:朗·富勒司法哲學的啟示》,獨撰,獲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2011年會青年論文評選三等獎,載《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11年第5期;
5、 《WTO審議區域貿易協定的目標重構:對哈貝馬斯協商民主思想的借鑒》,獨撰,載《東方法學》2011年第3期;
6、 《區域貿易協定「競爭性自由化」辨析》,獨撰,載《河北法學》2011年第10期(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國際法學》2011年第11期全文轉載),北大版核心期刊,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
7、 《論澳門大學「橫琴授權」對「一國兩制」的新發展》,獨撰,載《京師法律評論》2011年第五卷。
8、 《論國際貿易協定司法管轄權沖突:邁向功能競賽》,獨撰,載《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1年第2期。
9、 《區域貿易協定成員保障措施歧視性適用問題詳論》,獨撰,獲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2009年會青年論文二等獎,載於《國際經濟法學刊》2011年第18卷第1期,CSSCI來源集刊;
10、 《GATT第24條法律功能的法哲學反思》,載《武大國際法評論》2010年第13卷,CSSCI來源集刊;
11、 《海峽兩岸經合框架協議若干法律問題新探》,載《時代法學》2010年第5期,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
12、 《論昂格爾「民主實驗主義」對發展中國家RTA實踐的啟示:一種批判法學的反思》,載曾華群主編:《國際經濟新秩序與國際經濟法新發展》(陳安教授八十華誕祝賀文集),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3、 《從中巴FTA看我國BIT在區域一體化實踐中的發展:邁向務實靈活的締約新理念》,載《武大國際法評論》2008年第八卷,CSSCI來源集刊;
14、 《內地與香港CEPA法律性質再探:兼對我國法的形式的新思考》,載《國際經濟法學刊》2007年第14卷第3期,CSSCI來源集刊;
15、 《論WTO對RTAs的「適度規制」》,載《國際經濟法學刊》2007年第14卷第1期,CSSCI來源集刊;
16、 《WTO漁業補貼議題進展與制度改革詳析》,載《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5年第1期(香港地區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17、 《WTO框架下漁業補貼制度改革淺析》,載《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⑶ 欲考中國海洋大學法學政院,想找一些老師的著作,比如論文什麼的來看看,請問從哪裡能找到。謝啦

看來你大學里不常上網哈。可以到中國期刊網搜索,相當容易和全面。最好在教育網,沒有賬號可以向老師要,一般大學老師都會有這個網站的賬號,或者是學校的固定賬號。
也可以找在校生幫你下載啊,同樣方便。

⑷ 陳海波的資料

陳海波,女,福建籍,廈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碩士,國際法專業在職博士生,《中國海洋法學評論》副主編。廈門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研究人員、廈門大學海洋政策與法律中心研究人員。中國海商法協會會員、中國國際法學會會員、福建省法學會會員、福建廈門聯合信實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

⑸ 陳海波的主要論文

1.論我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對船舶優先權的影響--兼論《海商法》第30條的適用,載《中國海商法年刊》,第6卷,1996年出版;
2.船舶碰撞致船員傷亡損害的法律救濟--論我國《海商法》第169條第3款的適用,載《中國海商法年刊》,第7卷,1997年出版;
3.現代海難救助制度研究,《商法系列叢書之十五--海商法》專題九,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4.論船舶優先權的行使,載《中國海商法年刊》,第10卷,2000年出版;
5.論船舶優先權的行使――兼論船舶運輸企業、海上生產企業破產案件的管轄,載《民商法論叢》(第15卷),2000年出版;
6.「論CMI運輸法草案有關控制權的規定」(第二作者),載《中國海商法年刊》(第12卷)(2002年);
7.「貨物控制權之研究」(第二作者),載《中國海商法年刊》(第14卷)(2004年);
8.「世貿組織協議在歐盟法中的法律地位-歐共體法院在區域一體化抗拒全球化過程中的作用」,載陳安主編:《國際經濟法學刊》(2004年11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9.Status of WTO Agreements in EU Law: ECJ's Role in the Resistance of Regionalisation to Globalisation,中國-歐盟法律與司法合作項目律師部分(第四批)項目論文,收入范思泓、叢林主編:《我們眼中的歐洲法律——中歐法律和司法合作項目學術論文精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頁;
10.「『塔斯曼海'輪船舶碰撞海洋油污損害賠償系列案評析」,載《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5年第2期;
11.「Maintaining Maritime Safety in Southeast Asia: Regional Cooperation」,載John Wong, Zou Keyuan and Zeng Huaqun (eds.), China-ASEAN Relations: Economic and Legal Dimension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2006, 第263-289頁。

⑹ 趙建文的研究方向及主要成果

(一)國際法基礎理論
1.《國際法新論》,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國際法學》,主編,鄭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國際法與國際社會》,《鄭州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4.《墨子法律思想的自然法理論特徵》,《現代法學》1995年第2期。
5.《當代國際法與國家主權》,《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6.《關於國家主權的性質和地位的理論演進》,《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7.《論國際法與憲法的效力關系——〈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視角》,《時代法學》2004年第6期,
8.《國家豁免的本質、價值及發展趨勢》,《法學家》2005年第6期。
(二)中國國際法的理論與實踐
1.《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2.《鄧小平對和平共處原則的創造性運用》,《鄭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6期。
3.《鄧小平關於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戰略思想》,《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4.《墨子兼愛非攻的國際法思想及其現代價值》,《法學研究》1996年第2期。
5.《周恩來關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思想》,《法學研究》1998年第3期。
6.《從協和萬邦的傳統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第1期.
(三)國際人權法及國際人道法
1.《論人權公約的克減條款》,《法學家》1996年第5期。
2.《國際人權法的基石》,《法學研究》1999年第2期。
3.《〈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保留和解釋性聲明》,《法學研究》2004年第5期。
4.《〈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關於公正審判權的規定》,《法學研究》2005年第5期。
5.(《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關於被告人權利最低限度保證的規定》,《法學研究》2006第2期。
6.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當事國義務的性質》,載陳甦主編:《法苑擷英》上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7. 《人權事務委員會關於公正審判權的意見對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啟示》,載李林主編:《依法治國與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8. 《人民自決權的本質、性質和價值》,《中國國際法年刊》2006卷,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版。
9.《人民自決權的主體范圍》,《法學研究》2008年第2期。
10.《人民自決權的內部和外部方面》,載孫世彥主編:《國際法研究》第2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1.《人民自決權與國家領土完整的關系》,《法學研究》2009年第6期。
12.《國際社會共同理解的法治概念》,載李林主編:《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13.《民間社會的概念及其在國際國內法治進程的地位和作用——兼論「civil society」的譯法》,載李林主編:《新中國法治建設與法學發展6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14《國際人權法上民主、法治和人權的關系與完善我國法律體系》,載李林主編:《依法治國與法律體系形成》,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四)國際條約法
1.《條約的保留》,載余民才主編:高等院校法學院研究生教材《國際法專論》,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我國法律的條約適用條款的表述問題》,載黃東黎主編:《國際法研究》2009年第三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09年版。
3.《國際條約在中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載《法學研究》2010年第6期。
(五)國際海洋法
1.《海洋法公約與現代化建設》,《中國邊疆研究通報》,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海洋法公約與有限豁免原則》,《政治與法律》1996年第2期。
3.《海洋法公約對國家管轄權的界定和發展》,《中國法學》1996年第2期。
4.《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中立法的發展》,《法學研究》1997年第4期。
5.《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中國在南海的既得權利》,《法學研究》2003年第2期,
6.《海洋法公約締約國關於軍艦通過領海問題的解釋性聲明》,《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5年第2期(半年刊)。
(六)國際衛生法
1.《〈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及其實施准則的法律效力》,《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
2.《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義務,趕上國際社會控煙進程》,載《控煙與中國未來》,經濟日報出版社2010年版。
(七)國際責任及國際爭端的各類解決機制
1.《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國際對其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6月。
2.《越境轉移有害廢物的國際責任》,《中國法學》1997年第6期。
3.《國家責任法編纂和逐漸發展的重要成果》,《中國國際法年刊》2004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日本在靖國神社問題上的國家責任》,載李林主編:《跨越國境的法律認識——中日法治前沿問題研究》(中國法治論壇叢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八)其他研究成果或譯作
1.《UNCITRAL擔保交易法律沖突規則研究》,載《2007年兩岸國際私法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元照出版社2008年版。
2.《律師事務所管理與競爭》,獨譯,河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自執行的國際條約》,《法學譯叢》(現《環球法律評論》)1991年第6期。
4.《美國法律史》,參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⑺ 薛桂芳的著作與文章

(一)著作:
1.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Fisheries Law and Policy[M].Marit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5.11
2. 薛桂芳、胡曾祥.國際漁業法律政策與中國的實踐[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3. 薛桂芳、胡增祥.海洋法理論與實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
(二)教材:
1. 參編「普通高等教育法學核心課教材」《國際法》[M].科學出版社,2008年
2. 參編《海洋管理法律知識讀本》.北京,海洋出版社(待出版)
(三)論文:
1. 「China and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An Update」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Military Operations,ed. By M. D. Carsten, International Law Students, U.S Naval War College, Vol. 84, 97-110, 2009.
2.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ydrographic Survey in the EEZ: to Close Up the Legal Loophole」 in Freedom of Seas, Passage Rights and the 1982 Law of the Sea Convention, ed. By M. H. Nordquist, T. T. B. Koh, & J. N Moore,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09-226, 2009.
3. Improved Fisheries Cooperation: Sino-Vietnamese Fisheries Agreement for the Gulf of Tonki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ne and Coastal Law.2006,(2):217-234.
4. Bilateral Fisheries Agreements for the Cooperative Management of Shared Resources of the China Seas:A Note[J].Ocea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w.2005,(36):369-381.
5. China』s Distant Water Fisheries and its Response to Flag State Responsibilities[J].Marine Policy.2006,(6):651-658.
6. The LOSC and China』s Practice: Sino-Japanese and Sino-Korean Fisheries Agreements[J].Maritime Studies.2004,(12):1-8.
7. Observers』 roles in fisheries monitoring,control and surveillance[J].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Fisheries Observer Conference,2004,60-61.
8. Capacity Building for Integrated Ocean Management: A Chinese Perspective, in Law, Science & Ocean Management,ed. By Myron Nordquist, Ronan Long, Tomas H. Heidar, and John Norton Moore:Martinus Mijhoff Publishers,Leiden/Boston, 2007年,403-435
9. 薛桂芳,王冠鈺.澳大利亞外大陸架劃界初探[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6):23-26.
10. 薛桂芳,遲遠達.淺議中日東海共同開發[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9,(2):4-7.
11. 武文,薛桂芳,郭佩芳.實現我國海洋管理工作的和諧發展——海洋管理中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J].海洋湖沼通報,2009,(2):176-180.
12. 王勇智,宋軍,韓雪雙,薛桂芳.關於南海斷續線的綜合探討[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3):1-5.
13. 薛桂芳,熊須遠.設立空防識別區的法理分析[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6期,36-39.
14. 薛桂芳,張珊.澳大利亞海事識別制度初探[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5期,24-26.
15. 薛桂芳.澳大利亞海事識別區初探[J].海洋發展戰略研究動態,2006,(6):1-7.
16. 薛桂芳.設立空防識別區的法理探討[J].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2006.
17. 薛桂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體制下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對策建議[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6):13-16.
18. 薛桂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世界海洋實踐的影響[J].航海技術,2005,(4):92-95.
19. 薛桂芳.論中國海島立法的必要性[J].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5,(2):73-79.

⑻ 趙勁松的個人簡介

社會兼職: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法學院海商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大連海事大學兼職教授、上海海事大學客座教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訪問教授、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上海國際航運仲裁院仲裁員、英國牛津《國際海商法雜志》編委會委員、《中國海洋法學評論》副主編、中國船級社法律顧問
深圳長航滾裝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船舶產業投資基金理事。曾任遠洋貨輪駕駛員,在英國Hill Taylor Dickson海事律師行和Holman Fenwick Willan海事律師行的倫敦總部、香港分行等工作過多年。

⑼ 邢廣梅著作

你說的是海軍發言人邢廣梅么?
在《中國軍事科學》、《軍事學術》、《中國海洋法學評論》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作為課題項目負責人承擔並完成海軍及部級課題五個。

⑽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怎麼樣

還可以吧
不知道你選擇的導師是哪個,在我大學時,他們院里有一個女老師給我們上專業課(海洋與漁業法),那個女有興趣的話老師很牛,經常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會議。聽她的意思,我們國家在海洋法律方面很缺乏人才,你可以選擇海洋環境與資源保護這個方向。
好好學應該還是有前途的,加油吧
對於考研、專業選擇、就業等等,每個人的看法不一,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閱歷不同,沒做一件事情之前,不要猶豫不決,不要畏首畏尾,先去做,去嘗試,只要努力付出肯定會有所收獲。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