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路的道德

道路的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2-23 14:56:16

❶ 談談「道路」「道理」「道德」為什麼都叫道謝謝各路英雄好漢。

既然都與「道」有關,就要先認知這個「道」是什麼。
我們反過來認識這個問題。
我們敲擊操控鍵盤,靠雙手。是什麼在操控雙手?是大腦。那又是什麼在操控大腦?是心。是什麼在操控心,即是道。是什麼在操控道?還是道。道法自然(道效法自己本然),此即為終極,不可再問。道,可以認作是一種生命力,或者生命之元氣。
道生一切。你我的「心」最初得之於道時,是通透清明的,後來「眼見、耳見」等令我們的心蒙蔽,開始有了區別之心。
好了,問題答案就出來了。道法自然,萬法心生。本心即是道,道即是本心。所謂道路、道理、道德均為「心」出。放到宇宙看,哪有道路?何為道理?何為道德?
以道觀之,一切皆「無」。以人來看,一切「有」別。
回答不妥,敬請各位大德海涵!

❷ 道路有何道德倫理底蘊與價值使命

中國道路不僅關乎中國命運,也關乎世界發展。如果說一個人的精神格局決定其人生格局,那麼一個民族的精神格局則決定其國運興衰。只有占據人類文明發展的道德倫理高地和價值文化制高點,中國道路才能夠最終贏得世人的廣泛認可和真心悅納。

❸ 何為道 何為德 何謂道德

道德

道是上帝的意識、上帝的靈、是宇宙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維護宇宙有序運行的法力、是真理。

德是建立在對道認識基礎之上的人類社會中聖人和賢哲具備的內在品質,是維護人類社會沿著理性、祥和、健康、快樂道路前進的動力。

道德就是維護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有序運行、健康發展的法力和動力。

聖人具備道德

道涵括了宇宙中的一切奧妙,德概括了人類的最高智慧和最高尚、最完美的品質。道德包括了上帝、神佛、仙聖和諧一體的所有內涵和外延。

追求道德是賢人的品質,追求道,就是追求上帝,追求永恆的生命;追求德,就是追求聖人,追求完美的人生。

道德非聖人不能具備,當今社會誰敢說"我具備了道德"?如果有人說"我正在認識道德,正在追求道德,"此人已經了不起了,已經超凡脫俗了,已經進入了賢人的行列,可以歸入"可雕"范圍,他已經激動得徹夜難眠,心潮澎湃了。

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對道德理解最深刻的人是老子,《道德經》對道和德進行了概括和簡要的闡釋,要認識道德,最好從理解《道德經》開始。

無神論者心理發育天生有缺陷,"一陰一陽謂之道,"可他們只陽不陰,只要半個世界,《莊子》講:"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夏天生,夏天死的小昆蟲永遠不知道自然界還有春天、秋天和冬天,無神論者永遠不清楚物質世界之外還有個反物質世界,所以,無神論者永遠也具備不了道德。

那麼,是不是說有神論者就可以認識道德、具備道德呢?有神論者若不具備德,不在德上下功夫,很容易變成鬼怪,比無神論者更可怕,禍害起人類社會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神論者只能對人的肉體和思想實施恐怖控制,而成了鬼怪的有神論者將會對人的靈體和精神實施恐怖控制,所以更可怕。

人類要想進入一個美好的時代,最好是所有政黨和宗教都逐漸消失,由聖人來實施教化,由賢人們去管理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

凡俗人對聖人有一種天生的偏見,可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腑,"愛錢的人總認為他人講道德無非也是為了錢,愛名的人總認為他人講道德無非是為了出名,愛權的人總認為他人講道德無非就是為了掌權。

一群羊總懷疑牧羊人心懷叵測:"這個牧羊人總拿著鞭子在威脅我們,總讓我們聚在一起,不讓我們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到莊稼地里去飽餐一頓,到河對岸去吃個痛快,這傢伙肯定想當我們的頭羊,想當羊王。"

大家想想,牧羊人願意變成一隻羊,去當羊群的王嗎?

當年許多人想使耶穌當以色列的王,耶穌當了嗎?躲之惟恐不及啊!

釋迦牟尼是王子,只要雄心勃勃,有希望能"一統江湖",可他想嗎?他壓根就沒有想過當王。
凡俗人揣摩聖人之心,就象井底之蛙惻度大海蛟龍行為,可以理解,只不過太荒唐。

---------摘自:法船網

❹ 道德是什麼

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經》一書。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一定的生產關系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

❺ 交通道德主要包括哪三種道德

駕駛道德、騎車道德、行路道德
所謂交通道德,就是道路交通參與者在參與交通過程中的行為規范,它應該包括駕駛道德、騎車道德、行路道德等。因為道路是公用的,如果機動車駕駛人、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都各行其是,可想而知,這樣的道路不知會亂成什麼樣子。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車輛多、交通秩序也好,就是遵循了各自的行路道德規范。當然,人們交通路權觀念的樹立與交通道德意識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近幾年來,我國也正在不斷加大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而僅僅對機動車駕駛員的駕駛道德進行規范與加強還遠遠不夠,非機動車駕駛人與行人的交通道德觀念也必須同時得到規范與加強。

❻ 道德指什麼

道德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dào dé。一指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二指合乎道德的;三指老子《道德經》的省稱;四指僧道修行的功夫、法術。
詳細解釋
1.道德是通過行為規范和倫理教化來調整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意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准則、標准和規范的總和。道德規范的調控作用幾乎體現於人們的所有活動領域,既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有組織的社會活動中。道德屬於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狀況。
2.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❼ 求關於「道」的名言佳句! 道理的道!道德的道!道路的道!無間道的道!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道至普恰,政化治理,其德澤惠施,乃浸潤生民
路漫漫其道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昨夜風驟雨疏,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昏瘦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只有理智之水才能將慾望之火熄滅,而這種理智,沒有高尚道德的支持是難以維持的
道德是功業的根基,美德是智慧最高的證明,他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世界真正的主宰是道德和公義
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業來者,如盆檻中花,便有遷徒興廢;如以權利得者,如瓶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
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
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只有理智之水才能將慾望之火熄滅,而這種理智,沒有高尚道德的支持是難以維持的
道德是功業的根基,美德是智慧最高的證明,他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❽ 開車基本道德是什麼

開車基本道德: .十字路口碰到前車起步熄火,不要打喇叭,也許人家新手專本來就緊張,等幾秒屬鍾耽誤不了事;
2、下雨天,過水坑時看看,路邊有行人的,多好的車都該減減速,別濺到人,你也有步行的時候;
3、直角彎子處,別泊車,你走了,別人可沒法會車了;
4、夜晚會車,規矩點好,不要總開遠光燈,照花了對方,你也危險;
5、城裡不要跟出租和公交搶道,人家是城市的大爺;
6、被人蹩了,搶了,別斗氣,人家趕路也許是去醫院;
7、不是特需要,跟人借啥,也別借車,人家口頭就是同意了,心裡也不舒服;
8、碰到殘疾人過馬路,等上幾分鍾,人家畢竟弱勢群體,搶了只能說明你仗勢欺弱沒素質。

❾ 道德是什麼

你會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嗎?你會在公共汽車上讓座嗎?你會闖紅燈嗎?你會為了贏得競爭而不擇手段嗎?你會覺得誠實吃虧嗎?關鍵得看每個人的道德素養!?道德是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閃爍,是自由的心靈在廣闊世界中尋找歸宿時碰撞出的美麗火花,是萌發在人們心中等待瞬間綻放的幼苗。道德可以很小,一個溫暖的眼神,一次真心的謙讓,一縷淡淡的微笑和一場真誠的對白都可以使人們感到道德的存在。它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僅僅伸出友誼之手即可,簡單到輕抬自己的雙腳讓稚嫩的小草免於踐踏。「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無論是驕陽酷暑還是瓢潑大雨,停車場永遠是我們的舞台!」一位交通志願者樸素的話打動了很多人。道德就像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道德是石,敲出星星之火,道德是火,點燃生命的燈,引你走向成功的彼岸。是的,只有生命常青,希望常在,道德才能綻放出永恆的絢爛,將道德之光灑向人間,飄進每一個人的心中。道德可以很大,可以胸懷天下,博愛萬物;道德可能很難,難到你必須跨過溝溝坎坎,難到你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他人的生命!南方災、火車出軌、汶川地震……哪裡有災難、哪裡有困難、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有他的身影。當我們聽到總理說「早一秒鍾就可能救活一個人」、「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盡百倍努力,絕不會放鬆」時,當我們看到他爬上破損的建築,滿含熱淚地安撫流淚的孩子,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看著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在泥濘的道路上前行,看著他流著悲痛的淚水向死難的學生深深地三鞠躬……人的一生中有一些道德超越了個人,是為了國家民族而犧牲自我,甚至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獻身,這是人生之大德,是我們應該終生追求的目標!然而,也有這么一則故事:一家人正在飯桌前享受著天倫之樂,電視上剛好播放著一個年輕人為救助一位素不相識的女子而讓自己纏上官司。媽媽教育「兒子,如果你遇到了可千萬不要這么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兒子困惑的望著媽媽。難道我們能因為正義青年的不幸而泯滅道德?不,不能!道德,需要的是別人不願做的事,我做;別人不理解的時候,我堅持;別人不注意或放棄的情況下,我繼續!只有這樣勇於行動,勇於堅持,勇於克服惰性,「勿以善小而不為」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堅持不懈、恪守原則的人。現代的青少年,必須摒棄明哲保身的觀念,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天地,勇於接納他人,跨過金錢與名利的柵欄,摒棄拜金主義。這樣才能使道德之花越來越絢麗,使道德之光灑遍每一個角落。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