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德規范
① 道德規范是什麼
道德標准亦稱「善惡標准」。是指判斷和評價人們行為是非、善惡、榮辱的尺度或根據對於道德標准問題,在倫理學史上有各種各樣的見解:
有的把「義」作為判斷行為善惡的標准(孔子、董仲舒、朱裹等);有的把知識和理念作為判斷行為善惡的標准(蘇格拉底、柏拉圖);有的把上帝的意志作為判斷善惡的標准(奧古斯丁);有的把幸福或痛苦作為判斷善惡的標准(伊壁鳩魯、斯賓諾莎等);有的把利與害作為評價善惡標准(功利主義者)。上述說法有的包含著一定的合理內容,但都沒有對道德標准作出科學的規定。
馬克思主義道德學說認為:人們總是以他們所處那個時代的社會或階級所倡導或實際奉行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直接作為評價行為善惡的標准。凡是符合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或規范的行為,這一社會或階級的人們即認為是善,反之即為惡。由於不同時代和階級有不同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因此還必須解決道德評價標準的客觀規定性。馬克思主義看來,只有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道德原則和規范才是判斷行為善惡的客觀的科學的標准。
中文名
道德標准
外文名
ethics
目的
人力資源要合理使用
屬於
一定社會、階級或集團的利益
快速
導航
道德標准標準定義道德准則
簡介
在一定的時間區域內,為了指導並約束這一時間區域內的人們行為規范所形成的理論是不是科學的,主要看它所表達的經濟關系和相應的利益需要,是否同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相一致,是否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
道德標準是倫理體系的定盤星是界定人為形為是非的准繩,拋開其階級和歷史成因,它當是人道主義品德的標准。
如簡單的理解成父母與子女之間、弟兄姊妹之間以及泛化的人際之間如何相處、做人的基本准則,這不是高尚的標准,如儒家的一些道德思想是適用於一夫多妻制的舊式道德標准。
新時期的道德標準是建立在人人平等這個基礎之上,以和諧為准則的,它更多的體現了個體在社會中的社會價值而不是個人價值。
道德標准
道德標准(ethics),人力資源要合理使用,就應該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則,這些道德原則:人本原則、德才兼備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和服務原則。
標準定義
人力資源作為各種社會資源中最具潛力、最具能動性的資源,已成為經濟發展,企業參與競爭的重要因素。企業競爭,從根本上說就是人才的競爭,為了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增強企業競爭力,我們必須對人才進行合理使用。人力資源使用並不簡單地是一個資源配置問題
② 簡述公民道德基本規范新的時代內涵
公民道德二十字基本道德規范
愛國——首要的道德要求.
守法——必備的道德品質
明禮——做人的起點
誠信——道德建設的根本
團結——高尚的道德品格
友善——人際交往的道德規范
勤儉——傳統的美德
自強——永無止境的道德追求
敬業——職業行為中的表現
奉獻——崇高的道德境界
愛國就是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維護國家統一,捍衛民族尊嚴。
守法就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
明禮就是講文明、懂禮貌、重禮儀、知廉恥,尊老愛幼,保護環境,遵守秩序。
誠信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言行一致,講信用、守承諾、公平競爭。
團結就是顧全大局、同心協力、同事和睦。
友善就是心胸開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互諒互讓,扶危濟貧,見義勇為,助人為樂。
勤儉就是艱苦創業,勞動致富,勤儉節約,移風易俗,建設美好家園。
自強就是志存高遠、刻苦學習、提高素質、崇尚先進、不怕困難、積極向上。
敬業就是干一行愛一行,鑽研業務,增強技能,忠於職守,盡心盡力,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奉獻就是不計較個人得失,承擔社會責任,履行公民義務,為社會為人民多做好事。
八榮八恥
「榮」是積極進取的奮斗目標
「恥」則是防微杜漸的警鍾
躉……http://tieba..com/f?kz=133705784
③ 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什麼
法律分析: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內容: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規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第八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④ 近代中國的新道德規范有哪些
人最起碼的道德標準是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和諧,互幫互助,文明禮貌,謙讓有禮,愛崗敬業,不偷不搶,不坑不騙。
轉自網路知友 。
⑤ 人民警察新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第一條為了嚴明公安機關紀律,規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行為,保證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條令。
第二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應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關於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違法違紀,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條令給予處分。
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處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違法違紀,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按照管理許可權依法給予處分。
公安機關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追究紀律責任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第四條對受到處分的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延期晉升、降低或者取消警銜。
第五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違法違紀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條 監察機關派駐同級公安機關監察機構可以調查下一級監察機關派駐同級公安機關監察機構管轄范圍內的違法違紀案件,必要時也可以調查所轄各級監察機關派駐同級公安機關監察機構管轄范圍內的違法違紀案件。
監察機關派駐同級公安機關監察機構經派出它的監察機關批准,可以調查下一級公安機關領導人員的違法違紀案件。
調查結束後,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監察機關派駐同級公安機關監察機構應當向處分決定機關提出處分建議,由處分決定機關依法作出處分決定
⑥ 有關新道德准則
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努力學習,准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
二、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三、專心聽講,勤於思考,認真完成作業。
四、堅持鍛煉身體,積極參加有益的文娛活動。
五、積極參加勞動,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
六、生活儉朴,講究衛生,不吸煙,不喝酒,不隨地吐痰。
七、遵守學校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國家法令。
八、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不罵人,不打架。
九、熱愛集體,愛護公物,不做對人民有害的事。
十、誠實謙虛,有錯就改。
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一、自尊自愛,注重儀表
1、坐、立、行走、讀書、寫字姿勢端正。
2、穿戴整潔、樸素大方。提倡穿校服,頭發干凈整齊。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燙發,不化妝,不佩戴
首飾,不穿高跟鞋。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果皮。不吸煙,不喝酒。
4、舉止文明。不打架罵人,不說臟話。不賭博,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
5、不看宣傳色情、兇殺、迷信的壞書刊及錄像,不聽不唱不健康歌曲。
6、不進營業性舞廳、酒吧和音樂茶座。
7、拾金不昧,不受利誘,愛惜名譽,不失人格。
8、維護國家榮譽,遇見外賓,以禮相待,不卑不亢。
二、真誠友愛,禮貌待人
9、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度和藹。要講普通話。
10、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謙恭禮讓,敬老愛幼,尊重婦女,幫助殘疾人。
11、尊重全體教職工,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候。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接受遞送物品要起立並用雙手。給
老師提意見態度誠懇。
12、同學之間團結互助,正常交往,不叫侮辱性綽號,不欺侮年幼體弱的同學,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
評。
13、待客熱情,起立迎送。鄰里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
14、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拆看他人信件,不看他人日記。
15、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防礙別人要道歉。
16、守信守時。答應別人的事要按時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
三、遵規守紀,勤奮學習
17、升國旗、奏、唱國歌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18、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保持圖書館、閱覽室的安靜。不在教室和樓道內吵鬧喧嘩。
19、愛護校舍和各種公物,不在黑板、牆壁、課桌、布告欄等處塗抹亂畫。借書刊要按時歸還,損壞東
西要賠償。
20、按時到校,上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下課時,起立向教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
21、上課專心聽講,勇於提出問題,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22、認真復習,按時獨立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珍惜時間,科學安排課余活動。
23、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愛惜糧食,節約水電,服從管理。
24、參加各種集會准時到達,安靜聽講,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
四、勤勞儉朴,孝敬父母
25、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
26、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齊,不亂擺放。
27、主動承擔收拾房間、洗衣、做飯、洗刷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及其它勞動。
28、生活節儉,不擺闊氣,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經濟條件的要求。
29、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經常把生活學習、思想情況告訴父母。
30、外出和到家時要向父母打招呼,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
31、體貼幫助父母,尊敬祖父母、外祖父母,關心照顧長輩和兄弟姐妹。
32、對長輩有意見,有禮貌地提出,不鬧脾氣,不頂撞。
五、遵守公德、嚴於律已
33、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34、乘公共電、汽車主動購票,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路、讓座,不搶座位。
35、遵守公共秩序,購票購物按順序,對營業員有禮貌。
36、愛護公共設施、文物古跡。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
37、參觀博物館、紀念館要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保持肅穆。
38、觀看演出和比賽時,要做文明觀眾,不起鬨滋擾,結束時鼓掌致意。
39、尊重外地人,遇有問路,認真指引。
40、見義勇為,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
⑦ 道德規范和要求具有什麼樣的內涵
從本質上講,職業道德是對社會行為個體履行崗位職責的一種規范,是按照職業操守規定對人的行為應有益於他人和社會的基本層次的要求,主要通過職業教育的手段,通過啟迪人們的道德覺悟,激勵人們的職業感情,強化人們的道德意志來養成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質。在現實社會里,職業道德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軟性約束」,主要體現為行業規范所約定,單位紀律所強調,社會輿論所監督。也正因為如此,對職業道德的履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和表現形式。
消極地遵從職業道德。比如,對於餐飲酒店等服務行業來講,可能表現為有社會大眾或同事監督時能履行職業道德,遵從職業規范,無人監督或個人獨自承擔工作任務時就放縱對自己職業道德的約束;比如,對於國家事業機關單位公務員來講,可能表現為八小時之內能夠履行職業道德,下班時間或休假時間就有意無意地放縱對自己職業道德的約束;比如對於企業經理人來講,可能表現為在得到企業發展好處時能夠履行職業道德,在企業發展不順或個人未得到更多利益就舍棄這種道德約束,甚至損害集體或者國家的整體利益。
被動地遵從職業道德。在客觀行為人的思想深處或個人意識中有職業道德的約束,能夠在關鍵時候體現職業道德精神。但這種道德行為更多地體現在做份內工作或完成份內任務上,體現在對自己個人的約束上,對屬於自己工作職責之外的事情,或不屬於當天當時當地履行的職責,或對單位同事不履行職業道德可能對本單位形象或社會公德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持無所謂的態度,「事不關已,高高掛起」。
主動地遵從職業道德。將職業道德作為自己的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價值,一種靈魂深處的「剛性」約束。能夠在社會需要和日常生活工作處事中將職業道德升華為一種奉獻精神,將奉獻精神作為職業道德行為的「自覺」,作為一種光榮和幸福,而且是更高層次、更深意義上的幸福。在近年來抵禦洪災、搶險濟困以及抗擊非典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共產黨員,正是由於肯於犧牲、樂於奉獻,才實現和提升了人生價值,體現了高尚人格和品質,贏得了尊重和幸福。
在新的歷史時期,強調以奉獻精神提升職業道德規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是因為在社會轉型時期,我們國家實施以德治國戰略確實需要確定和樹立一種以奉獻精神為內核的新的社會道德座標體系,從而建立起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規范,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動整個社會無論是在面臨風險考驗還是在正常時期保持均衡穩定的運轉。而且對於社會每一個成員自身成長來講,奉獻精神是職業道德建設鏈條中的道德基石。只有在社會各個層面弘揚以奉獻精神為核心的行為准則,倡導和形成有利於人民,有利於社會的真、善、美的要求,絕大部分社會成員都逐步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崇尚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的同時將樂於奉獻作為一種自覺追求,使人人都在為他人提供服務,人人又都在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務;人人都在關愛他人,人人又都在受到他人的關愛,才可能真正從社會基礎層面上創造一個充滿溫馨和諧的良好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