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職業道德
❶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有哪些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有六條: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從整體上來看,我們可以把這六個點概括為「三愛兩人一終身」, 這樣方便大家記憶。同時也需要大家從整體上把握各點的內涵及地位。1.愛國守法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首先,愛國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作為一名教師,要把熱愛祖國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不斷強化自己的愛國意識及情操,激發愛國情感;其次,守法要求教師要依法執教,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必須要求教師成為守法的楷模,這樣才有利於潛移默化的影響受教育者,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奠定基礎。2.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要熱愛自己所在的崗位,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志存高遠,甘為人梯,樂於的奉獻,將個人成長與祖國繁榮緊密聯系。因此,教師要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上課,不得敷衍賽責。3.關愛學生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要做到關心和愛護全體學生,具有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關愛學生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4.教書育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根本任務。教書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書的根本宗旨。因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遵循教育規律,做到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5.為人師表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作為教師,我們要堅守高尚的情操,知榮辱,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要言傳身教,以身立教。6.終身學習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與時代與時俱進,甚至要走在時代發展的其前言,因此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拓寬知識面,更新知識結構,潛心專研,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不斷更新適應時代發展和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❷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
二、敬業奉獻。忠誠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對工作高度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
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維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四、教書育人。實施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啟發學生創新精神。
五、為人師表。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謙虛謹慎,團結協作。平等對待學生家長,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不以粗魯言行對待家長。
六、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遵守教師培訓制度,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教育教學業務,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
(2)中學教師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8.31」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師德素質和專業水平,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
對1997年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進行了修訂,於2008年九月一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實施。共計六條。
新頒布的《規范》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的優秀師德傳統,並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網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❸ 教師職業道德重點-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你好,教師職業道德內容具體如下: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時所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備的品德的總和,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社會等關系時所必須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它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業過程中進行道德選擇、道德評價、道德教育和道德行為等實踐活動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要求,它反映了教師的職業義務,體現了教師所擔負的道德責任。新《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共六條,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徵,「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
(一)「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愛國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各族人民道德品質的重要特徵,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熱愛自己的祖國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愛國作為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點。教師把熱愛祖國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不斷強化自己的愛國意識,培養愛國情操。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做一個忠實的愛國者。
守法是《憲法》所規定的所有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和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指守法主體以法律為自己的行為准則,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活動。教師職業的神聖性、示範性,要求教師成為守法的楷模,進而對受教育者的守法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全體國民法律素質的提升,為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奠定基礎。
(二)「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倡導「愛崗敬業」就是要求教師對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沒有責任感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志存高遠,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並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職業有興趣,愛自己的崗位,才能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才能不斷鑽研,積極進取,因此說「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三)「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學生是發展過程中的人,跟成人有很大的差別,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都需要老師不斷的關注,並且及時給與適當的幫助,老師需要用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有愛才有教育,有愛才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
(四)「教書育人」——教師天職
教書育人是教師最核心的職責與任務。教書是育人的重要手段,育人是教書的根本宗旨,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師說》中說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有教書的職責,備課、上課、課後評價等工作都是為了更好的教書。而赫爾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學原則,不存在無教育的教學,也不存在無教學的教育。任何教學都要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體現了教師不僅有教書的職責,同時也有育人的職責。
倡導「教書育人」就是要求教師以育人為根本任務。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民發展。
(五)「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倡導「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教師言傳身教,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對教師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有明顯的向師性,教師的一舉一動,學生都會跟著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六)「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朱熹曾經說過:「無一事而不學,無一時而不學,無一處而不學。」徐特立也說過:「活到老,學到老。」現代社會是一個迅速發展的社會,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知識總量不斷增加,代謝周期日益加快。所以,人們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作為教師,更應該終身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倡導「終身學習」就是要求教師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❹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共有多少條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版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權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❺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由於近年來,在教師招聘中,國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越來越注重師德師風,所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這部分的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必考點。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分為1997年的版本和2008年的版本,在考試的時候比較測重新版本的內容。
新《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共六條,“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
1.愛國守法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在考察愛國守法的內容的時候,比較側重教師的行為是否遵守法律法規,是否履行自己的權利。有的時候題干給出的案例中,教師侵犯了學生的權利,也屬於違背愛國守法的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同時,也要強調教師的愛國行為,例如激發愛國主義情懷等行為。
2.愛崗敬業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愛崗敬業,顧名思義,既要熱愛自己的崗位,又要尊敬自己的職業。教師在自己不斷工作中,培養對工作的深厚感情,時刻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和整個社會進步之間的關系,要有使命感。同時,在面對學生的時候,要認真負責,要誨人不倦。在考試中,容易出現的典型詞彙有“樂於奉獻”、“不敷衍塞責”等。
3.關愛學生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教師要做到對學生關愛,不僅關心學習,也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是嚴格要求的時候,絕對不可以諷刺、挖苦學生,傷害學生幼小的心靈,不可以打著“嚴格要求”的旗號,對學生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
4.教書育人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育人是教師最核心的職責與任務。
教師既要傳授正確的科學文化知識,又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學生良好品行。在考試時,出現教師能培養學生品德、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都屬於教書育人的要求。
5.為人師表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教師在職業生涯中,要做到言傳身教,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做榜樣。
比較常考的有兩句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兩句話都說明,只要教師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學生學習的表率,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向著教師去學習,體現了教師為人師表的重要性。
同時,題中也有可能考察反例,例如教師在學校里穿奇裝異服,說臟話,對學生進行有償家教等,都違背了為人師表的要求。
6.終身學習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即使是非常優秀的教師,也要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活到老,學到老”。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作為教師,更應該不斷地擴充自己的知識,能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素質,只有這樣,才符合當代社會變化對教師的要求。
❻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6)中學教師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繫到中小學德育工作狀況和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繫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
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對於確保黨的事業後繼有人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長期以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敬業奉獻,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教師隊伍中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範人物。對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自覺規范思想行為和職業行為,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❼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弘揚發揚好的職業道德行為,對於不好的行為,要給予批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