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學是法學
法學——研究法律的科學,包括法律的歷史、原理、規范(即具體內容,如民法、刑回法、經濟法、國際法等答);
刑法學——研究犯罪及其法律後果,是法學的組成部分;
犯罪學,分成兩種,社會學領域的犯罪學和刑法學中的犯罪論。
前者社會學領域的犯罪學主要研究犯罪的成因、現狀、對策及社會治理措施;
後者是指認定一個行為是否是犯罪的科學,是刑法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Ⅱ 犯罪學與刑法學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
犯罪學意義上的犯罪概念中包含了刑法意義上的犯罪概念。兩者都是把 一定的反社會行為視為犯罪行為,都以刑法的規定作為依據。犯罪既是一種 社會現象,也是由法律所確認的,它是一種社會法律現象,離開了法律特別 是刑法的評價,人們的所有行為都無所謂犯罪。在這一點上,兩者的概念有 相同之處。
區別:
一、從犯罪概念的內涵上講,兩者對犯罪的本質特徵一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 理解不同。 刑法中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實際上是危害的客觀性與主觀判定的綜合體。 刑法犯罪定義中包含的社會危害性,只是行為的客觀危害性與統治意志不相 容的統一,是行為人的主觀罪過和行為的客觀危害的統一。在刑法規定的意 義上,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天然地具有不真實的成分。
然而,犯罪學中犯 罪的社會危害性只在於危害社會的客觀屬性。犯罪學的任務是促成社會理性 認識犯罪並預防犯罪。 對犯罪的本質特徵——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犯罪學和刑法是基於各自特 殊的立場去認識和把握的,是犯罪學犯罪概念與刑法犯罪概念區別的根本所在。
二、犯罪學中的犯罪不受刑事違法性要素制約 刑法學犯罪概念中必然包含有刑事違法性要素,而犯罪學犯罪概念不應包含 這一要素,這是兩種犯罪概念對犯罪本質特徵認識不同的邏輯結果。 犯罪學意義上,刑事司法中需要認定的犯罪只不過是立法者對客觀存在的具 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進行有意識的篩選和分類的結果。但犯罪本身具有不依 賴於法的規范性而獨立存在的屬性。
因為,在本來意義上,犯罪並不是違反 刑法或法律范疇之內的行為。 對犯罪學而言,重要的不是現行法律是如何規定犯罪的,而是構成社會的人 是基於什麼原因和如何實施危害社會秩序行為的。可以說,對犯罪的考察超 越刑法的規定性,並把「犯罪的法的規范性」本身也納入自己的犯罪對策體 系中進行理性評價,是犯罪學完成自己幫助社會確立科學的犯罪對策觀和促 進犯罪預防對策改善之獨特學術職能的根本保證。
三、犯罪學中的犯罪不對應於刑罰處罰 在刑法中,刑罰是作為犯罪的對應物而存在的。只要是犯罪,就必然具有應 受刑罰處罰性。對立法者而言,只有當某一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超過了通過其他法律手段處理的界限,應當動用刑罰相威脅,方能防衛社會時,才會被規定為犯罪。
對司法者而言,只有當已發生的危害社會的行為達到了觸犯刑 律的程度,並且應當受到刑罰處罰時,才會將其判定為犯罪。正是基於刑罰 與犯罪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應受刑罰處罰性」成為刑法犯罪概念中不可 或缺的要素之一。 而在犯罪學中,與犯罪相對應的則是比刑罰方法要廣泛得多的防治措施。
但由於刑法犯罪定義中所包含的刑罰處罰具有預防犯罪人再犯的基本功能, 因此,犯罪學犯罪概念並不排斥「刑罰」這一極端的反犯罪方法。因為,以 刑罰為手段的犯罪預防,是在事前預防歸於失敗的情況下,必須作為最後的 預防手段加以選擇的。因而,這種預防方法也包含在犯罪學所研究的預防措 施體系中。
四、研究的角度不同。刑法中犯罪定義主要針對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關系; 而犯罪學中的犯罪定義則主要是從犯罪原因的角度來探討的。 六、任務不同。刑法學中確定犯罪定義的目的或則說是任務是根據規范研究 如何准確懲罰犯罪。而犯罪學中的犯罪概念主要是研究預防犯罪,制定防控 方案。
拓展資料:
犯罪學(Criminology)是一門以犯罪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廣義上還包括專門尋找犯罪行為出現的實際原因,以提供一個方法減輕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影響。
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Ⅲ 簡述犯罪學與邢法學的區別
犯罪學(Criminology),是一門以犯罪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廣義上還包括專門尋找犯罪行為出現的實際原因,以提供一個方法減輕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影響。
義大利的R·加羅法洛( 1851~1934 )。他在 1885年問世的一本著作就叫做《犯罪學》。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犯罪學成為獨立的學科,始於19世紀中葉,它是以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其社會歷史條件的。在長期的研究中,有的學者側重研究犯罪者生理的或心理的特徵,試圖探明什麼樣的人會成為犯罪者,這方面的學說有犯罪人類學、犯罪生理學、犯罪心理學等,統稱犯罪生物學;有的側重研究大量的犯罪現象,分析什麼樣的社會環境條件會導致犯罪發生,這方面的學說就是犯罪社會學。在這種學說中,犯罪統計學起著重要的作用。上述兩類學說都有其側重點。其中,從個人和社會環境諸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尋求犯罪原因而又有所側重的學者也不少。
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作為研究刑法的科學,是隨著刑法的產生而出現的。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人類對犯罪和刑罰的認識不斷深入,積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遺產,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古代刑律十分發達,當時律學主體部分就是研究刑律的學問,也就是現在的刑法學。例如,中國春秋時期就有所謂「刑名之學」。
但是,刑法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卻是近代才出現的。一般認為,1764年義大利著名刑法學家貝卡里亞《論犯罪和刑罰》一書的出版,標志著現代刑法學的正式誕生。此後,經費爾巴哈、龍勃羅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斷努力,先後出現了刑事古典學派與刑事實證學派(包括刑事人類學派和刑事社會學派),創立和發展了刑法理論體系。
Ⅳ 怎樣認識犯罪學與刑法學的關系
大家好,我是真相帝!
就樓主的問題我做幾點簡要回答,以發表下個人意見:
1、從歷史發端上看,刑法學的起源無疑要遠早於犯罪學。自從法學產生之後,最初得到發展的就是憲法學、民法學和刑法學。而犯罪學則是一部分法學專家在研究刑法學中犯罪是如何產生的問題是提出來的。犯罪學直到龍博羅梭《犯罪人論》的出版才算面世,而且只是犯罪學中犯罪人類學。
2、從歷史淵源上看,犯罪學的產生是在研究刑法學犯罪問題時產生的,這一點我已經說過了。因此我們可以說,犯罪學是在刑法學研究、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刑法學向社會學方向發展的分支。但是,隨著犯罪學研究的深入,各種犯罪學流派紛紛產生,如犯罪人類學、犯罪社會學、犯罪心理學、組織犯罪學等等,犯罪學不再簡單是刑法學的延伸,它逐步發展出自己的獨特的研究對象——犯罪行為。
3、研究對象上看,刑法學研究的是什麼是犯罪,如何對犯罪行為進行處罰以教育公眾,維護法律權益,實現公平正義;犯罪學則研究的是為什麼會產生某種犯罪,如何去預防該種犯罪的產生。看起來,刑法學側重如何去罰犯罪,而犯罪學則偏重於從各種流派的不同角度來解釋如何去定義「罪」和為什麼會「罪」、如何預防「罪」。但是,我們應當看到,犯罪學研究的前提是:具有犯罪行為。也就是說需要某種行為被刑法學認定是犯罪行為。可以說,刑法學是犯罪學的指路明燈,為犯罪學的研究指明了目標。
4、從研究意義上看,刑法學是為了更好、更公正的去處理罰的問題,以實現在處罰行為人,慰藉受害者的同時能去的最大的社會教育效果。犯罪學則是盡力去研究犯罪的產生土壤,去研究如何預防犯罪,如何去為犯罪定製最恰當的刑罰。犯罪學為刑法學修正刑罰手段提供了素材與指導。
望有幫助
Ⅳ 犯罪學演算法學嗎
應該算是法學,但參雜有大量心理學和行為學的理論,與普通的法學相差較大,自成一派,我查閱過資料後,資料中顯示的是「犯罪學屬於行為科學,特別著犯罪學重於社會學和心理學層面上的研究,因為界定模糊,義大利法學家加羅法洛定義了犯罪學的概念,使其自成一派」,因此,犯罪學無法歸類與法學,只是有所干係,「犯罪學」只能歸為「犯罪學」(PS:我碼了這么久不容易,又這么詳細,給個精吧)
Ⅵ 犯罪學在刑事法學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
中國的問題就在於犯罪學的研究力度不夠。
我的觀點是犯罪學超脫於或者超越於刑法學(你的刑事法學原則上還應包括程序法的范疇),這正體現了犯罪學的存在價值。因為應當犯罪化和非犯罪化的兩類行為都是犯罪學的研究對象,刑法學一般不關照這些不是刑法關注的范圍。那麼我認為二者還是有交集的,不過犯罪學並不是刑事法學的下位類,也不是他的子學科,因此很難說在其體系中的地位,至於作用,還是有的,犯罪學更重視從原因上角度去探究從而為刑事立法起到參觀作用,也可為刑事政策作參謀。至於刑事法學中的程序法部分與犯罪學的關系相對更遠。
Ⅶ 犯罪學為什麼是獨立學科
犯罪學學科性質與地位,是犯罪學研究的重要問題,直接關繫到犯罪學的學科發展方向和發展程度問題。
關於犯罪學學科性質的有著不同的觀點:
第一,認為犯罪學是刑法學的輔助學科;
第二,犯罪學是刑事法學中的一個獨立的學科,在刑事法學諸學科中處於最前沿的地位;
第三,犯罪學是社會學的分支學科;
第四,犯罪學是社會科學中的一個獨立的門類;
第五,犯罪學是社會學與法學兩門社會科學的邊緣學科——社會法學;
第六,犯罪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
Ⅷ 犯罪學與刑法學的關系
1.犯罪學與刑法學的聯系: 犯罪學:關於犯罪現象及其產生原因和預防對策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⑴犯罪學與刑法學的目的相同。 為了防止和減少犯罪而與犯罪作斗爭是這兩個學科的共同目的。 ⑵刑法學是研究刑法的科學,所以,犯罪學與刑法學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犯罪學與刑法的關系。 「沒有犯罪學的刑法是個瞎子,沒有刑法的犯罪學是無邊無際的犯罪學」。 刑法對犯罪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刑法為犯罪學提供了研究犯罪概念的邏輯點。 其次,法律所定義的犯罪始終是犯罪學所研究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對象。 再次,刑法和刑法學為犯罪學中的犯罪對策提供了最充分、最明確的刑事法律對策理論及其實踐。 ⑶北京大學法學院王世洲教授引用域外學者的論述,「犯罪學是刑法學的眼睛和牙齒」。犯罪學為刑法學提供了實證研究的材料與對策。 ⑷刑法學的研究成果,如它對犯罪行為法律特徵的確定、所確定的犯罪種類,為犯罪學研究方向及范圍的界定提供了條件。 刑法學中所研究的刑罰的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功能,也是犯罪學中犯罪預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方面,犯罪學的研究成果也為刑法學的研究—諸如在犯罪的心理態度、量刑原則、刑罰種類、量刑制度等方面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服務。 ⑸犯罪學與刑法學同屬刑事科學。 犯罪學與刑法學的區別: ⑴刑法學是一門規范性的法律科學,它以成文法為依據,對犯罪現象進行規范性研究,側重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徵以及犯罪與刑罰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准確地懲治犯罪。 犯罪學從犯罪發生的過程入手,通過揭示犯罪原因,尋求預防犯罪的方法,以制定預防犯罪的對策體系。 ⑵研究對象不同。 刑法學主要是研究關於犯罪和刑罰的法律理論,不是犯罪和刑罰這兩個現象的本身,而犯罪學是研究犯罪現象本身及其產生的。 犯罪學是前犯罪學科,著重研究犯罪實際發生以前的情況(產生原因與預防對策)。刑法學是犯罪後學科,犯罪發生以後的情況(懲罰犯罪與矯治罪犯) 刑法學是研究法律的法學,犯罪學是研究事物規律的科學。 ⑶兩者研究的范圍不同。 刑法學研究的是刑事法律中所規定的犯罪,即法定犯罪。 犯罪學研究的犯罪不僅僅限於刑事法律規定的犯罪,還要研究近似犯罪的違法行為和比較嚴重地危害社會的行為。 ⑷兩者研究的角度、出發點不同。 刑法學研究的角度是從犯罪的個體行為出發,著重個體行為的犯罪構成要件的研究。雖然目前承認單位也可以構成犯罪,但其最終的懲罰也要落到追究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犯罪學則把犯罪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來研究。 兩者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犯罪概念的理解不同。把社會危害性作為犯罪的本質特點,在這一點上,兩者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在刑法學看來,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只有達到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程度,才構成犯罪。
Ⅸ 犯罪學屬於法學還是社會學
對犯罪事實的認定,法學;對犯罪原因的研究,社會學,如犯罪心理學,極端人格的環境誘因等。
Ⅹ 什麼是犯罪學
犯罪學是一門以犯罪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廣義上還包括專門尋找犯罪行為出現的實際原因,以提供一個方法減輕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在我國大陸地區,犯罪學隸屬於法學,屬刑事法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