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如何強化法治思維
⑴ 如何強化法治思維,提高法治素養和能力
一是要培養法治思維理念。首先,要養成運用法治思維的習慣。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理念,使其認識到什麼是法治思維,為什麼要運用法治思維,怎樣運用法治思維,使「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成為領導幹部的常用語,使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自發的一種心理需求,養成依法履職、依規辦事的習慣。其次,要重視法治思維的實踐運用。在遇到權力與權利沖突、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沖突時,要牢固樹立民本意識,主動運用權利本位、正當程序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則處理問題,堅持依法辦事,減少官民對抗,樹立領導幹部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再次,要把握多種思維方式的合理運用。正確處理好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與法治思維的相互關系,使決策既合法合規、又合情合理。
二是要提升法治思維能力。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的提升,首先在於法律知識水平的提高。要不斷創新教育培訓方法,完善領導幹部學法制度,建立健全學法的長效機制。在學習形式上,要通過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法制講座等形式,通過舉辦領導幹部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定期組織領導幹部參加專門法律知識輪訓和新法律法規專題培訓。在學習內容上,既要學習憲法、通用法律知識以及與履行職責相關的法律知識,又要重視法律原則、法治精神等法治思維能力方面的學習培養。
三是要考核依法履職水平。要像考核經濟指標一樣,把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決策納入對領導幹部的考核內容,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要通過鼓勵、獎勵、晉職、晉級等激勵機制,引導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重視提拔使用法治思維意識強、善於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要按照有權就有責、濫權應擔責、侵權要賠償的要求,強化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對那些不依法辦事的領導幹部要嚴肅進行批評教育;對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權益帶來重大損失,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領導幹部,要嚴格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⑵ 如何著力強化法制信仰和法制思維推進從嚴冶軍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信仰這東西,真的止不住,真的。
⑶ 如何強化法治思維 堅持依法辦事措施
黨員幹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黨員幹部作為執掌國家權力和治國理政的重要主體,他們的法治思維、依法辦事的能力如何,將直接決定黨依法執政理念的落實、影響依法行政的效果。黨員幹部的言行具有重要的示範導向作用,其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本地、本部門、本單位的風氣。尤其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上海,在各方面都應起領頭羊的作用,黨員幹部如果沒有培育起法治思維、沒有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勢必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黨員幹部要適應新的要求,不斷強化法治思維,提高依法辦事能力。
法治思維是高素質黨員幹部的重要體現,是黨員幹部以法治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標準的思維。它要求領導幹部在想問題、作決策、定政策、辦事情時,一要強化心中有法的思維,始終把「法」字放在心上,真誠地尊重法律、信仰法律、敬畏法律,自覺地把法律作為處理各種問題的准則;二要強化遇事找法的思維,就是凡做決策、處理問題,都要先找法律依據,問問法律是怎麼規定的,看看提出的處理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三要強化人民授權和職權法定的思維,切實尊重和保護人民權利,自覺接受監督和承擔法律責任,把權力的運行置於法律的制約、監督之下,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事管人管權,任何時候都不能讓權力游離於法律之外;四要強化底線思維,遵守法律是黨員幹部的底線,黨員幹部要做遵守法律的表率,始終堅持以法律為准繩,對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言行,要求群眾做到的,領導幹部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領導幹部自己首先不能越雷池半步。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要進一步提升其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水平。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努力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應對、處理和解決各類矛盾和問題的能力,自覺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各級政府要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明確工作職責,梳理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標准,依法依規開展工作。
⑷ 如何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法治思維
要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法治思維,需要確立「三個深刻認識」:
一是深刻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做出的重大抉擇。必須清醒看到,在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探索並逐步走出依法治國的正確道路是極其不容易的,我們長期艱辛探索、不懈努力的經驗必須堅持和發揚,偏差失誤、教訓代價必須記取。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育我們,法治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必須始終堅持用法律的准繩去衡量、規范、引導社會生活。我們黨治國理政,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秉持法律這個准繩,用好法治這個方式。
二是深刻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保障。我們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項工作任務之重前所未有、各種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現在同以往任何時候相比,依法治國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必須靠依法治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三是深刻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我們黨和國家要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根本的制度性保障是靠法治,要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依法治國,通過法治為黨和國家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
⑸ 如何強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帶頭學法尊法用法
1、要堅持帶頭學法,不斷提高法治素養。把學習憲法和黨章作為首要任務,原原本本地學,逐條逐章地看。把學習做好領導工作必需的法律法規作為關鍵所在,既要學習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也要本著「干什麼、學什麼」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學習與履行職責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堅持勤學、真學、善學,帶著問題學習,聯系實際思考,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推動學法常態化、制度化。
2、要堅持帶頭尊法,發自內心信仰法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切實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堅定性,增強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的自覺性堅定性,牢牢把握人民在法治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切實增強憲法意識,帶頭抓好憲法實施,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堅守法治的思想基礎,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行引領社會風尚、培育法治文化。
3、要堅持帶頭守法,切實做到依法用權。把握權力邊界,按照「法定職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要求,對已經明確的權力邊界,要嚴格貫徹執行;對權力邊界不清晰的,要抓緊依法界定清楚。堅持秉公用權,處理好情與法、利與法、權與法的關系,切實做到公正用權、公平處事。主動接受監督,習慣於在「聚光燈」下行使權力,在「放大鏡」下開展工作,確保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充分發揮制度的監督約束作用,有針對性地立制度、建平台、定規矩,帶頭強化制度執行,主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4、要堅持帶頭用法,嚴格依法依規辦事。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作決策,把合不合法、合不合規作為決策的前置審查條件,最大限度防止決策不當、決策失誤。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改革發展,自覺在法治基礎上凝聚改革共識,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風險,確保改革於法有據、蹄疾步穩。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從嚴管黨治黨,把黨章作為管黨治黨的根本依據,與時俱進加強黨內法規建設,落實主體責任,嚴守政治規矩,不斷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⑹ 怎樣培養法治思維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觀看,觀摩一些法制書籍或者是法制節目,可以學習一些法制內容來培養自己的法治思維。同時可以參加辯論隊,或者是校辯隊來培養一下辯證思維
⑺ 如何把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落到實處
提高軍人待遇。
⑻ 軍人如何培養法治思維
①講法律,以法律為准繩。
②講證據,以事實為根據。
③講程序,以程序為軌道。
④講法理,以法理為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