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末日道德經

末日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2-24 05:13:28

1. 為何中國的預言書中沒有世界末日

有,只是中國人的思想比較高深,一般人領悟不了,我國對世界末日的預言已經超脫在末日之上。
比如老子的道德經,講大道,關於末日只是道的一個過程,不是結果,自然無需去預言。
祖先早就明白了這些道理,超脫末日之上。

2. 如何評價網上流傳的《道德經的驚天秘密》

這就是有些人喜歡折騰,喜歡編著玩的成果唄。雖說我們的文言千年不變,但過往的著作流傳至今,往往和原初版本會相差很大的。這中間有訛傳的可能,也有後人刪改的可能,但若刪改,有何必費勁心思弄什麼句讀,這種人為費勁該斷句的思路似乎太陰謀論而成本也太高了一些吧。所以題目中那篇文章說的不可信。道德經,今天的版本和原始的版本的確是差很遠的,但絕不是因為什麼句讀方面的原因。關於《道德經》,我們討論的時候一般總會拿出93年湖北荊門市出土的所謂郭店楚墓竹簡來說事。這批竹簡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裡面有老子道德經三組竹簡以及其他一些竹簡。也就說,這個版本的道德經是最接近老子所在年代的,查郭店版道德經與今本道德經,我們能看出來基本是一回事,然而文字上有不少不同。但不同的文本正巧可以提供證據來說明那種斷句是正確的。講道德經真相居然不提郭店楚墓竹簡,忒也不可思議了。而這個《老者解讀老子》的作者,雖然很機靈會重新斷句,但是他便是不知道居然還有戰國時代的老子文本出土——這個直接能揭穿這貨的言論——對比一下就知道了。我們挑這個所謂老者斷句的一段來和郭店楚墓竹簡的文本做個對比,就能說明問題了。老者斷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郭店文本: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羨,羨曰轉,轉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又四大安,王處一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 世界末日你怕嗎

末日就在這幾年~ ~(有可能超過2012年)~但是』不會太久~~

死亡是痛苦的~不會因為人多一起死'就減輕痛苦~~(而且』不見得會快速死去)~~

這兩年』大約有十幾個七級以上的地震~還有大海嘯~各種難治的病毒』(瘟疫:比如:非典)~~老天爺在警告我們了(根本原因是道德下滑)…可能不只是溫室效應造成冰山融解~可能溶解的冰水改變了整個地底的結構~~

中國大陸是這次末(拿掉)日的大舞台~會出現兩極化的結果~有人會有很好的結果~有的人下場就會很慘~~

世界(拿掉)末(拿掉)日:很多博物館有科學證據(比如:化石&海底發現的建築..他們科學進步的遺跡~超過我們現在的科學)』證明曾經有好幾次的世界(拿掉)末(拿掉)日...諾亞方舟&雅瑪文化遺跡~
都是真的..
推(拿掉)背(拿掉)-圖~還有劉(拿掉)伯(拿掉)溫(拿掉)金(拿掉)陵(拿掉)預-言:這幾年將會有大瘟疫~還有'格(拿掉)庵(拿掉)遺(拿掉)錄~還有諸-葛-亮(孔-明)的馬(拿掉)前(拿掉)課~~西方也有許多末(拿掉)日預-言~比如:聖經(拿掉)啟(拿掉)世(拿掉)錄~無巧不巧'不謀而合~大多說:"就在這幾年"~
祝福您!

4. 1、2012世界末日真的回來嗎 2、有好多人、好多道理知道但是很難做到,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請收消息。發給你了 ,2012不是末日,是新的開始。
好多道理知道但是很難做到,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這個問題,建議你看看《老子》也就是《道德經》
人不是靠什麼束縛,惡人需要靠法律來束縛,法律一拿掉,惡人就要做壞事,甚至法律都還在呢,他也還是做壞事,所以不是束縛能管住人,而是自己的心才能管住自己。
孔子一直推崇「仁義」,這其實也只是一個束縛,叫人要仁義。惡人也可以把仁義掛在嘴上,可以把仁義用在偷盜上,他們會認為在偷盜時把風和斷後就是仁義,卻不知偷盜本身就是錯的,因為他們沒有道德。

所以老子在兩千年前就說了,先有道後有德,德都沒了,才跑出來個仁義。

其實你不管做什麼事,都憑你內心就對了,不要去聽你大腦。現在人類的大腦已經被世界污染,充滿了慾望。如果你凡事憑著愛心的角度出發,就是對的。而不是看別人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每個想法,每一件事,都要經過內心判斷,你確定符合愛心的標准,就去做,不用去管別人說是對是錯。現在人做事都是做對自己有好處的事,這是錯的,為了自己往往會傷害別人。

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都是以前積累的福報,人不是只有一世,我們都一樣有很多個前世,人有靈魂。只有多幫助別人,來世才有更好的生活。人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天堂和地獄是存在的,當然你可以把他看成比喻,天堂就是美好的世界,地獄就是痛苦的世界。

一直在為了自己而去傷害別人的下世就是要去地獄了,一點也不誇張。經常用心去思考,你的做事方式就會慢慢改變。如果不去聽心,一直聽大腦指揮,你會離你的心越來越遠。

這是也我們的世界為什麼變的這么冷漠的原因,因為人人為已,達爾文的進化論,讓人學會弱肉強良,讓人以為人沒有靈魂,而且還有人說「人不為已,天誅地滅」。這種錯誤的論斷會讓人下輩子過的很痛苦。只有聽內心的人才能避免被毀滅的危險。

5. 邊際效應,老好人的末日

大家好,我是海龍龍,這里是海龍龍侃經濟,今天我想跟大家像侃的是,邊際效應,老好人的末日。

邊際效應,如果光拿這四個字出來的話,這絕對是個很空洞的片語。

其實關於這個片語的含義,我們的老祖宗,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提到過了,老子曾說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好了,海龍龍侃經濟,歡迎您的閱讀,轉發,收藏,評論與建議,以及歡迎給文章補充好的說明材料,謝謝。

微信公眾號:bizhe

作者微信:MAX_DODO

6. 解釋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者,無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者,無也。 —老子《道德經》

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大約150億年前,在這四大皆空的「無」中,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爆炸了。時空從這一刻開始,物質和能量也由此產生,這就是宇宙創生的大爆炸。

剛剛誕生的宇宙是熾熱、緻密的,隨著宇宙的迅速膨脹,其溫度迅速下降。最初的1秒鍾過後,宇宙的溫度降到約100億度,這時的宇宙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形成的一鍋基本粒子湯。隨著這鍋湯繼續變冷,核反應開始發生,生成各種元素。這些物質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來越大的團塊,並逐漸演化成星系、恆星和行星,在個別天體上還出現了生命現象。然後,能夠認識宇宙的人類終於誕生了。

這幅大爆炸圖景,是目前關於宇宙起源最可能的一種解釋,被稱為「大爆炸模型」。大爆炸理論誕生於20年代,在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進行補充和發展,但一直寂寂無聞。直到50年代,人們才開始廣泛注意這個理論,不過也只是覺得它很好玩,並不信服。人們更願意認為,宇宙是穩定的、永恆的。

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學上有強大的說服力。我們不得不相信,宇宙有一個開始,也將有一個終結。它產生於「無」,也終將回歸於「無」。

宇宙:可有始,可有終?

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期,有關創世的問題,一向是留給神去解決的。宇宙起源於何處?終點又在哪裡?生命如何產生?人類怎樣出現?對這些疑問,許多宗教都能給出一份體系完備的答案。至於上帝從哪裡來,這種問題是不該問的。

直到最近幾個世紀,人們才開始學著把神撇開,以超越宗教的角度,去思考世界的本源。這樣一來,就有一個重大的原則性問題需要解決:宇宙是永恆存在的,還是有起始的?

這兩種說法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對於普通人來說,更是難以理解。假設宇宙在時間上沒有起源,即過去一直存在,那麼宇宙的年齡就是無窮大了。無窮大這個概念,一聽就讓人頭昏腦脹:既然是已經過去了無窮久的時間,我們的「現在」又是什麼呢?而如果說宇宙是有起始的,那麼它就是從「無」中突然產生的了,這最初的一剎那,又是怎樣呢?

憑著人類在短暫的生命中獲得的常識,實在是很難想明白這些東西。不過,我們可以從科學上尋求一些佐證。大爆炸模型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宇宙的年齡有限,這個說法令人信服的直接理由,來自物理學中一條最基本的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這條科學史上最令人傷心絕望的定律,冥冥中早已規定了宇宙的命運。

簡而言之,第二定律認為熱量從熱的地方流向冷的地方。對任何物理系統,這都是眾所周知並且顯而易見的特性,毫無神秘之處:開水變涼,冰淇淋化成糖水。要想把這些過程倒過來,就非得額外消耗能量不可。就最廣泛的意義而言,第二定律認為宇宙的「嫡」(無序程度)與日俱增。例如,機械手錶的發條總是越來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緊,但這就要消耗一點能量;這些能量來自於你吃掉的一塊麵包;麥子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吸收陽光的能量;太陽為了提供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氫來進行核反應。總之宇宙中每個局部的嫡減少,都須以其它地方的嫡增加為代價。

在一個封閉的系統里,嫡總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這時,系統內部達到一種完全均勻的熱動平衡狀態,不會再發生任何變化,除非外界對系統提供新的能量。對宇宙來說,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達熱動平衡狀態,就完全死亡,萬劫不復。這種情景稱為「熱寂」。

宇宙正在緩慢地、但堅定不移地走向這無法抗拒的命運,幾代智者為此懷疑人類的存在是否有意義。暫且撇開這種沮喪的情緒,作一個簡單的推理,我們就可以發現,宇宙不可能有無限的過去。很簡單,如果宇宙無限老,那它早就已經死了。以有限速率演變的東西,是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的。換句話說,宇宙必然是在某個有限的時間之前誕生的。

大爆炸:有推論有根據

第二定律明示了宇宙有起始,但這個重要推論竟然被19世紀的科學家忽略了,它只是在後來成為大爆炸模型的佐證。該模型的提出,是基於20世紀初的天文觀測。

20年代,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注意到,不同距離的星系發出的光,顏色上稍稍有些差別。遠星系的光要比近星系紅一些,即波長要長一些,這種現象被稱為「哈勃紅移」。它說明,各星系正以很高的速度彼此飛離。一列火車快速駛遠時,它的汽笛聲聽來會沉悶很多,因為聲波相對於我們的頻率變低、波長變長了,這就是多普勒效應。把聲波換成光,產生的效果就是紅移。哈勃對眾多星系的光譜進行研究後確認,紅移是一種普遍現象,這表明宇宙正在膨脹。

這一發現,奠定了現代宇宙學的基礎。

如果宇宙正在膨脹,那它過去必定比較小。如果能把宇宙史這部影片倒過來放,我們勢必會發現,在過去的某個時刻,所有的星辰都是聚合在一起的。這個時間大概是100多億年前,要准確推斷它比較困難。

另外,宇宙膨脹的速度會隨時間發生變化,這與引力有關。萬有引力作用於字宙中一切物質與能量之間,起到剎車的作用,阻止星系往外跑,從而使膨脹速度越來越慢。在誕生初期,宇宙從高密度狀態迅速膨脹,隨著時間的推移,體積越來越大,膨脹速度越來越小。將這個過程向回追溯到宇宙創生的那一刻,可以發現當時宇宙體積為零,而膨脹速度為無限大。這就是大爆炸。

大爆炸是空間、時間、物質與能量的起源。這些概念都不能外推到大爆炸之前。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引起了大爆炸,這些問題在邏輯上就是沒有意義的。那以前所有的,只是「無」。

以上所述僅是旁證,似不足以令大多數人信服。如果150億年前發生了一場大爆炸,如此驚天動地的力量是否在今天的宇宙結構上留下了某種印跡?於是,有一陣子,科研人員熱衷於尋找宇宙創生的遺跡,勁頭賽過當年的宗教考古學家尋找伊甸園。亞當和夏娃的文物是一樣也沒發現,原初宇宙最重要的遺跡倒真給找出來了,這就是微波背景輻射。

按照大爆炸理論,最初的幾分鍾里,宇宙是一個熾熱的火球,到處充滿溫度高達幾十億度的光輻射。由於此時的宇宙處於熱動平衡中,這種輻射具有獨特的光譜特徵,稱為「黑體譜」。1965年,貝爾電話公司的兩位物理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偶然發現,宇宙確實浸潤在一種熱輻射之中。這種輻射以相同的強度從空間各個方向射向地球,其溫度約為3K,譜線具有完美的黑體譜特徵。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是對大爆炸模型最有力的支持。

知道了今天宇宙背景輻射的溫度,就很容易推算出,宇宙誕生後約1秒鍾各處的溫度約為100億度。在如此高溫下,不僅我們熟悉的物質無法存在,連原子核也會被撕得粉碎。宇宙只能是一鍋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等構成的基本粒子湯。

隨著這鍋湯變冷,核反應發生了。中子和質子很容易聚合在一起,產生由兩個質子、兩個中子組成的氦核。計算表明,氦核形成的過程持續了大約3分鍾,形成的氦約占宇宙物質總質量的四分之一。這個過程用完了所有的中子,餘下的質子就成了氫原子核。

因此,大爆炸模型預言宇宙應當由大約25%的氦和75%的氫組成,這與天文測量結果極為符合。最初三分鍾里形成的氫與氦,構成了宇宙中99%以上的物質。形成行星和生命的豐富多彩的重元素,只佔宇宙總質量的不到l%,它們大部分是在恆星內部形成的。

根據推斷,宇宙的形成距今約100~200億年。

生命:既永恆又無恆

天文觀測表明,各種天體的年齡均小於200億年,這與大爆炸理論契合得非常好。我們的地球大概是50億年前形成的,人類出現的時間更短得不值一提。宇宙現在還算得上年輕,擔憂末日的來臨,對單個人來說是十分無聊的事。然而,為全人類的命運想一想這個問題,還是有必要的。

按照大爆炸模型,宇宙在誕生後不斷膨脹,與此同時,物質間的萬有引力對膨脹過程進行牽制。如果宇宙的總質量大於某一特定數值,那麼總有一天宇宙將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縮,造成與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如果宇宙總質量小於這一數值,則引力不足以阻止膨脹,宇宙就將永遠膨脹下去。

在非常遙遠的將來,比如1億億億年以後,所有的恆星都燃燒完畢,茫茫黑暗中,潛伏著一些黑洞、中子星等天體。宇宙的尺度已經膨脹到如今的1億億倍,而且還在擴張下去。在這個系統里,引力雖不足以使膨脹停止,但會不露聲色地消耗著系統的能量,使宇宙緩慢地走向衰亡。黑洞在霍金效應的作用下釋放出微弱的輻射,最終全都以熱和光的形式蒸發掉。足夠長的時間之後,連質子這樣穩定的基本粒子也衰變、消亡了,宇宙最終變成一鍋稀得難以置信的湯,其中有光子、中微子,越來越少的電子和正電子。所有這些粒子都在緩慢地運動,彼此越來越遠,不會再有任何基本物理過程出現。

這是寒冷、黑暗、荒涼而又空虛的宇宙,它已經走完了自己的歷程,面對的是永恆的生命,抑或永恆的死亡。這種情景,差不多就是「熱寂」了。

如果引力足夠強大,宇宙終有一天開始收縮,又將如何呢?在大尺度上,收縮過程與大爆炸後的膨脹是對稱的,像一場倒放的電影。收縮的過程起初很緩慢,隨後越來越快。在轉折點過後,宇宙的體積開始縮小,背景輻射溫度上升。漆黑寒冷的宇宙變成一個越來越熱的熔爐,生命無處可逃,全都被煮熟烤焦。最後,行星、恆星也毀滅了,分布在如今浩瀚空間中的物質被擠進一個很小的體積內,最後三分鍾來臨了。

溫度變得如此之高,連原子核也被撕毀,宇宙又成了一鍋基本粒子湯。然而這種狀態也只能生存幾秒鍾的時間。隨後,質子和中子也無法區分,擠成一堆由誇克構成的等離子體。在最後的時刻,引力成為占絕對優勢的作用力,它毫不留情地把物質和空間碾得粉碎。在這場與大爆炸的「暴脹」相對的「暴縮」中,所有的物質都因擠壓不復存在,一切有形的東西,包括空間和時間本身,都被消滅。

這就是末日。它是一切事物的末日。大爆炸中誕生於無的宇宙,此刻也歸於無。無數億年的輝煌燦爛,連一絲回憶也不會留下。

7. 求一些已完結的末世小說,主角能力很強的,性格有一點冷酷的

【末日來臨之弒神殺帝】

看老子如何在地球爆炸後,殺向眾神之星。別以為有軒轅劍,盤古斧就NB。老子以前在地球低調,那是老子沒實力。老子現在有實力,就該狂。天帝怎麼了,老子照樣不放在眼裡

8. 2012世界末日是真的還是假的 那天會發生什麼

你認為呢?如果說人類滅絕是世界末日,那麼可以說,世界末日早已到來,現在的世界就像蘇格拉底曾說的一樣「世風日下」,難道這不是世界末日嗎?
不管到底有沒有,你的擔心是沒用的,不如好好珍惜現在,珍惜你身邊的每個值得珍惜的人,別讓自己後悔,如果可以,多看看父母,多陪陪他們,和朋友在一起時多珍惜,要謙讓,不要睚眥必報,不好,多個朋友多條出路嘛!
請不要再想世界末日了,如果真有,那我們一定是那些死去的,登上船的不包括我們,
如果真有,一切災害都會發生,洪水,火上,地震,暴風,等等!

9. 老子的《道德經》中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的詳細解釋。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高明的有道之士,掌握了「德」的奧妙,他的言行無不符合「德」的原則,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有「德」,這才是真正有「德」的人。不高明的修道之士,並不諳知「德」的奧妙,他的言行總想符合「德」之原則,總以為自己有「德」,其實他並沒有「德」。

高明的有道之士,並不是故意想有為,但卻沒有什麼不為,因為他符合「德」的原則;不高明的修道之士,盡力想表現有為,卻什麼也不能為,因為他不符合「德」的原則。

最有「仁」的人,他實實在在去行仁事,但並不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的行「仁」;最有「義」的人,他有所作為,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人的行為;

最有「禮」的人,按一定標准行事,但是倘若別人不理解或不知道他的行為,他就會伸出手臂大嚷大叫,強迫別人跟隨他去行動。

所以,我們從這道理可以知道,失去了「道」後才有「德」,失去「德」後才有「仁」,失去「仁」後才有「義」,失去「義」後才是「禮」。

「禮」這個東西,是其它都失去後才有的,它實在是道德之末了。它標志著忠信的不足,是道、德、仁、義變得淡薄時才會出現的,當然就是禍亂的開始了。有預見的有「智」之士指出:道德的末日是愚昧的開始。因此,忠信守道的人立世,為人當厚道而不要薄情,處理要實在而不虛偽。所以要去掉不合「道」的前者,而取合於「道」的後者。

大意:
本章闡述的是世俗的道德仁義的表現和它們出現的原因。老子特別厭惡禮和先知(前識者),因為它們意味著禍亂和愚昧,主張舍棄這些虛華,歸於朴實。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