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護醫關系道德

護醫關系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2-24 10:21:52

❶ 醫患關系的道德規范是什麼

醫患關系中病人的道德權利
(一)基本的醫療權
病人享有平等的基本醫療保健權,即每一個病人都享有基本的合理的診治、護理的權利,有權得到公正、一視同仁的待遇。
與病人平等的基本醫療保健權相對應的是醫師為病人診治的基本義務。
(二)對疾病的認知權
病人對自己所患疾病有知悉的權利。這項權利為現代醫學模式和醫患關系模型所特別要求,是病人權利的實質內容之一。
與此相對應,醫師有解釋說明病情的義務,即醫師應該用病人或其家屬、代理人能夠聽懂的語言,告訴病人有關診斷、治療和預後的信息。
(三)知情同意權
知情同意是病人自主權的一個最重要而又具體的形式,是醫學科研和人體實驗、臨床醫療領域的基本倫理原則之一。
知情同意權的意義,不只是為了爭取病人合作,增進醫患關系和諧,提高醫療效果,而且還體現在對病人的尊重,並保障病人自主權的合理行使上。

❷ 處理護患關系的基本道德要求不正確的是

1 夯實基礎護理,提供優質服務,
「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落實「十個一」服務:一張真誠的笑臉;一聲親切的稱呼;一壺熱水;一次規范的入院介紹;一個准確的入院評估,健康宣教;落實好病人的第一頓飯;回答好病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為病人第一次輸液穿刺成功率100%;一張溫馨的護患連心卡;一次溫馨的安全提示。規范護士的服務行為,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2 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增強責任心、杜絕差錯事故
組織減少醫療糾紛心得交流會,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豐富的知識能使護士具備高度的靈敏性和洞察力,及時准確地發現病人存在或潛在的健康問題並及時解決。護士要加強責任心,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以增強護理效果,提高護理質量。
3 學習法律法規,並用法律保護自己
學習法律法規,加強護理人員法制觀念、規范護理工作,加強工作責任是防範差錯發生、避免護理糾紛的前提。法律是人們行為規范的准則。 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比其他醫護人員更為密切,這就加大了醫療糾紛的發生率。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健全,公民法制觀念也不斷增強,尊重患者的權利,保障患者的合法權益,並用法律保護自己。
4 注意護士儀表,提高綜合素質
在工作中,面對廣大服務對象,護士的舉止應優雅大方、規范得體、著裝整潔、步履輕盈、面帶微笑、發不過肩、不濃妝艷抹。良好的印象能使護士在短時間內贏得病人及家屬的好感和信任,對提高護理質量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用巧言消除患者顧慮,啟發病人實話實說,讓他們發泄對醫療服務的不滿,如果確是醫護方面存在不足,應及時改正工作中不足之處,並以積極態度解決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不協調的護患關系,主動向患者道歉以取得患者理解和諒解,消除糾紛隱患。

❸ 護理道德的關系有哪些

❹ 護士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

護理職業道德是護理社會價值和護士理想價值的具體體現,它與護士的職業勞動緊密結合。形成高尚的護理職業風范,對指導護理專業的道德發展方向,調節護患關系,促進醫療衛生戰線的精神文明建設,造福於人民的健康事業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職業道德的基本概念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以善惡為評價標准,通過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系、調整人們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所謂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從事正當職業、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應當遵守的行為准則。職業道德是共產主義道德和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護理職業道德,是在一般社會道德基礎上,根據護理專業的性質、任務,以及護理崗位對人類健康所承擔的社會義務和責任,對護理工作者提出的護理職業道德標准和護士行為規范。是護士用於指導自己言行,調整護士與病人,護士與集體,護士與社會之間關系;判斷自己和他人在醫療、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科研等實踐過程中行為是非、善惡、榮辱和褒貶的標准。
二、護理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1.對護理職業價值的正確認識
這是對道德理論的認知,形成道德觀念的基礎,也是理解和掌握道德規范的前提。
2.職業道德情感
以純潔、誠摯的情懷愛護生命,處理職業關系,評價職業行為的善惡、是非。
3.職業道德意志
在履行道德義務過程中,自覺克服困難,有排除障礙的毅力和能力。
4.職業道德信念有發自內心的履行「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真誠信念和道德責任感。
5.良好的職業行為和習慣
三、護士職業行為規范
1.熱愛本職、忠於職守、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患者極端熱忱。
2.滿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求和、愛美的需要,使之處於最佳心理狀態。
3.尊重病人權利,平等待人,做病人利益的忠實維護者。
4.審慎守密,不泄露醫療秘密和病人的隱私。
5.求實進取,對技術精益求精。
6.對同事以誠相待,互敬互讓,通力合作。
7.舉止端莊,文明禮貌,遵紀守章,助人為樂。
8.廉潔奉公,不接受病人饋贈,不言過其實,不弄虛作假。
9.愛護公物,勤儉節約。
10.以奉獻為本,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❺ 構成護患關系的基礎是道德關系還是技術性關系

技術性關系是護患關系的基礎基礎,是維系護患關系的紐帶。這是護士人文修養課本當中的原話。
一個好的護士或者醫生,首先要具備的是良好的品德,也就是醫德。但是,題目是護患關系的基礎,試問,如果你對患者感情安慰的再到位,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當站在雙方立場上,也就是站在護士、醫生和患者及其家屬的立場上,首要目的,也是當務之急,是趕緊治好、護理好病人,只有這樣,雙方才都會放心。
你的道德再高尚,但是患者畢竟是新的,你的道德固然重要、固然好,但是病人首要的是需要你給他解決病痛,這就是技術性問題。
此外,再說一句,身為護士、醫生,必須要以醫德為先,有才無德是廢才、害才,而有德無才你只是庸人,相比較起來說,庸人雖然無有大用,但是其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要遠遠小於害才。當然了,大家最希望的還是一個人德才兼備。總而言之,德與才兩者皆不可或缺,但是在某一個觀點和立場或者概念上,我們要根據書中所說,合理選擇。

❻ 從護患關系、護士執業中的倫理角度說明遵循的道德規范有哪些

從醫護關系護士執業中的倫理角度說明遵守道德規范的意義,哪些呢?該是哥盡其責,互相體諒

❼ 該科護士之間的關系缺失哪些道德要求,應如何處理

一、建立和諧醫護關系的重要性 1)保證醫療過程的完整性。醫療過程是醫護間不斷交流信息的過程,是治療信息的傳遞和反饋不斷循環的過程。在信息交流中任何一個環節的信息阻塞都會影響整個醫療過程的順利進行,良好的醫護關系是保證醫療過程完整性的基本條件。 2)適應醫療過程的多樣性南於疾病的類型不同,病人的心理、社會狀況不同.治療手段和救治的緩急程度也必然不同。因此,要求醫生和護士在醫療過程巾應不斷調整關系,以適應治療過程的多樣性。 3)維護醫療過程的非偏性。由於醫護各自業務水平和醫德修養水平的不同在工作中都可能出現「角色偏差」,平等的醫護之間可以互相監督、互相制約,使醫生、護士不出現或少出現角色偏差.即使出現也能及時糾正。 醫學是最能充分體現人類互助精神的領域,而醫生與護士的精誠合作,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既是醫護人員醫德修養和醫德實踐的具體體現,也是完成醫療過程,解除病人疾患,促進病人康復的重要保證。因此,作為新型的醫護關系,應是以同心同德、互相支持、真誠合作的道德規范為基礎。如何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 1 建立相互平等的同志關系,主從有序 醫護人員工作在臨床第一線,承擔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重要作用,其關系的優劣,對治患的成功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於醫護雙方各有自己的專業技術領域和業務優勢,故醫護關系的背後就是診斷、治療與護理的學科合作。一個病人的就診、治療、康復的過程,就是醫護雙方的一種合作的過程,兩者在學術上有著相互平等的關系,醫護之間只是職責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更沒有孰重孰輕之別。但在醫療過程中,醫護存在著交替變換的主從關系。據有關資料記載,從病人入院到出院一般需要19 個環節,其中診斷、擬定治療方案、綜合分析病例等4 個環節由醫生獨自完成,其餘15 個環節都離不開護士的勞動。特別是在病情變化、擬定和實施護理計劃、搜集整理臨床資料、解除病人痛苦方面,護士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要站在為醫學事業負責,向患者提供全程優質服務的高度,自覺地擺正自己的位置,建立起醫護雙方的相互平等、在不同環節有主有從的和諧關系。這種平等和諧的關系,不僅是業務上的學風問題,也是一個醫風問題;不僅是調節醫護倫理的道德規范之一,也是醫德高尚的標志之一。 2 建立相互信賴的合作關系,分清責任 醫護之間相互信賴, 維護團結。從人格上相互尊重、從業務上相互關心。在醫療過程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氛圍,這是作為醫護人員的基礎道德,不僅是做醫生、護士,也是做人的道德標准。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還要分清各自的責任。對病人的診治過程,是一個醫護協作的過程,但由於醫生和護士因學科劃分和擔負的任務不同,各自主管不同環節、不同方面的醫學任務。醫生的工作復雜、勞神、責任重大,需要淵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診療過程中,擔負著直接和首要的責任;護理工作具體、繁重、緊張,需要極其細致、耐心和一絲不苟的直接操作,在護理中擔負著主要和直接責任。醫護雙方要理解對方的工作特點,分清醫療、護理過程中的責任,尊重對方的人格,信賴對方的能力。不要出現輕視一方現象。特別是防止輕視護士的傾向和苗頭,也不能出現老護士看不起年輕醫生,老醫生認為養活護士的觀念。在這里作為護理人員由於接觸病人機會多,交流多,也有在患者面前指責醫生醫療缺陷和上級護士看不起下級醫護人員,在基層醫院上轉或治療過的病人面前,隨意指責基層醫護質量低、醫療條件差的現象,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影響醫患關系。作為合作者,要善於發現對方的困難,並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真誠的關心與幫助。在發現醫生出現差錯時,護士應有善意指出並幫助其糾正的義務,而絕不能有意無意地詆毀醫生。同樣醫生應主動關心護士的成長進步與業務的提高。通過相互體諒與幫助,可以使醫護關系更加默契,不斷提高互相合作的層次。 3 建立相互支持的業務關系,共同提高 在臨床實踐中,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為護理工作提供了依據;護士認真執行醫囑,對醫療工作提供了護理支持。這是醫護雙方互相支持的重要方面。此外,由於護理工作的特性,護理人員還可以利用自己接觸病人機會多,觀察病人比較細,聽到病人家屬反映多的優勢,及時對診療工作提供信息和建議,甚至及時發現醫療上的差錯,如個別開錯方,用錯劑量等情況。因此,護士絕不能輕視自己的工作,不要滿足於機械式地執行醫囑,按吩咐被動工作。醫生則做到尊重護士的勞動,無私地發揮自己的專長,同時也應學習護理知識,取長補短,戒除固步自封、自以為是。這樣不僅能提高醫療質量,也能建立起合理的、科學的醫護關系。 4 建立相互體貼的真誠關系,自重自愛 醫生護士的工作,不僅各有特點,而且各有難處。醫療護理過程中的合作,是醫學事業的需要。生活上相互體貼,則是同志之間的友情。由於醫生護士的特殊關系,醫護之間多朝夕相處,晝夜相守。所以,應相互體貼與諒解各自的辛苦,在生活上相互關心,建立起真誠的同志關系。對廢寢忘食或積勞成疾的醫生,護士要給予生活上的體貼,對家庭負擔重、生活不便的護士,醫生應多給予關照和幫助。但是由於醫護關系大多數是建立在男女之間,所以,在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體貼,建立起親密無間的同志合作關系是必要的,發展同志間純潔無暇的友情也是應該的。但應自重自愛,恪守同志間的倫理道德,維護各自的職業道德形象。只有這樣,醫護之間的良好關系才能在共同致力於發展醫學事業的基礎上,得以發揚光大,持久永恆。

❽ 社會主義醫患關系的道德要求中,患者有哪些權利

患者具有生命健康權、身體權、隱私權、平等醫療保健權、知情同意權、病人自主決定權等。

生命健康權 包括生命權和健康權。生命權是指自然人的生命安全不受侵犯的權利。公民的生命非經司法程序,任何人不得隨意剝奪。健康權是指人體器官及各系統乃至身心整體的安全運行,以及功能的正常發揮。陳志華律師說,絕大部分醫療糾紛涉及患者的健康權。

身體權 是自然人對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支配權。身體權與健康權既相互聯系,又有嚴格的區別。陳志華律師列舉了一例醫院擅自取死者臟器的侵權糾紛案件。原告稱:被告在死者在沒遺囑、未經親屬同意的情況下,未辦理合法手續,擅自在患者故世後10小時內解剖了死者的屍體,並取出了全部臟器作為標本,這已構成侵僅。要求被告返還死者遺體及臟器,賠償精神損害補償費並要求被告賠禮道歉。被告辯稱:患者去世,原告即提出要求屍解,醫院為查明死因,進行屍體解剖是必要的、合法的,原告訴被告侵權理由不能成立,原告無端指控被告侵權,損害醫院名譽,給醫院造成了經濟損失,故反訴要求原告承認錯誤、賠禮道歉、停止侵害,並支付死者遺體在醫院存放期間的費用及本案的訴訟費用。法院判決:參照我國民法通則關於保護財產所有權的規定,原告享有對死者屍體的處分權。被告既未答應原告提出的條件,也未按有規定辦理屍體解剖手續,便在原告對被告的診斷及治療提出異議的情況下,對死者屍體自行進行解剖,並將死者屍體內的心、肝、肺等臟器取出,其行為不符合國務院頌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違反了《解剖屍體規則》,侵犯了原告對死者屍體的處分權,被告應將從屍體內取出的臟器全部返還給原告。判決被告賠償精神損失費共5000元。陳志華律師說,這起案件反映了人的身體權是不可侵犯的。

隱私權 實際是病人人格權的一部分。隱私資料的公開將嚴重地侵犯患者的名譽權、人格權,給患者的政治生命、工作、家庭生活、愛情等方面造成經濟上和精神上的損害。陳志華律師說,對於患者隱私權的保護,在臨床醫學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除法律法規規定外,未經患者同意,患者的病歷資料不得交予其他人或組織閱讀;(2)臨床醫學報告及研究,未經患者本人同意,不得用真實姓名和真實病歷方式對外公開報道,也不得作為文學作品的方式報道;(3)臨床醫學攝影資料應充分徵求患者同意。不得隨意拍攝可暴露患者身份或特徵的資料。更不能將可能暴露患者身份或特徵的醫學攝影資料作為藝術攝影作品對外公開。(4)臨床手術直播或電視播放必須徵得患者和其親屬的同意及授權書,並應堅持盡量避免暴露患者身份或隱蔽部位的原則。

平等醫療保健權。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患有疾病或損傷時,享有從醫療保健機構獲取醫療保健服務的權利。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公民的醫療保健權並非完全是無償獲取醫療保健的權利。

患者知情同意權,是指病人有權知曉自己的病情,並可以對醫務人員所採取的防治醫療措施決定取捨。知情同意的實質是患者方在實施病人自主權的基礎上,向醫療方進行醫療服務授權委託的行為。《執業醫師法》第26條規定,醫師應當如實向患者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但應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醫師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應當經醫院批准並徵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屬同意。

關於手術同意書的法律性質,陳志華律師認為是醫療機構履行告知義務、患者和家屬行使其知情同意權的書面證明,同時也是醫院管理制度的規定。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同中有關人身傷害侵權責任的免責條款無效,禁止免責條款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德。因此,手術同意書不具有免除醫療機構過失責任的法律效力。陳志華律師說,在手術過程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如剖腹探查術,預定的手術名稱與醫生在開腹後的情況不相符,需要醫生當機立斷並做出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先簽署相關的文件,如下述的日本手術同意書中有「我同意接受上述的手術。此外,對於依據多數醫師判斷採取認為適當且必要的追加手術、或者手術變更情況也表示同意。」在美國手術同意書中有「特同意醫師及助手們不受現在難以預測的狀態所導致的情況所約束,在手術的過程中,實施預定手術、或與其相異但認為屬於必要或者系我們期望的手術或治療。」「特許可拍攝、放映為醫學、教育、科學目的,在照片與說明不能判明個人身份的前提下,對我身體適當部位進行的手術與治療進行攝像拍照。」陳志華律師介紹,某醫院婦產科為一位50歲的女性患者因子宮肌瘤行子宮全切手術。術中醫生發現患者左側卵巢有問題,在未向家屬和病人交待的情況下,將左側卵巢與子宮一並切除。術後患者恢復順利。數月後,患者在另一所醫院行常規B超檢查時,發現"右側卵巢囊腫,左側卵巢缺如",向原手術醫院提出質疑。這起案件都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權。

病人自主決定權是病人權利中一種最基本的權利,是保障其生存與健康的基本條件,是醫療活動中權利制衡、防止醫務人員濫用權利的重要因素,也是醫學人道主義的重要內容之一。陳志華律師特別強調,病人的自主權並不是無限制性的自主權,病人的自主權必須服從國家法律法規的特別規定。如有的患者不聽醫囑自動出院,就是病人自主決定權的體現,但醫師應進行記錄並讓患者簽字。

❾ 護理道德關系的核心

(一)概念

1、護理道德:指護理人員在其職業活動中,正確處理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行為准則及規范的總和,並以此作為評價護理人員的標准。

2、護理倫理學:是以一般的倫理學基本原理為指導,研究護理道德的一門新的獨立學科。即是研究護理道德的一門科學。

(二)護理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從廣義上講,護理倫理學是研究護理學在為病人、為社會服務中應遵循的道德原則的科學。護理倫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包括:

1、護理人員與服務對象的關系:核心

2、護理人員與其它醫務工作者的關系

3、護理人員與護理學、醫學的關系

4、護理人員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三)護理倫理學的研究內容

1、 護理道德的基本理論

2、 護理道德規范

3、 護理道德的培養、教育及評價

(四)護理倫理的實質:要求護理人員保持護理專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在護理工作中對一切人實行高質量的人道主義服務,保護病人及一切服務對象的權利及尊嚴,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五)護理倫理的特殊性

1、護理工作的廣泛性、社會性與護理道德關系的多維性

2、護理工作的嚴格性與道德的進取性

3、護理工作的整體性:良好的道德修養+豐富的護理學知識

4、護理工作的藝術性:護理道德與護理實踐的統一

❿ 護理道德關系有哪些

道德關繫到這個是看你自己心裏面的,就是屬於一種心理問題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