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十大法治人物
『壹』 2008年十大法制人物
2008年十大法治人物 12月4日晚8點,中央電視台將推出「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特別節目《法治的力量——2008》。特別節目將評選產生2008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經各方推薦,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候選人現已產生,法制網今天簡要介紹這些候選人的事跡。
(排名不分先後)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王江 男,51歲,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郊區分局某派出所民警。王江是佳木斯市松木河鄉7個自然屯、3個農場、方圓133平方公里區域內惟一的警察。為了山區百姓的安寧,他把家搬到這里,一干就是13年。他結合農村警務工作實際,創造了王江農村警務工作「十法」。他曾榮立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08年7月,被公安部、人事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
鄭太順 男,45歲,福建省長樂市人。紙牌、麻將,有人用它賭博,鄭太順卻用它們來勸賭。多年前,嫂子賭博輸掉100多萬元,這件事深深觸動了他。為了讓像嫂子那樣的人盡快遠離賭博,他大膽地將賭局中潛藏的種種玄機公之於眾。並開設專門反賭公益熱線,24小時義務為飽受賭博之苦的家庭服務。2008年9月8日,鄭太順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反賭研究會」,潛心研究勸人戒賭的方法以及賭局中的種種騙術,並將出版專著。
馬未都 男,52歲,北京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館長。
1996年,馬未都作為惟一一名群眾代表,參與文物保護法的起草制定,提出「允許私人收藏文物」的建議,2002年文物保護法進行修訂時被採納。馬未都創辦了我國第一個私人博物館,不僅填補了建國以來私立博物館的空白,而且定期策劃組織專題展覽,宣傳國家文物保護方面的政策法規。2008年,他歷經艱辛,從法國將流失國外的兩件圓明園瓷瓶追回,又從英國追回國寶級文物紫檀塔。2008年9月,新的觀復博物館落成,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公益性私人博物館。
戴元龍 男,37歲,福建省莆田公路稽徵處工作人員。2002年,戴元龍起訴電信公司,索要固定電話市內話費清單;2003年、2004年他起訴移動、聯通兩公司收取「來電顯示費」;2005年7月,起訴移動公司收取「國內漫遊費」。2005年11月,他起訴移動公司收取「簡訊息代收費」,該案二審勝訴,是同類案件國內首例終審勝訴。
鄭廣宇 男,55歲,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局長。河北省第一個被判處死刑的廳級領導幹部受賄案、在河北省犯罪金額最大的豪門集團總經理貪污案等大要案成功偵辦的背後,人們記住了鄭廣宇的名字。鄭廣宇,從事檢察工作近30年,直接辦理和組織指揮查處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大要案。在繁忙的辦案之餘,鄭廣宇還熱心應用法學和檢察實務研究,出版了大量在全國檢察系統頗有影響的專著,並因此成為中國法學會會員。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韓長安 男,41歲,山西潞寶集團董事長,全國人大代表。作為民營企業的董事長,韓長安一直被當地群眾稱為「編外普法人」。截至目前,潞寶集團向潞城市中小學生贈送法律教材6萬余冊,價值近50萬元,向農民贈送法律讀本8萬余冊,價值56萬余元。潞寶集團在企業建立了民間第一家普法中心,大力推進依法治企工作。韓長安還積極投身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主動安排刑釋解教人員到企業就業。潞寶集團被長治市命名為「安置教育幫教示範基地」和「五五普法農民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教育基地」。
梅景田 男,63歲,北京市延慶縣農民。自幼生長在長城腳下的梅景田,30年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長城。作為長城防踏踩小組中年齡最大的成員,他大力宣講長城知識,收集相關文物,制止破壞和污染長城的不良行為,義務保護北京延慶石峽村周邊20多里的長城。2008年,梅景田被國家文物局授予「文物保護特別獎」,同時榮獲了「長城優秀保護員」的光榮稱號。
王百姓 男,56歲,河南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民警。在排爆這一特殊警種里,王百姓先後參加了國內數起特大爆炸案件的偵破和重大事故的查處工作,為偵破案件及處理事故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他被人們稱作「和死神打交道的人」。2008年7月,王百姓被公安部、人事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光榮稱號。
王子英 男,49歲,北京市一名消費者。2008年9月
13日,王子英在酒樓就餐時,因自帶酒水而被強行收取了100元的開瓶費。王子英認為酒樓的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及自主選擇權,遂將酒樓告上法庭。經一審、二審,王子英勝訴。王子英「開瓶費」官司的勝訴,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一些地方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聲明,稱餐飲企業設置「禁止消費者自帶酒水」的規定,或對消費者自帶的酒水收取「開瓶費」屬不公平交易。有的地方還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對「開瓶費」說不。
林文 女,19歲,福建人,大學生。10年前,林文剛剛8歲,便開始和媽媽一起用愛心關懷、幫助戒毒者。10年裡,林文堅持通過寫信、打電話、探望、上網等方式,與全國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9名染毒青少年建立了幫教關系,其中有17人達到聯合國規定的3年半沒有復吸的戒毒標准,戒毒時間最長的已近十年。林文曾經是我國年齡最小的注冊禁毒防艾志願者,被團中央授予「中國百優青少年志願者」稱號,當選聯合國「攜手兒童青少年抗擊艾滋病」愛心大使。林文現在是一名醫科大學的學生,她有一個夢想就是去聯合國做禁毒防艾大使,以便更好地幫助更多的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費雲龍 男,52歲,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法官。他用自己對事業的熱愛創造了當法官13年,審結各類民事案1100餘件,無一錯案,無一發回重審或改判,無一超審限,無一引發上訪、纏訴的卓著成績。2000年至2003年,在身患膀胱癌的情況下,他仍堅持工作在審判崗位,審理刑事案件327件。其中,在他病情最重的2002年審理了133件刑事案件,創造了年審結刑事一審案件的全州最高紀錄。200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授予費雲龍「全國模範法官」榮譽稱號。
王利明 男,47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2008年,物權法頒布實施。這一法律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也凝聚了一大批法律工作者和法學專家的辛勤勞動,王利明正是他們的優秀代表。王利明是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曾被評為第一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他先後參與了經濟合同法、合同法、專利法、產品質量法、物權法等多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和修訂工作,完成了《民法總則》、《物權法研究》、《侵權行為法研究》、《人格權法研究》、《合同法研究》等一系列著作,為推進我國法制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京城胡同「拍記隊」群體 在北京現存為數不多的胡同內,活躍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用鏡頭捕捉著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的點滴影像,用一張張鮮活而真實的照片向世人訴說著胡同的「美」以及四合院的「雅」。他們對北京胡同進行搶救性的民間發掘工作,用行動喚起人們對老北京傳統文化的珍惜和保護,用影像記錄著北京胡同的印記,呼籲更多的人來保護這獨特的文化遺產。
武秀君 女,46歲,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村民。5年前,武秀君的丈夫因車禍去世,留下270多萬元的債務。面對如山重債、年邁的公婆和兩個尚未成年的兒子,她毅然走上了養家糊口、替夫還債的道路。丈夫去世未到百日,武秀君開始拿著欠條和賬本挨家走,重新以自己的名義給人家打欠條。經過5年艱辛努力,她用行動履行了法律賦予的義務,還清了數百筆欠款,用真誠和汗水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趙玉中 男,48歲,安徽省巢湖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律師,8年來他接訪一萬餘人次,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500多件,勝訴率達98%。趙玉中被稱為「雷鋒式的平民律師」,榮獲「全國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稱號,並被推選為黨的****代表。
曹大澄 男,77歲,北京離休老幹部。2008年初,曹大澄在深圳對街頭流浪乞討兒童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詳細調查。隨後,他將兩萬多字的調查報告《救救孩子——深圳街頭棄嬰和病殘乞兒生存狀況調查手記》上報有關部門,得到高度重視。據此,深圳市展開了專項整治行動,19個拐賣、殘害、脅迫未成年人犯罪團伙被鏟除。2008年12月,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擊強迫、誘騙未成年人流浪行乞和強迫、誘騙聾啞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查處此類違法犯罪案件3600餘起,鏟除犯罪團伙320餘個,解救未成年人4200餘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袁月全 女,53歲,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官。1987年到法院工作以來,袁月全審理了近5000件上訴的婚姻家庭案件。她不僅把撲朔迷離的案件斷得明明白白,而且在作出公正判決的同時給當事人送上關愛,溫暖了許多破碎的家庭。面對眾多難啃的「骨頭案件」,袁月全還創造了調解率40%的奇跡。她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女法官、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法官十傑,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張京文 男,41歲,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張京文帶領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年輕檢察官們,不畏艱險、秉公執法、迎難而上,成功偵破了包括國家葯監局醫療器械司原司長郝和平案件在內的一系列大要案,為我國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書寫了精彩的一筆。 (轉於鐵血論壇)
『貳』 2014中國十大法治人物有哪些
CCTV2014年度全國十大法治人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立法修法的積極推動者專們——屬馬驤聰、 呂忠梅、周珂
對百姓負責的基層人大代表——浙江省臨安市板橋鎮人大主席朱忠華
「劉漢劉維特大涉黑犯罪集團案」案件辦理人員
背篼法官——四川省劍閣縣人民法院開封人民法庭庭長郭興利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雄飛
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張慧
江西省蘆溪縣宣風鎮司法所所長、首席人民調解員——楊斌聖
上海福喜案卧底記者——上海廣播電視台電視新聞中心深度報道組
湖南省永州市義務普法員——鄺秀潭
見義勇為群眾和集體——奪刀少年、杭州公交大火案救助集體、羊倌盧偉
『叄』 雲南的名人有哪些
1、聶耳
聶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藝,一作紫藝。祖籍玉溪,生於昆明。中學時代即加入共青團,參加革命活動。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師。1933年由田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進步音樂、戲劇、電影的創作和演出活動,並以"黑天使"的筆名發表藝術評論。1935年取道日本赴蘇聯,不幸於7月17日在日本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溺水逝世。
(3)雲南十大法治人物擴展閱讀
雲南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
雲南國土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4.1%,居全國第8位,總人口4770.5萬人(2016年) ,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下轄8個市、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
『肆』 十大法治人物
2012年十大法治人物包括:
跨國司法的國家護航——湄公河案專案組
公益律回師——佟麗華答
捨身救人的「最美學警」——李博亞
「三農」代言人——毛豐美
「嫣然天使」負責人——李亞鵬
年度致敬媒體——《人民日報》微博
尋親志願者(代表)——小梅、呂順芳、張志偉
刑訴法專家——陳衛東
候鳥守望者(代表)——李鋒、張厚義、呂忠民
年度特別貢獻——金淑萍(已故)、翟樹全、李培斌
『伍』 雲南有那些名人,最好是有功績的
熊慶來
熊慶來(公元1893~1969年)字迪之,彌勒人。曾赴比利時、法國留學,專攻數學,獲碩士學位。在法發表《無窮極之極函數問題》等論文,嶄露頭角。1920年創辦清華大學算學系及研究部,陸續寫成《高等數學分析》、《方程式論》等著作。1932年赴蘇黎世參加國際數學家代表大會,後留法國從事數學研究,撰寫了《關於整函數與無窮極的亞純函數》等論文,其創見被學術界稱之為"熊氏定律" , 1934年回國,重主清華大學算學系。1937年應聘回滇擔任雲南大學校長12。1949年到巴黎參加國際會議,在法治病從事數學研究。1957年回國,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任研究員直到去世。他 極為關心青年一代數學人才的培養,曾發現並培養了華羅庚等知名數學家。
聶耳
(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藝,一作紫藝。祖籍玉溪,生於昆明。中學時代即加入共青團,參加革命活動。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師。1933年由田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進步音樂、戲劇、電影的創作和演出活動,並以"黑天使"的筆名發表藝術評論。1935年取道日本赴蘇聯,不幸於7月17日在日本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溺水逝世。聶耳創作的歌曲有《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大路歌》、《開路先鋒》等30餘首,集中表現當時工農群眾的苦難和反抗,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堅決意志,成為"中國革命之 號角"。 其中《義勇軍進行曲》於1949年9月27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其墓在昆明西山,玉溪辟有聶耳公園昆明翠湖、西山及玉溪有聶耳雕像。
鄭和
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明初入宮為宦官,賜姓鄭。後從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為內宮監太監。世稱"三保太監"。1405-1433年,鄭和率27,800餘人,分62艘寶船,先後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灣和紅海、最遠到赤道以南非洲東海岸,歷經39個國家和地區,航程達10餘萬公里。此航海創舉,比葡萄牙人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還早80多年,比麥哲倫環球航行早100年。對中國的航海事業具有偉大的貢獻。
龍雲
龍雲(公元1884~1962年)原名登雲,字志舟,昭通人,彝族。原為唐繼部將,1927年胡若愚等發動兵變改組省政府成功,龍雲相繼任雲南省常務委員員主席、38軍軍長、雲南省政府主席、13路軍總指揮、國民黨雲南省黨部主任委員、滇黔綏靖公署主任。抗日戰爭時期,組織第58軍、第60軍參加中原抗日,後任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陸軍副總司令等職。秘密參加民盟,支持民主運動。1945年10月,蔣介石以武力改組雲南省政府,龍雲調任軍事參議院院長。1948年底至香港,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發展《我們對現階段中國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際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民革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龍雲是繼唐繼之後,執掌雲南黨政軍權長達18年的人物,對民國時期的雲南省有較大的影響。
皮邏閣
皮邏閣(公元697~748年)南詔第四代王,據胡蔚本《南詔野史》載,他於唐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 天寶七載(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他在位期間,在唐王朝的支持下並吞了其他五詔,使洱海地區統歸南詔管轄,將王都從巍山遷至大理,當時稱為太和城。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他入京朝貢,受到唐玄宗的禮遇,加封為"特進雲南王、越國公、開府儀同三司"。其後又加封"上柱國",並賜"龜茲樂一部"及金佛像等。
唐繼堯
唐繼堯 (公元1883~1927年)字蓂賡,別號東大陸主人,會澤縣鍾屏鎮人,父親是舉人,本人是秀才,舊學很深,身懷大志。1904年留學日本東京振武學校,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8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9年回滇後歷任清陸軍督練公所參謀處提調、陸軍講武堂教官、監督、社軍管帶等職。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蔡鍔指揮的昆明重九起義,1912年率軍北伐,任貴州都督,次年調任雲南都督。19015年與蔡鍔等通電全國反對袁世凱稱帝,任護國都督兼第三軍總司令。1918年出任護法軍總裁,並任滇川黔鄂豫陝湘閩八省靖國聯軍總司令、元帥。1922年創建雲南東陸大學,1927年2月部將胡若愚、龍雲、張汝驥、李選廷發動兵變,改組省政府,5月病逝於昆明,享年44歲,雲南當局舉行公葬,葬於昆明園通山。1935年國民政府為感念其護國之功明令褒揚,於1936年改公葬為國葬,補行國葬儀式,唐繼堯銅像也在昆明大觀樓落成。
盧漢
盧漢(公元1896~1974年),原名邦漢,字永衡,昭通人,彝族。為龍雲手下的重要人物。抗日戰爭時期任第60軍軍長,參加台兒庄戰役,後任第13軍團軍團長、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第一方面軍總司令。抗戰勝利,率滇軍主力赴越南接受日本投降。1945年10月龍雲被迫下台後,調任雲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雲南綏靖公署主任。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歷任雲南省臨時軍政委員會主任、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國防委員會委員、國家體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等職。盧漢繼龍雲之後,在民國時期執掌雲南軍政大權4年多,為新舊政權交替之際的重要人物。
楚圖南
楚圖南(公元1899~1994年)雲南文山人。1923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師范學校(今北師大)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在東北、山東等地任教及從事革命工作。 1935年到上海,在暨南大學任教,參加文化界的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受聘雲南大學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民盟,為民盟雲南組織的領導人之一,為團結廣大知識分子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先後在上海、香港等地進行盟務活動,1948年底到河北平山縣中共中央所在地,1949年隨軍進入北平,參與文教接管,出席新政協一次會議。新中國成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文教委員會主任、文教部長。1953年後到北京,先後任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會長、國務院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協副會長和黨組副書記、二至五屆全國政協黨委、一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人大常委、六屆全國人大副委員會。其著作主要有《楚圖南文集》(上、下)、詩詞集《蕊草集》,譯作《草葉集選》等。他還精於書法,各地園林名勝、紀念地多有刊物懸掛,文山西華園有楚圖南銅像。
李根源
李根源,生於1879年,字印泉,雲南滕沖縣和順鄉人,是一位愛國志人,著有《永昌府文征》《東齋詩抄》等,我國近現代著名政治家和學者。清代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公派留學日本學習陸軍,在東京與孫中山、黃興多有接觸,並於光緒三十一年(公元l905年)加入同盟會,因而被尊為國民黨元老。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學成歸國,受孫中山之囑托,李根源創辦「中國最進步、最新式」的軍事學校雲南陸軍講武堂,被委任為講武堂監督,不久升為總辦(校長),全面負責辦學事宜。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中的朱德、葉劍英都出身於雲南講武堂,為革命培養了一批骨幹人才。
李根源參加過雲南重九起義、護國運動、護法戰爭、反對曹銀賄選總統、抗日戰爭等。歷任國會議員、陝西省省長、北洋政府農商總長、代理國務總理、雲貴監察使等職。解放後,任西南軍政、行政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兼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李根源在軍界也功勛顯赫,曾授國民黨陸軍上將銜。
趙藩
雲南劍川縣向湖村人,白族。生於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農歷正月初七日。是清末民初雲南著名學者、詩人,他撰寫的楹聯、書法享譽海內外。
他書寫的大觀樓長聯經刊刻後懸掛在大觀樓至今,筆法雄厚豐腴,庄嚴秀麗,被世人稱為「璧合珠連」。也由於趙藩重書孫髯翁撰寫的長聯,對聯出典故作了細心探考,指出前人把「漢習樓船」典故中的昆明池錯當滇池了,典故中的昆明池為洱海,為更正這一錯認,他題書了兩副楹聯。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雲南重九光復,他的門生李根源請趙藩出山,總理滇西政務,趙藩積極響應,後被舉薦為眾議院議員,又被唐繼堯指派為雲南軍政府代表赴廣州,出任孫中山領導的護法軍政府七總裁之一兼交通部長。1915年參與討袁護法,榮獲「雲南舉義再造共和國」一等獎章。
撣寫成都武侯祠「攻心」聯知名。「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錢南園
錢灃(一七四O——一七五九)字東注,又字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乾隆辛卯(一七七一)進士,做過清代國史觀纂修官、江南道御史、通政司副史、湖南學政、湖廣道察御史等職。書法家錢灃(南園)的書法,端莊厚實,氣勢雄偉,使人[初見敬而畏之,愈久愈可愛]。也許會有人說,常見的顏體字怎麼會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其實書法作品達到經久耐看是不容易的,要達到較高水平,必須經過會、通、精、化的艱苦歷程。錢南園的書法有此顯著成就,是與他的人品氣質和刻苦磨練分不開的。他為人耿直,敢於當面指責乾隆皇帝的權臣和珅的過失,先後曾上書彈劾過陝西總督畢沅、山東巡撫國泰和布政使與易簡等的貪官營私重案。《清史稿》稱他[以直聲震海內]。五十歲後曾兩次到湖南任學政。他從小愛好書法,遍臨各家,專攻顏體,終身不懈。這與他景仰顏真卿的人品氣質有關。他的性格氣質與顏真卿有相似之處,雖然時代不同,遭遇各異,但剛正不阿,敢於斗爭的性格是相同的。因此,南園一生專攻顏體不是偶然的。他不僅在書法上有卓越的成就,還是個多才多藝的畫家和詩人。他善於畫馬,當時頗有名聲;兼善詩文,蒼郁勁厚,深得古意,著有《南園詩存》和《南園文存》等。
艾思奇
雲南騰沖人,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科學家聯盟,從此走上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道路。1934年撰寫《哲學講話》,在《讀書生活》上連載,後結集成《大眾哲學》。該書全面系統地講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無產階級哲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被毛澤東稱贊為「通俗而有價值的著作。」1937年奔赴延安,成為毛澤東的哲學顧問,並擔任抗日軍政大學主任教員、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等職。期間,發表了《哲學的現狀和任務》,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主張。1966年3月22日病逝,享年56歲。
『陸』 2019年度法治人物彰顯了什麼樣的法治精神
019年度法治人物彰顯了奉獻愛國愛家為人民服務的法制精神
『柒』 2009十大法治人物 用學過的政治知識評價(八年級上冊)
王金雲:花費50萬元幫助3萬多失足者走向新生
王金雲雖因對法律的無知曾入獄兩年,但他出獄後並未抱怨他人和社會,而是通過自己自強不息、堅持不懈地努力,積極創業,並依靠自身的力量在民間安置幫教刑釋解教人員的公益事業的道路上一堅持就是6年(截止2009年3月),累計愛心幫教了4萬多名失足者,花費了他和他的太太50多萬元打工積蓄和稿費。得到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認可,並先後榮獲過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手、全國十大法制新聞人物、廣東省十大新聞人物、第六屆「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等30多項榮譽。從王金雲身上體現出的這種面對挫折不自暴自棄、懂得感恩、頑強執著、積極向上、愛心奉獻、用行動詮釋使命與責任等精神,正是當代青年應該學習和發揚的。而社會對王金雲的寬容也就是對一個群體的尊重,同時他的「成功」也側面反映出了我國法治與文明建設的成果,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這也是創建和諧社會要大力提倡的。
『捌』 關於法治的經典事例有哪些
關於法治的經典事例有:
1、鄭宜棟
其主要事跡是1942年因家庭遭遇飛來橫禍而債台高築。半個多世紀以來,老人節衣縮食,67年裡三度為父還債。世界上最貴重的不是黃金,而是誠信。67年的時間償還了父親的債務,他用一生遵行了公序良俗。誠信,是構建法治中國的精神基石。
『玖』 2009年 2009年度中國十大法治人物評選暨揭曉晚會 觀後感 急!!
2009年度中國十大法治人物評選昨晚揭曉。人物偉大,事跡感人。遺憾的是,版有的評選遠離了評權選的主題----法治的力量;失去了評選的意義-----推進法治進程。因為-----
鄭宜棟——替父還債的老人
湖北長江大學救人的大學生團體
張寶艷——「寶貝回家尋子網」創辦者
是道德的楷模,是可以進入感動中國的人物。相反,張寶艷的寶貝回家親子網的建立恰恰是對法治的諷刺。試想,如果法治力量的強大,有必要還要民間千辛萬苦尋找失去的孩子嗎?
我想,真正可以選為法治人物的應該是----
孫中界----以斷指抗擊釣魚執法,用自己的鮮血維護法律的尊嚴;
潘蓉------抵制強行拆遷,用國家的《物權法》抗擊違憲的地方政府的《拆遷條例》
『拾』 湄公河行動方新武原型是誰
《湄公河行動》中方新武一角的原型人物是緝毒警察柯占軍。
柯占軍,男,哈尼族,雲南西雙版納景洪市人,198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一級警司警銜,系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公安局禁毒支隊情報調研大隊副大隊長。
2003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他總是沖鋒在最前面,先後參與了湄公河武裝護航、"清網行動"等大型任務,以及公安部部署境外特殊任務;他多次打入毒梟內部把一個個毒販緝捕歸案。
個人主辦毒品案件33起,抓獲毒販64人,繳獲毒品53千克,參與協辦毒品案件101起,繳獲毒品837千克、毒資1000萬元,各類槍支7支。先後3次獲嘉獎,2011年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2012年8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柯占軍同志為革命烈士。2013年3月16日,"2012年度雲南十大法治新聞紅榜人物"頒獎典禮在昆明舉行,柯占軍、吳軍等2名公安系統民警入選紅榜人物。
(10)雲南十大法治人物擴展閱讀:
柯占軍1981年7月出生,身高近180厘米,2003年警校一畢業就考上了公務員,成為西雙版納警方的一塊"招牌"。
他先後在政治部、看守所、瀾滄江水上分局等單位工作過。
根據新的禁毒形勢,2010年,州公安局在全州范圍內抽調年輕精幹、業務能力強的民警充實到禁毒隊伍,柯占軍被選中後欣喜若狂,稱可以幹上自己最愛的禁毒工作了。
2011年12月29日,他被任命為情報大隊副大隊長,在參加湄公河跨國護航任務中表現突出,受到上級表彰,並榮立三等功一次。
2011年年初,州公安局為了宣傳禁毒民警的犧牲精神,把每位民警 的音容笑貌拍攝成了一段視頻掛在公安網上,柯占軍帶著兩個酒窩的"標志性微笑"成了大家心中的永恆,永遠地留在版納警方的歷史上。
柯占軍2011年10月結婚後就參加湄公河的護航,緊接著被派往外省參加"清網行動",與戰友奮戰40天,輾轉三省20多個市縣,把一個販毒通緝犯抓獲歸案。
2012年2月23日凌晨5時,柯占軍剛從境外執行特殊任務歸隊,就參與到一起特大武裝販毒案的偵破中。2月23日下午18時許,西雙版納州公安局禁毒支隊接到情報,一夥毒販正在景洪市某小區進行毒品交易,警方火速組織民警進行抓捕。
抓捕過程中,毒販突然掏出手槍開槍拒捕,沖鋒在最前面的民警柯占軍被毒販開槍擊中,一名過往群眾遭犯罪嫌疑人槍擊受傷。經警方全力偵破,12小時內,參與"2.23"案件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一名毒販被擊斃,繳獲毒品48千克,軍用手槍一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柯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