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之所以可貴
⑴ 怕學生滑鄉村教師為他們編防滑神器,鄉村教師一般需要具備什麼品格
教師是一個非常神聖的職業,古往今來有很多名師,也有很多關於學生與老師之間感人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程門立雪的故事。雖然現在是網路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很快,出現了很多關於教師的負面新聞,但是一般人如果聊天時聽說對方是老師都會不自覺的平添一股敬意。而鄉村教師就是一種比普通教師更讓人敬佩的職業,尤其是去偏遠山村支教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因為鄉村教師身上具有很多優秀的品格。
一、不怕寂寞與孤獨的品德之所以說鄉村教師要忍受的住寂寞與孤獨,是因為鄉村生活不像城市生活那般繁復多彩。在城市中,我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可以邀請幾位好友一起去逛街、k歌,甚至去酒吧蹦迪,總之,城市生活中娛樂方式是非常多的。而在鄉村中,經濟可能不發達,基礎設施跟不上時代,即使你想出去玩,也沒有地方選擇。而且鄉村生活節奏比較慢,人們作息比較規律,城市生活中也許到了凌晨還沒有睡覺,而在鄉村中,很多人晚上10:00不到就已經入睡了。最重要的是很多人去鄉村當教師,是遠離了家鄉、親人、朋友的,在習慣鄉村生活之前,可能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孤獨寂寞的生活,這對於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
你覺得鄉村教師還有哪些可貴的品質呢?如果你也有什麼想補充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⑵ 圓明園被盜十二動物銅首文物我看不出它們的藝術價值所在,為什麼那麼珍貴,流失海外的卻要用天價來購回
這是關於民族尊嚴的問題。
⑶ 關於文明的故事
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廣州的一段廣告:大德不止大德路,孝德不止光孝路,童真不止童心路,信諾不止執信路……廣州現在創建文明城市,作為其中的一員,我們也要出一份力。可是怎樣才算講文明,怎樣才算有道德呢?我向媽媽提出疑問以後,媽媽笑了笑,說:「來,我們到街上觀察一下就知道答案了。」
出了門以後,我們經過一個菜市場。媽媽指著離入口最近的一個開雜貨店的阿姨,她正忙得不可開交。媽媽問我:「知道為什麼那位阿姨生意那麼好嗎?」我想了想,說:「應該是阿姨東西很便宜吧。」媽媽說:「不只是這個,最重要的是她做人正直誠實。她賣的東西貨真價實,比別的地方便宜,因為她並不是為了利益而開這店子,而是為了便利市民。孩子,聽了這件事以後,有什麼看法?」「我覺得誠實的人是有道德的人。」我敬佩地看著那位阿姨說。
我們到了車站,等了一會兒就上了公交車。車上很多人,我和媽媽連扶的地方也沒有。一個哥哥看見了我,趕忙站起來,把座位讓給了我。我和媽媽正要謝謝哥哥,突然看到一個抱著小寶寶的阿姨剛上了車。我連忙向阿姨招了招手,叫阿姨來我的座位坐,阿姨很感激地跟我和媽媽說了聲謝謝。媽媽在我耳邊溫柔地說:「你和那位哥哥都有樂於助人的心,你們都是有道德的人!」
下了車,我們到了烈士陵園對面的廣場。那裡有很多小朋友在學溜冰,我們就坐在花壇邊看著。我們聽到一個媽媽教導她的孩子走的時候不留下垃圾,而且要把垃圾分類。我和媽媽都笑了,因為我們知道講文明的人是有道德的人。
回家路上,媽媽語重心長地跟我說:「孩子,道德和文明不只是今天所遇的事。還有待人接物有禮貌。遵守交通規則,愛護環境等等。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多不文明、不道德的惡習,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改掉,這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一起加油吧。」我認真地點了點頭。
做一個講文明,有道德的人,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做到廣州,文明城市。
⑷ 中學主題班會教案哪裡有
教案(一)從我做起,實踐基本道德規范——主題班會教案
目標: 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貫徹《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並
落實到行動中去,培養自身道德素質。
出席者:格致中學高三(3)班全體同學和班主任。
形式: 討論會和文藝節目相結合。
內容:
一、 開場白,引入話題
主持人簡略地介紹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背景和對於社會和個人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 轉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二十字的討論過程
1、 愛國守法
文藝節目表演:歌唱、朗誦、口琴伴奏《我愛你,中國》
主持人引用鄧小平爺爺「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切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的名言,指出無論在哪裡,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
2、 明禮誠信
甲: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講禮貌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要內化為個人素質,要曉之以「禮」,才能導之以行,誠信是明禮基礎上進一步的要求,是對人的道德的要求,是平等交往的基礎,人無信而不立。
乙:一份報道說:「高校被污染,教師不認真備課,疏於和學生接觸,忙著在外賺錢,抄襲,剽竊他人學術成果。學生
心胸狹窄,缺乏集體主義精神,文明禮貌。不文明現象比比皆是。」這些都是「明禮誠信」的反面例子。我認為,應該加強科學管理,完善各種制度和規則,化理論為方法和德行,讓「不文明」、「不守信」之不正之風不在滋生。
丙:高中生在這方面似乎比大學生好一些,向明中學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學生在誠信方面做得較好,但「看到老師給的考試分數高時,馬上主動更正「的同學只佔14.6%,還有其他一些不良的風氣,如「老實人吃虧」、「利字擺中間,誠信撇兩邊」這樣的想法仍存在。媒體也應加強這方面宣傳,給全社會製造一個「誠信為本」的輿論環境。
主持人總結:誠信對人格和良心都有重要的地位,要憑著良心做人,以誠信為准則。(音樂烘托)
3、 敬業奉獻
甲:職業道德在企業、崗位上的作用,加入WTO後的發展方
向,青年人應提前培養職業道德的修養。
乙:要實現價值,先要創造價值。人在社會中的價值主要是通過自己的工作來實現的,要做好本職工作。
丙:查文紅老師就是「敬業奉獻」的典範,她的決定是下崗工人的重新定位。她下崗後在教育事業中繼續實現她的價值。人們所發揮的主觀能動性是敬業奉獻的動力,不應受客觀環境的限制。
主持人總結:4050計劃中有一個例子,一名下崗女工通過不斷地學習,再就業,成為一名營業員,在工作中愛崗敬業,全身心投入,現在成為了營銷部經理。所以,敬業是對社會進行奉獻的最好的形式。要立足本職工作。(音樂烘托)
4、 勤儉自強
甲: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克勤克儉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它不僅是治家立業實踐方式,更可升華為一
種與人格修養相貫通的美德,可以磨練人的意志,培養人
的德行,鞏固人在修養實踐中所養成的正直、剛強、清廉
等種種節操。在新時期,「勤儉」又被賦予了新的涵義。最
近水費漲價就是政府的一種宏觀調控,它不僅提示我們水
資源的可貴,也要求人們要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資源,
這一政策也是與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相一致的。對
於企業來說,也應該運用科學技術,加強管理,用更少的
資源投入生產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勞動生產率,
提高服務質量。
乙:一些小學生使用一卡通,家長可通過磁卡限制花費,但這一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亂用零花錢」的現象。「勤儉」不僅要靠他人監督,更要上升為一種自覺意識。在國外,孩子通過幫家裡幹家務來掙零花錢的例子已經屢見不了。我們要明白自己父母賺來的錢是來之不易的。
丙:在高校校園內,尚未掙錢的大學生花錢大手大腳的現象也比比皆是,他們的月花費超過家庭開支。有人甚至認為「不會花錢,就不會賺錢」,在食堂,大學生浪費糧食的情況也屢有發生。我們必須認清這個錯誤觀念。我們即將步入大學校門,希望這類現象不要在我們中間發生。
丁:我想到了高校宿舍樓中的一幕景象:寢室旁的水池邊空無一人,十幾只水龍頭就嘩嘩地流著水,顯然是梳洗完畢的
同學沒有養成隨手關閉水龍頭的習慣。勤儉節約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音樂烘托)
5、 團結友善
甲:要成功,必須團結奮斗。大凡取得科研成功的人都有團結協作的搭檔,或者同仁,或者助手。有共同的目標,才能
共同努力。學生的本職是學習,我們的集體如果能團結起
來,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就能共同提高成績。
乙:團結是國家穩定的根本。友善是團結的前提。歷史上有漢武帝不注重團結最終失敗而唐明皇帶領將士團結奮戰,最
終成功的先例。所以加強團結協作是很重要的,因為當你有一個思想與別人分享時,別人也有一個思想,通過友善的交流,就會有兩個思想。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團結起來就有無窮的力量。
主持人總結:團結友善是立身處世之本。「一手獨拍,雖疾無聲」「團結就是力量」這些的警句提醒、告戒、勉勵我們:無論是朋友間,還是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相互與人為善,互愛互助,於集體,於國家,便能產生比天時、地利更重要的人和。人和之所以可貴,在於能產生「1加1大於2」的效應。中國有十二億人口,如果不團結就是一盤散沙,凝聚
在一起就成為力量無窮的沙袋。道德修養有時往往是和藝術修養聯系在一起的在我們的班級中,也不乏有藝術修養的同學,下面就有同學為我們展示她的才藝。
同學演奏二胡
三、 在時代大背景(中國入世)下,做好「基本道德規范」的深刻意義
1、 中國入世,我們要做哪些准備。
同學:機遇來自對挑戰的應付。加入WTO後,中國企業的處境變得更艱難,如何尋找機遇,自強不息,創出佳績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雖然競爭意識不斷上升,但道德意識的至高地位不受動搖。我覺得,就我們自身而言,必須做到德才兼備才能迎入世的挑戰。一個人的道德面貌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他才能智慧的發揮和事業的成功。知識固然重要,但只有在道德規范下才能真正成為人類的有益力量。只有服務於善良的目標,才能真正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德和才都不可偏廢。有才無德,「才」就會用偏方向,有德無才,不但實現不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目標,而且會在激烈和殘酷的競爭中被淘汰。
2、 在學習中,家庭中,社會中所應做的准備
同學:在當前,我國正在加強和改善政治體制,在科學領域也發生深刻變革。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也須有側重點不同的改革。在學習中,要注重學習效率,公平在家庭中要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在社會中要遵循社會公德,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的基礎,應引入實踐。
3、 同學補充
同學:正像同學說的,人才應加強自身競爭力,必備的條件不僅是加強學識,更重要的是加強道德意識。入世究竟是利是弊,是迎接挑戰還是坐以待斃,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努力。
四、 班長代表班委向全班同學發出「倡議」
倡議書
同學們:
「公民道德建設」是我們每個公民的一件大事,更是青年學生的一項重要任務。藉此《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之際,我們向全班同學發出倡議:
按照《綱要》的要求,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努力學習道德知識,積極實踐道德規范,切實提高道德修養,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知難而進,一往無前,艱苦奮斗,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
讓我們共同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推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盡一份力!
上海市××中學
高三(3)班班委 團支部
×××年12月
五、 班主任作評論和總結
從這個班會中,我看到了同學們昂揚的鬥志和激越的志氣。你們完成了認識上的兩個飛躍。在哲學上,第一次認識的飛躍是通過實踐得到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第二次飛躍是理性認識、科學理論再回到時間中去,接受實踐對它的檢驗,指導人們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我也想補充一點,談談自己對「人的價值」的看法。人的價值的實現有兩方面要求,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但貢獻重於索取。人的生活不能脫離集體、家庭、父母、社會。我們實現自己的價值需要有學識,從古到今,有三類飽學之士:第一類是林則徐,他是禁煙第一人,但卻被發配新疆,治黃河成功後卻被繼續發配,他成為了西部大開發的第一人,開拓荒地,最後被發配南疆。我們要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第二類是陶淵明,避開塵世,做閑人,然而矛盾普遍聯系,他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第三類就是像《黑冰》中的郭小朋,把智慧用在不恰當的地方——開發毒品。我們要做像林則徐那樣的人,雖然歷盡磨難但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教案(二)孝敬父母(主題班會教案
〖教學背景〗
1、 國家教育部去年頒布了《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要求學校抓住不同的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其重點教育內容之一。「孝道」歷來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內容,也是中國傳統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根據《教育大綱》的要求,對於學生進行\"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教育。
2、 如今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一來到世上就被父母當成掌中寶呵護著,認為父母給兒女做牛做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對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們總覺得父母嘮叨、麻煩,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卻從來不會從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懂得體諒父母生活的艱辛與勞累,那就更談不上去關心和孝敬父母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學生進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顯得尤為迫切。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孝敬父母,即讓學生懂得怎樣去孝敬父母。
〖教學重點〗 怎麼樣孝敬父母
〖教學過程〗
一、 聽閻維文的歌曲《母親》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附歌詞: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裡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
問:為什麼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題: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孝敬父母 二、感受父母崇高、無私和偉大的愛:為什麼要孝敬父母(感念親恩)
A、初步感受
1、讓學生看圖片,認識兩個人:父親,母親。教師明確: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著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裡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
B、深入認識
1、老師講有關父母關心愛護兒女的真實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腎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症」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麼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②年輕母親捨身救兒: 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采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媽媽的全部。」
提問學生:從上面的故事裡你看到了什麼?
2、學生講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請講:①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興的一件事
3、父母並不能每時每刻都在做令兒女特別感動的事情,有的學生甚至沒有過這種體驗,但他們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動。請學生講一講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父母做什麼工作?什麼時候上下班?工作時間長嗎?你覺得你的父母辛苦嗎?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地工作呢?
4、聽聽父母的心聲。請家長發言談培養孩子的感受。
5、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給家長及在場所有人的父母。
附歌詞: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累 你們為撫養兒女 遭了多少罪 頭發白了 不會再變黑 皺紋添了 不會 再消退 起過多少早 貪過多少黑 你們為培養兒女 多少心也被操碎 眼睛花了 走路已駝背 牙 齒掉了 說話常瑣碎 常言說 可憐父母心 直到我們有了兒女 才能真正體會 最感動就是天下父 母心 兒女長大要去飛 老人怕給添累贅 換一杯茶水 鋪一下床被 問一問飯菜 合不合口味 父 母如今 到了這個年歲 健康長壽 多少錢也買不回 常言說 可憐天下父母心 直到我們有了兒女 才能真正地體會 最感動就是天下父母心 老人健康長壽 多少錢也買不回
6、心靈表白
同學們現在你們有話對爸爸媽媽說嗎?現在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一句是什麼?
二、 如何孝敬父母?(學會做人)
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詞所說:①父母為我們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累,那麼我們該怎麼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教師講一個古代兒子孝敬老母親的感人故事:《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不掉眼淚。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學生評價韓伯愈(是一個孝子,性格善良,孝敬母親)
②講一個現代兒子孝敬母親的感人故事: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症後,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後,瞞著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 問:從這個真實的故事裡你看到了什麼?
2、 請每個學生寫幾句簡短的話概括:談一談怎樣孝敬父母?
讓同學讀一讀自己寫下的話,請家長點評,談關於孝敬的看法 3、父母很希望聽到兒女祝福的話語,如果要寫一句祝福的話在父母生日時送給父母,應該怎麼寫? 比一比誰寫得好
4、下面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哪些是同學們做得最好的?請講一講讓同學們學一學
①了解父母各個方面(如: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麼?辛苦嗎?爸爸媽媽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你了解爸爸媽媽的身體健康狀況嗎?你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不當面頂撞父母,不和父母發脾氣
③生活節儉,無浪費現象,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
④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
⑤有心事主動和父母說,經常與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溝通)
⑥碰到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徵求和認真考慮父母的意見.。
⑦外出時,在徵得父母同意後,應把去向和時間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護法)
⑧努力學好各門功課,經常主動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不讓父母操心
⑨父母親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誠懇的指出(實話實說)
5、巧解孝敬誤區:學生討論下面同學的做法
①有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馬上學習。最近學校開展孝敬父母的活動,要求學生在家能幫助父母承擔一些家務勞動。但小林卻說:「學習成績優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餘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學習成績再優秀也不行)
②小剛是一名初一學生,在學校里活潑開朗,可回到家卻不願和父母講在學校的事,有什麼心事也不願和父母講,總是一個人獨自呆在屋裡。問他為什麼,他說:「父母只會嘮叨,和他們沒什麼好說的。」(缺少溝通)
③在課堂上,老師批評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贍養父母的錯誤行為。小明說:「等我工作後,每月都給父母生活費就行了。」只是每月給父母生活費就是孝敬父母嗎?(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愛更為重要)
④一位學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後寫下了一段話:為了我們的媽媽,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讓媽媽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讓媽媽做又苦又累的生活,讓媽媽過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媽媽,等著我給你過最幸福的生活吧。
5、除了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之外我們還要孝敬爺爺奶奶和身邊的老人,最後請聽有關孝敬的歌曲:《孝敬父母》
附歌詞孝順是疼愛 孝心是祝福,孝敬就是幫父母忙忙家務下下廚,瓜果梨桃買給父母嘗嘗鮮,訂份晚報常為父母讀一讀,孝敬父母 常把愛當作兒女的禮物,父母的一顆心 圍著兒女轉,孝敬父母讓老人想起兒女就滿足,孝順是疼愛 孝心是祝福,孝敬就是陪父母嘮嘮家常散散步,趕上長假多帶父母去旅遊,星期禮拜常跟父母住一住,孝敬父母 常把愛當作兒女的禮物,父母的一輩子 吃了多少苦,孝敬父母讓老人的晚年享享清福
教師總結發言:
剛才這首歌唱出了孝敬父母的一些具體作法,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通過這節課我們對如何孝敬父母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其實孝敬父母並不是要求我們以後轟轟烈烈的去為父母做什麼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有時候關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個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雖然父母愛我們並不想過要什麼回報,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愛,沒有我們回報的愛,這愛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關心我們的人,我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甚至我們的祖國都是關心我們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愛,一個家庭才能美滿,人們在學校里、在社會里才能和諧相處;大家都能獻出愛國家才能興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結束)
附教案設計思路:關於對學生進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我認為首先必須認識到關於對學生進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詳見教案中的教學背景), 這樣我們才能避免應付式的教育,才會更有熱情的去做得更好。其次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為什麼要孝敬父母,即感念親恩的教育。二是怎麼樣去孝敬父母,即學會做人。那麼如何去處理這兩個方面的關系?如果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那麼就談不上怎麼樣去孝敬父母了,所以讓學生學會感念親恩是非常必要的,但這不是孝敬教育的最終目的,孝敬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學生懂孝敬,會孝敬,能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這應該是廣大父母最願意看到的。如果只注重用親情體驗來進行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這方面的教育,而忽視(不具體)實際行動的教育,可能會出現「學生懺悔、感恩的淚水流得多,孝敬父母的實際做法卻懂得太少」的現象,也就是說學生明白要孝敬父母、樂意孝敬父母,卻不懂如何能做得到、做得好。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在整個教案中,怎麼樣去孝敬父母這個環節是很重要的,不能形式化。再次是歌曲運用的問題,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我認為不能忽視音樂感染和震撼的力量,可以說在某些時候老師的千言萬語往往比不上一首好的歌曲。本教案中一共用了三首緊貼主題,內容具體的歌曲,第一首《母親》讓學生初步感受父母的愛,以此創設了一個極妙的氛圍導入主題。第二首歌《天下父母心》唱出了做父母的艱辛和對子女無私的愛心,是對為什麼要孝敬父母的最好回答。第三首歌《孝敬父母》更是貼切的回答了怎麼去孝敬父母這個關鍵的問題。
⑸ 如何提高職業素質
提高職業素質:
1、誠信和正直,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直接決定了這個人對於社會的價值。而在與人品相關的各種因素之中,誠信又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2、培養主動意識,很多人比較內向,在學習和工作中還不夠主動,不善於推銷和宣傳自己,但是,要想在現代企業中獲得成功,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的主動意識,在工作中要勇於承擔責任,主動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並不斷改進方式和方法,此外,還應當培養推銷自己的能力,在領導或同事面前要善於表現自己的優點。
3、客觀、直接的交流和溝通,開誠布公的交流和溝通是團隊合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人與人之間遮遮掩掩、言不由衷甚至挑撥是非的做法都會嚴重破壞團隊中的工作氛圍,阻礙團隊成員間的正常交流,並最終導致項目或企業經營失敗。
⑹ 我心目中的中學生演講稿,讀起來朗朗上口的!!!
我心目中的中學生形象2007年05月26日 星期六 上午 11:17有人說 我們是被寵壞的一代
我們在甜美悠長的童年中長大 // 不識甘苦 不懂飢寒
有人說 我們是稚嫩的一代
我們在美妙的世界編織夢想 // 又在溫暖的懷抱中消解人生
然而今天 站在這尺高台 // 我要以青春的翅膀作肩
以時代的號角為柱 // 請你們為我們的青春作證
我們是五千年華夏文明的子孫 //我們是中華武術龍獅精神的後裔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桂城中學生//我們的信念有龍的傲骨支撐
誰說我們被寵得不知天高地厚 // 青春的籌碼難道不能奏響生命的華章
我們有明亮的眼睛 和未經歲月渲染的玲瓏剔透
我們的臉上有最燦爛 最陽光的笑容
我們的雙手雖然柔軟而細膩 // 但也有過勞動的痕跡
但是 我們並不是脆弱的玻璃 // 脫離了父母的羽翼一樣可以扶搖直上九萬里
誰說 我們是長不大的溫室小花 // 我們正在用腳步丈量世界
用自己的雙眼去求索未來
誰敢貿然斷言 我們心中就沒有魯迅 朱自清//
誰敢否認我們中間就沒有愛因斯坦 居里夫人
二十一世紀是我們的責任源 // 我們桂城中學生的凌雲壯志必定充盈九霄雲漢
君不見 幽靜的圖書館里我們奮筆疾書 //昔來人往的書店裡我們如飢似渴
華燈初生的喧囂夜晚 我們篤守一壁清輝
我們端坐在課堂 // 求知的目光盯著黑板
我們活躍在操場 // 釋放我們青春的力量
滄海桑田 神州巨變
座座高樓拔地而起
作為二十一世紀桂城中學生 // 我們必須外塑形象 內強素質
與壯志為伍 以勤學為伴
我們置身於知識的海洋 // 求取知識 汲取力量
我們用知識充實自己 // 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 //武裝自己
我們與威嚴的長城共存 與久遠的黃河同在
我們敢於表現 我們敢於張揚 //身著夢想的翅膀直線沖擊
良好的形象是我們人生的芬芳
我們同輝與日月 無愧於時代
磅礴的波浪擊打著我的胸腔
將我們的手掌朝向東方// 凝望地平線上留下的修長身影
望盡斜陽 //明天的太陽比今天更加輝煌
我們將智慧的目光投向東方 // 迎接清晨第一縷陽光
我們張開臂膀 //托起明天的太陽
我們帶著執著的翅膀奔向地平線
我們孜孜以求 為明天做最有力的飛翔
我們自尊我們自信 我們尊敬師長
我們自強我們自愛 我們文明健康
讓我們用學識素養
打造強而有力的翅膀
讓我們用青春和夢想做誓言
讓我們用嶄新的形象使桂城凌雲直上九雲天
⑺ 《最後一課》幫忙敘述課文
《最後一課》描寫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通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題材雖小,但精心剪裁,記敘詳略得當,主題開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描寫得細膩動人。教師韓麥爾先生作為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它被譯成世界各國文字,常被選為中、小學生的語文教材,中國也有譯文。小說以普魯士戰勝法國後強行兼並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事件為背景,通過一個小學生在上最後一堂法文課時的所見所聞與內心感受,深刻地表現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 時隔70年,當二次大戰中德國侵略者的鐵蹄再次踐踏美麗的法國領土時,面對似曾相識的景象,人們不能不感慨歷史的輪回
⑻ 怎麼理解「你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准綁架我的利益」這句話
我認為這句話沒錯呀,如果是是正當利益就不會有毛病了。如果利益本來不屬於他,來源不正,還三觀不正,當然要被批。
⑼ 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什麼
阿彌陀佛。道德修養比生命更重要。肉身只是阿賴耶識相分中的一點點,那不是「我」。真「我」是常樂我凈,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⑽ 翻譯`一下```速度`
田夫獻曝(《楊朱》)
昔者宋國有田夫,常衣縕黂(yun fen),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隞(ao)室,綿纊(kuang)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1]太白譯文:
從前有個宋國的農夫,常常披著破麻爛絮,勉強熬過冬天。等到春天就走到村東去幹活,獨自曬太陽。從來沒有想過世界上還有什麼高樓大廈、絲絮毛皮。回頭向他妻子說:「背曬太陽的溫暖,沒有人知道的。把它奉獻給咱們的君王,將會得到重賞!」
[2]獻曝已經非常天真了,居然還想要以獻曝得賞,未免有點天真得可笑。然而這種天真畢竟天然率直,朴實無華,使人倍感親切。後世諸多機巧迭出,陰心重重,以詭計邀功請賞,掛羊頭賣狗肉欺世盜名者與之一比,我們該去笑誰呢?
[3]現在多引申為平常人提出來的平凡意見。又常作「野人獻曝」,與「野人獻芹」意近,但是前者指「意見」,後者指「物品」。
[4]例文:(引用網路文章:尚南論壇)
想提筆給仁者寫點愚見,但自念無德無慧,便短汲塗,田夫獻曝,徒增葛藤。幾次提筆,均 未落字。但終究還是寫了。這大概也是緣吧!不揣愚陋,仰祈,仁者鑒其愚誠,請予指正。 不勝感禱! 順祝教安!並祝六時吉祥!
[5]轉貼: 玄學頹廢派思想(下)(作者:章皓)
《列子》強調享樂的人生目的在於重生貴己。既不以窮損生,也不以富累生;既要利己,又不損人。楊朱說:「人肖天地之類,懷五常之性,有生之最靈者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衛,肌膚不足以自扞禦,趨走不足以從利逃害,無羽毛以禦寒暑,必將資物以為養,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賊。」這就是說,人是一切有生命之物中最有靈性的,這種靈性的根源在於智能而不在於氣力。智能之所以可貴,就在於保存自己的身體;氣力之所以低賤,就在於侵犯外物。因此,在《列子•楊朱》看來,每個人「任智而不恃力」地保存自身是合情合理的。
列子從這種利己而不損人的邏輯前提出發,以「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國而隱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為例,指出「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按照列子的人生哲學,古人損傷自己的一根毫毛來有利於天下是不幹的,而讓普天下來奉養一人也是不取的。因為,在他們看來:「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身固生之主,物亦養之主。雖全生,不可有其身;雖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橫私天下之身,橫私天下之物。不橫私天下之身,不橫私天下物者,其唯聖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謂至至者也。」其意思是說,身體固然是生命的主體,但身體並非個人所有;生命既然存在,就不得不保全它。雖然保全了生命,但不可占據自己的身體為私有。不無理地佔有屬於天下的身體,不無理地佔有屬於天下的物資,只有聖人才能做到。把屬於天下的身體化為公有,把屬於天下的物資化為公有,只有道德極高的人才能做到。這就是最高的境界。「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這是《列子》的人生哲學所設想的理想境界。人人不損一毫,則無堯、舜;人人不利天下,則無桀、紂;若人人能各安其性,止乎其位,則無利於人,亦無害於人,天下可以大治矣。
《列子•說符》篇中有一個「正旦獻鳩」的故事,可以說明這種「公天下之物」,則「天下治」的理想境界。春秋末年,邯鄲之民在下月初一把斑鳩獻給晉國卿趙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有個門客問他,這是什麼緣故。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趙簡子終於明白了這一道理。
《說符》篇作為《列子》全書的總結,重在解「說」人的主觀意志和行為與客觀規律相「符」,以求「心合於道」。《列子》認為,小至個人的休戚命運,大至國家的存亡興衰,無不決定於人們對客觀規律的從違。
列子》強調「心合於道」,出於老莊的道論。《說符》篇通過「嚴恢問道」的故事,說明了「道」之重要。嚴恢問:「所為問道者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列子回答說:「桀、紂唯重利而輕道,是以亡。……人而無義,唯食而已,是雞狗也。強食靡角,勝者為制,是禽獸也。為雞狗禽獸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尊己,則危辱及之矣。」因此,在列子看來,一個人如果心不合於道,其行為則如同禽獸而已。這與《楊朱》篇中所渲染的桀、紂二人「生有縱欲之歡,死被愚暴之名」,「寧可無美名而得實」,恰好形成鮮明的對照。
《說符》篇還指出了妨礙「心合於道」的種種因素,並告誡人們切勿縱欲而迷性。《說符》篇中最後一個故事「齊人攫金」就說明了這一點。從前,齊國有一個貪圖金子的人,清晨穿戴整齊來到市場,走進一家金鋪,抓起一塊金子就跑。官吏捉住了他,責問道:「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偷金子的人說:「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又「枯梧之樹」的故事,告誡為人不可陰險,不能存有不正常的慾望。有個人家的梧桐樹凋枯了,鄰人的父親說枯梧之樹不祥,嚇得他慌忙把枯樹砍倒。於是,鄰人的父親請求把枯樹送給他做柴火。這個人聽了很不高興,說:「鄰人之父徒欲為薪而教吾伐之也。與我鄰,若此其險,豈可哉!」(《說符篇》)
「疑人竊斧」的故事,告誡人們要克服懷疑他人的主觀意識。有一個人丟失一把斧頭,便懷疑是鄰家的兒子偷的。他看其走路的姿勢、面部的表情、說話的聲音,都象是偷斧頭的。不久,這個人在山谷里掘土,找到了自己丟失的斧頭。第二天,他又看見鄰家的兒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鐵者。」(《說符篇》)
從上述可知,《列子》一書的人生哲學處於內在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楊朱》篇有宣揚享樂主義、放縱情節的傾向;另一方面,《說符》篇又有追求「心合於道」,切勿縱欲而迷性的思想。因此,《列子》放逸的人生觀具有兩重性,我們必須全面把握,不可片面強調某一方面,而忽視了另一方面。
《列子》玄遠放逸的人生哲學明顯地具有魏晉任誕狂放的時代烙印。在東晉時期,上流社會奢侈享樂威風,但在現實社會中,人人縱情享樂根本無法實現。於是,《列子》又不得不轉向另一條向內收斂的人生之路。
一是提出物質生活上的節制。《楊朱》篇末借古語說道:「人不婚宦,情慾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即倘若人人節欲,則天下太平。楊朱還針對著貴族說「豐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無外?」如果「有此而求外者」,則是「無厭之性」。「無厭之性,陰陽之蠹也。」
即楊朱也告誡貴族,不可具有貪得無厭的本性。人只要知足,即使「啜菽茹藿」,也會「自以味之極」。因此,楊朱的縱欲主義是對貴族而言;禁慾主義是對平民百姓而言。
二是提倡心理精神上的滿足。《楊朱》篇末以「田夫獻曝」、「鄉豪嘗芹」的故事,說明「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謂天下無過者」,即農夫們所安身的地方,農夫們所喜歡的東西,他們自認為天下沒有超過的了。在楊朱看來,不論是窮還是富,各人的生理與心理要求相對其生活的條件與環境乃是衡定的,亦即「性之恆」。如果窮人「一朝處以柔毛綈幕,薦以粱肉蘭桔,心痛體煩,內熱生病矣。」(《楊朱篇》)因此,只要人們恪守「性之恆」,便可得到自我精神滿足。這就是列子在《黃帝篇》中所描寫的:黃帝有一天白天睡覺,夢中神遊「華胥氏之國」的情景,「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
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黃帝軒轅氏作為傳說中的中原各族的祖先,至戰國和漢初竟與老子同被尊為道家的創始人。「清靜無為」之術被說成為他所首倡。《黃帝篇》作為《列子》全書的第二篇,以黃帝的「清靜無為」為主旨,專講「養生」與「體道」的關系,反映了《列子》作為魏晉玄學的末流和尾聲,仍然追求道家學說的思想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