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自主道德觀

自主道德觀

發布時間: 2022-02-24 21:39:14

道德的自律性是指什麼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② 什麼叫自主道德

又稱自治的、合作的或相互關系的階段。皮亞傑研究兒童道德發展劃分出的一個階段

③ 人生觀 道德觀 價值觀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對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內總的看法和容根本觀點,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著人們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人生觀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觀的制約。人生觀主要是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
每個人的人生觀在不同時期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外因是日益瘋狂的世界,導致很多人的直覺和感受發生變化,產生人生觀錯位等,也許這是人類世界發展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問題。
在自然界中,人生觀無可厚非,生存第一,生存至上;在階級社會里和制度下,人生觀有進步和落後之分,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人生觀。
道德觀是道德意識和道德水平的統一體,集中表現為個人處理與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關系的准則。人的道德觀都以個人利益在其行為中所佔的地位為核心。它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即道德意識和道德活動。

④ 道德行為的基本特徵是自覺,自主,自由嗎

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對待他人和社會的有道德意義的活動。專
它是人的道德認識屬的外在具它是人的品德作評價依據的外在具體表現,是實現道德動機的手段,是與「非道德行為」相對。包括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兩大類。
不同時代、民族、社會和階級對這兩類行為有不同的標准。一般來說,道德的行為是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反之則為不道德行為。

⑤ 道德的特點有哪些

1、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

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3、後天性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5)自主道德觀擴展閱讀

相較於西方文化自古希臘以來把道德視為一個獨立分離的單元(哲學中的倫理學),中國古代並沒有特別把道德領域(Moral)跟非道德領域(Amoral,異於指不道德的Immoral)切割開來(中文道與德兩字經常並用,對真善美三者亦無明顯區隔)。

兩者之間界線模糊又經常融為一體(儒家理想的天下觀即為一例,文史哲不分亦為一例,大體上是受到陰陽五行及天人合一思路的影響)。

希伯來、伊斯蘭和印度文化中,道德附屬於宗教,例如耶和華或安拉或法 (印度哲學),並不是獨立的單元;原始部落中(非洲人、印地安人、澳洲土著、台灣原住民等),道德通常附屬於傳統習俗,亦非獨立單元。

⑥ 個人道德品質是什麼()選擇題能給我解釋

答案B表述的已經很確切了。1、一個人 2、長期的 3、一系列的道德行為,不是單一的 4、在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定心理特徵 而A、C、D都不具備B的確切。

⑦ 什麼是道德自足

自足的意思有三個:1.自滿。 2.自覺滿意,不侈求。 3.自給自足。
但是三種自足可能在道德上產生不同的分析方向:1、前兩種自滿會導致道德觀的封閉,道德觀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而第三種自給自足則是一個中性表達,因為道德是一個個人的思想表現,有社會共性也有社會個性在個人身上的表達。
如果是社會群體中的道德自足,是否可以理解為自治。所謂道德自治能力,即社會內在地具備這樣一種自主的機制:高尚的品質能得到褒揚和推崇,惡劣的品質能得到唾棄和鞭撻,困難面前能迅速自主地團結起來。
任何事都是發展的,事情看兩面,一個大命題之下,要具體論述各有重點。
自足有兩層意思:一是自我滿足;一是自我實現。《聖經》說上帝是自足的,是圓滿的。意即上帝是自我滿足的,不需要藉助外界力量,所以上帝是沒有慾望的。康德說所謂自足的東西就是先驗地存在的東西,比如靈魂、世界整體和上帝。

⑧ 如何理解「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這句話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你自己可以選擇做什麼樣的人。

⑨ 如何理解「禮儀是人類道德自主的表現」

禮儀來的本質是尊重;人類自的禮儀最早是在原始和生產力落後時期就形成的,那時候人與人之間彼此只是為了生存下去團結在一起,外出集體打獵後所得到的食物要公用,這樣才能一起活下去.不至於今天打獵到吃的,明天打不到而餓肚子,自己打到的獵物交給公用的規矩就是禮儀的原型,若是有人違反了規矩就是侵犯了眾人活下去的希望會被排斥,大家互相都彼此監督不犯錯,為了也是能活下去,這就是自主的表現;
不同時期不同歷史階段,如努力使其,封建時期,現代時期
雖然社會文明變化不同,但是根源仍然是和原始同質的,如今人們需要一個和平愉快的生活環境,需要彼此共同遵守一些規范,讓彼此和睦相處,於是乎這就需要彼此平等互助;由於大家普遍對無禮的行為產生煩惱影響生活,於是自主的願意遵守禮儀,規范禮儀,維持禮儀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