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評判的標准

道德評判的標准

發布時間: 2022-02-26 02:29:59

『壹』 道德評價的標準是什麼

對中小學生進行道德評價的參照標准: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祖國河山、歷史和文化,關心祖國前途和建設,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關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了解改革,開放的政策,樹立信念,競爭和時效觀念,有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志向和決心。

3、學習政治理論常識,達到政治課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習、了解國內外重大的時事政策。

4、熱愛集體,參加集體活動,完成集體任務,個人服從集體,維護集體榮譽,團結友愛,樂於助人。

5、遵紀守法,遵守中學生守則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共秩序。

6、文明禮貌,達到「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

(1)道德評判的標准擴展閱讀:

道德評價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

1、道德價值裁決作用。對道德行為現象進行褒貶;譴責不道德的思想行為,給具有該思想和行為的人施以壓力,使引起自疚、不安、悔改;同時宣傳好的思想和行為,為人們樹立模仿學習的榜樣,進一步激勵人們的道德和行為。

2、教育作用。使人們了解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幫助一起分析原因、動機,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

3、調節作用。通過輿論工具,扶揚正義和真善美,打擊壓制假惡丑,制約人們的行為和思想。道德評價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強。

整個幼兒階段,道德評價水平很低,幼兒很少擁有自己的評價標准,往往根據成人的言論去評價自己和別人,評價多注意外部結果、少注意內部動機。小學以後才逐漸發展起來。

『貳』 道德的標准如何判定如何來評判是否算是道德低下呢

道德其實是人類為了自己所生活的群體不發生混亂,而設定的一些干預手段。
也就版是設定了一權些標准和尺度,一旦觸碰就會成為喪失了道德。
在法律不能很好的落實和判定的情況下,所謂的道德標准,便成了審判和遵循的標准。
其實感情這東西,根本沒有一個准確的定義評判。
誰能說誰的感情是卑微是錯的或者是罪惡邪惡的。?
在不傷害周圍人的情況下,根本不足以成為問題。
道德的標准尺度也會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的。
在以前,根本沒有所謂的近親結婚,表兄妹之間也都不存在問題。
在當今社會,這肯定是不予接受的,不論是法律還是世俗的觀念。
這便是一種轉變,一種更新。
說到道德,以前的社會白髯翁新娶小嬌妻的情況很常見。
即便在現在,楊翁還不照樣娶了翁帆。
很多時候,社會和世俗並不是死守不變的,對同樣一個事情,對同樣一個方式。
報以怎樣的態度和言論,其實,更多的。
是取決於當事人如何,假設事件人是可以被他們接受的,便所謂的道德尺度就會寬容許多,人們的接受觀念也會寬松很多的。
所以,決定的關鍵,不是在所謂的道德尺度和標準是多少,而是在於「你」,
是否有做好了准備啊。。。。。

相信你可以明白,問題的實質是什麼了。

『叄』 道德怎樣衡量,標準是什麼

道德終極標準是由若干標准構成的道德標准體系:一個總標准和兩個分標准。總標準是在內任何情容況下都應該遵循的道德終極標准:增減每個人的利益總量。分標准:(1)在人們利益不發生沖突而可以兩全情況下的道德終極標准,亦即所謂的帕累托標准:無害一人地增加利益總量;(2)在人們利益發生沖突而不能兩全的情況下的道德終極標准,亦即「最大利益凈余額」標准,說到底,亦即「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標准。

『肆』 道德是以什麼為評價標准

道德的評價標準是善與惡。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

道德是人以評價來把握現實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把周圍社會現象判斷為「善」與「惡」而實現。道德評價是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標准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榮辱、正當或不正當等道德價值的評論和斷定。通過贊揚、褒獎或批評、譴責,激勵人們揚善棄惡。

(4)道德評判的標准擴展閱讀:

道德評價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

1、道德價值裁決作用。對道德行為現象進行褒貶;譴責不道德的思想行為,給具有該思想和行為的人施以壓力,使引起自疚、不安、悔改;同時宣傳好的思想和行為,為人們樹立模仿學習的榜樣,進一步激勵人們的道德和行為。

2、教育作用。使人們了解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幫助一起分析原因、動機,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

3、調節作用。通過輿論工具,扶揚正義和真善美,打擊壓制假惡丑,制約人們的行為和思想。道德評價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強。

『伍』 道德的意義和判斷一個人是否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一、復道德的意義
1、道德品制質決定個人的本質
認定個人本質最重要的標準是道德品質的好壞。絕大多數兒童在觀看影視時最愛問的一句話是什麼?——「他(她)是好人還是壞蛋?」
2、道德品質決定個人的前途
衡量個人道德水平的「德商(MQ)」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
德商是一個人在道德水平測試中的得分,得分越高品德越好(忽略出題的失誤和答題的做弊)。與德商相對應的是智商(IQ)和情商(EQ)。
一個德商高的人,往往會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台灣省白曉燕文教基金會在1998年3月所做的「台灣1000個大企業用人調查」顯示:企業主用人最先考慮的是屬於MQ的「德性」[佔54.9%],然後是屬於EQ的「相處」(佔13.2%),最後才是屬於IQ的「能力」(僅佔2%)。
二、判斷標准
能否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陸』 中國道德評判的標準是()A結果B行為C動機D行為方式

中國道德評判的標準是(B行為)。

『柒』 道德的評價標准以什麼為標准職業道德題目

人們對什麼是道德標准有不同看法:
1、一種觀點認為,道德標准就是道德規范
道德規范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非暴力性的行為規范,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
道德規范在中國已經系統化、精煉化,熟記這些規范,不但有助於應對一些重要的考試(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我們立身做人。
①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2、另有觀點認為,道德標准比道德規范更根本
道德標準是制定道德規范的標准。
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的道德標準是「兩個有利於」即有利於個人全面發展、有利於社會和諧進步。

『捌』 什麼是正確的道德行為評判標准

正確的道德行為評判標准
在不同的地區、民族
有不同的判斷標准

『玖』 道德是以什麼為判斷標準的社會准則

善惡

道德是以善惡為判斷標準的社會准則。道德標准亦稱「善惡標准」。是指判斷和評價回人們行為是非、善惡答、榮辱的尺度或根據對於道德標准問題。馬克思主義道德學說認為:人們總是以他們所處那個時代的社會或階級所倡導或實際奉行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直接作為評價行為善惡的標准。凡是符合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或規范的行為,這一社會或階級的人們即認為是善,反之即為惡。

(9)道德評判的標准擴展閱讀:

在一定的時間區域內,為了指導並約束這一時間區域內的人們行為規范所形成的理論是不是科學的,主要看它所表達的經濟關系和相應的利益需要,是否同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相一致,是否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道德標準是倫理體系的定盤星是界定人為形為是非的准繩,拋開其階級和歷史成因,它當是人道主義品德的標准。

如簡單的理解成父母與子女之間、弟兄姊妹之間以及泛化的人際之間如何相處、做人的基本准則,這不是高尚的標准,如儒家的一些道德思想是適用於一夫多妻制的舊式道德標准。

『拾』 道德評判標准哪個更有道理

道德評價的輿論方向對行為主體的行為選擇活動將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所以如何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活動予以科學、客觀地道德評價就顯得非常之重要。
道德評價是指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的人們,依據一定社會的道德價值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對他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善惡價值判斷,以表明褒貶態度的道德活動。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總是在有意識和無意識之中,按照一定的道德標准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進行著道德評價,通過在情感、言論和行為上的傾向性態度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根據道德評價主體的不同,道德評價可分為自我道德評價和社會道德評價。自我道德評價是指行為者本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標准,對自己的道德品質、行為意向以及已經發生的行為及其後果的一種自我認識、評價和判斷。其主要特點是行為者既是道德評價的主體,又是道德評價的客體。自我道德評價的目的是直接為行為者本人認識和調節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服務的。其道德力量來自於人們內在的道德心理機制,諸如道德責任感、道德義務感、道德良心和榮辱感,等等。社會道德評價又可分為自覺的社會道德評價和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兩種形式。自覺的社會道德評價是一定的階級、國家或社會組織有目的的行為活動,其目的主要是通過這種道德評價活動有意識地在社會層面向人們宣傳、灌輸某種道德原則規范,幫助人們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和道德判斷能力。自覺的社會道德評價代表了一定階級、國家和社會組織所倡導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要求,十分鮮明地向社會昭示著一定的階級和群體最基本的道德主張和價值導向。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是人們憑借自己的善惡觀念、生活經驗或者傳統習俗,對某一社會現象、事件和行為自發表達的看法和態度。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往往與一些偶然的行為事件聯系在一起,因而帶有很大的自發性和隨意性。由於參與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的人各自的善惡觀念和生活經驗都不相同,因而往往對同一事物和現象會有自己不同的認識和看法,在評價的結果上就會經常出現毀譽參半、褒貶不一的情況。自覺和自發的社會道德評價,都會在一定范圍內形成某種道德輿論場,前者形成社會宏觀的道德輿論場,後者形成社會微觀的道德輿論場,任何社會個體都是同時身處於這兩個輿論場之中,並同時受其影響。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