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四川省依法治省綱要基本原則包括

四川省依法治省綱要基本原則包括

發布時間: 2022-02-26 12:18:16

❶ 2. 我國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如何理解這些原則

依法治教的原則:是現代法律原則在教育制度領域的具體貫徹和應用,它要求教育專法律屬成為社會教育關系的基本調整體系,實現教育法對社會教育關系的全面控制和調整,確立教育法在教育領域的至上權威,使教育法律規范成為規制教育活動的基本原則。

❷ 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01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依法治國的五大原則: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一立法就等於間接把黨視為超越於憲法甚至獨立在憲法之外的最高權威。黨領導依法治國的理念使得我國依法治國的本質不再是純粹的法治而是法治服從於黨治的人治。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而我黨歷來都把自己當成是人民的一份子,“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思想就相當於黨把自己視為人民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際上就等於堅持了黨的主體地位。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黨領導依法治國實際上強調的是黨靠黨規黨紀依憲治國,而黨規黨紀又嚴於憲法法律。作為人民一份子的黨員和人民另一份子的非黨員,他們在黨規黨紀或憲法法律面前並非是人人平等的。 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自律作用。這一提法著重強調了法律治理的規范作用和道德治理的自律作用,卻忽略了政治治理的調控作用及其這一核心治理本身的法律性和道德性問題。政治調控、法律規范、道德自律是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三種調整機制,三者都不應偏廢。 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所以依法治國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從法治理念和模式服從於政治體制構架體系要求這一角度來分析,這是對的。一般說來,政治體制構架體系決定了與之相應的法治理念和模式。在這里迴避不了兩個核心問題:到底是我國的政治體制構架體系先進還是外國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落後?到底是外國的政治體制構架體系先進還是我國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落後?解決好這兩個問題,才是從中國實際出發的根本體現。“從實際出發”絕不能成為任何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做法的借口。

❸ 四川省科學依法治省綱要科學立法包括哪些

  1. 《綱要》在指導思想上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綱要》在基本原則上第一款要求「堅持黨的領導」、第三款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這些是政治方面的要求;《綱要》基本原則第四款「堅持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2. 在立法前階段,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立法規劃」,「完善向社會公開徵集立法項目制度」,「建立立法項目立項論證、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會風險評估等機制。」在立法起草階段,要求「強化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建立社會各界參與立法的機制」,「建立多元化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起草工作機制」。在立法審議階段,要求「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規范地方性法規審議、表決和政府規章審議程序,提高審議質量」。在立法公布階段,要求「完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以省人大常委會公報、省人民政府公報、網路傳媒和傳統平面傳媒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布機制。嚴格執行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規定,維護法制統一」。

  3. 在立法模式上,要同時兼顧實施性立法和創制性立法。在立法領域上,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發展戰略,加強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障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等重點領域立法」。在立法權重上要實現三大轉變,即「推進地方立法從側重經濟立法向經濟和社會立法並重轉變」,「從管理型立法向服務型立法轉變」,「從側重實體立法向實體、程序立法並重轉變」。

❹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有: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障。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

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❺ 我國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依據教育部關於抄印發《依法治襲教實施綱要(2016-2020年)》的通知
(三)基本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和學校工作的領導,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將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關於依法治教,《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強調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法律法規,根據需要,修訂教育法、職業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制定考試、學校、終身學習、學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這些目標要求正在逐步落實,為依法治教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特別是有關完善督導制度和監督問責機制的要求,為貫徹四中全會的有關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應該與推進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緊密結合起來,在推進依法治教過程中,實現教育改革發展的偉大目標。

❻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主要原則是什麼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堅持尊重和維護憲法法律權威;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
堅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
堅持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❼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是對行政機關及其行政公務人員從事行政管理活動的基回本要求和根本准則。答2004年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規定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依法行政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
2.必須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
3.必須維護憲法權威,確保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
4.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5.必須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
6.必須把推進依法行政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開拓創新與循序漸進的統一,既要體現改革和創新的精神,又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分類推進。

7.必須把堅持依法行政與提高行政效率統一起來,做到既嚴格依法辦事,又積極履行職責。

❽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包括什麼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 一、行政的原則依法行政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必須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必須維護憲法權威,確保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把推進依法行政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開拓創新與循序漸進的統一,既要體現改革和創新的精神,又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分類推進;必須把堅持依法行政與提高行政效率統一起來,做到既嚴格依法辦事,又積極履行職責。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合法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該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合理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該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關因素的干擾;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程序正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迴避。 ——高效便民。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誠實守信。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權責統一。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依法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❾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既是我國法治的特色,也是我國法治的特有優勢。沒有黨的堅強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就會落空,全面依法治國也難以實現;不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不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黨的領導就會失去政治和社會基礎;不推進依法治國,黨就難以對國家實現有效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就會失去基本保障。

2、堅持尊重和保障人權、規范公權力與促使公權力機關積極有效履職有機統一

我國法治強調公權力執掌者必須合法、積極、有效履職盡責,確保人民所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福祉,不得消極無為。同時,又強化制約和監督,合理分解權力,科學配置權力,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做到控權和促進積極履職雙管齊下,防止權力濫用與預防庸政、懶政、怠政同時發力,從而將尊重和保障人權落到實處。

3、堅持平等、自由、秩序等法治基本價值有機統一

我國法治強調自由與平等、秩序的有機統一。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和遵守憲法法律,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黨和政府不斷創造物質條件和制度條件,充分保障憲法法律所賦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各種權利和自由的實現。

4、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有機統一

我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從而實現執政黨依法執政、公權力機關依法行權、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依法辦事三者的有機統一。

(9)四川省依法治省綱要基本原則包括擴展閱讀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有效路徑。法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涵和基本載體,已經成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徑。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通過艱苦卓絕的奮斗,探索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

必須依靠法治,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基礎上由成熟而定型,更加科學化和系統化,不斷完善發展。

❿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哪些

根據《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規定,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是以下幾個方面: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維護憲法權威,確保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把推進依法行政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開拓創新與循序漸進的統一,既要體現改革和創新的精神,又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分類推進;把堅持依法行政與提高行政效率統一起來,做到既嚴格依法辦事,又積極履行職責。
謝謝採納。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