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國際私法學說

國際私法學說

發布時間: 2022-02-26 13:13:23

Ⅰ 西方國際私法學說和理論的發展對中國國際私法有何啟示

國際私法學從學說法到制定法,國際私法之父巴托魯斯的法則區別說以自然法為中心,提出一些普遍適用原則。從而使得國際私法普遍的效力問題成為國際私法趨同化的種子 ;隨後格老秀斯的主權與平等原則、胡伯的三原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際私法的發展和國際私法趨同化的發展;薩維尼的「法律關系本座說」提出尋找涉外民商關系的本身性質的「本座」的法律,既尊重國家之間的主權,又通過適用外國法能充分保障有關國家和當事人的根本利益,他的觀點對整個國際私法學史都有很深刻的影響。他將利益的概念引入國際私法,此後國際社會更大程度上接受本座說。孟西尼倡導通過國際會議來統一國際沖突法,使得締結條約成為國際私法趨同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十九世紀後期,比較法學派的出現和發展使得國際私法學的發展速度加快,國際私法涉及的領域深度加深,從而也在一定意義上促進和推動著國際私法趨同化的發展。
本文主要想通過尋找國際私法趨同化的原因,以及對其發展歷程和現今表現的粗略分析,對比中國國內有關國際私法立法現狀,找出中國在國際私法立法方面既存問題,並致力提供解決的方法。

二、國際私法的趨同化淺析

國際私法的趨同化是指不同國家的法律隨著國際間交往日益發展的需要,逐漸相互吸收,從而接近於一致的現象 。除了私法外,各國在國內立法實踐中也相互效仿。
(一)國際私法趨同產生原因
國際私法趨同化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發展。隨著世界經濟不斷的發展,各國間經濟交流日益頻繁,與此同時,各國間不同的法律規范阻礙了經濟便捷、快速發展,所以有關於經濟貿易交往領域的法律被期待做出改變。
國家間的政治交往也推動著國際私法趨同化的發展。法律是上層建築,既受到經濟基礎的推動,又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除此之外,其他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態的接近和交流也會對趨同化產生重要影響 。當今社會國家間交流尤其是政治交流日益頻繁,必然影響到價值觀的碰撞,因此法律趨同化也借力產生與發展。
隨著文化交流層次水平的逐漸加深,尤其是不同的法域和不同法律的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逐步加深,使得各國在不同程度上開始對比研究涉及國際和國家法律的問題,並且在立法過程中相互借鑒與效仿,在法律適用中尋求一致的解決方法。
國際私法處理對象是國際問題,其對象的國際性使得國際私法趨同變得具有了必然性。國際民商事關系處理過程中要求各方綜合考慮,盡量避免沖突。因此各國通過締結條約或者公約來協調國際沖突,國際條約既表示各國基本立場一致又在各自國內立法轉化過程中表現出法律的趨同。
(二)國際私法趨同化的表現
國際私法的趨同化大致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沖突規范的「軟化」處理,涉外民事法律尋求統一和各國立法模式逐漸趨同。
傳統沖突法強調一致性,難以適應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需要。因此,一個國要想在法律選擇問題上取得突破,以求得明確性和靈活性之間的平衡,有一種途徑就是對傳統型客觀規范進行「軟化」處理,例如採用「分割」方法對相同類案件中的不同爭議規定設置補充性連接點等 。
其次,各國在涉外民事法律問題的選擇問題和法律適用上都更加側重於對當事人的利益的保護。國際社會對當事人屬人法的適用更加普遍;重要的一點還有「物之所在地法」原則成為了各國普遍採用但又各具特色的原則,例如美國除了有些州的民法還保留有從1865年義大利民法典中借鑒的「動產隨人」的原則外,其他各州都採用了「物之所在地法」 ;又如我國1986年《民法通則》中就規定了「不動產所有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等。通過對各國的相關問題的法律分析可見,物之所在法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國際私法中普遍承認和應用的原則。
近年,各國都主動地相繼拋棄了早先的立法模式——分散模式,而朝著集中化發展。主要表現在民法典中專章專節的方式進行集中立法、做出專門性的法律法規。並且在法典結構上拋棄了過去的只解決法律適用問題的單一做法,而是集法律選擇,法律承認(主要是承認外國判決),法院管轄及判決執行等於一身,更充實和完善了法典體系。例如1974年的阿根廷民法典等。另外,各國對條約、公約的國內轉化也是國際私法趨同的一大推力和重要表現之一。
中國和國際私法

(一)中國國際私法的立法現狀和問題
中國國際私法最早出現在民國後期。1918年8月5日北洋政府頒布了《法律適用條例》,一直沿用到新中國建國初期。但是,《法律適用條例》更多涉及的是法律選擇問題,並簡單的全部以國籍為連接點,缺乏靈活性和明確性。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種種原因國際私法立法工作未能被重視,立法工作長期停滯不前。改革開放以後,國際私法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但是不能不看到在諸多領域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我國的研究工作依然處於較低水平。
首先,導致國際私法立法出現不足的原因是因為缺乏科學的、一以貫之的現代化立法技術,沒有正確地統籌立法工作和法律結構。
其次,我國沖突規范的數量有所增長,但是質量不高。主要問題是沖突規范不全面,如財產法方面主要規定了不動產的適用而未明確規定動產的法律選擇規范;有些沖突規范已經不適應當代處理問題選擇;有些沖突規范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抵觸;有些法律規范和司法解釋不和諧等。而導致這些缺點和不足的原因是缺乏應有的、一以貫之的現代化立法技術,沒有正確地統籌立法工作和法律結構。
最後,在2010年之前中國採取分散式立法形式,主要以《民法通則》第八章規范為主。但很多新制定的法律和民法通則有沖突,或者產生重復立法的問題,給司法過程造成重大的並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產生大量的司法解釋代替立法,立法和司法解釋的沖突和矛盾,可見我國的現行立法模式落後於時代。
(二)中國國際私法立法完善的必要性
中國早已不是改革開放之前的綜合國力薄弱,法律體系極不完善的模樣,現今中國以經濟綜合實力世界第二和外貿出口大國的實力向世界昭示著其勃勃活力,中國必須以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期待更深層次更廣范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完善國際私法立法工作是我國堅持發展中國特色法律體系的需要。要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法律體系,就必須綜合考慮各種社會問題。尤其是世界經濟交流頻繁的社會現狀下必須深入完善國際私法立法和適用制度;完善國際私法立法工作是發展經濟的必然要求。
完善國際私法立法是解決我國立法遺留問題的重要途徑。我國此前的涉外民商事立法都是分散在《民法通則》、《合同法》等不同法律部門之中的,在2011年4月1日《涉外法律關系適用法》頒布實施之後,產生了關於新法實施舊法是否當然失效,是否廢止的問題討論。並且,兩者間的關系是否有先後順序,以及法律清理工作都處在討論之中,所以只能通過更加完備的立法理念和立法模式來解決立法遺留問題,推動國際私法立法的完善之路;完善國際私法立法是當代司法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關於中國私法完善的建議
我國現行國際私法仍存在諸多問題是我國國際私法研究和立法工作完善的重大推力。要讓國際私法與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中國特色法制體系相適應,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在立法過程中學習先進的立法理念。立法者要盡量地制定出能充分保障各方當事人利益的法律,盡可能的制定既能指定外國法律也能指定內國法律體系的開放式沖突規則。 所以要求我國立法者在國際私法立法過程中更多的和外國立法者以及國際私法學者進行交流,充分地借鑒世界范圍內國際私法立法成功的理念和經驗,用以完善和充實中國國際私法,從而形成中國國際私法特有的理論體系和理念。
其次,不斷發展和完善立法技術。要求立法者在立法過程中一定要面向世界,遵從國際私法趨同化的趨勢,全面分析我國現當代社會問題和國際問題,總結經驗技術,發展和完善有中國法律特色的國際私法立法技術,不斷改革和發展立法方式,用先進的立法方式武裝我國國際私法,賦予其先進性和生命力。
再者,要處理好國際條約和國際公約的國內立法轉換和適用問題。綜合考慮條約和公約在國內立法中進行轉換或直接立法對我國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響,處理好轉化問題和保留問題,使我國國際私法成為綜合性法律適用規范。
最後,要堅持發展和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法律關系適用法》,盡快對《法律關系適用法》和《民法通則》等法條之間的適用關系,優先性問題等加以研究和解決,處理好潛在的沖突,確立其法律適用地位。同時應不斷加強對國際私法的研究和討論,用法學理論研究成果推動立法進程的發展,不斷將國際私法理論加以研討和完善,盡可能的使《法律關系適用法》涵蓋到涉外關系的方方面面,使我國擁有完備的有中國法律體系特色的中國國際私法法典這一美好願景和終極目標得以實現。
隨著國際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不斷發展和聯系,國際私法趨同化的趨勢大大加深,各國不可避免的參與國際社會各方面,進行經濟交往與合作,跨國人員流動和國際合作,要求各國要用不斷發展的法律保障不同國籍的當事人權利和利益,綜合考慮和解決各方面矛盾。因此各國發展國際私法、國際私法趨同化成為必然趨勢,中國自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入世以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在立法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以維護當事人合法利益,所以必須在國際私法趨同化的大環境中借鑒別國先進立法理念和經驗技術發展我國國際私法,致力於使我國國際私法立法更加先進和完善。

Ⅱ 國際私法學最早產生於什麼時期的什麼國家

13世紀後,「法則區別說」在義大利出現,標志著一個新的法學理論 ——國際私法學的誕生。法則區別說發端於義大利,16世紀傳入法國,17世紀在荷蘭流行並得到新發展。

義大利法則區別說的代表人物是後期注釋法學派的集大成者巴托魯斯。後期注釋法學派致力於羅馬法和實際生活的相結合,對羅馬法的研究已從注釋轉變為提出法律的原則和依據,建立法律的分析結構,促進判例法的發展。巴托魯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主張從法則本身的性質入手,把所有的「法則」分為「人的法則」、「物的法則」。人法,指關於人的身份關系和行為能力的法則,具有域外效力,即適用於境內、境外的本國公民;物法,指關於物的法,不具域外效力,具絕對的屬地效力,即僅適用於境內的一切物。他在此基礎上還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法律適用規則,如: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適用屬人法;法律行為的方式依行為地法;物權依物之所在地法;訴訟程序依訴訟地法等。
法則區別說作為國際私法學說的最早形態,其意義是十分重大的:首先,這個學說糾正了絕對屬地主義的弊端,抓住了法律的域內域外效力這個法律沖突的根本點,第一次將解決法律沖突的問題分為兩個主要的相互聯系的側面來進行探討,這就是:(1)城邦國家的法則能否適用於在領域內的一切人包括非城邦居民;(2)城邦國家的法則能否適用於域外。其次,首次站在雙邊的立場上研究法律的適用問題,使國際私法能真正具有國際性。第三,它所創立的一些基本沖突規范,對後來國際私法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有些規則至今仍為世界各國採納。所以,不少西方學者把巴托魯斯稱為「國際私法之父」。

Ⅲ 2、20世紀中葉以前,資本主義國家關於國際私法的學說主要有哪些

國際私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又稱沖突法(Conflict of laws),是指在世界各國民法和商法互相歧異的情況下,對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和商法關系,解決應當適用哪國法律的法律。又稱為法律適用法。

調整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的法律部門,在大陸法系習慣於稱為「國際私法」,而英美普通法系則更多地稱其為「沖突法」。「沖突法」這一術語,最早是荷蘭學者羅登伯格(Christian Rodenburg)在年提出來的,並未在大陸法系國家贏得市場,相反卻在英美普通法系國家廣泛盛傳。
1834年美國法學家J.斯托里首創「國際私法」一詞作為法律抵觸法(沖突法)的同義語。隨後,在德文、法文中創造了相應的詞彙,再後在義大利、西班牙文中也產生了相應的詞彙。
1841年德國學者謝夫納在其著作《國際私法的發展》中首先使用這一概念。這一名稱在中國、德國、日本、俄國以及其他東歐國家得到普遍採用。

在西方國家,最早的國際私法立法是1756年《巴伐利亞民法典》。此後關於國際私法的立法逐漸增多,有些國家把它規定在民法典中,如1804年《法國民法典》第3條;有些國家把它規定在民法施行法中,如1896年德國《民法典施行法》;有些國家把它制定為單行法,如1975年原民主德國《關於國際民事、親屬和勞動法律關系以及國際經濟合同法律適用法》;有些國家把它分散規定在一些個別的單行法中,如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國際私法立法。國際私法立法有由簡到繁的趨勢。例如,1963年原捷克斯洛伐克《國際私法和國際民事訴訟法》包含68條,1987年公布的瑞士《聯邦國際私法》則含有200個條文。除立法外,英美法系國際私法判例與日俱增。即使在歐洲大陸法系,判例構成的習慣法也佔有重要地位。例如法國法院的判例,就建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國際私法體系。

Ⅳ 論述題:學說史比立法史早了幾個世紀,為什麼說國際私法的學說占據重要地位

李白 (701—762年),生於701年,漢族,一說為突厥人,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版川江油人,權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

Ⅳ 現代國際私法學說和歐洲國際私法學說發展的異同

義大利學者巴塔魯斯
自國際私法學鼻祖--義大利學者巴塔魯斯創立「法則區別說」開始,一直至今,國際私法學已經經歷了八百多年的風雨歷程。在這八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各國學者各抒己見,著書立說,紛紛想為國際私法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番貢獻。誠如德國學者薩維尼所言:在我們論及的這一(法律)領域……學者們與法院的判決,在很大程度上,迄今仍是如此的混淆不清以至相互抵觸,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常常處於深刻的對立之中;但是他們對致力於達到接近與一致卻顯示出極大的興趣,這在其他法學部門是甚為罕見的。縱觀國際私法學八百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將其大致分為兩大階段--傳統的沖突法階段與現代沖突法階段。其中傳統的沖突法階段主要是以歐陸學者的國際私法學說為理論基石而發展起來的,而現代的沖突法階段則主要是以美國國際私法學者的學說為代表的。

Ⅵ 現代美國國際私法學說和歐洲私法學說發展的異同

義大利學者巴塔魯斯抄
自國際私法學鼻祖--義大利學者巴塔魯斯創立「法則區別說」開始,一直至今,國際私法學已經經歷了八百多年的風雨歷程。在這八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各國學者各抒己見,著書立說,紛紛想為國際私法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番貢獻。誠如德國學者薩維尼所言:在我們論及的這一(法律)領域……學者們與法院的判決,在很大程度上,迄今仍是如此的混淆不清以至相互抵觸,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常常處於深刻的對立之中;但是他們對致力於達到接近與一致卻顯示出極大的興趣,這在其他法學部門是甚為罕見的。縱觀國際私法學八百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將其大致分為兩大階段--傳統的沖突法階段與現代沖突法階段。其中傳統的沖突法階段主要是以歐陸學者的國際私法學說為理論基石而發展起來的,而現代的沖突法階段則主要是以美國國際私法學者的學說為代表的。

Ⅶ 國際私法的各個學說(3000字)1.對外政策需要說2.本地法說3政府利益分析說4.最密切聯系說

最密切聯系說
為里斯(Reese)所倡,與政府利益說一樣,它將法律選擇與結果選擇有機結合,但它更注重對多種主客觀因素的考察和價值權衡,對它的各種贊譽之詞都是其當之無愧的。
然而其不盡人意之處與其優點猶如一個硬幣的兩面。主要問題是分析過程過於復雜,須考量的問題太多太難。第一步,要找出各種可能的連結點,以圈定備選的准據法;第二步,分析多種因素,以模擬每一個備選的准據法的適用後果;第三步,就第二步所取得的各個模擬結論進行權衡比較,以找出那個會取得最公正結果的准據法。例如,某個接受了《重述》觀點的州,如果它沒有現成的成文法作為適用准據法的指引,整個操作過程就會如表1所示。第一步中備選的准據法之所以有三、五個甚至更多,是因為你不能先入為主地確定哪個連結因素處於優位,否則就與傳統方法無異;第二步中很難就其重要性對每個因素排定順序,故在模擬每一種准據法的適用後果時,都會如美國人自己所說的「不管你想得到什麼結論,都可從《重述》中得到支持,」第三步中,每個公正的法官都將面臨價值標準的痛苦抉擇。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學說,它解決的是倫理層面而非操作技術層面的公正問題。人們既可以融學說於一整套合理的技術規則,求得最公正的結果,也可以象有些學者批評的那樣,事先確定某一準據法是「最好的法律」,然後為達到適用該法的目的,通過「選擇」連結因素的方式來判定其對有關法律的適用是「公正的」。

Ⅷ 國際私法怎麼學

國際私法是調整具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綜合,這就說明在學習國際司法時要明確什麼是涉外,什麼是民商事關系。涉外包括三方面內容:即主體、客體或民事法律事實有一個具有外國成分即可稱之為涉外;民商事則是指廣義上的民商事法律關系:包括物權關系、債權關系、婚姻家庭關系、繼承關系、海事關系、債券關系、票據關系等等。然後在國際私法中最應該明確的是沖突規范的指向,即在發生國與國之間的沖突時應該適用哪國規范來處理,包括法院地法、受理國法、最密切聯系地法等,這個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國際私法的書,把握主線和規律,你一定可以學的很好!

Ⅸ 國際私法最早起源於下面哪種學說

國際私法最早起源於下面哪種學說?()
A.法律關系本座說 B.既得權說
C.法則區別說 D.國際禮讓說
答案選C,解析如下

義大利法則區別說

代表人物巴托魯斯,14世紀。是國際私法的鼻祖。
11世紀,羅馬法作為普通法在義大利各城邦普遍適用,但各城邦根據已流行於各自領域內的習慣,制定了作為特別法的「法則」。為解決各城邦法則之間的沖突,產生了法則區別說。
學說的內容:主張將法則區分為三大類,即「人法」、「物法」和「行為法」。認為凡是物法,只能在本城邦內適用,人法則可隨人在域外適用。義大利的法則區別說抓住了法律的域內域外效力這個法律沖突的根本點,開國際私法之先河。

Ⅹ 什麼是國際私法定義

國際私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在世界各國民法和商法互相歧異的情況下,對含有涉外版因素的民法和商法關系權,解決應當適用哪國法律的法律。

由於涉外因素又稱國際因素,民法和商法在西方傳統上稱為私法,國際私法因而得名。為廣義的民法可以包括商法,各國民法和商法互相歧異的情況,法律術語稱為民法的抵觸或民法的沖突,或稱法律的抵觸或法律的沖突,因此長期以來這一部門法被稱為法律抵觸法或法律沖突法。

(10)國際私法學說擴展閱讀

國際私法是一個從名稱就存在爭議的法律部門,從古羅馬時期的「法則區別說」,到現今「國際私法」、「私國際法」、「法則區別說」等各種稱謂,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促進了國際私法的繁榮。

在國際私法的發展史上,國內立法是最早的國際私法淵源。最早的成文國際私法規范當屬1756年的《巴伐利亞法典》,早期影響最大的當屬1804年《法國民法典》。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國都開始在國內立法中接受國際私法,但是各國的立法模式並不完全一致。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