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歌立法
1. 政協委員於海呼籲為國歌立法是怎麼回事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指揮、解放軍軍樂團前團長於海連續十年呼籲為國歌立法。於海稱,近年來國歌的使用出現了一些亂象。有人改編歌詞,有人隨意改變速度、情緒,有人在演唱國歌時嬉笑、打鬧,還有人在婚喪、商業活動中播放國歌。這是對國歌的不尊重。
他介紹,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就國歌一致通過了決議案,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國歌,2004年正式確定為國歌。在閱兵、出訪、體育賽事等重要場合,奏響的國歌激勵著中華兒女不斷前進。
「很多政協委員聽到我呼籲為國歌立法,紛紛表示支持。」於海說,「有些大型活動需要演奏國歌時,也開始征詢我的意見。這些都是好勢頭。」
2. 為何說確立國歌標准版是國歌立法的難點
據報道復,歌法的法律案擬於今制年6月下旬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初審。這意味著,國歌和國旗、國徽一樣,將有一部專門的法律,據悉國歌立法提案截止到今年已經連續被提出了近10年,而提案中的第一條建議就是要確立國歌的標准版本。
除確定國歌標准之外,於海對國歌立法還有兩點建議:一是提升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培養青少年愛國愛民族的情結。二是制定專門條款依法嚴懲污辱國歌的行為。
3. 國歌法什麼時候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是為了通過國家立法對國歌的奏唱場合、奏唱禮儀和宣傳教育進行規范而制定的法規。
2017年9月1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獲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於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4. 國歌立法提案已經連續十年被提出
我國在1990年和1991年分別制定了國旗法和國徽法。國歌法的法律案擬於2017年6月下旬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初審。
有趣的是,就在今年全國政協會議即將閉幕時,於海在小組會上發表履職感言說:「我表示非常遺憾,沒有在我政協委員的任期內等到國歌立法,但是我知道為國歌立法的日程越來越近了,將來也會為之高興和歡呼的。」政協會議閉幕後不久,便傳來國歌立法列入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喜訊。
「這種激動的心情無法形容,十年的堅持,如今要夢想成真了。」於海說,得知國歌立法的消息後,很多政協委員打電話或者發來簡訊祝賀。
希望《國歌法》能夠盡早出台施行,規范國歌的使用!
5. 國歌真的要立法了嗎
又到周一,路過小學外,總能聽到嘹亮的國歌響起。還記得上學時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嗎?這首歌,你我都會唱。每一句歌詞,每一個音節,都那麼昂揚。它就是《義勇軍進行曲》。
但在現實生活中,國歌卻未得到普遍尊重和愛護:
1)奏唱國歌存在一些不得體行為。由於缺乏法律約束,社會上存在隨意使用國歌、奏唱國歌不嚴肅等問題。
2)國歌對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發揮不充分。
曾擔任解放軍軍樂團團長的全國政協委員於海建議,應像制定國旗法、國徽法那樣,將國歌的正式文本、國歌的演奏或演唱場所與時間、國歌的製作與發行、對侮辱或破壞國歌形象的懲治等內容進行專門立法。
他連續十年提案聚焦國歌立法。得知今年6月關於國歌法的法律案將初次審議後,他非常激動,「現在社會上對國歌不尊重、褻瀆甚至侮辱的現象非常多,必須要立法保護國歌。」
目前,審議有關國歌法的法律案已經列入了全國人大常委會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將於今年6月提交常委會會議初次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受委員長會議委託,正在抓緊起草國歌法草案。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某民醫院腎內科主任王鳴在《關於規范<國歌>版本及更新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國歌>頁面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指出,目前中小學校在《國歌》的使用中,普遍存在版本過多、播放質量差等問題,導致《國歌》使用不規范,影響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實際效果,亟需加以規范、引導。
6. 從唯物史觀的角度說明為國歌立法的正確性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依法治國進程的推進,為國歌立法是社會法治化的客觀要求。
社會意識是具有相對獨立性和對社會存在的能動作用。通過國歌立法,有利於發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進一步推進我國依法治國進程。
7. 為國歌立法有什麼意義
國歌是是一個國家的標志,代表著國家的尊嚴,是民族凝聚力的體現。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國歌凝結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全部奮斗,是鼓舞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勁旋律,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熱愛、尊重國歌,學唱、傳唱國歌,規范、普及國歌奏唱禮儀,對於激發人們愛國報國情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在開展對違反國歌奏唱禮儀行為的監督的同時,應盡快考慮為國歌立法,像制定國旗法、國徽法那樣,將國歌的正式文本、國歌的演奏或演唱的場所或時間、國歌的製作與發行、對侮辱或破壞國歌形象行為的懲治等內容進行專門立法,從法律層面捍衛國歌神聖,真正讓國歌成為凝聚民族精神、動員和鼓舞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鮮艷的旗幟。
8. 確立國歌標准版是立法難點
1949年9月29日《解放日報》刊登代國歌詞曲譜
1949年9月27日是一個標志性時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從當年周恩來主持討論通過國歌決議案的視頻資料可以看到,在表決時有一人棄權,沒有人反對。
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將《義勇軍進行曲》歌詞作了修改,修改後的《義勇軍進行曲》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撤銷本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定。
於海認真查閱資料後發現,在國歌的樂譜上,1978年版本也作出了修改,但是在1982年並未恢復。由於版本的混亂,1978年的樂譜至今還在使用。
每次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國外,於海都特別注意聽國歌的演奏。我國國歌簡譜上對於速度的表述是「進行曲速度」。通常而言,進行曲速度是每分鍾120拍左右,但慢的進行曲速度也有每分鍾60拍、70拍的。於海曾就進行曲速度問題與我國著名音樂家李煥之多次交流,都比較認可每分鍾96拍的速度,雄壯有力,而且有一定的戰斗性。中國的軍樂團一直以這個速度演奏國歌。
「同樣的音樂,由於速度的變換,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國歌不能似是而非,必須要有明確的標准,就像國旗和國徽一樣。但同時,音樂又是抽象的,不可能機械地確定它的演奏速度。」於海說,在應邀參加國歌立法座談會時,他著重闡述了國歌標准化問題,這些難題都要通過立法來解決。
除確定國歌標准之外,於海對國歌立法還有兩點建議:一是提升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培養青少年愛國愛民族的情結。二是制定專門條款依法嚴懲污辱國歌的行為。
早日出台保護國歌的法律,保障國歌的尊嚴和嚴肅性。
9. 委員呼籲為國歌立法:小學一年級就必須要會唱是怎麼回事
今日,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軍樂團原團長、一級指揮於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全國政協委員、總政歌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孫麗英做客中國經濟網「聚焦2017兩會——中經在線訪談特別節目」時表示,國歌體現了一個國家的主權意識,因此要為國歌立法,捍衛其尊嚴,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並禁止羞辱國歌和商業化行為,更要從意識上重視到國歌的神聖。
孫麗英委員:從意識上重視到國歌的神聖
孫麗英認為,很有必要對國歌錄一個課題,這個課題讓每一代孩子在入學前看一下,讓孩子們理解國歌的意思,明白音樂的走向,什麼地方需要強的,什麼地方是弱的,節奏應該是什麼。這樣對孩子從小的教育,會讓孩子對國歌的認知和認同感更強,讓孩子感覺國歌是神聖的,從意識上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