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道德
Ⅰ 超道德的概念
越過道德的底線
Ⅱ 關於超道德價值的理解
不知道「超道德價值」具體。不過,道家的還沒有做到「超」。道家的天人合一講究的是非常普遍的價值觀 沒有「出世」
Ⅲ 前道德,道德和超道德的差別是什麼,關系是什麼
後人附會的說法不必深究,知道道 德就行了
Ⅳ 什麼叫超道德
「道德」是在「溫飽」的經濟基礎上的一種上層建築,是人的精神領域的一種什麼叫不食嗟來之食?!
Ⅳ 倫理學超道德 含義
個人的行為是否道德取決於它是否滿足了道德義務所要求的,而不取決於它是否滿足了超道德的要求。滿足了道德義務的行為是道德的行為,違反了道德義務的行為是不道德的行為,而沒有違反道德義務的行為或者不為道德義務所禁止的行為則是道德上可允許的行為。將超道德的行為混同於道德義務會導致超道德的。
超道德的行為( supererogation)指的是超出道德義務所要求的行為。「超道德的(supererogatory)一詞的英文解釋是「beyond the call of ty」(「超出義務要求的」) 。該詞最早出現在拉丁文的《新約全書》中。在羅馬天主教的傳統中,超道德的行為指的是超出上帝要求的行為。《新約全書》「歌林多前書」第7章中表達了這樣的思想:每個人都有選擇結婚的自由,但果選擇保持獨身以更好地侍奉上帝則是更好的高尚的行為,後者被神學家視為超道德的行為。超道德的行為有兩個特徵:
第一,行為主體道德上沒有義務非得採取這樣的行為。換言之,行為主體不採取這樣的行為上是可允許的。
第二,這樣的行為是有價值的行為,值得贊美和歌頌。超道德的行為往往也是英雄式的行為,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但超道德的行為應當遵循自願的原則。一旦我們將這些英雄式的行為視為道德義務,它們就成為了超道德的要求。
Ⅵ 哲學領域的「超道德」概念的定義是什麼
馮先生說道家門徒嘲笑孔子的話,也對也不對:道家經典《老子》亦名《道德經》(或《德道經》)!道家言「道」,為一切本體;言「德」,為各人從「道」多多少少承受而來的素質。
但儒家所謂道德,卻是人間倫理,是社會性的,而不是道家那種「法自然」的——「法自然」並非說「道」以外還有個「自然」,而是說「道」只按自己的方式運行:所以道家是「以自然為本」的,儒家卻似乎「以人為本」!當然,儒家其實「以天為本」,這「天」是人格化的自然,有「上帝」特徵,但儒家只講「天命」,對這上帝本身則不大深究……
道家做了儒家不願深究的事,這就是所謂「超道德」了!馮先生指出的這一點,與一樓所說的「超道德」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二、三樓說的則不錯。
其實,與其說道家等學者「超道德」,不如說儒家等學者「超自然」,因為人類社會其實的確是「超自然」運行的——已經掙脫自然法則混沌性的束縛,所謂「文明」,所謂「生產力」,就是人類「超自然」的基礎和根據!
而「超道德」這一概念,其實所起的應該是「思想解放」的作用,舊的意識形態如何沖破,可以「實事求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這樣缺乏理想引導會迷失方向的!理想從哪裡來?就要對社會本身作反思,就要把社會放在宇宙自然中來作終極性的反思——不考察自然的哲學不是全面的哲學,儒家迴避自然也許是社會使命急迫造成的;然而不解決社會人生問題也不是可靠的的哲學,只有社會性的實踐證明可行此哲學才能被接受為公理——中國歷史上「儒道互補」,後來又儒釋道三教互補,但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它居然還企圖成為當今的主流思想哪!就是因為它有「超自然」的力量!這是說,它對社會有極其深刻的理解和和極其精妙的謀劃。
Ⅶ 再讀《中國哲學簡史》,對超道德價值有點疑問
超道德價值究竟是什麼或者說都有哪些方面?
超道德價值,一般指盲從回,,即無代價,無理由相信答一種思想
一個人要成為「人」必然要有它么?
這個是錯的,人的思想主要是靠環境的影響,人是通過學習認知這個世界的
並不是靠信什麼而成人的
而且,馮老的話,「絕緣」,是不是有點太絕對了?
至於這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你認為那些限於塵世事務的人其實他認為你才是精神事務絕緣
到底誰對誰錯,這種東西沒有審判,這是說可能有些適應當時的環境,有些反之,
就向一顆石頭有人覺得它價值連城有人覺得一文不值
Ⅷ 什麼是超道德價值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提到,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價值。
愛人,是道德價值;愛上帝,是超道德價值。有人會傾向於把超道德價值叫做宗教價值。這種價值並不限於宗教,除非此處宗教的含義與前面所說的不同。
例如,愛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價值,但是在斯賓諾莎哲學里就不是宗教價值,因為斯賓諾莎所說的上帝實際上是宇宙。
超道德價值是將個人與宇宙聯系在一起,不是簡單的個人行為准則合乎社會的規范,特別是當社會規范的存在僅僅是維護社會安穩而規定的時候。
如孔子,孔子除了對經典作出新的解釋以外,還有他自己的對於個人與社會,天與人的理論。個人與社會是道德價值,而天與人的理論屬於超道德價值。
超道德價值,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
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馮友蘭所說的天地境界,即為超道德價值。
(8)超道德擴展閱讀:
道德價值是存在於人際關系中的。當人不存在了的時候,道德價值就失去了意義。而追求超道德價值,本質上是一種對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對自我生命的超越。
馮友蘭先生相信人有超道德價值的追求,是基於他對西方哲學家斯賓諾莎理論的摩拜,斯賓諾莎雖然是無神論者,但他認為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馮友蘭先生所秉持的這一觀點,本質上是也就是對充滿神秘色彩的大自然的敬畏。
一方面,哲學家們都是無神論者,包括馮友蘭先生。他們除了相信自己之外,根本不相信這個宇宙中還有超越人智慧和能力的生命,另一方面,他們卻把大自然神化,並從理論和實踐上奉勸人們敬畏它。也就是追求超道德價值。
Ⅸ 超道德為什麼不是道德
誰是小人,誰是君子,誰缺德,誰崇德。在這個言必講體統、行必稱禮儀的文明古國,向來就被區分得涇渭分明: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捨生取義,小人見利忘義。」
——孔子以義為標准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孟子認為仁最重要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荀子則以修養為重
……
君子道德高尚,小人道德卑劣。這些述之以語、施之以行的論說,形成了最原始的道德輿論。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學說尚未興起之前,這樣的道德輿論有著巨大的社會教化功能,使人見賢思齊、見惡思悔。犯道如犯法,這樣,輿論就好比時下學校之校規、社會之
法律
。但古之有小人,學生時有被取分,公民常有被判刑。這說明這三種規范並非至善之舉,都存在著局限——它們共同的局限在於不能在潛意識中促進一種向善的自覺。
沖著這種局限,我突發奇想,能不能找到一種沒局限的道德輿論,更好的指導人的行為?這可能是一個烏托邦,但我還是迷迷糊糊地順著這條通向桃花源的小溪,摸索這個空想之國的雛形——超道德。
我不知道「超道德」在詞典中是怎樣解釋的,為不引起爭端,先在本文的范圍內給「超道德」下一個定義:它是一種在人腦的道德意識中潛隱著的,卻又無時不在的,超越一切常規輿論、條律、集體慣性、公眾倫理的道德觀念。
定義分兩個重心:一、潛隱而無時不在;二、超越常規倫理。
潛隱而無時不在,即它的不現形性。超道德不存在一套像傳統倫理那樣細鎖而盡人皆知的輿論規范,也不像法律那樣有一個完善的對照版本。它在指示人的道德行為時,不藉助於條律的反射信號,它只忠實於它的行為主體——人,超道德的人。打個比方來說明這種特性:比如遇到一隻受傷的鷹,我把它放了。「我把它放了」這種行為,不是出於「惜生護生」的傳統輿論規范,也不是出於對旁人譴責的畏懼,更不是出於一種偽善。總之,你找不出這個行為的動機,外界監控系統的存在與否對這種行為沒有絲毫的影響,它純粹是一種近乎本能的行為。這就是潛隱而無時不在。
超越常規倫理規范。這點很容易理解,就是把一切常規倫理道德的底線看得模糊,對它的界線更不在意。還是用打比方來說明:學生的考試成績,60分為及格線。同是這樣一條線,在中層生乃至下層生的視野里非常清晰,在上層生那裡卻變得多餘而毫無意義。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同理,常規倫理就是人們眼中的及格線,一般的道德追隨者死盯著它,甘之若飴。超道德主義者如上層生,舉眼望天,大步跨過,毫無意識,卻出之愈高。
在古代的倫理道德中,有一條從表面上看非常接近這里所說的超道德主義:就是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遵照這個標准,人的道德行為從自身的意願出發,完全脫離了公眾輿論規范,把行為建立在主體感受上來,對他人實行一種平等的對待。表面看去,這個標准非常完美。但問題在於,「不欲」的內容,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對自身的修養苛求程度,有不同的質量,這個質量的參差不齊,保證不了這個道德行為至善的結果。況且,「不欲」的成分,主體人參照的僅僅是自己的利益得失,相對於公眾輿論來說更加狹隘,相對而言更不足取。
下面,論述超道德行為的境界,進一步闡發它的優越性。
在西方哲學中,超道德近似於弗洛伊德精神結構三分法中的「超我」部分。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沖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范,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識到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沖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范,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所以它與本我一樣是非現實的,超我大部分也是無意識的。
對應地,我把沒有接受過道德教育的,原始層次的道德群體歸為本我狀態;把接受了傳統的道德倫理教育並甘之若飴的道德群體歸為自我狀態;把超道德這個處在食物鏈最高級的崇高群體歸為超我狀態。三者所對應的境界的高下就清明若揭了。
超道德在電影《英雄》中表現得很酣暢:
無名與秦王論劍,道出了劍客的三種境界:手中有劍,心中無劍;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
劍在手中者為下,殺人以刃;劍存乎於心間者為中,殺人以氣;手、心皆無刃者為上,殺人於無形。這是劍道的高下。相對應地,無道者為下,有道者為中,超道者為上,這是道德的三種境界。
文章寫到這里的時候,我似乎一下子從桃花源中回到了現實,尋遍所有的小溪,都找不到那個進入桃源的小洞。寫這篇文章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現實意義,因為我無法為讀者指明通向這個境界的具體途徑。就像只給出了建築藍圖,卻給不出設計的具體方案。我本想用弗洛伊德的超我的定義——通過內化道德規范,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來指出途徑。但一細想,發現不妥。首先道德規範本身對個人沒有絕對的約束力,拿一個沒有強約束力的對象要求一個社會群體來把它自覺提升(內化),這是多麼的不現實。再者,價值觀念又是一種異常抽象而難以統一的意識形態,內化又從何著手呢?所以,我只能提出問題,對解決問題我束手無策。
但是,也決不能說,這種空想道德觀念的提出一無是處。歐文、傅立葉和聖西門,他們的空想社會主義,最初還不是一樣的幼稚可笑,但歷史證明了他們的偉大,他們為社會主義捧出了一幅首創性的原始草圖,相當了得!就本文而言,至少描繪了一幅理想中的完美的道德藍圖,道出了一種境界!
Ⅹ 人類為什麼需要超道德價值,比如宗教與中國文化里所謂
最近對宗教問題頗感興趣,一番思考之後,得到兩點體會,請各位評點,但願不會貽笑大方。 一 宗教的核心是什麼? 最初引起我對宗教的興趣是因為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在各種宗教中,神學家(或宗教學者)和廣大教眾對這種宗教的看法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前者潛心於闡述和發展教義,後者則只關心教條(或戒律)和儀式。以佛教為例,對佛學家來說,佛教是那些據說充滿了哲理和智慧的佛經,而對絕大多數信徒而言,佛教就是吃齋念佛、燒香磕頭,深奧的佛理在他們那裡只剩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這種差別只是簡單和復雜的差別,本不會引起我的注意,讓我吃驚的是,在教義和教條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關系,甚至經常充滿矛盾。教義說四大皆空,總之活著和死了差不多,卻要求信徒不得殺生;高僧說要去除雜念,老太太燒香時卻多祈禱保佑來生,多子多福。不獨佛教,其他宗教也差不多。我看不出伊斯蘭教義和不吃豬肉有什麼關系,但後者卻是我們識別穆斯林的主要特徵。那麼猶太教和割禮呢?基督教和十誡呢?共產主義和《中學生守則》呢? 所以,我得出的結論是:無論它的教義是多麼深奧和復雜,宗教的核心,也就是宗教真正起作用的部分,是它的教條和禮儀。所謂教徒,就是那些遵從這些教條和禮儀的人,這與他們是否知道、理解和接受它的教義,都沒有關系。 我的觀點可能受到這樣的質疑:歷史上宗教之間的沖突乃至宗教戰爭,不正是由教義上的差異引起嗎?這難道不是教義發揮作用的證據?對此,我想可以這樣回答:在歷次宗教戰爭中,教義分歧只是戰爭組織者的動員口號,真正使軍官和士兵能被動員起來,使戰爭得以發生的,除了宗教以外的利益之外,是因生活方式的差異而導致的對異教徒的憎惡,而生活方式的差異正是部分地由不同宗教的教條和禮儀的獨特性所造成,雖然這種差異常常被使用含有教義的語言來表達。比如,當一個穆斯林指責一個異教徒「不敬神」時,他心裡實際上想的可能是:「瞧,這群骯臟的傢伙,竟然吃豬肉!」。 二 人們為什麼需要宗教? 對於這個問題,我原先看法是:宗教是給人提供世界觀的。人必須對世界有某種看法,否則內心便不會平靜,無所措手足;有些人可以通過哲學思考獲得某種世界觀,或者通過閱讀和聆聽從哲學家那裡取得,但是這兩種途徑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顯得太費勁,他們寧願選擇簡單而直接的宗教教義作為世界觀,而且往往選擇他們父母所信奉的那種宗教,因為這更加省事。 但是經過前面的思考之後,我已放棄這種看法,我現在認為:雖然人們的確從宗教獲得世界觀,但這不是主要的,人們需要宗教,是為了獲得教條!而他們之所以需要教條,是因為教條能簡化他們的生活。 人天生需要教條。這看起來好像不可思議——難道教條不是對人的意志和行為的約束嗎?處處受到約束難道不會使人感到不便和討厭嗎?但是仔細想想,如果沒有教條,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多麼復雜?我們必須對生活中面臨的每件事情進行利益算計和權衡,以便作出最優選擇。雖然經濟人假設能夠得到統計上的支持,生活中的個體並不會真的在每件事情上象經濟人那樣進行算計,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按習慣行事,而構成這種習慣的,正是一系列教條。當然,這些教條會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被挑選和修正得更加經濟;同時,教條一旦形成也會傾向於僵化,從而具有反經濟性。 上述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各種宗教教條都具有實用性,這種實用性,已經部分的被上個世紀的人類學家們所揭示。印度和中國盛行佛教和其他主張節欲的宗教,是因為它可以緩解人口壓力;伊斯蘭和猶太教禁止吃豬肉,是因為非反芻的偶蹄類動物在缺乏塊莖植物的情況下會與人類爭奪食物;至於十誡的實用價值,更是顯而易見。 以上兩點看法的意義在於:我們對於一種宗教教義的否棄,並不能成為我們反對這種宗教的理由;當我們要求別人放棄他所遵從的教條時,應該首先考慮什麼東西會取而代之;此時此刻,切不可天真地以為:他們將獲得啟蒙,從此以後理性將指導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