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社會道德事例

社會道德事例

發布時間: 2022-02-27 03:49:46

㈠ 近年社會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悅悅遭碾壓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上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年僅兩歲的女童小

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竟然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陳賢妹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小悅悅在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重症監護室,腦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腦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

拾荒阿姨陳姨救人的過程,恰好被事發地旁邊一間勞保店的視頻監控記錄,這段視頻還包括在陳姨之前路過的18個人。陳姨並不知道,她是第19個路人,前18個,或是視而不見,或是看兩眼然後離開。

第一個人:一名白衣深色褲男子,左右張望後,徑直從小悅悅腳邊經過; 第二個人:摩托車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悅悅,一拐彎繞過離開; 第三個人:淺色長袖衣服男,一直盯著小悅悅,然後像躲著走,越來越遠。

第四個人:開著藍色後尾箱三輪車男, 從店鋪門口兩次橫向經過, 對2 米外的小悅悅視若無睹。

第五個人: 踩著三輪車的藍衣男子;

第六個人:另一摩托車男經過;

第七個人:黑衣男子開摩托車經過,不斷回望小悅悅;

第八個人:一名中年女子帶著黃衣小女孩經過,看了幾眼沒有停步; 第九個人:一個穿雨衣的摩托車男子經過;

第十個人:穿著藍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悅悅身邊來回兩次,除了驚異的目光外再無動作。??

記錄這一切的視頻,來自廣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華勞保經營部,事發地點恰好就是該店鋪的門前。這間勞保店位於兩條巷道的交叉口,與多數商家一樣,其兩邊的門口上方均安裝了視頻監控。不料,其中一邊的視頻監控,剛好拍下悅悅兩度被碾壓的全過程。

㈡ 舉一些近期發生的關於社會公德的事例

一、退休老人喬秀文

退休戶籍民警喬秀文是晉源區金勝鎮人,他幾十年如一日自己過著儉朴版的生活權,卻慷慨解囊資助孤兒或貧困學生上學,救治貧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還想方設法為群眾辦好事,他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

為癱瘓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過節主動打掃公廁衛生……他用平凡的事跡感動著周圍的人,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愛戴。

二、拖車不收車主的費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拖車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並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停放的地點。因採取不正確的方法拖車造成機動車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補償責任。

(2)社會道德事例擴展閱讀

社會公德的基本特點

1、基礎性。

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在每一個社會都被看作是最起碼的道德准則,是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進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會公德,是對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的最低層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礎之上還有許多更高的道德標准和道德要求。

2、全民性。

社會公德是社會全體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具有最廣泛的群眾性和適用范圍。在同一社會中,任何社會成員不管屬於哪個階級或從事何種職業,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簡單規則,都必須遵守,否則就要受到社會輿論譴責。

㈢ 關於道德的社會事例2個。

比如最近的小悅悅事件
老人摔倒事件

㈣ 社會公德故事

這個事例是關復於一個得了心臟病的制司機的故事。當他在開車送乘客的時候,心臟病突發,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分鍾,他緩緩地把車停在了路邊,讓乘客們安全下車,然後把車熄火,確保交通正常運行。做完這些之後,一個人靜靜地趴在方向盤上,就這樣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個不知名的司機,一個普通的人,成了「人肉搜索」的焦點之一 —— 關於他的資料,網上搜索,現在可以找到非常非常多,時間關系,我們不能在此大段地誦讀,我只簡單告訴大家,那個司機姓黃……

一個普通司機,沒有大量的宣傳,並非驚天動地的事跡,但是,這個模範的司機,已經被廣大群眾牢牢記在了心裡。 為什麼?因為社會道德的准則,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

㈤ 反映社會公德事例

一、撿破爛老人姚義德

人物介紹:姚義德今年52歲,是河南社旗縣朱集鎮古城村人,他的老伴孫慶榮今年58歲,也是河南人,夫婦倆20年前來到海南至今一直靠撿破爛、干雜工為生。老姚的親生孩子有3女2男,最大的今年30多歲,最小的也20多歲了,都已在海南成家。

從1988年開始至今,老姚夫婦先後收養了10名棄嬰。他說:「見死不救是一場大罪,自己少吃一點,多苦一點,救一條生命,該多值呀!不過有些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十分嚴重,這些女孩都很好,多可惜呀!」

二、好司機吳斌

5月29日中午11時10分,吳斌駕駛杭州長運浙A19115大型客車從無錫返回杭州。11時40分左右行駛至錫宜高速公路宜興方向陽山路段時(江蘇境內),突然有一塊鐵塊從空中飛落擊碎車輛前擋風玻璃再砸向吳斌的腹部和手臂,導致吳斌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

車載攝像頭記錄下了全過程,畫面顯示在危急關頭,吳斌強忍劇烈的疼痛將車輛緩緩停下,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車措施,之後,他又以驚人的毅力,從駕駛室艱難地站起來告知車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後打開車門,安全疏散旅客。當做完這些以後,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的他,癱坐在座位上。

由於吳斌的肝臟損傷實在太嚴重了,按醫生的說法,他的肝臟已經象一座被掏空了的山,輸入的血已經相當於給全身的血換了一遍。需要渡過最關鍵的5天排異觀察期。由於吳斌搶救已輸血1萬多cc,院方血液緊張,為此,杭州長運正在動員職工為吳斌獻血,還打算今天專門安排大巴車開到無錫解放軍101醫院獻血。他的同事們也都一直默默地為他祈禱,希望能給他力量,創造生命的奇跡。

可惜吳斌還是沒有等到。6月1日凌晨零點十三分,吳斌病情突然出現惡化,呼吸加快,心率加快。雖經醫院全力救治,吳斌終於還是於2012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過世,享年48歲。

三、退休老兵殷昌傑

今年79歲的殷昌傑老人是一名退伍老兵,1999年從台灣來到廈門,租住在廈門集美大學附近的一所學生公寓內,打算在此安度晚年。在一次和學生們聊天的過程中,老人發現很多大學生家境貧寒,便萌發了用自己的退休金資助貧困大學生的想法。

他先後拿出幾十萬元的收入資助上百名貧困大學生。值得深思的是,6年來,老人資助的幾百名貧困學生,居然很少有人向他表示謝意。6年來,老人只收到過一張賀年卡,還沒有署名。

四、退休老人喬秀文

退休戶籍民警喬秀文是晉源區金勝鎮人,他幾十年如一日自己過著儉朴的生活,卻慷慨解囊資助孤兒或貧困學生上學,救治貧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還想方設法為群眾辦好事,他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為癱瘓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過節主動打掃公廁衛生……他用平凡的事跡感動著周圍的人,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愛戴。

五、村支書楊聖滿:奔波20年為鄉親引來汩汩清泉

河北省蔚縣柳河口村支部書記楊聖滿任職後,自費為鄉親們找水奔波20年。20年來,他幾乎花掉自家全部積蓄,最終為村民引來汩汩清泉。

柳河口位於蔚縣大南山腳下,全村800多人,由於地勢較高,地質構造復雜,飲用水極為匱乏。從上世紀70年代起,柳河口村村民開始四處找水,先後挖了20多眼井,卻沒有打出一滴水。村民夏天只能飲用澇壩水,冬天只能喝積雪融水。

1988年,楊聖滿當選村支書後,把自己經營多年的木材經銷生意交給妻子料理,帶領鄉親們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尋水之路。1993年,村裡決定從相隔4公里的鄰村引水,4公里長的石頭水渠,他帶領鄉親們一塊一塊挖,一尺一尺刨,終於把水引到村子裡。

2002年,鄰村水井水位下降,吃水難又成為柳河口村村民面臨的問題。這一次,楊聖滿下了決心,一定要從根本上解決吃水難題。之後數年,他奔波於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等地,苦苦尋求找水良方。親戚、朋友得知他打井的消息後,都勸他不要冒這個險,妻子更是極力反對。可是,楊聖滿決心已下。

2004年3月,他根據收集到的打井信息和資料,拿出自家12萬元錢,請來打井隊,著手實施打井計劃。在打井的6個月里,他把鋪蓋卷搬進工棚,日夜堅守。可是,直到打井鑽頭鑽到200米以下,打到的依然是堅硬岩石,第一次打井就這樣宣告失敗了。隨後兩年,固執的楊聖滿接連打了6眼井,仍然一無所獲,卻為此用掉了自家50萬元存款。

有的鄉親動搖了,有的人在背後笑他「一根筋」,這時候,楊聖滿開始謀劃新的引水方案。2006年8月,經過周密論證,柳河口村決定把8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到村子裡,楊聖滿帶領鄉親們投入到新一輪找水「戰斗」中。山上本來沒有路,楊聖滿和鄉親們硬是用鐵鍬、錘子一寸一寸鑿出一條山路。

到2006年10月,投資20萬元、長達8000多米的管道鋪設完畢,同時還建起兩個揚水池和兩個蓄水池。泉水翻山越嶺引到柳河口村,村民們從此喝上了甘甜水。

㈥ 社會道德的事例的作文

東西需要道德來體現。比如:有很多的壞人做那些不知羞恥的醜事。也有一些人在政治方面做的很全面,那些好人們不是為了我們的世界在不斷的做著好事嗎?這些人是值得敬佩的,在現在的世界裡已經有很多的了。
只有我們都為我們的政治的做出自己的選擇,不過,你們的選擇是怎麼樣的?是要做一個被人罵的狗血淋頭的惡人,還是做一個名垂青史的善人。不管怎樣;不管那種選擇;不管你認為是對是錯。都是你的選擇。
我記得以前有過這樣一件事,這事也許能給我們這些人做一些政治影響。兩年前的一個中午,太陽炙烤著大地,知了在樹上不停的叫著,沒有一絲風。我和小夥伴陳威相約在河邊的橋洞下乘涼。我想那裡可能涼快一些。來到河邊,果然,一陣陣涼風從河邊迎面吹來,真舒服啊!我們躺在橋洞里美美地睡了個午覺。醒來以後,我們沒有什麼事情可做,覺得有些無聊。我倆商量著:「去河邊岩石里找螃蟹玩吧。」我們倆一拍即和,於是一人劃分一塊河灘,開始仔細尋找起來。我正專心致志地撥弄岩石,突然聽見陳威大聲呼叫;「救命呀!救命呀」我尋聲望去,只見他已經掉到水裡了!水不斷的向他嘴裡猛罐,嗆的他喘不過氣來,我嚇壞了,連忙大聲叫起來:「救命呀!救命呀!」我一邊喊一邊向河邊跑,看有沒有大人經過。正在這危機的時刻,有一位大伯路過這里,看見我又哭又喊,他馬上明白了怎麼回事,沖到河邊,他來不及脫衣服就一頭扎進了河裡。大伯在水裡面摸索了好一會,把頭露出水面吸了幾口氣,又扎進去,這樣反復幾次才終於找到了陳威,並把他從河裡拉了上來。一上岸,只見大伯臉色蒼白,呼吸急促,雙唇發紫,身子軟軟地倒在了地下……
這就是道德,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所以品德是我國的第一思想政治,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品德和思想的話就別提什麼在世界發達了。想要在世界壯大起來大家就都要有思想理念和道德政治。
記得我從小就見過很多的好人好事和很多不好的人做的「蠢人蠢事」。做好事的人總是讓人敬佩他們,因為他們有著好的思想品質。那些做「蠢人蠢事」的人就讓大家從心裏面瞧不起他,因為他的思想品質是讓人打心裏面瞧不起。
以前我就想過我一定要做一個好人讓人引起注意,這種思想是我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想法。可是到了我讀三.四.五年級的時候才知道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那麼多的壞蛋了,因為——好人是不是那麼容易當的。現在的好人的人漸漸變少了。因為當好人也會被人罵的狗血淋頭但是好人他是值得的。

㈦ 關於道德的社會事例

汶川地震時,一個乞丐拿出自己乞討來的皺皺巴巴的一百塊捐給了需要的人

㈧ 社會道德的小事例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范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有一次,我和媽媽到銀行存錢,銀行里人頭攢動,我和媽媽排了很長時間的隊伍才輪到我們。就在我們走向櫃台時,一位70多歲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我開始還認為他是有什麼東西丟在那裡要拿回去,可他還沒站穩,就發話了:「請問一下養老保險怎麼取?」
我可不高興了,明明是我們先來了,怎麼讓他先辦起業務呢?而且這么大人了,先來後到這點道理不懂嗎? 可媽媽卻好像讓著他一樣,什麼話也沒說,而且還把身子往一邊讓了讓。 媽媽的舉動,更讓我驚訝和氣憤,難道媽媽也不懂這點道理嗎? 媽媽好象看見了我表情的變化,就悄悄把我拉到一邊,微笑著對我說:「你是不是有點不高興啊?」我用勁地點了點頭,氣憤地說出了我的想法。媽媽的臉色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對我說:「你這就不對了。雖然先來後到是規矩,但是他畢竟是位老人啊!而且他跌跌撞撞,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種道德的表現,所以我們必須要讓著他,尊敬他。」我這才點了點頭。媽媽的表情終於由嚴肅化為輕松,「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你願意為這么一件小事而和別人爭吵嗎?」我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 這是,那位老人的事已經辦好了,正招呼我們過去。他這時向我們解釋:「剛才真對不起,我有點急事,讓你們久等了!」我笑著說:「沒關系!這不算什麼!」 同時,我也看見了媽媽贊許的目光。
可見,道德還能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但是社會上還存在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最近,汶川發生了大地震,許多人為次慷慨解囊。但是,我在報紙上看見一條反面的新聞:「某地區奧運火炬手在繞過捐款箱後,把一隻空的手放在箱子邊,什麼也沒捐。」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沒有錯,他們已經捐過了錢,只是幾位記者沒拍到照片,就讓他們空大波,指責聲,叫喊聲,責罵聲,不絕於耳。經事後調查,火炬手並著手再走了一邊。這件事讓火炬手很郁悶,人民很納悶,也讓社會充滿了疑問,這記者怎麼這樣呢!我則感到很氣憤,媒體本是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更加了解社會,卻報道出這么一條消息,又和報假新聞有什麼區別呢!這是拿災區人們的利益開玩笑,是對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對社會的形象的嚴重損害!實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現,而這家媒體卻連這點道德都做不到,還怎麼再談自己的信譽呢?
這是道德負面的例子,通過這件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是道德的基本表現,我們要遵循它。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㈨ 違反社會道德的例子

  1. 違反社會道德的例子:

    ⑴故宮西側城牆外的草坪中有一棵古樹,很好攀爬,不時有遊客越過草坪,爬到樹上去留影。草坪上還有許多遊客席地而坐,身邊滿是報紙和塑料袋。

    ⑵遊客最愛在西洋樓文物上刻畫。圓明園內文物遺址眾多,大多都是斷壁殘垣。在一座曾被毀得只剩下半截的石橋上,一名10歲左右的小男孩正拿著一塊石頭在橋上刻字。

    ⑶南京小伙小葛騎車經過南京和燕路時,看到一中年女子被經過的一輛車撞倒在地,小葛趕緊下車要扶該女子,路過的李大爺勸:「小夥子你別扶,我沒有車我來扶不要緊」,但小葛稱年輕人看到總要去扶,就將其扶起,卻被女子咬定是肇事者。

  2. 社會道德: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社會,
    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體主義成為調節三者利益關系的重要原則。要把集體主義精神滲入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層面,
    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提倡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反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和損公肥私、損人利己,把個人的理想與奮斗融入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之中。

㈩ 急急...!求幾則關於社會道德的故事

181、有點力量就要幫助群眾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