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外國網友評論道德經

外國網友評論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2-27 04:00:01

❶ 誰有外國名人對中華文化(民族精神)的看法

美國學者邁克爾.哈特在其所著的《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人》一書中,分別給他細心挑選的一百個人物評功論過,排名定位,而且強調,這是一部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冊,不是一部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冊。 入選該書的炎黃子孫共有七人,他們是:
孔子(名列第五)。哈特的評語是:「孔子學說只強調個人的責任而不是個人的權利。根據以這種哲學來保持國內和平繁榮所發揮的作用而論,大體說來,中國是地球上治理得最佳的地區。」
蔡倫(紙的發明者,名列第七)。哈特的評語是:「紙的發明,使中國文化得到迅速發展,而他使用的造紙技術,基本上沿用至今(不包括一八○○年前後實行的機械化)。」
秦始皇(名列第十八)。哈特的評語是:「他用武力統一了中國。中國人口實際上並不比歐洲多很多,兩者的差別在於歐洲總是分裂成許多小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大國,使西方人對龐大的中國一直懷有恐懼心理。」
毛澤東(名列第二十)。哈特的評語是:「與秦始皇的功績最相當的是毛澤東,兩者都是中國人,都是在自己的國家實行一系列革命改造的掌舵人。」
老子(名列第七十五)。哈特的評語是:「假如老子的確是《道德經》的作者,那麼他的影響確實很大。這本書雖然不到六千字,卻包含著許多精神食糧。在西方,《道德經》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
隋文帝(楊堅,名列第八十二)。哈特的評語是:「他成功地統一了經歷數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實行透過科舉考試選拔政府官吏的制度,為中國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員。」
孟子(名列第九十二)。哈特的評語是:「他對中國的影響主要來自《孟子》一書,該書闡明了他的主要學說,那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組成分子是人民而不是統治者。」 在一百名以外而列入「享有盛譽的人物」的炎黃子孫有朱熹、漢武帝(劉徹)、漢高祖(劉邦)、孫中山和唐太宗(李世民)。

西方人對龐大的中國一直懷有恐懼心理原來是這樣的啊

❷ 古文化的美國人,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翻譯出《道德經》

目前,在西方影響最大的《道德經》譯本是當代英國漢學家韋利的英文本,題為《道及其專力量》。有趣屬的是,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經」3個字分別翻譯為「道路」(theway)、「德性」(virtue)和「經典」 (classic)3個詞。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仍然有人把《道德經》分作《道經》和《德經》。但目前通常採用的譯名是用漢語音譯「DaoDeJing」或「TaoTeChing」。

❸ 德國人為什麼重視讀道德經

因為人類對哲學高度的追求是共同的,這種追求不分國界,只是在和中國有明顯文化差異的德國較為明顯。《道德經》作為中華文化經典,闡釋了道家思想,也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子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世界范圍內都很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受到世人們的尊崇。這種對道家學說的研究和對道家經典《道德經》熱潮不僅在國內有,在國際上也有所體現。在翻譯成外國文字並且發行量大的文化名著中,《道德經》的排名僅次於《聖經》。

德國人有哲學研究的文化傳統。他們對於哲學家以及哲學經典的重視是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傳統。

❹ 為什麼很多網民都喜歡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判

一,道德,抄只是人體大腦思襲維認識與實踐系統正確為人群眾利益服務的一個點,不具有客觀全面聯系每一個總體全面性正確為人民利益和生命利益為根本的服務。
二,現在,不但網民,社會性人們大腦思維認識與實踐系:幾乎都是心理學,孔孟之道,道德經。因而會用道德觀點正確或錯誤質量程度作為檢驗大腦精神好孬思想方法。
三,因為某種原因,報刊丶書丶影視丶廣電ⅰ丶聲相丶文字丶語言各方面很少有學習丶工作丶生活科學方面矛盾亊物和解決矛盾亊物的哲理唯物主義辯證科學方法。
因而,社會性人們大腦思維認識與實踐系統,也不會有普遍性的不損害有利於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生命利益為根本真理性正確為人民利益服的思想理論方法。因而,很多人才用局限的道德觀質量程度來作為檢驗人們大腦思維認識思想理論方法好孬真理標准。
網路哲理科學吧,南山木魚石

❺ 外國人怎麼看《道德經》

土豆系列0420 :你好。
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出版第一多的是聖經第二多的是道德經,被譯成多國文字廣為流傳!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巨大精神財富!20世紀,人類在科學技術和物質財富上雖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也造成了環境破壞、價值迷惘和心靈污染三大危機。面對這些社會危機,西方人開始從東方道學中尋求哲學智慧,以解決現實問題。
美國學者邁克爾·哈特在評述老子《道德經》時指出:「這本書雖然不到六千字,卻包含著許多精神食糧。」荷蘭萊頓大學教授施舟人肯定道學「對西方文化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能使西方文化得以更新的動力和活力的源泉。」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高認為《道德經》「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德國人尤利斯噶爾指出:「老子,他是推動未來的能動力量,他比任何現代的都更加具有現代意義,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美國科學家威爾杜蘭認為《道德經》「是最迷人的一部奇書」。德國哲學家尼采認為老子的《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美國學者蒲克明預言未來「《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它之所以受到世人如此重視、如此高的評價,因為它是人類最古老的最系統的第一部「大成智慧學」。
在政治上,不少國家的領導人都指出,要想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必須善於從老子《道德經》中去尋找政治智慧。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大聲呼籲: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美國前總統里根援引《道德經》中「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治國名言,以尋求其治國理念和方略。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建議全世界「遵循中國古代偉大哲學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教誨,來應對世界金融危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極力推崇老子的《道德經》,援引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名言,努力將這種不朽的哲學智慧應用到聯合國工作中。
在經濟上,要解決現代市場經濟中出現的問題,也需要從《道德經》中尋找發展經濟的哲學智慧。英國哲學家克拉克認為「現代經濟自由市場的原理就是源自《老子》的無為而治。」在世界范圍內,已悄然地出現了一個經濟文化群體「道商」。所謂「道商」,就是以道學的辯證思維和哲學智慧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的商人。法國阿爾斯通總裁安南·博格先生聲稱:「在中國做生意,要懂《老子》。」曾擔任財富五百強公司高級執行官的詹姆斯把《道德經》尊為新世紀的商業理論。奧地利經濟學家哈耶克認為道家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的觀點,就是他的自發秩序理論的經典表述。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根據老子的「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的思想,從事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美國GE公司前總裁傑克·韋爾奇依據老子的「為道日損」的思想,提倡「無為式」的「簡單的管理」。
在科技上,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可以從老子的《道德經》中汲取靈感。英國科學家霍金在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思想啟示下,提出了「宇宙創生於無」的理論。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提出的「質朴性原理」,與老子所謂「道」的質朴性是不謀而合的。美籍華人李政道發現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與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也有吻合之處。日本農學家福岡正信提出「自然農法」,並稱自己「就是在老子『道法自然』這一偉大命題的啟發下提出來的。」

❻ 道德經在國際上的地位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文化名著總銷量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在西方《道德經》的銷量已經超越了《聖經》,躍居所有經典之上,現已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之位。在中國,《論語》比《道德經》影響大;在國外,《道德經》比《論語》影響大;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各國經典名著中,《道德經》是被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發行量最大的傳世經典。

《道德經》的外文譯本總數近500種,《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高達700多種。

老子是2500年中國歷代君王的導師,影響中國2500年的歷史。德國電視台的一項調查表明,老子還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

當代管理巨著《第五項修煉》風靡全球,他的作者「學習型組織」的創始人彼得•聖吉最推崇老子的管理思想。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最推崇老子的管理哲學。在松下公司花園里有一尊老子的銅像,下面石座上刻著中文:道可道,非常道。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任時,曾在電視講話中呼籲,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道德經》,可幫助人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2008國際論壇說:「俄羅斯應該用中國老子的智慧走出經濟危機。」

美國總統里根把《道德經》奉為寶典,在第二次總統就職演說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來闡釋他的治國理念。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最初正是根據伏羲黃老的陰陽學說提出了二進制思想。

黑格爾師承康德,把老子學說看成是真正的哲學,將老子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其哲學邏輯合理,充滿生氣,理論新奇,論述動人。黑格爾研究每一個命題,都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陽)反(陰)合(中)的三維形式,創立了三段式解讀法。

哲學家海德格爾更把老子的「道」視為人們思維得以推進的淵源。海德格爾認為老子與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將老子「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的字句掛於牆,懸於壁,是老子忠實信徒。

尼采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

日本學者湯川秀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

美國學者卡普拉驚奇地發現了道家哲理與高能物理現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學之道》中說:「中國的哲學思想,提供了能夠適應現代物理學新理論的一個哲學框架,中國哲學思想的『道』暗示著『場』的概念,『氣』的概念與量子『場』的概念也有驚人的類似。」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欣賞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了當時他最喜愛的格言。

道祖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以其精煉的語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發生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真諦。

參考鏈接搜狐客戶端:http://www.sohu.com/a/114862265_488530

參考鏈接騰訊:http://news.qq.com/a/20070510/001383.htm

參考鏈接中國網—國際道德經論壇: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gjddjlt/node_7017047.htm

❼ 有沒有外國人能讀懂理解周易或者道德經這些的,有的話他們真牛

從史書記載第一個解釋《周易》的孔子開始,直到今天,包括孔子在內都沒有人讀懂《周易》(因為所有著書解釋《周易》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周易》是怎麼撰寫成書的),更遑論外國人。

❽ 世界名人評價《道德經》為何如此之高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之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道德經》這部不朽著作,既是中國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東方智慧的代表之一。

《道德經》作為我們老祖宗的智慧遺產,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去看一看,探究古人偉大智慧,讓西方顫抖的智慧。

看看名人們怎麼評價《道德經》的: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德國哲學大師:黑格爾

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德國總理:施羅德

在偉大的諸傳統中,據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並且最完美的生態智能,它調在自然的循環過程中,個人社會的一切現象和潛在兩者的基本一致。——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卡普拉

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的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比利時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高津

❾ 老子的《道德經》,為何在國外那麼火呢

中國有幾千年璀璨的文化,至今未曾斷代,這不是美式快餐文化所能比擬的。世界上的普世價值殊途同歸,自由、博愛、平等的價值觀適用於每個國家,但我們自有他人無可比擬的燦爛文化和治世哲學。

戰國春秋,中華大地無數聖人臨凡,其中以老子、孔子、墨子、韓非子思想最為卓越。而老子和釋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穌一起被公認為世界人文之父。老子的思想影響深遠,在全世界范圍內,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老子和《道德經》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超乎你的想像。



據紐約時報公布,經過評選,人類古往今來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寫作人,老子排名第一;

世界各國公認哲學素養最高的德國,《老子》這本書幾乎每家一冊。

縱觀《道德經》,全書不過5000字,一個小時就可讀完,而其中所包含的哲學思想之浩大,對世人影響至深,不禁讓人懷疑其是否真的出自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美國害怕中國崛起,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害怕中華文化的崛起,孔子學院被聯邦調查局調查就是很好的明證。中國從並沒有打著「普世價值」的旗號去忽悠美國人改旗易幟,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強大的同化能力不得不令美國警惕。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堅持,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人值得驕傲的事情。

❿ 為什麼全世界都開始讀《道德經》

目錄

聲明:詞條人人可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哲學啟蒙社:內老子55.1萬 5'9"



一分鍾讀容懂道德經19.1萬 44"



筆走龍蛇:非常道!書法也有「眾妙之門」11.6萬 3'44"

道德經 [dào dé jīng]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1]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2][1]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3]。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