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立法
❶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
1、法律淵源不同: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淵源包括立法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機關頒布的各種行政法規以及本車參加的國際條約。
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構成的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法官的許可權不同。大陸法系強調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的規定來審判案件,法官對成文法的解釋也需受成文法本身的嚴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適用法律而不能創造法律。
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來審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的技術創造新的判例,從而,法官不僅適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圍內創造法律。
3、在法律思維方式方面:大陸法系屬於演繹型思維,英美法系屬刊納式思維,注重類比推理。
4、在法的淵源方面:大陸法系中法的正式淵源只是制定法,英美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淵源。
5、在法律的分類方面:大陸法系國家般都將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作為法律分類的基礎,英美法系則是以普通法與衡平法為法的基本分類。
6、在立法技術方面: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一般採用法典的形式,英美法法系國家的立法一般採用單行的法律、法規的形式,而不採用法典的形式。後來,英美法法系也開始逐步採用法典的形式,但從本質上講,其主要是判例法的規范化。
聯系:
1、兩者都重視法洽。
2、兩者的法律淵源都含有制定法。
3、兩者在二戰後有趨同趨勢比如都進行法典編纂.
4、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法,本質上都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5、判例法其實裡面也有制定法,當法官遇到新問題沒有實例可以照搬,就會根據陪審團的最後表決,在依照一定法律原則的基礎上,自由心證,宣布判決這種判決實際上是法官制定了法律。大陸法系也會考慮曾經的判斷。
6、如果法官遇到一種新的案例,法律上沒有很明確的規定,這時候不能擅自判決,在經過合議庭審理,並且已經提交審判委員會後,那麼考慮以前的判決就是首選,這種以前的判決可以是比照式的,也可是法律解釋類的。兩大法系在趨於融合。
(1)大陸立法擴展閱讀:
大陸法系是指歐洲大陸上源於羅馬法、以1804 年《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各國法律,所以大陸法系也稱羅馬法系或民法法系。
1896 年,德國以《法國民法典》為藍本,制定了《德國民法典》,該法典以後為一些國家所仿效,故大陸法系又稱為羅馬一德意志法系。
英美法系亦稱「普通法系」、「英國法系」、「判例法系」。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
指英國從11世紀起主要以源於日耳曼習慣法的普通法為基礎,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英國的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
英美法系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在普通法的基礎上,另有一個更加直接體現公平、正義和良心的「衡平法」。
如果普通法與它發生沖突,法官一般會選擇適用衡平法。這即所謂司法是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原則所在。衡平法實際上也可以說是平衡法,主要適用於民商事案件。
中國的司法理論和實踐中,是沒有衡平法這個概念的。法官比較拘泥於法條,很少有公平正義的考量。
這一點,從法律思想上說也有淵源,那就是韓非子以降的法家傳統,這個傳統以穩定統治為第一要務,不那麼注重民生與人權。
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承襲的法系基本上都是大陸法系,即以制定法為判案依據。
不過現在最高院每年都要公布一些經典案例,引導各地在司法實踐中加以參考,這說明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也在慢慢融合。
❷ 立法工作大陸和台灣 有何 不同
簡單的講 大陸是通過全國人大通過國家主席或國務院總理簽署發布實施 台灣是立法院通過總統或行政院院長簽署發布實施 一般大陸只要立法必然是高票通過[這個不說你也知道] 台灣可不同立法因為有在野黨[反對黨]
❸ 大陸法系的歷史
法系是根據若干國家和地區基於歷史傳統原因在法律實踐和法律意識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而進行的法律的一種分類,它是這些具有共性或共同傳統的法律的總稱。
(1)在羅馬全盛時期,羅馬統治者以武力擴大其版圖,強行適用羅馬法,被征服地區的居民也因羅馬法的發達和完備而自願採用羅馬法,使羅馬法成為「商品生產者社會的第一個世界性法律」。
(2)日耳曼人入侵羅馬後,日耳曼法採取屬人主義原則,使羅馬法得以保存。日耳曼人建立的國家編纂的法典受羅馬法影響。公元9世紀,隨著封建制度的發展,法律的屬人主義不再適用,羅馬法與日耳曼法融合。
(3)12世紀後,羅馬法復興運動興起,羅馬法研究同社會實際需要相結合,成為西歐大陸國傢具有權威的補充法律。經過改造和發展的羅馬法成了歐洲的普通法,具有共同的特徵和法律傳統,從而奠定了大陸法系的基礎。
(4)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西歐許多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並鞏固以後,適應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以及國家之間的交往,這些國家的法律制度相互間的聯系和共同特徵獲得進一步發展。首先在法國,以資產階級革命為動力,在古典自然法學和理性主義思潮的指導下,在羅馬法的直接影響下,開創了制定有完整體系的成文法的模式。法國法典成為歐洲大陸各國建立自己的法律制度的楷模,標志著近代意義上大陸法系的模式的確立。隨後在德國,在繼承羅馬法、研究和吸收法國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法典。德國法典成為資本主義從自由經濟到壟斷經濟發展的時代的典型代表。
(5)由於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大陸法適應了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需要,並且由於它採用了嚴格的成文法形式易於傳播,所以19世紀、20世紀後,大陸法系越過歐洲,傳遍世界。
20世紀,自日本法學家穗積陳重提出「 法系」一詞以來,對於此問題的爭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是如紹塞爾—霍爾所說的分為印歐法系、閃米特法系和蒙古法系,以及各未開化民族法系;還是如阿爾曼戎、諾爾德、沃爾乎主張的世界存在法國法系、日耳曼法系、斯堪的納維亞法系、英吉利法系、俄羅斯法系、伊斯蘭法系和印度法系這七大法系。
這個問題似乎越來越復雜,但正所謂真理越辯越明,至少在一點上,中西方學者們是取得了普遍的一致性。即以法、德為主的歐洲大陸、拉丁美洲以及一些亞洲國家被統統歸入大陸法系這一法系之中。
❹ 假如大陸有議會或立法院,會有哪些優點和亂象
任何一個正常的國家或者政治實體,肯定都是有議會和立法機構,只不過他們之間的名稱不同,但實質都是一樣的。在中國實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一院制議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從制度安排上來看就是所謂的立法院,在台灣以前還有一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樣性質的國民大會,台灣,行政院立法院監察院等憲政機構就是由其選舉產生。
❺ 中國的法律是屬於大陸法系嗎
據我所知從學理上講,中國是典型的大陸法系國家,中華法系是法制史研究上的一個歷史遺留概念,大致是指民國前的中國法律狀況。官方對中國的法系定義是社會主義法系,這個基本上是沒有人當真的。
世界法律體系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法律體系各有優劣.中國法律是大陸法系。這是歷史選擇的結果.法系的轉換目前也是不可能的整個系統亂了套。這就如你已上了起動的火車,卻又要求要坐汽車這是不可能的。大陸法系,也稱民法法系,有一部完整的民法典是該法系國家的重要標志,大陸法系國家,只承認制定法效力,在法律上不承認判例效力。而英美法系,除立法機關有造法功能,法官也有造法功能。大陸法系又稱民法法系,主要是在羅馬法的基礎上,經由德國民法典和法國民法典等發展和演化而來的,它是以法典化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主要是制定法,代表國家是歐洲大陸的一些國家,典型的有法國、德國等。
❻ 大陸法系是什麼
大陸法系(civil law system)一詞中的「大陸」兩字指歐洲大陸,故又有稱之歐陸法系,這個法系現時主要由歐洲大陸的國家(例如法國、義大利、德國、荷蘭等)及其他受上列國家影響的國家(例如日本)採用。歐陸法系一般稱為 civil law system,主要歷史淵源是古時羅馬帝國(Roman Empire)的法律,其後在歐洲中世紀的後期(即是文藝復興以前,約12至15世紀),羅馬法在歐洲大陸又再度受到重視。到了十八世紀,歐洲大陸的許多國家都頒布了法典,嘗試列出各種法律分支的規范。因此歐陸法系又叫成文法。 特點▲1.在法律的歷史淵源上,大陸法系是在羅馬法的直接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大陸法系不僅繼承了羅馬法成文法典的傳統,而且採納了羅馬法的體系、概念和術語。如《法國民法典》以《法學階梯》為藍本,《德國民法典》以《學說匯纂》為模式。 《法學階梯》▲2.在法律形式上,大陸法系國家一般不存在判例法,對重要的部門法制定了法典,並輔之以單行法規,構成較為完整的成文法體系。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鼓吹的自然法思想和理性主義是大陸法系國家實行法典化的原因之一,1791年法國憲法中的「人權宣言」就明確宣布,每個人的自然權利只有成文法才能加以確定。以法國革命為代表的歐洲大陸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的徹底性,在法律上的表現就是開展大規模的法典化運動。立法與司法的嚴格區分,要求法典必須完整、清晰、邏輯嚴密。法典一經頒行,法官必須忠實執行,同類問題的舊法即喪失效力。法典化的成文法體系包括: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 ▲3.在法官的作用上,大陸法系要求法官遵從法律明文辦理案件,沒有立法權。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分工明確,強調制定法的權威,制定法的效力優先於其他法律淵源,而且將全部法律劃分為公法和私法兩類,法律體系完整,概念明確。法官只能嚴格執行法律規定,不得擅自創造法律、違背立法精神。 ▲4.大陸法系一般採取法院系統的雙軌制,重視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區分。大陸法系一般採用普通法院與行政法院分離的雙軌制,法官經考試後由政府任命,嚴格區分實體法與程序法,一般採用糾問式訴訟方式。 ▲5.在法律推理形式和方法上,採取演繹法。由於司法權受到重大限制,法律只能由代議制的立法機關制定,法官只能運用既定的法律判案,因此,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官的作用在於從現存的法律規定中找到適用的法律條款,將其與事實相聯系,推論出必然的結果。
❼ 中國大陸現有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截至2009年8月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了現行有效的法律229件,國務院共制定了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682件。再加上國務院各部委、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大中小城市的行政機關和各級人大 制定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范 多得你數都數不完
❽ 中國有多少個城市是獨立立法權具體數字!~城市名稱
49個,分別是:抄
1)18個共四批公襲布的城市:
唐山、大同、包頭、大連、鞍山、撫順、吉林、齊齊哈爾、無錫、淮南、青島、洛陽(1984年10月批准,重慶市是在這一批公布的,已經升格為直轄市)
寧波(1988年3月批准)
淄博、邯鄲、本溪(1992年7月批准)
徐州、蘇州(1993年4月批准)
2)5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喀什(這里談論的是經濟特區中屬於較大的市的那些經濟特區。海南是省,不是城市。)
3)27個省級政府所在地=22個省會(大陸上的省份)+5個自治區首府
目前共有50個「較大的市」=18+5+27。
在中國282個地級市中,僅僅這49個「較大的市」具有地方立法權,喀什市是縣級市。
❾ 請問中國大陸是否有立法會
中國的立法機構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❿ 立法會相當於國內什麼部門
立法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相當於我們大陸各省的人民代表大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組成(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也可以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其所佔比例不得超過立法會全體議員的百分之二十)。
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基本法》亦詳述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何種程度上享有自行制定法律的自主權。根據《基本法》第十七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在征詢其屬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後,如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任何法律不符合《基本法》關於中央管理的事務及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系的條款,可將有關法律發回,但不作修改。經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發回的法律立即失效,但該法律的失效無追溯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