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關於道德觀的

關於道德觀的

發布時間: 2022-02-27 08:43:00

1. 道德觀念是什麼

積極向上的心理,積極進步,關愛家人和友人,以善為美!

2. 人該具有怎樣的道德,正確的看待道德,什麼是道德觀!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道德還能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范,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准

3. 思想觀 價值觀 道德觀 還有什麼觀

人生價值觀,顧名思義,就是關於人生價值的各種觀點和觀念。自有人類的文明史以來,人類社會曾流行過,奉行過多種人生價值觀,然而,這種人生價值觀,說到底都是關於「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和「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的觀念,即關於人生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的觀念。因此,人生價值觀,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尺度,是以基本評價標准為中心的價值信念,並為一定的人生哲學或人生哲學思想所統攝。值觀,顧名思義,就是關於人生價值的各種觀點和觀念。自有人類的文明史以來,人類社會曾流行過,奉行過多種人生價值觀,然而,這種人生價值觀,說到底都是關於「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和「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的觀念,即關於人生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的觀念。因此,人生價值觀,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尺度,是以基本評價標准為中心的價值信念,並為一定的人生哲學或人生哲學思想所統攝。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價值觀的追求,在同一個歷史時期每個人與每個人之間價值觀也不盡相同,其原因多樣化很復雜,各種人生價值觀,可依據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對利益問題的不同回答,劃分為不同類型有三種:第一種是社會本位論的人生價值觀,它強調社會本位,以社會共同利益為最高價值取向,這在中國古代,它是聖人的或志士仁人的人生價值觀,在我們稱之為「一心為公」,「毫不利已」的精神境界;第二種是個人本位論的人生價值觀,它強調個人利益至上,提倡個人為中心論,它以「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合理利已主義」,「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等為表現形式。我們平常所說的意志主義、享樂主義、實用主義等價值觀都屬於這一類;第三種是消極虛無和悲觀厭世的人生觀,它對待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都是以一種消極無為的態度來處置。也正因為人與社會處於辯證統一的關系中,所以,人生價值也包含了多方面的豐富內容:人有社會價值觀和自我價值觀。社會價值觀即個體的人生對他人和社會的意義,自我價值即個人對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對自己的接受和尊重以及個人的自我完善等等;有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外在價值即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或有益行為,內在價值即個人德性、知識、能力等創造社會價值的潛在力量;人有現在價值和應有價值,它是包括在現在人生中的,預示著人生未來的,潛在的尚未實現的價值。人應該活得有價值,應該追求和實現自身的價值。因此,每個人都應當正確解決價值取向問題,確定人生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科學的、高尚的人生價值觀並付諸實踐。價值取向問題是解決人生的價值目標問題即確立什麼人生價值生活才有意義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得解決什麼價值目標,什麼人生價值觀是可取的,是使我們人生高尚和有意義的?人生價值目標是人生奮斗的根本目標,是人生的生命線。所以人的價值觀與社會的政治,人的學位,地位,智商都有直接的影響和關聯,但都離不開自我價值,淺析幾種人的價值取向;1;追求仕途的人從古到今都死死盯著權位和金錢,並且為了達到自己所追求的地位施展一切手段去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為了達到目的喪勁良心道德。王權貴族的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叔侄之間,相互殘殺,當今的爬官者者通過幾千年的品種進化智慧和手段更高的難以揣測,買官賣官明碼標價的狂妄至及了。這種人把自己的價值觀走火入魔似的就定位在權位上,有的能夠如願以常,有的身敗名裂,其實不必這樣,價值觀念是可以改變的,在同一個歷史時期,一個人的價值觀完全是可以改變和選擇的,2;追求物質的人,這類人錢迷心竅,為了得到物質和金錢,冒著生命危險貪污,受賄搜刮民財,有的去盜竊,搶劫,有的出賣肉體,這些讓人憤恨和惡心的現象是價值觀造成的嗎?不是的,你追求官位沒有錯,但要靠自身的能力和機遇來爭取,當政治黑暗官運不育的時候要調整自己的價值觀,是金子到那裡都發光的,再者就是你想得到物質的滿足要靠智慧和勞動取得,古人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追求人生價值觀的同時也要保持人生的道德觀,總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價值觀的追求,給自己定好位,追求什麼樣價值觀,必須首先確定自己道德觀,只有這樣活著才充實,生命才有意義。

4. 對道德觀的觀點和看法

三者是相互相存的,缺一不可;但最為重要的是道德觀,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高,而一個人沒有高尚的道德觀的也是不會得到社會歡迎的。價值觀影響著人生觀和道德觀,屬於更根本的東西。人生觀(life,outlook of): 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人生觀:①享樂主義人生觀。它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將人的生活歸結為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過程,提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厭世主義人生觀。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各種煩惱與痛苦,唯有脫俗滅欲,才能真正解脫。③禁慾主義人生觀。它將人的慾望特別是肉體的慾望看作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滅絕人慾,實行苦行主義。④幸福主義人生觀。一種觀點是強調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另一種觀點是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⑤樂觀主義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對人生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⑥共產主義人生觀。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什麼是人生觀? 答:人生觀是指人們對人生的根本態度和看法,包括對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主要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問題。

5. 關於道德觀的感人故事

一單身女子搬了家,晚上忽然停電,
她趕緊點起了蠟燭。忽聽有人敲回門。
原來是隔壁的小答孩子,
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你家有蠟燭嗎?
女子想:天哪,剛來就借東西,以後就更沒完沒了了.
於是她冷冰冰地說:"沒有!"
小孩笑了,
還帶著一絲得意:
「我就知道你家沒有!媽媽怕你害怕,讓我給你送蠟燭來了」
(鄰居之間的感情,不都是一個付出,另一個才知道付出么)

6. 人生觀 道德觀 價值觀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對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內總的看法和容根本觀點,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著人們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人生觀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觀的制約。人生觀主要是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
每個人的人生觀在不同時期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外因是日益瘋狂的世界,導致很多人的直覺和感受發生變化,產生人生觀錯位等,也許這是人類世界發展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問題。
在自然界中,人生觀無可厚非,生存第一,生存至上;在階級社會里和制度下,人生觀有進步和落後之分,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人生觀。
道德觀是道德意識和道德水平的統一體,集中表現為個人處理與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關系的准則。人的道德觀都以個人利益在其行為中所佔的地位為核心。它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即道德意識和道德活動。

7. 社會道德觀的社會道德觀新解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關於深入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指出,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精闢概括,是對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總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導方針。社會主義榮辱觀對社會主義道德觀的新闡述體現著繼承性與創新性、先進性與廣泛性的統一。全面審視「八榮八恥」的內涵,把握其歷史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世界性、思想性與實踐性的特徵,對於推進新世紀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先後提出「五愛」公德和20字公民道德基本規范。社會主義榮辱觀,吸納了「五愛」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又作出了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新闡發,是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從「五愛」公德和「五愛」進憲法,到20字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再到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國社會主義道德觀認識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一方面,「八榮八恥」中「八榮」的前四條與1949年國民「五愛」公德與1982年寫進憲法的「五愛」中的「四愛」相一致。「八榮」的第一條是國家觀,強調必須熱愛祖國;第二條是人民觀,強調必須服務人民;第三條是科學觀,強調必須崇尚科學;第四條是勞動觀,強調必須辛勤勞動。「八榮」前四條包含了「五愛」公德中「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內容。「愛祖國」,在國家觀上就要以熱愛祖國為榮;「愛人民」,在人民觀上就要以服務人民為榮;「愛科學」,在科學觀上就要以崇尚科學為榮;「愛勞動」,在勞動觀上就要以辛勤勞動為榮。
另一方面,「八榮」的後四條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相一致。「八榮」後四條第一條是人際觀,強調必須團結互助;第二條是義利觀,強調必須誠實守信;第三條是法紀觀,強調必須遵紀守法;第四條是生活觀,強調必須艱苦奮斗。「八榮」後四條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中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的內容。「團結友善」,在人際觀上就要以團結互助為榮;「明禮誠信」,在義利觀上就要以誠實守信為榮;「愛國守法」,在法紀觀上就要以遵紀守法為榮;「勤儉自強」,在生活觀上就要以艱苦奮斗為榮。
「八榮八恥」中的「八榮」要求,對「五愛」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主要內容的繼承不是簡單的吸納,而是全方位體現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八榮」涵蓋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涉及人生態度、社會風尚等方方面面內容,既反映傳統美德,又體現了時代精神。

榮辱是人們自我評價時產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體驗,是社會對人們思想行為褒獎或貶斥的評價。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借鑒和弘揚了民族道德與世界道德的優良傳統,把褒與貶、倡導與抵制有機結合在一起,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褒獎性與貶斥性的統一。
榮與辱不能割裂,更不能混淆顛倒。只有知榮辱,才能明是非、辨美醜;如果榮辱不分,就會混淆是非、美醜,導致道德倫理大廈根基動搖。我國古代思想家把知恥看作做人之本。孟子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管子說,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顧炎武指出:「四者之中,恥為尤要」。我國傳統道德教育思想注重教人知恥。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價值導向上主要是從正面提出「五愛」和「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等道德要求,但改革開放以來價值取向多樣化,不明是非、不辨善惡、不分美醜的現象影響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胡錦濤同志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榮辱觀,既克服了我國傳統道德中主要以「恥」來闡述榮辱觀的局限,又突破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主要強調「榮」的道德要求的傾向,把「榮」與「恥」這兩個道德概念對應起來。「八榮」提出的是正面的要求,「八恥」提出的是反向的限定。「八榮八恥」把褒獎性與貶斥性、倡導與抵制統一起來,為我們確定了分清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和提倡什麼、反對什麼的標准,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確定了正確的榮辱導向。

道德作為調節公民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規范,具有行為准則的功能。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榮辱觀,從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實際出發,明確了當代中國社會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實踐性,是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的統一。
「八榮八恥」榮辱觀既倡導共產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實踐社會主義道德,在全社會作出表率;又著眼多數,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我們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扶正祛邪,揚善懲惡,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八榮八恥」榮辱觀就是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四有」社會主義公民為宗旨,倡導的正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基本道德規范。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道德上提倡大公無私、公而忘私、無私奉獻,社會主義榮辱觀也包含著這些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孔繁森、王廷江、鄭培民、任長霞等當代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就代表著這種崇高的道德境界。
知易行難,行重於言。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價值導向的先進性要求與價值取向的廣泛性要求相統一,「八榮八恥」是公民對於社會道德責任的「底線」。我們要通過「八榮八恥」榮辱觀道德教育,促使每個公民都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道德認知內化為道德良心,並把榮辱觀道德規范外化為追求真善美與抵制假惡丑的道德行為。(

8. 關於倫理道德觀問題

倫理道德,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名詞,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決定了當地人們的社會倫理道德觀念,所以,對已道德觀,無所謂對與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與詮釋,當地的社會發展水平高一些的,當地人的素質就普遍高一些,道德倫理觀就會相對的大眾化學,當然,如果,那個地方很落後,很貧窮,貧窮的飯都沒有的吃,那就無所謂有沒有道德了,在那樣的情況下,活命才是哪裡人們最關心的的……

9. 什麼是道德觀

先解抄釋一下什麼是道德.道襲德,是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人們在共同生活中的行為准則和規范.它不是鐵的教條,而且沒有成文的條律來規范它.它一般是通過社會輿論或者某種階級性的意識形態宣傳來對人們的生活構成某種秩序,起約束作用.簡單的說,就是社會群體的不成文的規則.
那麼,道德觀就是你對這種意識形態規則的認識和立場.舉例來說明,婚前性生活是不道德的,這就表明了他對性持有的道德觀;而有人認為婚前性生活並非不道德,那麼他就與前者的道德觀不同.
總的來說,道德是社會群體的共識,道德觀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是穩定的,」主流道德觀」是社會秩序的一個基礎.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