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道德調查問卷
① 小學生社會公德調查問卷結果感受怎麼寫
小學生對自己的公德各維度強弱的排序依次為保護環境、誠實守信、愛護公物、文明禮貌、遵紀守法、助人為樂。表明學生在保護環境、誠實守信現代美德方面表現更好一些,而助人為樂、文明禮貌這些傳統美德有待於進一步保持和發揚。小學生對自己的公德各維度表現選擇良好的人佔54.6%~75.5%。進一步進行X2檢驗,公德六個維度等級評價人數差異均顯著,說明小學生對自己的公德表現比較認可,小學生公德主流是積極向上的。雖然小學生公德表現良好的人占明顯優勢,但仍有24.5%~45.4%表現一般和較差的小學生,更值得我們積極關注,尤其是對傳統美德的挖掘、保持和發揚應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使之在當今社會發揚光大。總之,小學生社會公德主流是積極向上的,這一結論雖然是從小學生自評中得到肯定,但與他評結論相符,也符合科爾伯格道德認知發展規律[4]。即小學生社會公德表現良好,可能是這一階段正處在道德認知發展的習俗水平,認為規則都是正確的,努力做個好孩子,這一階段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向師性明顯。
社會公德總分女生得分明顯高於男生,且差異極其顯著;社會公德各維度上,女生在公德六個維度上得分均高於男生,除文明禮貌、保護環境外各項差異顯著。可以說,在社會公德方面女生明顯優於男生。這可能因為:一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女孩子的評價「女子無才便是德」,關注她們德性的養成,而對男孩子的評價是大丈夫、干大事,可以不拘小節,關注他們才能的培養。二是性格差異。女孩子相對來講膽小怕事,循規蹈矩,很少有越規行為。男孩子則膽大,爭強好勝,敢於冒險,容易失德,出現偏差行為。
社會公德總分城區學生高於城郊學生,但不存在顯著差異;社會公德各維度上,文明禮貌、助人為樂和愛護公物維度存在區域差異。即在文明禮貌、助人為樂和愛護公物維度上城區優於城郊。這可能因為,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流動人口增多,城郊居住了大量的外來打工者,由於來自不同地區,其價值觀具有多元化傾向,反映在道德層面上會良莠不齊,家長的公德行為又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城郊居住的打工者,又以暫住居多,流動性大,加上工作的奔波勞碌,很少有時間與周邊人溝通交流,生活圈子狹小封閉,沒有給孩子營造一個融入周邊環境的良好氛圍,有的孩子變得孤獨、冷漠,不關心周邊的人和事。
社會公德總分不存在年級差異;社會公德各維度上文明禮貌維度存在年級差異,其他各維度均不存在年級差異。具體應用方差分析中多重比較方法LSD功能分析發現:四年級與五年級、四年級與六年級在文明禮貌維度存在差異,六年級優於四年級,五年級優於四年級。這可能是因為受年齡特徵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小學生正處於兒童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少數學生開始從兒童期向少年期過渡,五六年級部分學生初步具有了少年年齡特徵,依賴性減少,獨立性增強,活動空間除了家庭、學校外,他們更多地獨自走入社區公共場所活動,為了被人接納,融入外界群體,文明禮貌成了第一要義,他們會很自覺地控制自己失禮的行為。
總之,通過這次調查研究發現,(城區和城郊)小學生社會公德表現主流是積極向上的;小學生社會公德在性別上女生明顯優於男生;在區域上城區在文明禮貌、助人為樂和愛護公物維度上明顯優於城郊,其他維度沒有差異;在年級上,五六年級在文明禮貌維度上明顯優於四年級學生,其他維度沒有差異。
② 誰知道《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調查問卷(小學生卷)》的標准答案
4 面對失敗,我能保持冷靜不泄氣。
③ 小學生喜歡怎樣的思想品德課問卷調查及分析
家長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正確評價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從尊敬師長、同學交往、文明禮儀、熱愛祖國、拾金不昧、樂於助人等方面評價,不要流於形式,要能夠體現孩子的成長足跡。
④ 求一份關於中學生道德行為的問卷調查表
1、你在家經常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嗎,你都做過哪些事?
2、家裡來客人了專,你能主動問好,屬並熱情招待他們嗎?
3、回家晚點,臨時有事,你做到了及時告知家人了嗎?
4、見到老師你做到主動問好了嗎?
5、走進辦公室,你能做到敲門並打報告嗎?
6、同學有困難,你能做到熱情地施以援手嗎?
7、路遇不平的事,你是袖手旁觀,還是盡其所能做一點事情?
8、你如何看待街上的那些乞丐?
⑤ 求一份關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調查問卷提目
第 1 題 您的年齡? (必答)
1,20歲以下
2,21-30歲
3,31-40歲
4,41-50歲
5,51-60歲
6,60歲以上
第 2 題 您目前的居住地? (必答)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其他省會城市
其他非省會城市
第 3 題 您的身份? (必答)
黨政機關人員
在校學生
下崗失業人員
進城農民
計程車司機
企事業單位人員
離退休人員
軍警人員
鄰街經營業主
其他
第 4 題 您的學歷? (必答)
碩士及以上
本科
專科
高中及同等學歷
初中及以下
第 5 題 您的家庭結構 (必答)
三代同堂
核心家庭(父母與子女)
離異家庭或單親家庭
再婚家庭
隔代家庭
其他類型
第 6 題 你認為好孩子的主要標準是什麼 (必答)
成績優秀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身體強壯健康
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 7 題 平時你最關心孩子的哪方面 (必答)
身體健康
學習成績
安全
社會交往
品德行為
第 8 題 平時你與孩子的交流 (必答)
每天交流
看自己的工作情況,有時間就交流
孩子出問題了,就交流
看孩子的情緒,情緒好就交流
第 9 題 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科技館等 (必答)
經常 偶爾 從不
第 10 題 對孩子觀看電視的節目內容有否規定 (必答)
規定 不規定 有時規定
⑥ 某校對初三年級學生的道德行為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請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
(1)上述調查結果反映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識較差;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刻不容緩。[註:答案僅供參考。學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2)①學生原因:同學們的思想道德意識差,沒有用正確的道德觀來教育自己。②家庭原因:家長沒有很好地履行對孩子教育的義務,沒有用正確的言行和道德觀念來引導和教育孩子。③學校原因:學校和老師對同學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得不夠。④社會原因:國家和社會對同學們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夠重視,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影響了學生的思想意識。[註:學生的回答,符合題意即可酌情給分] (3)「略」[提示:能針對(2)的原因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⑦ 如何在小學數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調查問卷
數學學科里滲透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自古以來,我國就非常重視道德教育。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思想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更是佔主體地位。在新的課程標准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傳授數學知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同時也要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那麼怎樣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呢?在教學工作中我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並有了一定的經驗。
關鍵詞 數學學科 德育教育 小學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建設和科技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聯系實際,闡明所學知識的用處,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深入淺出地進行學習目的教育。例如:一年級教學「元、角、分的認識」,可以介紹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確使用和生產建設中的作用;二年級教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要使學生知道已學過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不能滿足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這部分知識在今後的學習以及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經常用到;三年級教學「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時,可以介紹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建設中的應用;五年級教學「比例尺」時,可以介紹按「比例尺」計算「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以及按「比例尺」繪制圖紙,在建築、科研、軍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過教師簡明扼要的介紹,學生能把所學新知識同現實生活、今後的學習和國家的建設逐步聯系起來,明確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可以藉助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提供的材料,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的廣泛應用。學生才能開闊眼界,產生學好新知識的慾望和正確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習的動力。
二、改進學習方式,培養創新意識。
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方式直接影響到創新意識的發揮。在實踐中,我發現在學習過程中循規蹈矩,純粹靠死記硬背,習慣於通過記憶、模仿獲取知識,而不去研究知識的來龍去脈的學生;不善於交往的學生,創新意識明顯不強。可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從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做起。
培養學生養成自主探索的習慣。自主學習者的動機是內在的或自我激勵的,學習的方法是有計劃的或已經熟練達到自覺的,其學習就是自主的學生如果逐步形成了自主探索的習慣,其創新思維就水到渠成。
首先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發揮學生的創新潛能。肯動腦筋、愛動腦筋的學生,思維才有一定的深度,才有創新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提供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問題太具體了,不利學生的創新,問題又空洞了,學生不知從那方面想起;還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不能問題一出現就急於尋找答案,這樣可能導致讓少數學生代替全班同學思考。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不能只關注問題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交流、匯報各自判斷、推理、分析或者頓悟、潛能提供了發展空間。
三、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是我們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宗旨。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根據數學的特點,說明事物的內涵,闡明事物的本質屬性與外的關系。
1.充分挖掘數學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
2.結合數學知識,介紹數學史和數學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如結合數學《圓的周長》教學,介紹祖沖之關於圓周率的准確計算,對學生進行祖國燦爛文明史的教育。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活動,培養創新意識
小學教學課外活動是建立在小學教學課堂教學基礎上的一種更廣泛意義上的教學活動。數學活動課非常注重求異、發展、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非常苛刻地要求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具有更加濃厚的色彩。課外活動強調以自讀、自學為主,討論、釋疑為輔,賦予了小學數學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更為濃重的色彩,無疑對學生自主、終身學習意願的形成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後,我設計了一堂活動課。要求學生統計出全班同學的體重,並讓他們畫出表格,學生對來自身邊的數學問題很感興趣,他們熱心地調查,稱體重。同時,他們從收集到親手稱一稱到的體重中學會了比較數的大小,他們也通過實踐活動知道了飲食要合理分配,營養才會均衡,身體才會健康。在學完「時、分、秒」這一課後,我讓學生設計一個與時間賽跑的方案,這樣利用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實際問題,要求學生自己設計解決方案。這樣可以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教育學生從小珍惜時間,珍惜勞動成果,引發學生對教學知識的興趣。
總之,在小學數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從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認知目標出發,充分利用數學的學科特點,深挖小學數學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讓我們帶著陽光般燦爛的笑容走進課堂,走進春天,去播種期待,播種心靈,播種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來的世紀。
⑧ 重慶德育網調查問卷我想問問,女兒9歲了,小學3年級。就是愛玩,上課愛講話,膽子小心裡健康嗎
一般來說,上三年級的學生愛玩是正常的,九歲時正是愛玩的時候,一般不會把成績當回事,只是在出成績的一兩天有的沮喪,過幾天就忘了。
至於你說的膽小。不知道你平時是怎樣教育的。如果總是暗示有壞人把你從父母身邊帶走之類的語言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壓力和自我保護能力。解救方法是多和新朋友玩。逐漸建立自信。自然就不會膽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