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專業認知

法學專業認知

發布時間: 2022-02-27 16:44:17

法學專業認知論文 2500字 急求

喲,班長,辦法夠多的,我到現在還沒寫呢,

Ⅱ 對法的專業認識

我剛上大學的專業是國貿,大二轉了專業:法學。

如何看待「法學」這個專業?既愛又恨,文科生的無奈選擇
初接觸到法學專業,主要源於兩個地方,其一是認識的法學專業的學姐給我描述的法學專業學習難度之低,平時課業不繁忙的「假象」。

其二是上了一門法學院老師的選修課,這門選修課是關於中國法文化的,本是抱著掙個學分的態度隨便上上,但是這隨便一聽便深深的讓我對其著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法文化讓我在歷朝歷代中感受到法律的存在意義與作用。

各種法律案子的解讀讓我對於法律有了一種新的認知,原來法律可以兼具人情,在人情社會的中國發展越來越成熟。

正是這兩個方面的原因讓我在轉專業的時候毅然選擇了法學這個專業。

如何看待「法學」這個專業?既愛又恨,文科生的無奈選擇
在未真正接觸法學之前,我對其認識也與大部分一樣,認為是懲治殺人、強奸、放火等窮凶惡極之人的正義女神;是TVB里年收入百萬的能言善辯的精英律師;是一堆板上釘釘的條條框框,不容人情,是夜晚點燈苦背成千上萬條法條的法學生;是大學講台上的一群地中海老師。

關於法學我有太多認知,總的來說我對於法學是一種肅然起敬,敬而遠之的印象,只能是想想吧!

如何看待「法學」這個專業?既愛又恨,文科生的無奈選擇
正式成為一名法學生後,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喜歡法學這個專業了,真可謂一入法學深似海,海里太美麗了,我不願出來。

與之前的專業(國貿)相比,法學專業的課堂生動開放,大家暢所欲言,不同思想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大有一種百家爭鳴的情景。

如何看待「法學」這個專業?既愛又恨,文科生的無奈選擇
經過一學期的學法經歷,如今我對於法學專業的認識也與此前不同,只有作為一名真正的法學生,才能深刻地體會法學的痛與快樂。

快樂是學習法後能夠在看一個問題時立刻反應過來這是否符合法律規范,也能夠在身邊的人有法律困惑時能夠及時提供法律幫助,更是學法後自身人格的提升,學法後,個人的思維有很大的變化,為人處世時的嚴謹認真,一絲不苟,對於規則的遵守,我想這也是一個合格法律人的基本操守。

痛苦是一條又一條相似法條的區分,是此罪與彼罪的判斷,是為期半個月的考試期的熬夜復習,是字字死摳的調解書,答辯狀的練習。

如何看待「法學」這個專業?既愛又恨,文科生的無奈選擇
法學源於古代,發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上千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完善,法學是時刻在進步的,法學既源於社會,又服務社會。

法學的存在一是起到預防犯罪的作用,各種法條的樹立讓人們知道可為與不可為,二是起到懲治的作用,讓不可為卻為之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三是維護公平的作用,為受害人聲張正義。

從整體來看,法學的各類分支法律,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存在既能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讓社會和諧穩定,又能保證社會市場經濟秩序地良好運行,還能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讓整個社會良好運行。

今天,中國的法律也在越來越完善,不斷修改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法治中國的建設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作用,作為一名法學生,我也通過希望學習法學,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運用法律知識為這個社會增添一份正義。

Ⅲ 你對法學專業的行業前景認知情況、你的自我專業技能認知情況、你發現了什麼問

其實法學專業的前景
無論是就業前景
還是發展前景
都是非常好的
法學專業就是收入很高的專業

Ⅳ 對法學專業的認識和理解作文800字

結合具體地說,僅供參考:什麼才是你的力量?------關於法律談判的粗淺認識及思考又是一年期末到。所有的課程都到了結束的時候,選修課首當其沖地先行結束了。這一學期的法律談判,每每想起總有一絲疑惑:怎麼去談判,如何去實施談判,談判的效果如何去體現?這些曾經都困擾著我,在學期的最後或許下面的思考可以有所解答。一:對法律談判的認識在一系列更直接更為效的生存法則面前,法律談判的戰場大多是合同談判。通常就是對商務條款進行細致地溝通與商談,而將法律條款的草擬與談判交給律師完成。但實際的工作中卻大多是律師直接參與談判,充分發揮作為律師的天然優勢,這樣一方面加大了談判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法律實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法律職業就是談判。無論是什麼場合,這樣的任務,這們的使命就決定了法律人的性質。談判無規律,客戶的理解才是最後的底線。道德規范、職業聲譽這些都組成了律師或者所有法律談判者必備的基本所需。個體自然優勢的威力外加有效的人際交流這些都是法律談判的成功關鍵,通過提高個人能力來提高成功幾率。從長遠角度來看準備將會有額外收獲,技巧對於談判制勝也是一種有效的輔助。估計對方的實力也是對自己准確的評估,因為目標的變動要時刻保持靈活性,策劃戰略性的離開策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身的主動性。二:對法律談判上課的建議於是在法律談判課中,便出現了這樣很尷尬的局面;講者不知如何去講,聽者不知所雲,曲高而和寡,受眾日稀。而在所有談判場合都離不開新聞媒體、政府權力。假如離開了這些支撐,法律談判何去何從?幾乎所有的名律師都來源於前政府的高官、法檢退居的二線人員。法律談判無形中落入言必稱關系,行必套金錢與飯局的怪圈。於法律文憑賤如糞土的今天且又是一群無錢無權的學生,他們的前途又在哪裡,天亮後他們又能去哪裡找這樣的關系?基於上述思索建議如下:1、緊密聯系實際,關注學生就業。現在的單位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單位,從上班報道的第一天起你便不得不為住宿而奔波著去租房,為上班方便而吃快餐,為了趕上簽到而拚命去擠公交。單位什麼都不會給你,能給你的也就是你有一個單位,僅此而已。在大學生全面面向基層就業的大形勢下,為人做事,現在早已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人人都是往高處著眼,從小事做起。上學之人,人人都是有著成材那樣的雄心壯志,又兼有許三多那樣踏踏實實往前走的朴實無華。減少學生走路的坎坎坷坷,縮短學生在城市的人流中努力奮斗的時間。從實際出發,緊密聯系當前社會法律人的處境,以引起共鳴,這或許就是學校所能做的最大的改變。2、突出談判,授人技巧。我們把法律談判變相的等同於法律技巧的授予,和模擬法庭的功能相提並論。這就看出所有人的希望與思索。通過這樣的課堂,這樣的授課方式來提升自己,改變時下的一些落後法科生培養模式,不讓法學本科生質量下滑,更不能讓研究生質量下滑,人為地切斷這些造成質量下滑的背後的推手。在改變學生命運的同時也提升了學校自身的名氣。這些都對任何一方有利,通過雙方的努力,群體性的互動來改變我們的自身,提高我們所有貴大人的名氣!

Ⅳ 對法學專業的認識怎麼寫

對法學專業的認識如下:

寫作要點:要結合法學專業的特點和自身學習的感悟來進行多方面的描寫。

例子:學習法學專業必須要有愉悅的心情。因為法學專業本身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對於外行人來說它是很難且艱澀難懂的。這需要我們用極大的耐心和愛心來學習它,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貼近它。在讀專業書時,我認為必須心無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書中,達到忘我的境界。

在讀書時盡量跟隨作者的觀點,學會深入思考,摸清文章脈絡,同時應在頭腦中用易於自己接受的語言表達出來,再用日常見到的小案例來詮釋,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我認為讀書作筆記是迅速掌握書中內容的最佳途徑,精讀一本書會使你最大限度的「吃掉」它。

多讀一些有分析的案例,把所學的各種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用法律的頭腦和思維來考慮問題,用理論來解釋實踐中的問題,再用實踐完善理論。總而言之,要用法眼來看世界,做到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

法學專業的框架:

法學類專業課程總體上包括理論教學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理論教學課程體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包括實驗和實訓課、專業實習、社會實踐與畢業論文(設計)。

法學類專業培養方案總學分應控制在160學分左右,其中實踐教學課程累計學分不少於總學分的15%。

Ⅵ 對法學專業的認識

法學碩士屬於學術性碩士學位之一,主要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

①對法學學科門類下各專業的研究更為精深

②理論上可以跨考

③不考數學

④社會認可度高

法學專業大揭秘:

0301法學學碩(部分專業)

1.常見熱門專業節選:法學理論、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

2.自設學科「Z」:人權法(華南理工大學)、人權法(四川大學)、金融服務法(中央財經大學)、老年教育與老年法學(遼寧大學)

3.交叉學科「J」:法制文化(中國政法大學)、警事法學(西北政法大學)、法律與金融(華東政法大學)

0351法律碩士

035101法律碩士(非法學)

035102法律碩士(法學)

法學的學碩按照原則上來說是不限制本科專業的,就是說本科專業不論是什麼專業都可以報考,但是法學學碩的專業科考試難度極大,需要考生有非常扎實的理論功底,而且專業課考試中需要大篇幅的分析實際問題,不建議跨考。同時法學生也要注意復習的方式方法,法學不是一門光靠背就可以拿高分的學科,一定要注意理論基礎的提升,加強對考點的理解力及分析能力。

法律碩士(非法學)是一個專門為跨考生准備的專業,考生考研起點都是一樣的,法學小白考法學的專業碩士,誰更努力誰就能上更好的學校。

法律碩士(法學)是一個只為0301法學本科的學生准備的專業,相對於法學學碩來說難度會低一些,題型也是更加豐富了,有單選、多選、分析論述、案例分析等題型,而且是全國聯考,再也不用為參考書目發愁了。

Ⅶ 法學專業的理解

法學專業,對於很多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講是既愛又怕,愛是因為學法學當律師、法官非常光鮮、高大上。怕的是經常聽到法學專業被吐槽,就業很不好,連續多年被列為紅牌專業。

那麼法學專業能不能學,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讀法學專業,法學專業學生畢業主要去向,法學專業學生大學期間需要做好哪些規劃,哪些大學的哪些專業實力比較強……,圍繞這些問題,我將用兩篇文章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對學生、家長和老師在專業選擇、高考填報志願、學生就業等方面時有幫助。本文將重點介紹法學專業以及專業報考建議,下一篇文章將重點介紹法學專業優勢大學及報考建議。

法學專業分析解讀與報考建議
1、法學專業培養目標

法學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法學知識和技能,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政策,畢業後能在人大、檢察院、法院等國家機關從事立法、檢察、審判等工作,或者到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企業規范運營、法律風險防控等工作,或者能在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工作。簡單地說,法學專業就是培養律師、法官、檢察官等國家公務員以及與法律相關的法務人員。

2、法學專業學什麼

法學專業本科學生,大學期間除學習大學英語等公共基礎課外,主要學習法理學、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政治等專業課程。這些課程要想學好是一定要付出非常多努力的,需要很好的理解、記憶,也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和書籍。目前多數大學在本科階段都是採用「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本科階段不對具體方向做細分,等到研究生階段再細分具體的專業領域。但也有部分大學會在大三的時候讓學生選擇一個細分方向重點學習,這需要學生和家長在高考報志願時要詳細看大學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和專業方向介紹。

法學專業分析解讀與報考建議
3、哪些學生適合學法學

法學專業絕不是一門簡單靠背一背就能學明白的專業,要想學好法學專業,學生一定要具備以下幾方面能力:

1、較好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法學專業課程多,法律條款繁雜,學生在學習這些專業的過程當中,需要記憶大量的法律條文,而且要長期記住。所以,對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要求較高。

2、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法學知識,畢業從事審判、訴訟等工作,都需要學生具有深入分析思考案件前因後果關系,能准確辨別證據真偽,在眾多法律中尋找適合案件的法律條文能力,做好這些沒有好的邏輯思維是很難的。

3、較強的文案寫作能力。學習法學需要閱讀大量的案例材料和經典的法學著作,還要求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和各種訴訟文書。文案寫作區別於我們所說的文學創作,要求規范、嚴謹、條理清晰,而不是文學創作更強調的美感、創意。

4、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從事律師、審批等工作,離不開與人溝通交流,離不開訴訟、辯論工作,因此要求學生要善於溝通,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5、較強的決策判斷能力。法學專業學生從事案件審判、訴訟、答辯等工作,一定要有準確的決策判斷,在審判、辯護時做出准確的判斷、決策。

6、從性格上看,太過於感性的人可能不太適合學習法學,否則這樣的學生在從事法務工作中可能會感情用事、猶豫不決,不能做到公平公正。

此外,報考法學類專業也有身體條件要求。報志願時,考生要對照體檢意見和高等院校的招生章程中對身體條件的特殊要求,避開限報專業報考。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這幾類學生不能報考法學專業:一眼失明、另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於400度的學生;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另一耳全聾的學生;嗅覺遲鈍、口吃、步態異常、駝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風的學生。

4、法學類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

在遼寧、河北、湖北、廣東等執行3+1+2選考政策的省份,絕大多數高校的首選科目要求是歷史和物理均可,沒有再選科目要求。但是也有個別大學有再選科目要求,如東北師范大學要求再選科目為政治。在執行3+3政策的區域,絕大多數高校法學專業的選考是不限科目,但也有少數高校有選考要求,如西南石油大學法學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是政治或歷史。作為高考志願規劃專家,我們建議有明確報考法學專業的學生,最好還是要選考政治科目,因為學法律會涉及到很多國家政策、法律法規,這都跟政治息息相關的。

Ⅷ 談談你對法律的認識(1000字左右)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拓展資料:

1、法,可劃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憲法是高於其它法律部門(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國家根本大法,它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最基本的原則,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原則等。

2、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3、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專政機關--法院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4、加快法治進程,已是當下國家治理的一個緊迫的課題。很自然,人們總是將目光向著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領。同時,法治社會建設也當及時提速,它是主體,是根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是依法治國的參與者、捍衛者、推進者。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