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治觀後感
① 職業道德與法律讀後感800字
讓我來告訴你:
《職業道德與法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治意識。加強職業道德和法治教育,有助中職學生健康成長
一、中職學生學習《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必要性
我國中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生產、管理、建設和服務社會第一線--的德藝雙馨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務,實質就是就業教育。近幾年,隨著中職擴招,中職學生的數量持續增長,生源有了一定的規模。我們在校的中職學生大多能熱愛祖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精神世界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職業素質不容樂觀。
我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本校學生中進行調查,有關調查數據顯示:(1)沒有明確目標。在回答,「為什麼來職校」時,絕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沒地方去」或者是,「家長讓我來的」和「看見別的同學來我就來」,(2)沒有職業概念。一半的學生在回答「來職校後干什麼」時,回答的是「不知道」,「混唄」。不知道職業概念及要為自己的將來職業做准備。(3)缺乏自信,自暴自棄,行為無度。表現在部分同學不求上進、成績差、迷茫、上課睡覺、攀比打扮、吸煙。(4)無視紀律,為所欲為。有的學生亂交朋友,忙於早戀,沉湎於網吧;以大欺小、勒索錢財;打架斗毆,聚眾鬧事。據資料調查,就極端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而言,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非常嚴重。有的地方惡性案件越來越多,手段極其殘忍。一些年輕的罪犯,有的就是在校中職學生。學生不良行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控制,會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出現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觀原因,不外乎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觀念模糊、法律意識淡薄、價值觀念扭曲。這從反面說明,必須加強中職生職業道德和法治教育,保護學生健康成長。
二、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教學的核心目標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中職德育課程的核心目標。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指導學生掌握與日常生活和職業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如何上好《職業道德與法律》課
上好《職業道德與法律》要積極貫徹《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教學大綱》,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鮮活的社會生活為源,堅持習之以知、動之以情、樹之以信、練之以意、導之以行的教育教學觀。針對禮儀、道德、法律三塊內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師生合作,共同打造了生機勃勃的實效德育課堂,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
1、學做合一,培養學生按禮儀辦事的行為習慣。禮儀是道德的外化,道德可以通過具體的禮儀行為表現出來的,其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己,其特點是易理解掌握,難養成行為習慣。職校生教學需採用學中做、做中學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採取了課前預習、課中進行知識建構、禮儀實訓、課後學以致用的學做合一教學模式。
如第一課中「讓別人悅納我們」的教學:我把全班分成實力相當的六個小組,在課前下發任務清單:三個小組分別運用交談禮儀、電話禮儀、做客待客禮儀來診斷特定情境下當事人行為的正誤,另三個小組對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以上三種禮儀的情況進行調查,並做統計分析。
在課堂教學環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本組課前預習的成果,教師澄清學生理解的誤區,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教師示範講解正確禮儀,學生進行訓練,設置實訓任務,按禮儀要求進行角色扮演,演練去同學家過生日的系列情節。最後師生共同進行總結評價後,下發作業,要求學生主動與師長按禮儀要求進行交談。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學會踐行。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路化、價值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德育如果迴避現實生活中道德選擇的多樣性與德育規范統一性之間的矛盾,就會導致學生對德育課的信任危機。所以,我們始終堅持將現實生活中人們多層次的道德現象作為問題情境,尤其是將學生困惑的以及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遭遇到的道德兩難問題導入到課堂中,在激發學生道德需求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研討,以此讓學生明事理,辨是非,學會正確選擇,勇敢地踐行,成為一名有道德的人。
3、以案學法,築起合格公民的行為底線。道德是人們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強制的道德。在法律模塊的教學中,我們強調學生公民的身份,緊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以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典型事件為案例情境,主要採用案例教學法,以案激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以例說法,讓學生按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來學法、知法;以法護行,讓學生進行遷移性學習,運用法律理性維權。
4、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能力。德育來自於生活,也應該回歸生活
② 求中學生法制道德演講觀後感,各位速度,我只能等5~10分,謝謝
1、學會接人待物。
上了中學以後就不可以再象小學時,不喜歡誰就當面和人家吵架,說人家的壞話。即使你再怎麼不喜歡那個人,也不可以表現出來,最多盡量少和他接觸就行了。
2、學會辨別是非曲直。
中學時期是個人性格的成型期,而且很容易受到社會上很多因素的影響,當然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所以一定要學會如何辨別。
3、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的首要任務當然是學習啦,學習方法別人是教不了你的,只有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與高中比起來,初中的課程簡單很多,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做到事倍功半。
4、擁有健康的業余愛好。
我想你一定不願意自己成為一個讀死書,死讀書的孩子吧,既然你可以在網上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很想做一個稱職的中學生吧。舉個例子,如果你喜歡上網,那就要自覺抵制不健康的網站,對網上看到的內容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樣,多參加各類體育運動不但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增強體魄。
中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人類的希望,他們能否健康地長大成人,成為黨和國家的有用之材,直接關繫到國家的安寧和民族的命運。
處於長知識長身體打基礎階段的中學生,如果出現早戀,必然會分散精力,影響學習和身心健康,嚴重的甚至還會失去理智,並做出違法、違紀、違規和道德的事情來。因此,早戀是學生成為「四有」新人的障礙,是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道路上的絆腳石,必須及時清除。如何預防「早戀」是值得學校、家庭和全社會高度重視的問題。學生因為早戀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要預防學生早戀,首先應該知道早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根據中學的分段大致可分為無知、朦朧、愛慕、初戀、鍾情五個階段。
1.無知
9~10歲及其以前的男女孩子在相互接觸中沒有什麼隔膜,一塊兒學習、玩耍,相互打鬧、嬉戲,不帶有任何性心理的色彩,這個年齡的女孩容易被誘騙,特別是那些長得伶俐、漂亮的女孩子,有時會在被人逗玩的過程中上當受騙,家長和老師應該及時地、更多地給予關心和照顧,預防早戀出現。
2.朦朧
在10~12歲左右,男女兒童對性的自我體驗很淡漠,對性關系由完全不懂到懂得一些的過渡階段。但他們已開始注意到男女之間的特殊關系,對別人關於交朋友、談戀愛等事較有興趣,對影視中男女相愛、擁抱鏡頭等感到新鮮,引起注意,但還不能體會到實在的感情。一般情況下,這個年齡的男孩已開始疏遠女孩,避免在女孩面前講臟話,女孩則開始對男孩有好感,願意與男孩接近,覺得男孩的淘氣是逗樂,甚至聽到男孩說些臟話也不真生氣。這個年齡的女孩對兩性關系己開始警惕。如果受到物質引誘、不良作風的女友的教唆、慫恿,或者壞人的威嚇,都可能使孩子微弱的警惕與防備失去作用,家長、老師對此應特別關心,預防她早戀。
3.愛慕
女孩對男孩的好感開始於12歲左右,男孩則開始於13歲左右。這時女孩對男孩的愛慕往往表現為傾慕、欣賞的心清,注意男孩的說話、表情和動作,也常主動地想了解男孩的事和男女之間的事,並開始注意自己的裝束和打扮。這一階段的男孩開始會有一個「厭惡」女孩,嫌她嬌氣、膽小的過程,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才由「厭惡」發展到愛慕。
4.初戀
十四五歲的少年,開始在性心理發展的這棵大樹上滋生出初戀的幼芽,許多女孩覺得和男同學在一塊特別愉快、舒服,特別願意和男孩接觸……這是一種性的體驗,也是初戀的一種表現。初戀沒有專一性和排他性的特點,也就是說他們會同時與幾個異性接近,常常是一個男生同幾個女生,或者一個女生同幾個男生公開地交往。這時的孩子之所以今天跟張三要好,明天跟李四投機,感到可愛的異性不止一個。出於好奇與模仿心理,所以說好就好,說吹就吹,談不上什麼深厚的感情,用「幼稚的」、「群體的」、「混亂的」、「盲目的」來概括初中生初戀的特點,是比較恰當的。家長、老師應關注他們,不能讓不良現象產生。
5.迷戀
16歲~17歲左右的學生,也就是高中生,由於他們對社會的認識還很膚淺,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常憑一時沖動而表露鍾情,十之八九沒有肯定的結果。有些女孩子常因過早地對男性「表鍾情」而犯了錯誤。這要引起家長和教師的注意,要阻止她,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年幼的她可能會成為未婚母親。
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對異性有傾慕之心,願意和異性交往,這是青少年身上反映出來青春萌動意識,是一種正常生理和心理變化,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班主任必須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阻止其早戀。
應該密切注意早戀的10種表現和跡象。
(1)孩子變得特別愛打扮,十分注意修飾,常對著鏡子左顧右盼,迫切要求父母添置時髦的服裝。
(2)原來學習成績較好的孩子,突然學習成績急劇下降,上課時注意力無法集中。
(3)活潑好動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起來,不願和父母說話,對弟、妹的態度也粗暴了。
(4)一到晚上常常魂不守舍,找一個借口外出,常常深夜不歸,瞞著父母和老師、班主任去公園、溜冰場、音樂茶座、舞廳等場所,有時還說謊,如父母和老師不同意外出,就發脾氣或胡攪蠻纏,心神不定。
(5)放學回家喜歡一個人躲在房間里或待在一角想心事,常走神發呆,一經人提醒,往往搪塞敷衍。
(6)情緒起伏大,有時興奮,有時憂郁,有時煩躁不安,做事沒耐心。
(7)對有關男女情愛的書籍、雜志、影視感興趣,喜愛哼些情歌曲,嘴巴里常有些不健康的語言。
(8)喜歡打聽男女之間的事,對兒女情長的事尤其感興趣。
(9)背著家長和老師偷偷地寫信,看到父母和老師走近或詢問,便匆忙掩飾,百般爭辯。
(10)常有異性打電話來,或與異性同學傳遞小條子。信也多起來了,信件下角不留地址。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中學生出現早戀,主要是因為隨著青春發育期的到來,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發生了急劇變化,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對性的好奇心和吸引力也更加強烈,在這種意識的推動下,就有可能出現早戀現象,現象有兩點:
(1)公路、馬路、小巷上男女青年過分親昵、熱情的舉動,也有老師不注意在學生面前過分對自己心上人、愛人親昵、熱情,致使學生模仿,心理天平失衡。
(2)注意黃色、淫穢的照片、電影、書刊也會使學生性開放。老師和班主任應設法阻止學生看這些不健康書刊照片電影。
為預防學生早戀,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學校、家庭和社會齊抓共管,共同關心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提高他們的社會活動和交往能力。
(2)為學生增加性教育內容,包括性知識、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使學生能正確地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和行為,達到自覺地防止和終止早戀現象。
(3)家長、老師、班主任應教育學生遠離愛情書報、雜志、電影、電視。
(4)各有關部門要採取有力措施,凈化文化娛樂市場,禁止學生接觸那些低級、淫穢電影等。
(5)家長和老師要盡力為中學生創造良好的擇友環境,指導擇友的方法和矯正擇友的不良心理障礙及習慣。
(6)正確地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培養健康的、力求進取的情操。
(7)對已經出現早戀的學生,不要大驚小怪,認真做到以下幾點:
①不要人為地誇大這種愛,更不要有意識地去刺激助長這方面的情感,班主任要開導學生對待自己愛慕的同學,一視同仁,時間一長,這種感情就會逐漸淡薄。
②班主任和老師要及時引導學生用堅強的意志克制自己情感的流露,引導學生用理智去戰勝自己感情上的沖動,把愛的萌芽深深埋在心底,引導學生懂得愛情之花的成熟開放,是離不開必要的社會實踐和時間考驗。
③班主任和教師引導早戀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多讀書看報,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去,引導他們加倍努力地投入到學習和集體活動中去,充實自己的生活內容,遷移情感。
中學生是祖國今天的花朵、明天的棟梁,只要大家對他們給予極大的關注、關心和關愛,他們一定會及時擺脫「早戀」的陰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全面發展,立志成材。
③ 求道德與法的觀後感2000字的
「道德與法」觀後感
聽了「道德與法」報告,我對道德與法知識了解多了,感觸頗深。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難免會遇到法與理、法與情、違背道德的沖突與事件,可人們究竟該何去何從呢?使用違規葯品致使眾多兒童普患「怪病」,這啟示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職業道德;也應該學習職業道德意識和職業活動中的法律意識;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要積極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各項法律,保證少年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毒針」進校園啟示我們要珍愛生命。我們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應努力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讓「毒針」再次進入校園。我們只有了解法律法規,又了解法律原理原則等,才能更好地領會法律精神,養成法律思維,運用法律武器來思考和處理各種法律問題。
看了「幸福生活」這個短片,我想到我們應該自覺維護自身利益,但不得損害他人利益和破壞他人生活。
我們身為一名大學生,要充分認識法律規范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正確把握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規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自覺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規范,提升自身文明素質,積極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促進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建設。我們要樹立並提高公共的法律意識,身體力行,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加強法律修養,才能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和諧社會建設中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法公民。
我們正處青年,青年時期可塑性大,是人生的起步階段,是品德養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注重思想道德修養,努力樹立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法律觀,對社會發展將產生長遠作用。
④ 一期道德法制觀後感200字
道德經讀後感200字戴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至柔,能嬰兒乎?滌除玄鑒,能毋疵乎?愛民活國,能毋以智乎?天門啟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有點懂又不太懂。「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孕育而不佔用,養育而不主宰,是有德啊。這是在批判君臣父子封建等級制度嗎?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個說的是無用之用,空空什麼都沒有,反而才能當容器。就像一個滿的水杯,要想倒入茶或者別的,必須把裡面的水倒掉,才能在裝進別的。所以有是優點,沒有是用處;)如果心理面有太多成見,或是意見,就不容易客觀看待事物。反而看不清事實。打破偏見,放開心胸,兼容並蓄。
⑤ 法制安全觀後感100字
寫作思路:可以將觀看後的內容詳細地描述出來,自己從中學會了什麼,明白了什麼,在「我們」身邊,處處都和「法」息息相關,人人都說,人生難免會再栽跟頭,但人們有沒有想過,犯罪一次,給人生的白紙留下了一個多麼大的污點,它將伴隨著一生,給人生帶來麻煩。
正文:
一堂課,使我明白了許多。在我們身邊,處處都和「法」息息相關,人人都說,人生難免會再栽跟頭,但人們有沒有想過,犯罪一次,給人生的白紙留下了一個多麼大的污點,它將伴隨著你的一生,給你的人生帶來麻煩。
不管是找工作,求學都有很大的不便,沒有人會理解一個有前科的人,無論是感情上還是理智上,無論在家人還是同學前都難以抬頭。應對著人們無盡的嘲笑,諷刺,你只能忍氣吞聲,因為這都是你自我犯下的錯,務必要你自我去承受。
在我們周圍,搶劫、放火、偷竊等罪犯數不勝數,但他們有沒有想過,這些行為帶給自身多大的傷害?會令他們家人多麼失望?每個人都是人生父母養的,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從小到大為你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可這一切就站在你走上犯罪之路的那一刻瓦解,他們有沒有想過,犯罪有什麼好處?偷竊,帶來的只是一種物質上的滿足,但你精神上呢?
每一天都在惶惶不安仲度過,試問,這樣的生活你真的覺得快樂嗎?或許,你會說,你只偷了幾塊錢,但你明白這「幾塊錢」背後是付出了多少汗水嗎?試問,你的良心真的過得去嗎?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當你將手伸向「金」時,你難道不覺得愧疚嗎?將心比心,如果有一天,有人偷了你的東西,你是什麼感受?當你偷了別人東西時,你明白別人是什麼感受嗎?
當看過《重返校園》這部影片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影片講述了一個少年因為偷竊而判緩刑兩年的裁決,但就在他重見陽光的時候,一切都不一樣了,父親的冷漠,母親的離去,都使他痛苦不已。試想,假如當初他沒有去犯罪,這天的一切也許都會截然不一樣。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期望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能認識到,犯罪是一條不歸路,當你觸犯到法律時,等待你的將會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珍愛自我,尊重生命,不讓自我沾上污點,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⑥ 求一篇《道德與法治》欄目觀後感 200字就行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注重引導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調解自己的情緒,加強自己抗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上各種環境的考驗。因為,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期,他們已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不想事事依賴成人,想獨立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又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執使自己的行動帶有很大盲目性,這就需要我們成人對他們進行整體引導,逐步提高他們能分析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⑦ 道德與法治讀後感600字
鳳凰股份公開課方法關於高考減肥法他剛才你姐夫扶梯i同房後差一點點臭豆腐都好都好的婦人心好像好煩好煩吃點好的還要打電話下回分解放假剛從極地館打個飛機超級搞笑讀後感i好看v靜不下心光學工程巨款v呢v好豐富發幾個局限性給個機會快高考腐乳VC那才叫高考題v高挺熱的讓對方潤膚乳台風天光固化句台詞都在網上湊人頭v要不怒u呢白玉湯如廁邪惡形容詞田v不要努努TV田v傳染性惡心額成人v與不不不怒不吃特湘鵝庄擇菜體育u那你就你也別與太殘忍邪惡澤自然醒如下圖春天v呀剛剛vv黃v韓國v高vv鬱郁寡歡8vu要吃飯又堵車vi成績查詢恭賀新春潮男潮女馮減肥減肥基礎解系姐姐的房間超級超級超級好想吃疾風勁草減肥減肥就郭v就幾個房間放假超級富豪國際服解放軍
⑧ 法制小故事讀後感
「法制」是一個讓人熟悉的字眼。加強民主與法制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的任務。
目前我國的青少年犯罪,全國刑事立案所佔比例約為65%,處於「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14—18歲青少年犯罪發案率呈上升趨勢,成為犯罪的高發年齡段,也就是我們學生所處的年齡段,這也更加說明了我們學生要加強普法的重要性。從我國某城市情況看,據有關資料顯示,自2004年1月到2005年6月,全市共有2229名表少年違法犯罪,其中涉案搶劫的407人,盜竊的864人,搶奪的45人,敲詐勒索的59人,他們中年齡最大的25歲,最小的不滿14歲,僅17歲以下的就有452人,14周歲以下的64人。2004年1—6月份,有關部門就破獲在校生違法犯罪案件115起,涉案89人。且犯罪的危害性越來越大,低齡化、團伙化、暴力化、智能化等趨勢愈來愈明顯。因此,必須要致力於抓好小學生法制教育,防止學生偏常行為,落實行為規范,杜絕違法犯罪,推進學校文明建設,取得良好效果。
從主觀上講,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期,個人意識增強,自我約束力較弱,容易沖動,易受不良習氣的影響,同時,大多數的青少年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和貧乏。客觀上講,社會、學校、家庭等青少年生活成長的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各種社會丑惡現象成為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有的學生,被多姿多彩的網路游戲所吸引,整天夜以繼日地打游戲。有的還拿自己的零花錢去網吧,如果錢不夠了,就偷家裡的錢,去騙父母、親戚、朋友的錢。慢慢地形成了網癮讓自己不能自拔。一篇報道顯示,有一位學生,為了上網,偷了父母的錢,不吃不喝地在網吧呆了幾天,最後過於疲勞而猝死。2004年,某中學一學生用水果刀將兩名學生傷害,捅死一人,重傷一人。還有在2005某中學的兩名同學在校發生矛盾,放學後,其中一名學生糾集本村兩名學生到鄰村找另一學生算帳。3人到街上看到這一學生追趕過去,被隨後跟來的同學家長攔住。3人中一學生掏出攜帶的長水果刀向其家長猛扎過去,……被扎的家長經醫治無效死亡。據專家分析,很大原因是由於迷戀在游戲中,現在的游戲很多都有殺人的場面,游戲者慢慢養成了隨便動刀動槍的習慣,於是在生活中往往會不經過大腦思考便動手了……
要預防青少年犯罪,首先要正確認識。把握道德和法律的關系,遵守社會公德和遵守法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青少年學生,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自覺維護社會公德,嚴格遵守法律,以自己的行動維護社會安定。其次,正確認識把握紀律和法律的關系。紀律和法律都是帶有強制性的行為規范,但就其針對的對象、范圍、效力不同。法律是紀律的指導原則,紀律是法律的具體體現和補充。遵守紀律和遵守法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這就是要求我們青少年學生不斷加強紀律性,嚴格遵守紀律,自覺地增強紀律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然後要以道德、紀律、法律法規為准則,自覺遵紀守法是關鍵。學法懂法後,要使遵紀守法成為個人的自覺行為。我們要讓每個青少年都懂得,紀律和法律是人民制定的,遵紀守法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職責,我們生活在集體之中,一切言行都應該自覺接受集體的約束。培養增強分辨是非、美醜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行為侵襲,勇於同不良傾向和違紀、違法行為作斗爭。
只有弘揚正氣,打擊歪風邪氣,才能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守法的濃厚氛圍。有些表少年不敢同壞人壞事作斗爭,對違法犯罪行為聽之任之,有的被搶劫、被敲詐不敢告訴單位、老師,更不敢向政法機關報案;有些人在政法機關破案後找他們索限證據時,怕報復而不敢作證。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每一個青少年應當明白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邪不壓正。要敢於斗爭,壞人總是怕好人,軟弱和無奈只能使犯罪分子變本加厲,使更多的無辜遭受打擊。所以,要運用法律這個武器,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運用正當防衛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