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授權立法是

授權立法是

發布時間: 2020-12-21 05:18:49

① 什麼是一般授權立法和特別授權立法

依據行政立法的立法權力的來源不同,行政立法可分為一般授權立法和特版別授權立法。
一、定權義:

一般授權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直接依照憲法和有關組織法規定的職權,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活動。
特別授權立法是指依據特定法律、法規授權或者依據國家權力機關或上級國家行政機關通過專門決議的委託,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行為。
二、法律規定

我國《憲法》第89條規定,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憲法》第90條第2款又規定: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
《地方組織法》第51條第1款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規章。

② 什麼叫授權性法規

授權性法律規范,是指授於公民、公職人員、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可以自行抉擇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授權性法規在法律條文中,多以「可以」、「有權」、「享有」、「具有」等詞來表達。授權性法規稱為任意性規范。

例:

1、我國《憲法》第二章規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這就是授權性法規。

2、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這是遵循的受權性法規的任意性。

與授權性法規相對應的是「禁止性規范」和「命令性規范」,稱為義務性規范,也叫強制性規范。

(2)授權立法是擴展閱讀:

「授權立法」制度是在資產階級國家成立,制定了憲法,出現了近現代意義上的分權後才作為法律上的專門術語而使用。

授權立法制度是國家立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成為各國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自19世紀30年代由英國開始的,自產生後它就伴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和政府職能的擴張而逐步發展起來。

授權立法有如下特徵:

1、從屬性,即授權立法來源於享有職權立法權機構的授權,從屬於職權立法,是由職權立法派生出來的。

2、有限性,即授權立法不僅受到憲法限制,還直接受到授權法限制,受到授權機關的監督和制約。

3、靈活性,授權立法根據社會的不斷變化,及時制定或修改法律實施細則、處理突發事件,它是在憲法高度穩定性、分權原則權威性與社會對政府職能靈活性需要之間的一種平衡。

③ 授權立法的限制

在西方,有句格言:被授予的權力不得再委任。因為代議制本身就是人民的授權,所以,在美國不奉行「人民或制憲者賦予國會議員以制定法律的權力,且該權力不得再委託他人行使」的觀念。由此,便嚴格禁止授權立法,「立法部門、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擁有的權力是人民授給它們的。既然這三個部門是人民所授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的接受者,那麼它們就必須是這種權力的唯一所有者」[2]。而且,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早期是不承認授權立法的,一再宣布國會授權立法是違憲的、無效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英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都陸續承認了授權立法。二戰之後,日本、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所制定的憲法也都對此予以承認並加以規范。
但是,本文所說的對授權立法的限制,是指允許代議機關(國會或議會)授權給行政機關等,以制定法律,只是這種授權要受一定限制。就是說,不是議會(或國會)所享有的全部立法權都可委任,而只能就特定事項(不一定就是不重要的事項)進行授權。由於各國所保留的立法權有所不同,所以,不得授權的范圍大小不一。但通常包括:憲法和法律有明文規定,要由法律加以規定的事項;涉及三權分立原則,即授權立法不得破壞這一原則,並不得逃避來自議會、法院等的監督;涉及人民主權;涉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關繫到國家機關的組織;以及其他應由法律進行規定的事情。以下著重談談西方幾個發達國家的作法。 英國作為議會主權國家,立法權只屬於議會,議會以外的其他組織(包括內閣)要立法,須有議會的授權。「英國行政機關不像法國那樣不需要法律的授權就享有制定自主的條例和補充的條例的權力,因此,英國行政機關制定行政管理法規的權力主要是根據議會授權的委任立法」[3]。但是,英國議會在授權時,並不僅僅以行政機關為限,有關法院、教會(如英國教會全國代表大會)、社會團體(如全國名勝古跡保護協會)依據議會授權制定法規的活動,也屬於授權立法。
在英國授權立法的發展史上,陸續制定了規范授權立法的法律。早在1539年議會通過公告法,授權國王為了治理國家和維持秩序所發布的公告,與議會所制定的法律有相同的效力。1893年議會制定了行政規章公布法,賦予大部分授權立法以法律文件的名稱;認定授權立法是具有立法權性質的,而非行政權性質,特別是由政府部門制定的條例具有立法權性質;還規定法定的行政管理法規的公布方式等。英國的行政管理法規不僅名稱很多、很亂(主要有命令、條例、規劃、計劃、指示等),而且制定的程序和公布的方式也很混亂。而行政規章公布法只是規定了一些重要的授權立法的公布方式。所以,議會於1946年制定了法定條規法(Statutory Instruments Act,又譯行政法規法),於1948年1月實施。雖然該法也只調整行政法規和重要的行政規章,並未規范所有的授權立法,但它的調整范圍畢竟擴大了;而且對制定程序、法規公布和議會監督也作了一些規定。總之,議會對授權立法的限制主要有:必須根據法律並為了執行法律而制定法規,授權立法應符合授權法所要求的目的和內容,法規必須在各該行政機關的許可權內頒行;法規必須按規定的程序和形式制定等。
同時,英國輿論界還對如下特殊類型的委任立法進行了批評:決定原則(法律有時授予行政機關極大的自由裁量權,可以決定重要的原則事項)、征稅權力(這本是議會控制行政機關的一種手段,必須由議會掌握,不能由行政機關決定,卻交由行政機關決定)、次級授權立法(即再委任)、溯及既往的權力、排除法院的監督、修改法律的權力。[4]這些特殊類型的授權立法是不能也不應隨意使用的。 在實行三權分立的美國,授權立法受到三種觀念的阻礙。這三種觀念便是:授予行政機關立法權,怎樣才能和三權分立的原則協調一致;被授予的權力不得再委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判例曾多次作出判決,國會的立法權不得授予。[5]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逐漸轉變禁止授權立法的觀念。「憲法從不否認國會可以採取必要的、靈活而又實際的措施,以使它能夠完成制定政策、規定標準的任務,同時委託指定的機關在規定的范圍內制定從屬的規章,認定事實並據此事實裁定適用立法機關宣布的政策。」[6]就是說,美國逐步地承認了授權立法,一部法律不能僅因其授出立法權而無效。但是,為了鞏固國會作為主要立法者的地位,授權立法就不能不有所節制。
這種制約表現為必須對國會所要授出的立法權規定明確的限度。授權立法權本身必須受到制約,或者受法定的目的、方式甚至細節的制約,或者受授權范圍的制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審理巴拿馬煉油公司訴瑞安一案時,就以授權法中沒有規定適當標准為由,宣布一項授權立法無效。美國有的學者認為:「如果在授權法中沒有規定任何標准制約委任之權,行政機關則等於拿到了一張空白支票,它可以在授權的領域里任意制定法律。」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適當標准」的解釋愈益朝著放寬「授權標准」的方向發展,以至於允許行政機關自定標准,而在授權法中不必定出標准。在美國的授權法中,「適當標准」已被「方便公眾、公共利益和公眾需要」之類的模糊概念所取代,對於這種只是「一種形式,沒有多少實質內容」的標准,「授權法只要不放棄國會職權,即便它的唯一標准空泛得令人不可捉摸,也可以被認可」。
總之,美國的授權立法制度已較完善,它對授權立法主要有如下限制:首先,按聯邦憲法第一條第一款規定:「本憲法所規定的各項立法權,均屬於合眾國國會」,所以憲法上明確規定應由國會立法的范圍,原則上不得授權。其次,國會確實無法行使其全部立法權時,就以「骨骼立法」或以偶發性事件之立法的方法,而將次要及細節部分授權行政部門以命令形式加以補充。再次,授權應有標准或制約,不得無所限制或含混其辭。第四,國會只能授權給公務員或行政機關,不得授權給私人或團體,這是與英國不同的。最後,任何違反法規的處罰都必須由國會親自加以規定。當然,美國與英國等國家一樣,有著數量巨大的授權立法。 1946年日本《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國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國家唯一立法機關」;第五十九條規定:「法律案,除本憲法有特別規定者外,經兩議院通過後即成為法律」。這是一個重要原則,明確「表示依法行政的原理,不承認行政權固有的立法權」。但是,卻有例外,即國會兩院可以制定各自的議事規則、最高法院也可以制定相應規則以及地方自治團體可以制定條例。就是說,只有國會把應由法律規定的事項授權內閣制定,才屬於授權立法。
在日本,行政立法分為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兩種。「法規命令是行政機關制定的、有關國民權利義務的、具有作為法規性質的規范」,「只有在法律(或條例)的授權之下方可制定」[9]。日本《憲法》第七十三條第六項規定:內閣「為實施本憲法及法律的規定而制定政令。但此種政令中,除法律特別授權者外,不得制定罰則」。《內閣法》第十一條規定:「政令若無法律委任,不得設立科以義務或限制權利的規定(《國家行政組織法》第十二條第四款也同此旨趣)。」[10]日本最高法院1958年7月9日的判例就該規范的制定權指出:「正如立法權賦予行政機關這種許可權一樣,根據憲法第73條第6款正文及但書的規定是很清楚的。」
在日本,不允許法律對政府以一般性的空白委任,只能在可以肯定其合理的范圍內得到承認。具體地說,日本在進行授權立法時,施以如下限制:(1)不允許莫視國會立法權那樣的一般性、包括性的委任即所謂空白委任,而必須是個別的,具體的授權。授權法必須具體寫明授權的相對人、目的、授權事項,盡可能明確規定委任的范圍、程序。(2)由憲法或法律規定專門授予行政機關以制定法規,這類授權不得再授權。(3)就法規的內容而言,不許超越授權法所規定的范圍,並不得與憲法、法律相抵觸;不得改變或廢止法律本身的規定;法規的內容應有可能實現並應明確具體。(4)法規一般是登在官報上。 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統一後,以聯邦德國於1949年制定的基本法為臨時憲法,同時,聯邦德國的其他法律也在民主德國地區有效。所以,這里只敘述原聯邦德國的授權立法規定。
二戰後,聯邦德國成了聯邦制國家,在基本法中規定立法權受憲法的限制,這一點與美國憲法類似。需要說明的是,同時,在德國,只有議會授予行政機關等制定的法律才屬於委任立法。而「行政機關及其機構制定的兩種規范不需要議會的委任:一是命令,它是行政機關用來調整行政內部事務的規范;二是特別法規,它指特定行政機關制定的與國防、中小學、大學和公共事業等部門相連的規范。上述規范的制定,不屬於委任立法。」[
聯邦德國《基本法》第八十條規定,法律可以授權聯邦政府、聯邦部長或各州政府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授權立法應符合授權法的內容、目的和范圍等要求;依據授權而制定的法規必須引證授權法(因為行政機關和自治組織並不能直接依據《基本法》的授權而進行授權立法);行政機關只能制定執行、施行或補充法律的法規;行政機關可在其內部再授權;法規應經有許可權的機關簽署;原則上均應公布並註明生效日期。在德國,授權立法並不僅僅限於行政機關,還包括自治組織,這與英國是一樣的。因為《基本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各鎮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自己負責規定一切地方公眾事務的權利,必須得到保障。聯合鄉也應按照法律並在法律賦予它們的職能的限度內擁有自治的權利。」德國的自治機關行使立法,必須由議會用法律具體授權。 相對來說,法國的授權立法不發達。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國1958年《憲法》沒有規定議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唯一機關,第三十四條只是以列舉的方式規定議會的立法許可權;第三十七條則規定,議會不得就第三十四條規定以外的立法事項進行立法,而是由行政部門以條例形式進行規定,從而賦予行政部門廣泛的立法許可權。就此而論,議會可以授權立法的范圍相對較小。
在法國,行政機關為了執行法律和進行行政管理,依據法律規定有權制定行政條例,而這種行政條例的地位「比英國行政機關的行政法規和美國行政機關的行政規章高得多」。凡屬於1958年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由議會以法律規定的事項,由於議會的授權,行政機關可用法令條例(屬行政條例中的一種,也是法國的授權立法)加以規定。法令條例和議會制定的法律其效力相等,可以變更或修改法律。
在法國,「負有執行公務使命的私人團體,特別是同業公會,根據法律的授權也有制定條例的權力。這種條例是內部規則,只對團體的成員適用,而且不能和法律以及上級條例抵觸,不能超越它所執行的公務范圍。」[16]
在法國,議會授權立法要有明確期限。「議會的授權必須目的性明確,同時規定一個條例有效的期限,通常比授權的期間長。政府在期限屆滿前,可以請求議會批准已經頒布的法令,使它成為法律。政府不在期限內提出請求,法令因期限屆滿而失效。在政府提出請求後,議會未作決定的,法令繼續有效。法令經議會批准後,政府不能再以條例更改議會所批準的法令。」 義大利憲法第七十條規定:「立法職能由兩院集體實現之」。在第七十六條、七十七條中對授權立法有一個原則性的規定:「只有當確定了原則和領導性指示,在被限定的時間內,並就一定范圍內之問題始得將立法權交給政府實行。」這是對授權立法的限制。而「政府未經兩院委任(授權),不得頒布具有普通法律效力之法令」。實際上,義大利有著大量的法令。

④ 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的區別

現代結構功能主義的分析方法表明,通過對事物或現象的功能分析,人們能更為深刻地把握。「結構同功能是一種辨證的相互作用的關系;一方面,一個系統的結構決定這個系統的功能;另一方面,結構本身就是『凝結的功能』,也就是說,結構是在功能的影響下構成的。事物的規律就是事物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認識了事物的功能,就是認識了事物的規律。」 因之,具體分析和科學把握法律意識的社會文化意義和法制功能,對於深入理解現代法治與公民法律意識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比較法按照比較對象的差別,可分為規范的比較和功能的比較。 規范的比較,即比較不同國家同一名稱的法律制度、法律規則。這種比較以規則為中心,只要挑選出不同國家或地區具有相同或類似名稱的法律文件,把要進行比較的法律制度和規則一一加以對照,比較它們的異同,即可達到預期的目的。功能的比較不是以規則為中心,而是以問題為中心,只要被比較的國家或地區具有相同或類似的問題,就可以就它們對該問題的不同解決辦法進行比較。正如德國比較發學家拉貝爾所說:「功能比較有兩個關鍵的概念,即功能和聯系。不理解法律規則、制度或體系是如何發揮功能的,就不能比較它們;不能把它們放到它們的法律的、經濟的、文化的聯系中,就不能了解它們是如何發揮功能的。」 本文將從比較法的角度對授權立法制度方面進行

一 授權立法概述

(一)授權立法的概念

明確一事物的概念是對其進行研究的前提。對於「授權立法」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授權立法就是行政立法。這種觀點以西方為代表,源於「三權分立」學說,認為授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根據議會授權制定的各種行政管理法規。 這種觀點將立法機關作為授權立法的唯一授權主體,行政機關為唯一受權主體,行政立法根據議會授權制定的各種行政法規都屬於授權立法的范圍。

第二種觀點認為,授權立法包括行政立法,如英國學者沃克認為,授權立法是指由「議會為特定的事項授予無立法權的團體或個人制定。立法權可以授予政府、公共事業機構和委員會、地方當局、大學和其他機構」。 我國學者張根大等人認為「授權立法是指一個立法主體依法將部分立法許可權授予另一個國家機關或組織行使,另一個國家機關或組織根據所授予的立法許可權進行的立法活動。」

第三種觀點認為,把行政立法包括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這是我國一部分學者的觀點,他們認為憲法是配置國家權力機構的最高行為准則,而我國憲法明文規定,國務院、省級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和自治地方權力機關有制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權力,也就是說我國憲法以根本法形式確認了這些機關職權立法的合法地位,而且職權立法在權力來源,規范事項的范圍,行使權力所受到的監督控製程度不同於普通的授權立法,應把兩者相區別。

從上述理論觀點所反映的內容可以看出基於一國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國家權力配置原則,各國學者對授權立法的性質、授權主體的外延,以及授權立法的效力都有不同的認識。

(二)授權立法的位階

授權立法的位階是指授權立法在法律體系中的等級。在復數立法主體的立法體制中,不同立法主體制定的法規范的地位是不同的。我國學者在這一問題上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1、授權立法的位階與授權機關的職權性立法位階相同;2、授權立法的位階介於授權機關的職權性立法和受權機關的職權性立法之間;3、授權立法位階與受權機關的職權性立法的位階相同。

西方學者傾向於授權立法的位階與授權機關職權性立法位階不同的觀點。城仲模在論述德國行政命令的內容及歸類時認為,「前者(德國的法規命令)凡經聯邦法律之授權,即得由聯邦政府、聯邦閣員或邦政府發布,其內容輒含關涉人民自由、權利之一般的、抽象的規定,性質系對外的,含有法價值,而成為聯邦實質法律之一部分。」由此說明,德國行政機關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命令,根本不具有與議會制定的法律相同的地位,而只是實質意義上的法律而已。

法國授權立法的情況與德國的相似。法國學者認為,所謂授權命令是指行政機關根據議會授權而發布的強制性規章,其本身雖非法律,但本質上卻具「法之延長」的特徵。 具體而言,德國行政命令分為法律性命令、授權政令和命令三種。前兩者屬於我們所說的授權立法,性質是實質意義上的法律。雖然法國行政機關根據授權制定的條例的地位相當高,它甚至可以改變法律的規定,但是在法國,一個基本的原則是,各種條例盡管受法律限制的程度不同,但都要受法律的限制,至少要受授權母法的限制,不得超出授權母法規定的范圍。行政機關在制定這種條例時,即使不對行政法院負責,也要對議會負責。

英國政府制定的授權立法位階更明顯低於議會法律,因為它不但要受到議會授權法和議會種種審查的限制,而且還要接受司法審查。如前所述,雖然議會為避免授權立法受到司法審查,在授權法中規定了排斥司法審查的條款,但法院並不認為行政機關的法文件可就此免於司法審查。但是,英國議會制定的法律卻不受法院司法審查的限制,從中可見,政府制定的授權立法與議會制定的法律區別時顯而易見的。

另外,西方國家的司法機關在具體案件中,如果涉及對授權立法的判定問題,法院一定要判定由被授權機關來承擔法律後果,宣布某一被授權機關的法文件無效,而不能判定由議會來承擔判決結果,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授權立法與議會法律的位階是不同的。

二 各國授權立法制度概況

(一)英國的授權立法制度

1. 英國授權立法的產生和發展

在英國,自14世紀以來授權立法就相當普遍。Henry八世統治時期,1539年議會通過《公告法》,授予國王發布公告以限制議會法律生效的權力,同時他的《官吏法》則任命政府特派員並授予其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規、條例、法令的權力。然而,從17世紀初至19世紀末,議會對政府權力的猜忌仍然是英國憲法的一個特徵,在議會與國王的斗爭中,立法權逐漸佔了優勢,議會的地位明顯提高,議會提出了一個根本原則,即國王無立法和征稅的權力。在這樣的權力對比下,18世紀以後,英國相當長時間授權立法逐漸減少,但並未停止。

英國授權立法的復甦是在19世紀後期。由於經濟的飛速發展,第二次產業革命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迫切需要國家通過立法加強對經濟的控制,而立法機關不能滿足這種需要,於是不得不授權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來適應這一需要。而且,「由於『集體主義』的發展,政府權力的范圍有所增加,因而制訂授權立法的權力在數量上必然增長。」 從1894年至1950年的56年間,授權立法是議會立法的30多倍。

2.英國授權立法的主體

在英國,能夠授出立法權力的主體(即授權機關)主要有兩種:

(1)議會。英國是一個議會主權的國家,議會具有全部的立法權,行政機關不具有職權性立法權,因此,只有議會才是授權機關,在議會的授權下,行政機關才能制定規范性文件。具體說來,只有英國的下議院才是授權立法的授權機關。

(2)被授權的行政機關或組織

在一定條件下,議會於授權法中也允許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將被授予的立法權力再行授出,經過授權法允許的行政機關或組織由此成為授權立法關系中立法權力的授出者。

在英國,有權接受議會或其他主體 授權進行立法的主體(即受權主體)主要有以下幾類:

(1)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成為英國授權立法中多數情況下的授權對象,其中又可分為:①樞密院;②政府各部部長;③地方政府;④其他法律授權機關

(2)法院的規則委員會

(3)英格蘭教會

(4)下議院

(5)社會團體等

3 英國授權立法的分類

英國行政法學家Garner針對英國的實際,根據不同的標准,對授權立法做了如下分類 :

(1)根據目的對授權立法的分類 根據授權立法的內容和目的,可將其分為:①有的法規是為使法律生效而制定的;②有的根據授權可以實施和修改已有的議會法律;③有時法規可以對法律規定的目的、內容或條件,進行增加、規定或解釋;④通常法規是用來「裝備」法律的(即對議會的骨骼式立法進行補充和完善)

(2)根據程序所做的分類 根據授權立法的程序,將其分為:①樞密院令;②法規;③臨時命令;④特別程序命令:⑤地方機關的命令;⑥細則;⑦再授權立法;⑧國教會法令;⑨預算決定。

(3)根據術語的分類 各種各樣的授權立法都可以根據它們的名稱加以分類,但是由於這些名稱的使用沒有什麼精確性,故在實踐中並沒有被採用。

4 英國對授權立法的監督

在英國,對於授權立法的監督主要來自議會和法律。議會對授權立法的監督集中體現為事前監督與事後監督兩方面。事前監督主要是指授權法中一般都明確規定授權立法的目的、范圍、條件、方式、形式等內容,這些都可以構成對受權機關進行授權立法的法律限制。事後監督主要體現為議會的備案審查(單純備案和限期廢除備案兩種)和兩院聯合委員會對授權立法的內容提出報告兩種形式。來自法院的監督主要是指由法院依越權無效原則對行政機關授權立法的效力審查。

(二)美國的授權立法制度

1.美國授權立法的產生和發展

美國是典型的三權分立的國家,立法權只能由國會行使及行政機關行使的是行政權的觀念,在美國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美國憲法也明確規定,立法權屬於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國會,行政權屬於總統。在上述觀念的支配和憲法的規范下,美國實行授權立法就顯得格外困難。但是19世紀後期以來,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使傳統的憲政原則不再適應現實的需要,三權分立的原則一再被修正,授權立法已經成為美國立法制度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

雖然美國的授權立法發展一直出現反復,時至今日,美國的授權立法已經日臻完善,國會既不固守立法權為己獨有,也不濫行授權助長行政權的無限擴張,而是根據以下原則進行授權:其一,立法權專屬國會,因而憲法明確規定應由國會立法的事項,原則上不得授權;其二,國會確實無法行使其全部立法權時,得以骨骼立法或偶然性事件之立法的方式,將次要及細節部分授權行政部門以命令的形式加以補充;其三,授權應有標准或制約,不得無所限制或含混其辭。在實踐中,美國的授權立法也多的驚人。截止1975年,載入《聯邦法院匯編》的法規,已達127卷,65249頁,5000萬字

2.美國授權立法的主體

在美國,授出立法權的原始機關是國會,它基於現實的需要而將某種立法權授予其他機關或組織行駛。此外,根據議會授權法的特別規定,接受授權的機關還可將該種立法權力部分或全部轉授給其他機關行使,從而也成為授權主體。

美國的受權主體主要表現為以總統為代表的行政各部門,具體表現為:

——美國總統。

——獨立管制機構。如聯邦商業委員會、聯邦電訊委員會,民航局等。

——政府各部。

此外,法院經由國會授權也可制定一些程序規則,從而成為受權主體。根據《聯邦行政程序法》第155條的規定,下列不影響私人權利義務的行政機關被排除於受權主體之外:軍事機關;外交事務機關;擔負內務管理職責(如檔案、人事管理等)的政府機構;計劃和研究機構;管理某些公用事業的機構。

3.美國授權立法的分類

根據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規定,行政機關授權立法的名稱為規章。同時,規章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分為三類:

(1)實體性規章 即規定個人權利和義務的規章。

(2)程序性規章 即規定行政機關的組織與活動程序的規章。

(3)解釋性規章 即對法律或其他規章的含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規章。

4 美國對授權立法的監督

美國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主要來自兩個部門:國會和法院。國會的監督體現為直接通過相關法律廢止規章,以及通過行使調查權、彈劾權等間接方式,對授權立法加以控制。相對於英國法院的司法審查權,美國法院的司法審查具有更大的威力,它可以在具體案件中直接依據憲法宣布國會授權法無效。而且可對行政機關立法的效力加以判定,因此來自法院的監督更加直接,也更加有效。

(三)中國的授權立法制度

1.中國授權立法的產生與發展

以1982年憲法的頒布實施為分界點,可以把中國的授權立法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54年憲法公布實施到82年憲法公布實施前。54年憲法規定,全國人大是唯一享有立法權的機關,從而確立了高度集中的立法體制。這種體制根本不能滿足新中國成立、法制建設初期社會對法律的需要。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決議,授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單性法規的立法許可權。1959年4月28日,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又通過決議,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根據實際需要對由全國人大制定的部分法律進行修改。1981年,全國人大授權其常委會通過和頒布《民事訴訟法》(試行),並於1982年頒布實施。1981年11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授權廣東省、福建省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第二個階段,從82年憲法到現在。82年憲法對立法許可權進行了調整,形成了一元兩級多層次的立法體制,立法主體實現了多元化,不僅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而且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地方人大都有相應的立法權,這種立法許可權的配置決定了授權立法發展的空間。這一階段的授權立法主要有以下特點:授權主體和受權主體擴大化;特別授權與法條授權並存(尤其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大力推進,經濟特區的授權立法數量日益增大);授權事項的寬泛化。

2. 中國授權立法的主體

由於我國立法主體的多元化,授權主體也存在多元化的情況,我國立法實踐中存在的授權機關有以下幾類: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全國人大是國家政權的核心,享有最基本的立法權,是當然的授權主體。但是,由於其每年只開一次,且會期短,決議事項多,所以並不是我國最重要的授權機關。而其常委會就可以在這一方面彌補其不足,所以在我國立法實踐中,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佔多數。

——國務院及其各部委、直屬機構 在我國的立法體制下,國務院作為授權主體就存在一個職權性立法和授權立法同時存在的情形。而且,在實踐中國務院各部委也存在、直屬機構制定的規章也存在授權規定,而且授權較為混亂。

——省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

——省級政府

雖然從理論上說,具有某一權力的國家機關,都有權將其權力授予其他機關,但是,我國立法授權主體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沒有限制授權主體的法律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立法主體都在進行立法授權,而由於主體的不明,必然導致我國立法授權的混亂。從對實踐的考察中人們會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即:越是較低級別的機關,越是傾向於在法文件中作授權規定。如不改變這種現象,我國的立法權就有被分解的危險,而且立法權的影響力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害。

我國受權主體與立法主體(即授權主體)的范圍基本一致,除了全國人大,上述的授權主體都可以作為受權主體。這里存在一個疑問就是:人大和其常委會之間能否進行授權立法?在西方國家,把這種立法機關之間的授權稱為「內部授權」。這包括:國家議會對地方議會的授權和議會兩院之間的授權,一般情況下,西方國家是禁止這種立法授權發生的,因為在它們看來,「這會造成憲法權力分配的重新安排。」 此外,我國授權立法實踐中的受權主體都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者國家行政機關,但筆者認為,受權主體性質的多樣化將是授權立法制度的發展趨勢,從世界各國的實踐來看,受權主體以行政機關為主,同時也有其他性質的主體(如英國的教會、社會團體等)。這一點值得我國借鑒。

3.中國授權立法的分類

我國的授權立法,從授權對象的角度可以分為三類:

(1)全國人大對常委會的授權 這是我國具有獨特性的地方,如上文所述,不為西方國家所支持。

(2)對國務院的授權 這是與西方相一致的地方,這里不再贅述。

(3)對地方的授權 不僅包括對地方人大、政府還包括對特定地區的授權(如經濟特區),這是我國的特色。

4.中國對授權立法的監督

我國沒有統一的監督授權立法的法律規定。只是零散規定了內部監督(如向國務院各部委授權中需要國務院的「批准」)以及備案制度制定。除此之外,再無「事前」和「事後」的監督措施。故學者建議加強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1.建立完備的登記備案制度,這不僅有利於加強監督,而且還有利於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2.建立報批制度,作為事前審查可以防止立法資源的浪費;3.建立撤銷制度,這是對授權立法的事後審查。有了這三項制度保障,我國的授權立法將有了體系化的監督體制,有助於其健康發展。

三 英美中三國授權立法制度的比較及思考

在當代,無論是西方法律體系還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都在發生一個令人矚目的變化,即制定法的中心正逐漸由議會立法、法典轉變為行政機關或地方國家機關的授權立法、行政立法,位於世界法律體系大家庭的英美中三國也不例外,這就為我們進行比較提供了前提。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我們先來簡要說明它們之間的共同點。主體上議會(或人大)是最主要的授權機關,而行政機關是最主要的受權主體;都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了相同或類似的分類;同時,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也成為三國所共同關注的話題,分別從多個角度對授權立法進行監督。

三國授權立法制度的不同點:

首先,從起源和發展來看,中國的授權立法制度較英國和美國則相對較晚;同時英美通過議會主權或是三權分立,都確立了議會的唯一立法權,行政機關不具有立法許可權,故不會出現行政機關職權性立法和授權性立法並立或者沖突的情形,這是由三個國家不同的國家結構形式和國家性質所決定的。

其次,從授權立法的主體來看,議會是三個國家的共同授權主體,而且經議會授權的機關在特定情形下也可能成為授權主體;但是中國不同於英國和美國的一點就是由於其立法主體的多元化,導致了授權主體的多元化,不僅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而且行政機關、地方政府都可以成為授權機關。雖然從理論上說,具有某一權力的國家機關,都有權將其權力授予其他機關,但是,我國立法授權主體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沒有限制授權主體的法律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立法主體都在進行立法授權,而由於主體的不明,必然導致我國立法授權的混亂。從對實踐的考察中人們會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即:越是較低級別的機關,越是傾向於在法文件中作授權規定。如不改變這種現象,我國的立法權就有被分解的危險,而且立法權的影響力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害。鑒於此,筆者認為,我們有必要借鑒英美的經驗,縮小授權主體的范圍:在中央層次上,將授權機關限定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不應給行政機關立法授權的權力;在地方層次上,將授權機關主要限定在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

再次,從授權立法的對象方面來看,除了與英美兩國一致的行政機關以外,我國受權主體與立法主體(即授權主體)的范圍基本一致,除了全國人大,上述的授權主體都可以作為受權主體。這里存在一個疑問就是:人大和其常委會之間能否進行授權立法?在西方國家,把這種立法機關之間的授權稱為「內部授權」。這包括:國家議會對地方議會的授權和議會兩院之間的授權,一般情況下,西方國家是禁止這種立法授權發生的,因為在它們看來,「這會造成憲法權力分配的重新安排。」 此外,我國授權立法實踐中的受權主體都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者國家行政機關,但筆者認為,受權主體性質的多樣化將是授權立法制度的發展趨勢,從世界各國的實踐來看,受權主體以行政機關為主,同時也有其他性質的主體(如英國的教會、社會團體等)。這一點值得我國借鑒。

最後,從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上,我國與英美兩個相比,從監督體制到監督力度都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故學者建議加強對授權立法的監督,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1.建立完備的登記備案制度,這不僅有利於加強監督,而且還有利於法律匯編和法典編纂;2.建立報批制度,作為事前審查可以防止立法資源的浪費;3.建立撤銷制度,這是對授權立法的事後審查。有了這三項制度保障,我國的授權立法將有了體系化的監督體制,有助於其健康發展。

⑤ 根據修訂的立法法規定,在授權立法中,被授權機關應實

立法法相關規定
第十條 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版機關實施授權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⑥ 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立法與授權立法有哪些主要區別

行政立法權包括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
職權立法是指隨著社會的發展,某些立法權利已經轉化為行政權的一部分,是行政權的固有組合。
授權立法是指行政主體對此項立法事項並不享有立法權,而是由法律授權由行政機關行使。現在意義上的行政立法制度更多的體現為職權立法,職權立法的主題廣泛,不僅限於中央行政機關,而且部分地方行政機關也享有立法權,甚至地方的人大立法也納入行政立法的范疇。
經授權的立法與職權立法之間存在以下區別:
1、范圍不同。職權立法范圍限定在國務院職權之內,經授權立法涉及到本來屬於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權范圍。但是經授權的立法只能在授權范圍內制定行政法規,也並非所有的法律保留事項均可制定為行政法規,如犯罪與刑罰、公民政治權力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以及司法制度都屬於法律絕對保留。同時,國務院不得將其獲得的授權再轉授給其他機關,根據授權制定的行政法規應及時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2、形式不同,即名稱不同。法律配套行政法規和實施行政管理職能行政法規的名稱一般為「條例」或「規定」,而經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名稱為「暫行條例」或「暫行規定」。
3、效力不同。如果前兩種行政法規與法律發生沖突,則當然無效,應當適用法律;如果經授權制定的行政法規與法律發生沖突,則應當提起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原因在於,國務院經過授權制定的行政法規相當於准法律,其立法權本來就屬於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所以,准法律與法律發生沖突,應當由授權機關裁決適用。

⑦ 授權立法名詞解釋

授權立法

是立法機關抄(議會)在它所制定的一項原則立法(授權法)中,規定將某些具體事項立法授予行政部門,專門設立的機關,司法機關或地方國家機關。不同於授權法,後者指授權立法的整個活動或者過程,包括授權機關制定授權法和被授權的機關根據授權法的立法活動。

⑧ 行政法中一般授權立法是什麼

國家行政機關直接依照憲法和有關組織法規定的職權,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活動屬於國家行政機關直接依照憲法和有關組織法規定的職權,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活動屬於一般授權立法。

⑨ 授權立法的現狀

授權立法制度
中國最早的授權立法出現於1955年,當時的全國人大通過了關於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單行法規的決議,1959年又通過了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法律的決議。1982年憲法的頒布實施,從最高的法律效力上規定了授權立法,根據《憲法》第89條第1款規定,國務院有權「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2000年3月九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進一步使授權立法趨於制度化。
授權立法不同於職權立法,行政機關有固定的立法權。行政機關的職權立法是指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職權而進行的立法,其立法權產生於憲法和法律的直接規定[4]。例如《憲法》第90條規定:「國務院的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立法法》第56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第71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又如該法第73條的規定。
中國學術界認為授權立法可分為兩種:一般授權立法和特別授權立法。前者是指立法權來源於授權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法規中的法條授權的授權立法。後者是指立法權來源於授權機關專門制定的法律性或法規性的決議或決定的授權立法。例如根據《著作權法》第54條的規定:本法的實施條例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這就屬於一種一般授權立法的情況。又如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廈門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廈門市經濟特區實施;199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珠海市人大常委會和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珠海經濟特區實施。這就是特別授權。
事實證明,授權立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健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及在立法實踐中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授權立法的理論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見研究授權立法對我國授權立法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⑩ 委託立法和授權立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授權立法的特點是:
第一,從屬性,即授權立法來源於享有職權立法權機構的授權,從屬於職權立法,
授權立法是由職權立法派生出來的。
第二,有限性,即授權立法不僅受到憲法限制,還直接受到授權法限制,受到授權機關的監督和制約。
第三,靈活性,授權立法根據社會的不斷變化,及時制定或修改法律實施細則、處理突發事件,它是在憲法高度穩定性、分權原則權威性與社會對政府職能靈活性需要之間的一種平衡。
委託立法的特點是,所制定的行政法規、法令、規章等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效力等級低於立法機關制定的憲法和法律。有些國家還規定,中央政府制定的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政府和部門制定的法規、規章。委託立法一般要通過專門的授權法案,並受授權法案、立法程序和條件、司法審查等的制約。
授權立法是立法機關(議會)在它所制定的一項原則立法(授權法)中,規定將某些具體事項立法授予行政部門,專門設立的機關,司法機關或地方國家機關。不同於授權法,後者指授權立法的整個活動或者過程,包括授權機關制定授權法和被授權的機關根據授權法的立法活動。
委託立法又叫授權法,指議會授權政府各部門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這是基於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現實而產生的,應為復雜的情況使得議會很難掌握足夠的信息來制定良好的法律,它需要專門的人員來完成,以此議會將立法權授予擁有專門人才的行政部門或專門的委員會的現象。

熱點內容
啟東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20 04:23:17 瀏覽:702
民法學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2024-11-20 04:07:19 瀏覽:902
河南律師查詢 發布:2024-11-20 04:00:46 瀏覽:360
青海省法律援助個人工作總結 發布:2024-11-20 03:42:46 瀏覽:271
連雲港司法拍賣公告 發布:2024-11-20 01:34:54 瀏覽:417
餐飲部服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0:38:31 瀏覽:46
王優銀律師 發布:2024-11-20 00:07:08 瀏覽:7
勞動合同法上班期限 發布:2024-11-20 00:00:45 瀏覽:470
下列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特點的有 發布:2024-11-19 23:29:54 瀏覽:28
周末條例 發布:2024-11-19 22:50:11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