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是
1. 社會主義道德原則是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這既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道德建設的現實狀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道德建設的核心,即道德建設的靈魂,它決定並體現著社會道德建設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規定並制約著道德領域中的種種道德現象。道德建設核心的問題,實質上是「為什麼人服務」的問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提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堅實的實踐基礎。
1.理論依據: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實行的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在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條件下.每個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和建設者都在為社會、為他人同時也是為自己而勞動和工作。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和建設者,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上,在全體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在整個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進步的人際關系。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權利和義務不再分屬於兩個對立的階級,而是統一於人民自己身上。
2.實踐基礎: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市場經濟不僅不排斥為社會和他人服務,而且需要通過服務甚至是優質服務,才能實現市場主體自己的利益。這一點說明,為人民服務與市場經濟並不是必然對立的。但是,不能把市場經濟的利他性同為人民服務混為一談。如果把各種有著不同內涵的利他性道德要求簡單地等同於為人民服務,不僅在理論上是錯誤的,而且會在實踐中造成混亂。
為人民服務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為人民服務體現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統一.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1.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同家利益、社會利益體現著個人根本的、長遠的利益,是集體所有成員共同利益的統一。同時,每個人的正當利益,又都是集體利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集體的興衰與個人利益得失息息相關。在現實生活中,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輔相成的。集體利益的發展,本身就包含著集體中每個人利益的增加。而集體中每個人利益的增加,同樣有利於集體利益的擴大。
2.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在實際生活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難免會發生矛盾。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沖突,尤其是發生激烈沖突的時候,必須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原則,即個人應當以大局為重,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必要時,為集體利益作出犧牲。
3.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促進和保障個人正當利益的實現,使個人的才能、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這不但與集體主義不矛盾,而且正是集體主義思想的應有之義。
(三)宣傳和弘揚共產主義道德
共產主義道德不僅是人類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於中國革命的歷史實踐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表現為大公無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弘揚共產主義道德,並根據不同歷史時期所處的不同環境和任務的要求,開展共產主義道德的宣傳和教育,使之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柱。
2. 簡述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及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是在無產階級自發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回指導,由無產答階級自覺培養起來的道德;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
3. 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原則是集體主義。
集體主義是人類社會本質的必然選擇。確立社會主版義權道德原則是集體主義,這是社會本質的必然要求。以社會為本位的集體主義,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確立的價值目標。
集體主義是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的。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基礎是勞動人民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它反映的最基本的利益關系是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維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維護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則是社會主義道德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3)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是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基本要求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途徑,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是領導幹部和青少年。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規定: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唯一宗旨,是社會主義時期道德建設的核心。
4.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的《決議》明確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十五大報告又指出:要「深入持久地開展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這就是說,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是逐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以及共同富裕,與集體主義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客面上要求在全社會弘揚為人民服務精神。因此為人民服務精神和集體主義原則,是社會主義內在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的倫理反映。
(4)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是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施方法: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整個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和中心環節,創建活動作為吸引和組織廣大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形式和重要載體,必須把思想建設突出出來,貫徹始終。要堅持在各種類型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突出思想內涵,強化道德要求。
各項創建活動的工作安排和內容設計,都要體現公民道德建設的要求,使活動的過程成為灌輸道德教育、弘揚道德新風的過程。
5. 我國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是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因為集體主義貫穿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始終,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關系的最根本的准則,也是衡量個人職業行為和職業品質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要求,是社會主義職業活動獲得成功的保證。
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共同富裕本質的要求。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是解決經濟利益分享的基本原則,以勞動者為社會所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給相應的物質利益。既保證了個人利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又鼓勵個人勤奮勞動為社會多創造財富。
保證社會集體利益的穩定發展,體現了調節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公平合理。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精神。集體主義植根於經濟生活的公平要求,它也是公民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形式。
(5)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是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規定了我們今天各行各業都應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的五項基本規范,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其中,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規范,它是貫穿於全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社會主義道德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在無產階級自發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階級自覺培養起來的道德。
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基本規范:
1、愛崗敬業
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愛崗敬業作為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普遍要求。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敬業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2、誠實守信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誠實就是表裡如一,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講信譽,重信用,忠實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誠實守信是各行各業的行為准則,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之一。
3、辦事公道
是指對於人和事的一種態度,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所稱道的職業道德。它要求人們待人處世要公正、公平。
4、服務群眾
就是為人民群眾服務,是社會全體從業者通過互相服務,促進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幸福。服務群眾是一種現實的生活方式,也是職業道德要求的一個基本內容。服務群眾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它是貫穿於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5、奉獻社會
就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做貢獻。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奉獻社會自始至終體現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和服務群眾的各種要求之中。
6. 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
一、人的存在方式的個體性和社會性的統一,表明任何人在社會生活中,都不是孑然一身的孤立存在者,就像物理世界中的每一個成分都處在與別的成分的相互聯系之中一樣,每個人必然和他人、集體、社會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聯系和關系。毋庸質疑,個人在社會中總是要從屬於一定的集體。
而個人利益與他人或集體利益的差異性和矛盾性.決定了在客觀上就存在著如何協調個人與集體、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即在客觀上存在著用什麼態度、價值取向和方式解決人們之間的利益矛盾。這種調節、規范個人與社會集體之間利益關系的根本法則,就是道德原則。因而,用什麼價值原則調節人們的利益關系就成為每個社會價值體系的重要部分。集體主義則是我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
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對集體主義道德原則不曾置疑。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集休主義道德原則受到了挑戰;有些人以市場經濟突出的是個人的自主性、獨立性.凸現個人利益為由。認為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是不相容的;也有些人因我國在過去的貫徹中曾出現「一面倒」的偏差和失誤而不認同集體主義;還有的人以現實的集體存在的虛假性為由,反對集體主義。要疏通人們的思想認識,發揮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生命力,必須弄清集體主義原則公市場經濟條件下存在的客觀基礎、集體主義的科學內涵及其實踐操作等方面的問題。
7. 社會主義社會道德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社會復主義社會道德的基制本原則是集體主義。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就在於它把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而不是絕對對立起來。
與此同時,也有於它把每一個人的利益在集體利益中的實現,建立在付出了同等的勞動,獲得同等報酬的原則基礎上。更主要的在於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決反對任何特權利益,力求實現利益的公平,因而依據集體主義原則能夠在總體上解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公平和效率問題。
(7)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是擴展閱讀
集體主義的意義:
集體主義是無產階級為完成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在道德上的一種必然要求,它是無產階級高尚品德的集中表現。集體主義是無產階級在進行生產斗爭和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中形成的。近代大工業的發展,使每個無產者的活動都受到彼此的制約和機器的限制。
同時,也把整個無產階級的命運聯系起來。在資本主義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面前,任何一個無產者都不能單獨改變自己的命運。無產階級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擺脫剝削和壓迫。階級斗爭的實踐,使無產階級覺悟到必須珍視集體的力量,必須在斗爭中維護集體的利益。
8.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
堅持貫徹集體主義的基本原則。
早在1956年,毛澤東同志就曾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把集體主義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綱要》在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中的總體要求裡面提到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集體主義作為道德原則,具有正確處理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關系的重要作用。集體主義原則提倡在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集體利益優於個人利益,國家利益又高於集體利益,個人要以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為重,而且在必要的情況下,個人應當為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放棄或犧牲個人利益。
與此同時,集體主義原則又要求集體和國家必須盡力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能夠得到滿足,促進個人自由全面發展和人生價值的實現。
從根本上說,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是相輔相成、辯證發展的,一方面,沒有集體和國家的富強,就不能切實保障個人的發展;另一方面,集體和國家又因為個體的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才能成為充滿活力、具有創新能力、富有蓬勃朝氣的集體和國家。
(8)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是擴展閱讀:
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的根本地位。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進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美好社會的理想,繼承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創造形成了引領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進程中所創造和形成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裡面最為根本的組成部分就是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和社會主義道德觀。
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以人為核心,圍繞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注重勞動實踐和社會環境對人的道德形成的重要作用,從人的現實性出發將抽象的道德概念具體化。
社會主義道德觀是我國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紮根中國實踐所創造出的具有鮮活生命力的道德觀念,推動了社會主義道德文明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的道德素質和價值追求。
9. 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
一、集體主義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三、新時期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集體主義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首先,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共同富裕本質的要求。
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是解決經濟利益分享的基本原則,以勞動者為社會所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給相應的物質利益,既保證了個人利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又鼓勵個人勤奮勞動為社會多創造財富,保證社會集體利益的穩定發展;
體現了調節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公平合理。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就在於它把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而不是絕對對立起來。
其次,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精神。民主就是人民自己當家作主,民主政治建設就是實現公民的政治平等,讓人民真正行使自己的權力來保證自己的權利。
再次,集體主義植根於經濟生活的公平要求,它也是公民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形式。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由於體制的轉型和利益關系的調整,因而出現了不同利益主體在價值觀、價值取向上的不同選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目的,要求在經濟活動中堅持集體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取決於與它相結合的社會制度。我國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它的社會主義性質,必然要求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與其相適應,並為之服務。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的在於,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新時期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社會利益存在的兩種基本形式,對二者關系的處理幾乎成了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本,理所當然也是公民道德建設中的根本問題。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要求公民應當具有集體主義精神。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要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總的要求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國家。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生活中堅持集體主義。
(9)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是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規定: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唯一宗旨,是社會主義時期道德建設的核心。
堅持為人民服務,首先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這是人生首要的、根本的問題,也是無產階級人生價值觀與剝削階級人生價值觀的根本區別。
其次,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為人民服務水平的高低,貢獻的大小,不僅與他的人生價值觀相聯系,也與他的知識、素質為基礎的能力相聯系。
第三,要積極從事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掌握知識和提到能力的目的在於實踐。
一個人有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又有了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這還不夠,還必須積極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社會實踐中去,在實踐中使為人民服務成為現實。
第四,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合理的、合法的、合乎政策的追求個人利益是道德允許的,但基本前提是保證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
社會主義國家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集體代表這一部分人的特殊利益,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都是人民的利益。個人利益不能凌駕於人民利益之上,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發生矛盾時,要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勇敢地犧牲個人利益。同時,要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
10.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和原則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社會主義回道德是以社會主義公答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在無產階級自發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階級自覺培養起來的道德。
一方面是指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體系,它由各方面的道德規范構成,如政治道德、商業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各行各業都有自己具體的規范、具體的內容,各種規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體系。另一方面是指社會主義道德的層次體系。
(10)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是擴展閱讀:
其次,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精神。民主就是人民自己當家作主,民主政治建設就是實現公民的政治平等,讓人民真正行使自己的權力來保證自己的權利。社會主義的公民只有具備集體主義精神,才能真正使自己進入主人角色,行使主人權力。
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體現了個人與社會的不可分割性,社會形成了個人與集體的統一體,社會不僅不可能離開每個人而存在,同時,個人也離不開社會而存在。因此,社會主義民主依賴於每個公民都有自主選擇的民主權利,包含著對個人權利、個人利益、個人價值的尊重的保障,它反對只顧個人不顧集體的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