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法治
1. 小學生法制小知識
小學生安全自護小常識
一、馬路上應注意的交通安全
1、在馬路上要靠邊走,走在中間會妨礙車輛的通行,還有被撞的危險。
2、走路時,不要邊走邊玩,也不要邊走邊看書。
3、如果是幾個人一道走,要排好隊靠邊走,隊伍應豎排,不要橫著走,以免妨礙別人走路。
4、不要在馬路上打鬧、游戲、滑旱冰,容易出危險。
5、下雨天特別要注意前後的車輛,最好穿黃色的雨衣、雨鞋、雨傘等雨具,以引起駕駛員的注意。打雨傘時,雨傘不要擋住視線。更不能把雨傘當作對攻的玩具,以免刺傷人。
6、未滿12歲的兒童不能在馬路上騎車。
二、乘坐汽車時應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2、不要把空罐頭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這樣會污染環境,還會
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車輛,發生危險。
3、在車上不要到處亂跑,以防汽車剎車時,撞到硬物上。
4、上下車時要從右邊,因為左邊可能有車開過來。
5、下車時,先要確定後邊沒有車子來,才可以下車。
三、放學或雙休日,選擇活動場所活動時,應注意的問題
1、應到沒有車輛通行的場地如公園、廣場等地方去玩。
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築工地上玩耍。
3、不要在離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進河裡。
4、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5、不要在馬路上玩耍,既危險,又會妨礙交通。
四、過馬路時應注意的安全
1、過馬路時要注意觀察交通信號燈的變化。紅燈亮時,不能過
馬路;綠燈亮時,也要看清左右確實沒有車來,才可以過馬
路;如果馬路過了一半時,信號變了,要趕快過馬路。
2、有時紅燈亮的時候,汽車還在離路口很遠的地方,這時也不
能過馬路。因為看起來車離得很遠,可是,一眨眼的功夫,
它就會開到你的跟前。
3、路口一般不止有一個信號燈,應該看哪一處的呢?應該看要
穿過的馬路對面的那盞信號燈。
4、出巷子口或綠化叢時,不要突然跑過去,因為可能會有車子
正好路過。
5、不要圖省事,從隔離護欄下、斑馬線以外的馬路上過馬路。
2. 如何增強中小學生法制觀念
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以學校德育為載體,奠定學生法制認知基礎。
以學校法制教育為主陣地,切實搞好法制教育。
以家庭教育為輔助,積極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重視社會環境的影響,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把握住民主法制教育的重點,側重於對學生民主法制意識的培養。
3. 青少年學生法治知識教育平台答案
「互聯復網+智能普法終端」為校制園法治教育體系建設提供線下互動,線上教育資源,幫助校園快速完善法治教育體系,讓法治宣傳與法治教育達成共識,協助校園法治宣傳教育加盟網完成普法宣傳教育加盟。
1、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內容審定,內容安全,提高中小學校園法治宣傳教育體系;
2、全國法治教育宣傳創新模式,協助全國中小學校完成法治校園體系建設,讓法治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法治教育普及提供專業法治教育資源;
3、法研堂「法治教育資源庫」為校園法治課堂提供課前教育,課堂課件,課堂素材和課後練習題庫。
法研堂校園法制教育體系建設!
4. 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的中小學法制教育的實施途徑
中小學生法制教育要以有機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各門學科、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為主,同時,利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教育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要重視整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法制教育資源,發揮整體合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 1.骨幹學科教學
小學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學科,初中的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地理等學科,高中的思想政治、歷史等學科,是法制教育的骨幹學科。要在這些學科的教學中挖掘法制教育內容,增強法制教育,分層次、分階段,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
(1)小學階段
《品德與生活》:在學生能感受、能觀察、能體驗的日常生活中滲透法制教育,採取適合小學生接受能力的各種生動有趣的活動方式,使學生初步了解法律,引導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品德與社會》:在學生思考和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滲透基本的法律知識教育,理解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認識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學習運用法律知識思考和分析一些簡單的社會生活現象,學習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規范自身行為,從小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公民。
(2)初中階段
《思想品德》:結合學生的品德修養,採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將法制教育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小學法制教育的基礎上,了解法律是具有強制性的行為規范,了解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了解我國法律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增強自我防範意識;了解憲 法和法律對公民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能夠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了解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增強依法辦事意識,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
《歷史與社會》: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和內容,體會現實社會生活中相關法律規則和制度的意義;從歷史角度了解我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依法行使公民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的義務,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
《地理》:結合中國的自然資源的教學,了解保護自然環境和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應遵循的公約、法律和法規,滲透法治觀念,培養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和環境觀。
(3)普通高中階段
《思想政治》:結合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必修課程的教學,了解法律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運用,感受法律的作用和權威,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理解依法治國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通過選修課《生活中的法律常識》的學習,掌握民事權利與義務、信守合同與違約、就業與創業、婚姻與家 庭、法律救助等生活中常見的法律知識。
《地理》:通過高中地理必修和選修課程的學習,了解相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認識法律在解決當前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增強法治觀念。
2.相關學科滲透
語文、生物、體育等學科蘊涵著豐富的與法制教育相聯系的內容。教師要在學科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挖掘法制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法治文明、公平正義、恪守規則等方面的教育。例如,語文課通過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滲透崇尚公平正義、違法要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光榮等教育;生物課對學 生進行保護環境、熱愛生命、尊重人權的教育;體育課對學生進行遵守規則、崇尚公正的教育等等。各相關學科對學生滲透法制教育,要充分運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事例,學科史上的有趣材料作為教學資源,利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課外活動是學生學習法律、踐行法律的重要途徑。要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節日紀念日活動、儀式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載體,開展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活動,增強學生依法律己、依法辦事的自覺性。
1.班團隊活動
少先隊和共青團組織要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有意義的法制教育活動,使學生真正懂得集體要有紀律、要有規則,每個集體成員要懂規則、守規則,要在享有法定權利的同時履行應盡的各項義務。班集體活動要結合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2.學生社團活動
學生社團是幫助學生增強法律意識的重要載體。要支持和指導學生社團廣泛開展與法制教育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大力發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逐步培養學生參與群體生活的能力、按規則辦事的習慣。結合不同社團活動的特點,進行相關法制教育,充分發揮學生思想活躍的特點和開拓創新的能 力,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法律問題,參與法制實踐與宣傳,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3.節日、紀念日宣傳教育活動
要充分利用現有中國傳統節日、法定節日和紀念日,如「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4.儀式教育活動
學校要通過學生入學儀式、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18歲成人儀式以及入隊、入團、入黨等各種儀式,精心組織設計,滲透法制教育,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健康成長與法律的關系,培養愛法、敬法的情感,增強守法、用法的能力。
5.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要組織學生到人大、法院、監獄等機構旁聽和參觀,開展模擬人大、模擬法庭等活動,通過了解和分析真實的事例,了解相關法律,增加法制觀念。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多方開發和利用校內外豐富的法制教育資源,加強法制教育的軟體建設,積極開發圖文資料、教學課件、音像製品等教學資源;利用網路、影視、圖書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社會資源,豐富法制教育的內容和手段。司法、公安部門應選擇適合青少年參觀的相關普法教育機構和設 施,開辟為中小學法制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開放,為青少年法制教育服務。
各地進行法制教育使用的相關材料必須科學、系統、權威,既要符合青少年認識特點和成才需求,又要充分體現法制教育的科學性、規范性、嚴密性。原則上以結合相關課程教學為主,不另外編寫法制教育教材,也不得強行組織學生集體購買。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依靠司法、行政執法部門和社會專業機構的力量,為廣大中小學師生提供法律咨詢等專業支持,開發開放法制教育資源,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要積極協調社區、家庭等社會資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設施和條件,為中小學生法制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
5. 中小學生的法治教育什麼才是重點
引言:現在是無論對成年人還是對中小學生法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法治教育能夠規范人們的行為舉止,並且也能夠減少社會上不良的風氣,因此法治教育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強法治教育的好處
加強法治教育的好處無疑就是減少了社會上不良的氣氛,而且也能鍛煉小孩子們的法制教育能力,讓他們能夠對不法的事情說不,並且也能夠增加人們的法律意識,培養他們維護和遵紀守法的行為,同時也能夠讓他們堅持原則,不去觸犯法律,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青年,並且加強法治教育也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自身責任,做一個有擔當的好公民,並且加強法治教育也能減少社會上不良氣氛。
6. 第一屆中小學生法治知識競賽答
中小學生法律知識競賽」在中國教育信息網www.chinae.e.cn上答題。
中國教育信息網是版由中華權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的教育部權威的門戶網站。
中國教育信息網是綜合性的教育信息資源應用平台,旨在運用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整合中國的教育信息資源,構建「網上中國教育」,實現優質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為廣大師生、學生、家長、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和關心教育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務。
為教育部宏觀管理與科學決策服務;
負責各類教育統計年度數據匯總,建立各類教育統計資料庫,提供教育數據信息服務;
負責制定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標准和數據交換工作,以及信息保密和安全工作;
負責組織教育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和開發,跟蹤研究新的信息技術在教育系統和管理中的應用。
中國教育信息網更有試題選做,教育新聞等信息服務。
7. 中小學生的法治教育,哪些方面是重點
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的任務。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法制教育,越來越顯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的重要位置。首先從穩定局勢看,需要深入普法,進行法制教育。當前,我們全國各地政治形勢、經濟形勢是穩定的,社會治安也是基本穩定的,這是主流,是必須充分肯定的。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法制教育應該更偏向於一些法律常識的普及,讓其規范自己的行為,知道紅線在哪裡!!
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懂法用法,可以在學校成立一些關於法治方面的志願組織,在校內校外組織一些小型的法律志願活動,主要以普及宣傳法律知識為主。不然也可以參與觀摩和處理一些身邊的小小法律問題。
教育就是要反復講,講反復。講的形式豐富多彩,講反復要注意考核和評估。形成濃厚的氛圍。這樣是軟教育與硬教育手段相結合的方式。
8. 青少年法制教育有那些內容
小學低年級(1-2年級):認知國家象徵及標志。初步建立國家、國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對家庭關系的法律認識。初步建立規則意識,初步理解遵守規則、公平競爭、規則公平的意義與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識、基本交通規則,知曉常用公共服務電話。
小學高年級(3-6年級):建立對憲法的法律地位和權威的初步認知。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初步認知主要國家機構,國家主權與領土,認知國防的意義,增強民族團結意識。
初中階段(7-9年級):進一步深化憲法教育。了解國家基本制度,強化國家認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了解重要國家機構的職權。認知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義。加深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認識。
(8)中小法治擴展閱讀
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律的基礎知識來教育年輕後代,使他們從小就受到民主的訓練和守法的教育,懂得和善於履行社會主義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增強法制觀念,養成自覺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是德育的內容之一。
社會主義國家根據社會主義民主的原則,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和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正確關系;而社會主義民主的建設,又必須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相結合。
對學生,通過小學的思想品德課、中學和大學的法律常識課和憲法講座、少先隊和共青團的班級活動,以及課外、校外活動等進行民主與法制的教育。
9. 現在的中小企業應當實行法治還是人治為什麼
我們搞企業管理當然要推行法治,反對人治。但我們強調的是「推行」,但是在老闆管理企業的情況下,或者最高管理者法治觀念不強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人治是普遍存在的。老闆或最高管理者訂為法也是人定的,法不合理先按他的做,再改法(制度)。 如果你是中小企業的一般管理者,你當然要推行法,也就是推行執行制度,但你賺錢打工是為老闆或上級領導服務的,在推行制度的同時,不要忘了服從上級,忠誠老闆。只要不是觸犯國家法律,首先以服從為主,法治是一種文化,不能操之過急。我們要強調法治、推行法治,但要注意考慮服從與和諧。 記得採納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