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為什麼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為什麼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發布時間: 2022-03-01 11:39:19

㈠ 為什麼「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這是因為憲法是國家的大法,其它的一切法律都是依照國家的憲法制定的。從理論上講,法律條款與憲法違背時,該法律條款應視作「無效條款」。但在實際操作中,法律條款違背憲法例子是很多的。
例如勞動教養法就是嚴重違背憲法的。一個人在沒有經過法院判決有罪,為什麼限制人身自由?該法律最後演變成了打擊維權人士的「惡法」。最著名的有「唐慧案」。因此,在全國法律界和其它各界人士共同呼籲下,2013年全國人大廢除了勞動教養法。
是不是「依法治國」不是看口號有多響亮,而是看是否將「依法」二字落實到每一個案件上。同時,「依法」是上下對等的。對統治者有利時大講「依法」,對百姓有利時,就講「人治」,如果這樣,「依法」就成了「騙局」。

㈡ 為什麼說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

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處於核心內的地位。一切法律都容是依據憲法制定的,憲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維護法制的權威,首先是維護憲法的權威。憲法序言明確規定:「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因此,依法治國,首先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憲法,樹立和維護憲法的權威,保證憲法的貫徹實施,做到依憲治國。

㈢ 請你談談我國為什麼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回理體系和治理能答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㈣ 為什麼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黨的治國方略。實行依法治國,最根本的就是依照憲法治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處於核心的地位。一切法律都是依據憲法制定的,憲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維護法制的權威,首先是維護憲法的權威。憲法序言明確規定:「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因此,依法治國,首先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憲法,樹立和維護憲法的權威,保證憲法的貫徹實施,做到依憲治國。
憲法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下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了完整的規定。樹立和維護憲法的權威,堅持依憲法國,就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百年不動搖。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發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證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憲法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憲法關於國體、政體、國家機構的一系列規定,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依憲治國,就是要堅持憲法確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根據憲法的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各級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督。要保證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各國家機構嚴格依照憲法的規定行使職權,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憲法對公民的政治權利、人身權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等基本權利和自由作了全面的規定,是人權的保障書。堅持依憲治國,就要切實保障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堅決制止和糾正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
堅持依憲治國,必須切實保障憲法的實施。憲法明確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憲法的實施,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的遵守和執行。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要切實把憲法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以憲法為根本活動准則,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這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㈤ 請你作用所學知識談談對"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的認識

堅持依法治國,立法是基礎,立法工作必須統一於憲法之下,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憲法內是各項法律、容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和效力來源,各級人大和政府在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過程中必須以憲法為依據,不能超越憲法的規定,不能違背憲法的基本原則。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堅持依憲治國要求立法工作必須以憲法為最高法律規范,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把國家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按照憲法和立法法的有關規定,擴大人民民主,依法保障人民有效參與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不受侵犯,依法規范權力,保障權力嚴格依法運行。

㈥ 為什麼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因為依憲治國是落實依法治國的重點與關鍵,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內在要求。「堅持依專法治國屬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通過科學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㈦ 為什麼要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呢謝謝

1、憲法是治國的總章程,是治國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來源和依據,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堅持依法治國,立法是基礎,立法工作必須統一於憲法之下,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
3、堅持依憲治國要求立法工作必須以憲法為最高法律規范,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把國家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而這些權利就是權力行使的邊界。各級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要認識到所有國家機關的權力都是人民通過憲法賦予的,只有按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保護權利,才能真正履行好職責,樹立憲法權威。
5、只有堅持依憲治國才能使改革不偏離正確的軌道。憲法是判斷一切行為合法與否的依據和准則,無論是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還是社會領域里的改革,其目的都是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因此,從根本上講,都是體現憲法的基本原則,落實憲法的有關規定。

㈧ 堅持依法治國為什麼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內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容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㈨ 為什麼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這不僅是對憲法至高無上的法律地位的概括,同時也對憲法的實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1、憲法是治國的總章程,是治國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來源和依據。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堅持依法治國,立法是基礎,立法工作必須統一於憲法之下,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

憲法是各項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和效力來源,各級人大和政府在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過程中必須以憲法為依據,不能超越憲法的規定,不能違背憲法的基本原則。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3、堅持依憲治國要求立法工作必須以憲法為最高法律規范,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把國家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按照憲法和立法法的有關規定,擴大人民民主,依法保障人民有效參與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不受侵犯,依法規范權力,保障權力嚴格依法運行。

4、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堅持依法治權,保障權力在法律的制約下規范運行,防止公權力對私權利造成傷害。

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而這些權利就是權力行使的邊界。各級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要認識到所有國家機關的權力都是人民通過憲法賦予的,只有按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保護權利,才能真正履行好職責,樹立憲法權威。

5、堅持依憲治國要求行政機關落實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

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圍繞行政決策、行政執法、行政公開、行政權力監督、行政化解矛盾糾紛等主要環節,著力規范政府行為。要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尤其要繼續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6、堅持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著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

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立法隊伍、行政執法隊伍、司法隊伍建設,暢通立法、執法、司法部門幹部和人才相互之間以及與其他部門具備條件的幹部和人才交流渠道,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范便捷機制,完善職業保障體系。

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增強廣大律師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形成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7、堅持依憲治國要求司法機關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

通過健全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證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大力推進司法公正和司法公開,滿足新時期人民群眾對司法民主和司法監督的新要求。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推進嚴格司法,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

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在司法調解、司法聽證、涉訴信訪等司法活動中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完善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加強對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絕不允許法外開恩,絕不允許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

8、只有堅持依憲治國才能使改革不偏離正確的軌道。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當前各級黨委政府的主要工作,而要減少改革的風險,避免改革的盲目性、無序化,必須樹立憲法的權威,加強憲法實施,以憲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加強頂層設計,引領和保障各項改革措施,以法治為全面深化改革護航。

憲法是判斷一切行為合法與否的依據和准則,無論是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還是社會領域里的改革,其目的都是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因此,從根本上講,都是體現憲法的基本原則,落實憲法的有關規定。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這一提法不僅令人振奮,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更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事實上,無論是在我國的立法、司法,還是行政執法領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憲法實施不力,具體法律法規與憲法存在差距的現象,強調堅持依憲治國就是要從觀念解決這些問題,真正樹立憲法的權威,保障憲法全面正確實施,最終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㈩ 十八屆四中全會,為什麼堅持依法治國首先堅持依憲治國

依憲治國有十大亮點。

亮點1:依法治國將統一領導協調

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加強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完善黨委依法決策機制。

亮點2: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

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亮點3:把法治建設納入政績考核

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

亮點4:首提設立最高法巡迴法庭

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

亮點5:檢察機關可提起公益訴訟

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亮點6:領導幹部干預司法將追責

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

亮點7:完善行政權力糾錯問責制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完善糾錯問責機制。

亮點8:重大決策終身追責倒查

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亮點9:律師法學家可當法官檢察官

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

亮點10: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