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大立法工作新聞報道

人大立法工作新聞報道

發布時間: 2022-03-01 15:17:12

『壹』 我國目前的新聞立法

一)我國新聞立法現狀
我國新聞方面的立法相當薄弱。1980年全國五屆人大會議期間有代表提出「新聞立法」的議案,1984年由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牽頭新聞立法工作開始啟動,直到現在,新聞方面的專門立法仍遲遲沒有出台。目前,我國新聞方面的法律體系僅由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一系列部門規章以及地方立法組成,政府出台了一些新聞管理條例和規范性的文件,如《突發事件應對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新出台的《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等,也對新聞傳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規范。
關於新聞侵權的民事、刑事制裁措施也較為分散,更多方面只能靠規范性文件進行規制。這就造成了我國新聞立法方面存在著效力層次低、缺乏統一制度安排且作用機制單一的問題。因此,探討新聞法制的核心問題,澄清影響新聞立法的模糊認識,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完成新聞立法,毫不懈怠地推動我國民主法制建設步伐實為當務之急。
二)我國新聞法制的不足
雖然我國立法機關和行政部門針對新聞活動頒布了大量法律和法規,但我國的新聞法制仍有大量需要完善之處。我國至今尚未有一部完整的《新聞法》,這是我國現行新聞法制的主要不足之處,新聞活動還有相當部分沒有法律予以規范。
1、法律位階不高,約束力不強
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憲法、基本法律、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制度和行業規范是一個由高到低的系列。其中部門規章的層次較低,法規以上才是司法機構判案的主要依據,規章及規章以下只能作為司法參考而不能當作主要的、適用的法律依據。效力和級別不高、體系不完善是目前新聞法制的現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00年7月1日)第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也就是說,由人大和人大常委會制定和通過的法律才算的上是法階較高的國家基本法律。反觀現行的針對新聞傳播活動的諸多法規,多為國務院各部委制訂的行政規章, 而非由全國人大、人大常委會制訂,而「國務院部門立法是從屬性和受制性尤為突出的立法」。[ 周旺生,《立法學》,法律出版社,1998 年版,P323
] 因此,總體看來,我國關於新聞傳播活動的法規和制度從法階上講不高,從法律效力上說偏低,而且許多地方還沒有同我國行政法體系接軌,在對新聞活動具體事務和糾紛的調整中,更多地充當的是司法參考的輔助性作用,導致這些規章制度的約束功能難以得到應有的發揮。
2、部門立法相沖突
如前所述,我國與新聞傳播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數目眾多,且「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十二條,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 年版]。從法理上講,憲法、基本法律、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制度和行業規范這個由高到低的系列必須在立法精神上一脈相承,並統一於國家最高法律的憲法;但從實踐中看,各種法規之間的相互銜接和各主管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情況並不盡如人意,保證不了同等的違規情況承擔同等的責任,從而在法治的執行過程中造成了執法標準的偏差。
3、執法成本高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提高新聞法治效率,盡快完成新聞立法,將降低在新聞管理時交叉混合式管理的決策成本,減少新聞管理部門的執法成本,有力地消遏新聞侵權行為的數量以及國家和當事人在新聞糾紛問題上的消耗。
4、現行新聞法制是彌補型法制
於對新聞立法沒有整體規劃,在許多基本性質問題上未作明確而深入的界定,無法從全局的高度指導新聞法規的具體制定,而在實際操作中又容易出現爭端,這就造成了我國新聞立法只能是在新聞活動的實踐中,哪一方面出現問題,就相應進行彌補式的法規建設,不利於對新聞業的有效管理。沒有宏觀完善的新聞政策或新聞法而代之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構成了我國新聞傳播規范中的軟肋。
5、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不平衡
我國現行的新聞法中,對新聞傳播活動為主體的禁止性規范和義務性規范比較完備,而授權性規范則比較薄弱。一是有些權利還沒有進入法律范疇。新聞工作者在新聞活動中的權利,如采訪權、報道權,法無明文。不是說我國新聞工作者沒有這些權利,而是說這些權利還沒有成為法定權利。新聞工作者在其正當權利遭到侵犯時,難於得到相應的法律救濟。二是有些已被法律承認的權利也很不完善。如輿論監督雖已寫入法律從而成為新聞活動的一項法定權利,但是輿論監督對象應當對此承擔何種義務以及當輿論監督權利遭到侵犯時應當如何請求法律救濟等還是空白。一項完整的法律規范如果沒有對違反法律後果的規定,那麼法律規范就不具備貫徹實施的條件。一部完善的法律,一套優良的法律制度應是權利和義務完整、平衡的體系。只有這樣,它才能為公民所接受,才能行之有效。

『貳』 全國人大是怎樣開展立法工作的

開會、討論、表決

『叄』 從人大角度怎樣做好法治宣傳工作

第一,法制宣傳教育要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法制輿論環境,要通過大力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律精神,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形成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覺守法用法的一種社會氛圍,通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牢固樹立法制理念,特別是要樹立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理念。要通過大力加強法律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制素質,引導群眾顧全大局,維護穩定,引導群眾合法、負責、理性、有序的來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總的意思就是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的社會風尚,為和諧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能夠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律輿論環境。

第二,法制宣傳教育要為解決社會矛盾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當前,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總體還不夠高,處於改革的年代,由於改革的深化,也涉及到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使社會各種利益關系更加復雜,一切矛盾也可能比較凸顯。要解決好這些問題,要發揮法制宣傳教育的作用,通過法制宣傳教育使我們的各級政府能夠以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堅持依法辦事,把解決矛盾和沖突納入法制化軌道,並嚴格按照法律職責來履行好職權,行使權利。通過法制宣傳教育使我們的各級政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著眼於經濟發展和穩定的大局。能夠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防止社會各種矛盾的激化。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可以引導群眾通過法定程序,依法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通過合法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的穩定有序。
第三,法制宣傳教育要努力促進各級政府的依法行政,堅持依法管理和依法辦事。各級政府掌握著絕大部分公權力,行政機關能否代表國家正確的行使行政管理權,直接關繫到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是否受到合法保護,關繫到社會關系是否和諧。所以行政人員法律素質、法律意識強,堅持依法行政,就能做到政令暢通,被管理者心悅誠服的接受,能夠積極配合,也能促進社會和諧。所以必須加強對公務員法制教育,特別是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觀念和能力,提高行政執法人的法律素質,確保行政機關嚴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許可權、法定職責來行使權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才能及時避免和化解各種矛盾糾紛,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和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友愛的、新型的社會管理關系。

第四,突出重點,創新形式。在重點內容上我們要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特別是要按照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的要求,要把宣傳重點放在與廣大群眾利益最直接、群眾生產最需要、群眾生活聯系最密切的法制知識和觀念上。再就是創新形式。

創新形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圍繞著五五普法的啟動,我們也進行了研究,我們覺得在這樣幾個方面創新形式。要把法制宣傳和法律咨詢法律服務結合起來,要把法制宣傳運用於法律服務之中,通過以案說法、一對一的服務來進行法制宣傳。

我們在實踐中看到,你要講大課的形式,很多群眾不關心法律,他聽不進去。他遇到了法律問題,找到你進行咨詢的時候,他這個時候特別關心法律規定和法制精神。我們想在今後五五中的重點就是要通過法律服務來進行法制宣傳,通過一對一的、以案說法的形式來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特別是增強他依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方面,我們也採取了一些做法,比如在每個社區特別是接到設置法制宣傳志願者服務站,動員有法律專長的人員來參與服務站的工作,居民有問題可以隨時問到這些人員。
再一個形式就是要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市民接受法律知識的途徑95%來源於電視。怎麼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是今後五五普法中要解決的問題。所特別是新聞媒體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設定專門的欄目,要把法制宣傳作為一項公益事業列入自己的議事日程,要通過報紙、廣播電台、電視、網路這些新聞媒體的作用,推動法制宣傳教育的深入開展。

『肆』 如何加強人大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

一是注重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重要法律由全國人大有關版委員會牽頭起草權。二是堅持立改廢釋並舉。統籌考慮立新廢舊、法律間協調完善和銜接等問題。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審議通過關於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的7個法律解釋,就民法通則、婚姻法有關公民姓名權的規定作出解釋。三是完善立法工作方式。完善法律草案出台前評估工作,加強立法項目論證,健全常委會立法工作機構聯系人大代表機制,邀請代表參加立法調研、審議等工作。認真研究和吸收公眾意見建議,並及時作出情況說明和反饋。

『伍』 多選:在全國人大及常委會的立法工作過程中,已開始嘗試舉行立法聽證會,通過網路、報刊等

確實如此,為了立法的民主化程度,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出台一些法律之前,向社會公開法律草案,收集社會各屆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以利於提高法律的民主基礎。如2011年出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時,正是聽取了網友的意見,才將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還如車船使用稅,也正是聽取了民眾的意見,才將2.0排量的車型使用稅沒有提高,保持原來的水平。

『陸』 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是個方面談談全面依法治國如何從我做起

似乎依法執法司法這三方面,普通人可能無所施展

『柒』 如何理解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最高權力機構,擁有最高立法權。其最高主要體現在:(1)只有全國人大有權制定和憲法的權利。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基本法律的權力。

『捌』 2012年6月20日某網報道,《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監督司法工作規定(草案)》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規定:


小題1:A
小題2:B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