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
⑴ 憲法為什麼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
憲法與普通法律的關系
1、聯系:
(1)都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2)都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
(3)都主要取決於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2、區別:
(1)規定的內容不同。
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如國家的性質、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的等等。而普通法律知識對刑事、民事、經濟、行政等國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規定。
(2)法律地位和效力不同。
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所謂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強制性和約束力)。表現在:
①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人們通常把憲法與普通法律的關系稱為「母法」與「子法」的關系。
②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權威,法律、行政法規的內容和精神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規定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憲法》第5條第3款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③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准則。憲法》第5條第4款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3)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
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嚴格。其目的是保障憲法的權威性和穩定性,是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健康發展。
憲法制定時往往要成立一個專門機構,如制憲委員會、制憲議會或憲法起草委員會等。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才有權提出並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2/3以上多數通過。而普通法律的制定修改,則以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總之,從內容上看,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從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從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憲法比普通法律更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⑵ 民族區域自治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什麼
民族復區域自治法立法依據是制根據憲法規定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而制定的基本法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對發揮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積極性,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鞏固國家的統一,促進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民族區域自治法的立法基礎是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規定擁有最高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於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過四個憲法,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並歷經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訂。
⑶ 各種法律和法規制定的立法依據和立法基礎是什麼
法律和法規制定的立法依據和立法基礎是憲法和國情。涉及全國性的法律法規由全國人大審議通過。
⑷ 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什麼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一條開明宗義,指出它的立法意義和基礎: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即(一)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於鼓勵公平競爭,限制不正當競爭。(二)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三)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提高企業和全社會的經濟效益。
立法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條明確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在「消費者的權利」中又明確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受尊重權等,在「經營者的義務」中也明確了經營者經營當誠實信用的一些具體義務,在「法律責任」的規定中,更規定了經營者違反此原則的處罰措施。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基礎和依據是什麼,為什麼它要依據這部法律制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條規定,刑事訴訟法的立法依據是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母法,憲法為其他法律的制定、實施確定了原則,對其他法律的主要內容作了規定。刑事訴訟法是憲法的具體化。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自治法立法基礎和依據
我國的所有法律都以《憲法》作為依據,改編而成
⑺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什麼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一條開明宗義,指出它的立法意義和基專礎: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屬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即(一)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於鼓勵公平競爭,限制不正當競爭。(二)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三)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提高企業和全社會的經濟效益。
立法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條明確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在「消費者的權利」中又明確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受尊重權等,在「經營者的義務」中也明確了經營者經營當誠實信用的一些具體義務,在「法律責任」的規定中,更規定了經營者違反此原則的處罰措施。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A 憲法 B民法通則 C 立法法 D行政法
是A,憲法有規定公民有納稅的義務。
第五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