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社會主義道德以什麼為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以什麼為原則

發布時間: 2022-03-02 15:18:25

『壹』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什麼為原則

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1、集體主義的定義
集體主義是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體系,是無產階級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
2、集體主義的科學內涵
①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②集體保障個人正當利益;
③追求兩種利益高度統一。

『貳』 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是 。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由此可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原則是集體主義。

『叄』 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

一、集體主義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三、新時期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集體主義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首先,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共同富裕本質的要求。

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是解決經濟利益分享的基本原則,以勞動者為社會所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給相應的物質利益,既保證了個人利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又鼓勵個人勤奮勞動為社會多創造財富,保證社會集體利益的穩定發展;

體現了調節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公平合理。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就在於它把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而不是絕對對立起來。

其次,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精神。民主就是人民自己當家作主,民主政治建設就是實現公民的政治平等,讓人民真正行使自己的權力來保證自己的權利。

再次,集體主義植根於經濟生活的公平要求,它也是公民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形式。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由於體制的轉型和利益關系的調整,因而出現了不同利益主體在價值觀、價值取向上的不同選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目的,要求在經濟活動中堅持集體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取決於與它相結合的社會制度。我國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它的社會主義性質,必然要求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與其相適應,並為之服務。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的在於,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新時期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社會利益存在的兩種基本形式,對二者關系的處理幾乎成了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本,理所當然也是公民道德建設中的根本問題。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要求公民應當具有集體主義精神。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要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總的要求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國家。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生活中堅持集體主義。

(3)社會主義道德以什麼為原則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規定: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唯一宗旨,是社會主義時期道德建設的核心。

堅持為人民服務,首先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這是人生首要的、根本的問題,也是無產階級人生價值觀與剝削階級人生價值觀的根本區別。

其次,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為人民服務水平的高低,貢獻的大小,不僅與他的人生價值觀相聯系,也與他的知識、素質為基礎的能力相聯系。

第三,要積極從事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掌握知識和提到能力的目的在於實踐。

一個人有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又有了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這還不夠,還必須積極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社會實踐中去,在實踐中使為人民服務成為現實。

第四,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合理的、合法的、合乎政策的追求個人利益是道德允許的,但基本前提是保證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

社會主義國家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集體代表這一部分人的特殊利益,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都是人民的利益。個人利益不能凌駕於人民利益之上,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發生矛盾時,要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勇敢地犧牲個人利益。同時,要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

『肆』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和原則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社會主義回道德是以社會主義公答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在無產階級自發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階級自覺培養起來的道德。

一方面是指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體系,它由各方面的道德規范構成,如政治道德、商業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各行各業都有自己具體的規范、具體的內容,各種規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體系。另一方面是指社會主義道德的層次體系。


(4)社會主義道德以什麼為原則擴展閱讀:

其次,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精神。民主就是人民自己當家作主,民主政治建設就是實現公民的政治平等,讓人民真正行使自己的權力來保證自己的權利。社會主義的公民只有具備集體主義精神,才能真正使自己進入主人角色,行使主人權力。

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體現了個人與社會的不可分割性,社會形成了個人與集體的統一體,社會不僅不可能離開每個人而存在,同時,個人也離不開社會而存在。因此,社會主義民主依賴於每個公民都有自主選擇的民主權利,包含著對個人權利、個人利益、個人價值的尊重的保障,它反對只顧個人不顧集體的個人主義。

『伍』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道德是植根於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與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狀況相適應的社會道德,社會主義道德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又是向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前進的歷史運動。社會主義道德以集體主義為道德原則,以實現共產主義為道德理想,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的是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樹立和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陸』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以什麼為原則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參考網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
原因:因為集體主義貫穿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始終,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關系的最根本的准則,也是衡量個人職業行為和職業品質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要求,是社會主義職業活動獲得成功的保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這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知識拓展】社會主義道德核心:為人民服務;原則:集體主義;基本要求: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著力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規定了我們今天各行各業都應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的五項基本規范,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其中,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規范,它是貫穿於全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柒』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要以什麼為核心,什麼為原則,以什麼為重點。

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

社會主義道德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在無產階級自發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階級自覺培養起來的道德;

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

社會主義道德本質上從屬於共產主義道德體系,是共產主義道德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具體體現。它以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為道德原則,以實現共產主義為道德理想。毛澤東說「提倡以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結合的原則為一切言論行動的標準的社會主義精神」。

(7)社會主義道德以什麼為原則擴展閱讀:

增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信心:

一是要樹立並不斷增強我們對於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信心,理性科學地看待當前道德建設的發展形勢。

中華民族的近現代,我覺得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發展最快、變動最大的時代,也是我們民族道德發展最大、進步最快的時代。

改革開放以來,如果沒有人民群眾在道德方面的努力,在道德上的提高,怎能設想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取得如此舉世矚目的巨大進步,我們又怎麼能夠在民族復興的事業上取得現在的成就。

二是我們要把文化建設、思想道德這些看似「軟」的任務「硬」起來,要像抓經濟指標那樣,把它作為城市發展、考核幹部業績的硬指標。

要採取硬措施,花大氣力,堅持做深做細。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比物質經濟建設更耗時、更費力,但是又更不容易看見成績。急功近利不行,要有深刻的遠見和高度的責任感,嚴肅而務實的作風,才能真正把這項任務落到實處。

『捌』 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原則是集體主義。

集體主義是人類社會本質的必然選擇。確立社會主版義權道德原則是集體主義,這是社會本質的必然要求。以社會為本位的集體主義,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確立的價值目標。

集體主義是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的。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基礎是勞動人民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它反映的最基本的利益關系是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維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維護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則是社會主義道德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8)社會主義道德以什麼為原則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基本要求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途徑,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是領導幹部和青少年。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規定: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唯一宗旨,是社會主義時期道德建設的核心。

『玖』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什麼為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的《決議》明確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十五大報告又指出:要「深入持久地開展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分為:

1、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2、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9)社會主義道德以什麼為原則擴展閱讀: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這一道德原則發端於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他們當時還沒有正式使用「集體主義」的概念,但對集體主義原則的闡述卻是極其深刻的。

在馬克思、恩格斯那裡,集體主義是一種共產主義道德原則。這是我們在解讀馬克思、恩格斯集體主義思想時必須給予充分重視的一點。

19世紀法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保爾·拉法格曾有這樣的看法:集體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同義詞。他在一篇題為《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的文章中闡述了集體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密切關系。

他認為只有在共產主義的意義上來理解集體主義,即把集體主義理解為共產主義的同義詞,集體主義在政治上才是可以接受的。這種看法雖然顯得絕對,但卻點出了問題的根本。

對馬克思、恩格斯集體主義思想的理解,必須與其共產主義思想聯系起來,與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即人的解放聯系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