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道德底線
⑴ 醫學道德底線是什麼原則
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有關醫學倫理學篇醫學道德規范體系都出了哪些考點?哪些試題?為了幫大家更好的了解醫學倫理學篇醫學道德規范體系的考點,整理了有關此篇章中的考試試題,供大家學習與參考。
一、A1型題
1. 醫學道德規范的內容不包括
A.救死扶傷、忠於醫業
B.鑽研醫術、精益求精
C.一視同仁、平等待患
D.廉潔守法、克己奉公
E.互學互尊、團結協作
答案:D
解析:醫學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包括救死扶傷、忠於醫業,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一視同仁、平等待患,慎言守密、禮貌待人,廉潔奉公、遵紀守法,互學互尊、團結協作。
2.醫學道德權利的作用不包括
A.醫學職業的聲譽和社會地位
B.調動和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履行職業道德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C.有利於促進患者配合診療的積極性
D.有利於醫務人員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中發揮更大作用
E.使病人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
答案:E
解析:醫學道德權利的作用從兩個角度而言,一方面醫務人員正當的職業道德權利受到尊重和維護,可醫學職業的聲譽和社會地位,也可以調動和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履行職業道德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醫務人員在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患者的道德權利受到尊重和維護,有利於患者道德義務的履行,可以促進患者配合診療的積極性,提高治療效果,有利於醫患關系的和諧。
3.除下列哪項外均是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
A.權利與義務
B.責任與信念
C.情感與良心
D.審慎與保密
E.榮譽與幸福
答案:B
解析: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有權利與義務、情感與良心、審慎與保密、榮譽與幸福等。
4.醫學道德的底線是
A.尊重原則
B.公正原則
C.行善原則
D.無傷原則
E.保密原則
答案:D
解析:無傷原則是善待服務對象的起碼要求,是醫學界規定的一條道德底線,那就是如果醫務人員的醫學行為不能有利於病人,至少不傷害病人。
5.以下不屬醫學道德原則的內容的是
A.行善原則
B.尊重原則
C.公正原則
D.無傷原則
E.相互依存
答案:E
解析:醫學道德原則包括行善原則、尊重原則、公正原則、無傷原則。
二、B型題
(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體現了醫務人員對病人、集體和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
B.主要包括情感、責任感和事業感
C.促使醫務人員關懷、體貼病人,並於病痛危難之時全力救護
D.促使醫務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醫學道德原則和規范要求,抵制不正之風
E.促使醫務人員養成良好的醫護作風,提高責任感
6.體現醫學道德審慎作用的是
答案:E
7.體現醫學道德情感作用的是
答案:C
(8~9題共用備選答案)
A.對服務對象實施有利的醫學行為
B.善待生命,同情、關心、體貽患者
C.在醫護實踐中尊重能夠自主的病人的自主性
D.在醫學服務中公平、正直地對待每一位病人的倫理原則
E.在診治、護理過程中努力避免病人不應有的醫療傷害
8.尊重原則的含義是
答案:C
9.無傷原則的含義是
答案:E
⑵ 醫生的職業道德
就像做人必須要有道德一樣,做一個稱職醫生就必須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而醫生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其中的代表。醫生職業道德規范(一)作為醫生,應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四)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接受患者紅包、宴請,不向患者或家屬借錢、借物;(五)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六)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相互學習,團結協作;(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醫生宣言准許我進入醫業時: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顧念;我將要尊重所寄託予我的秘密;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同胞;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治或地位的考慮介入我的職責和病人之間;我對人類的生命,自受胎時起,即始終寄予最高的尊敬;即使在威脅之下,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約言。
⑶ 醫學領域的職業道德名言有哪些
醫學領域的職業道德名言如下:
1、靜則思,思則省,省則悟,悟則得,多思,多省,多悟,多得!
2、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畢矣。
3、無恆德者,不可作醫,人命生死之系。——林逋,《省心錄論醫》
4、 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
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5、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美醜,怨親善友,華荑愚智,普同一籌,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 摘自《大醫精誠》孫思邈
6、裘法祖院士經常教育我們應該: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痛病人之所痛。——裘法祖(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我校著名外科學教授
7、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醫生確是很不容易,崇高的職業道德是核心,良好的業務素質來源於扎實的基礎知識,精湛的技術功底,襻登醫學高峰還靠不斷學習,即使你已有所成就也不要自鳴得意,滿招損謙受益應是成功者的座右銘。青年醫生成才之路只有在樹立對病人高度責任感與同情心後,不斷地學習—實踐—總結(即用心學用手干用腦想),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有豐富的內涵,三者在循環中升華。
8、 黃遵憲的詩:「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9、 祖國傳統醫學道德的優良傳統的內容:醫乃仁術、仁愛救人。博施濟眾,普同一等。以人為本,尊重病人。精勤不倦,博極醫源。清廉淳正,行為端正。
10、妙手回春;扁鵲在世;懸壺濟世;伏羲、神農「嘗百草、制九針」;張仲景的「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孫思邈「 精勤不倦,大醫精誠」;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今用醫,必選名姓之後。其德能仁恕博愛,其智能宣暢曲解。…貫微達幽,不失細小,如此乃謂良醫。 ——[晉] 楊泉
1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為名也。——[唐] 孫思邈
12、醫道,古稱仙道也,原為活人。今世之醫,多不知此義,每於富者用心,貧者忽略,此固醫者之恆情,殆非仁術也。以余論之,醫乃生死所寄。責任非輕,豈可因其貧富而我為厚簿哉?——[明] 龔廷賢
13、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古希臘] 希波克拉底
14、病人已經夠痛苦的了,作為醫生,如果言語不親切和藹,不和顏悅色,那就是給病人心頭加上又一痛苦。 ——[瑞士] 科歇爾
15、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 ——[唐] 孫思邈
⑷ 怎樣培養醫學生職業道德操守
什麼叫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一旦一個人選擇做一名醫學生,自己心中的打算就已經形成,要麼他就是一切都為患者著想,做一名稱職的醫生,另一種就是為了名利,那麼能怎樣要一個心中為了將來的名利打拚的人培養出崇高的職業道德???
⑸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有關哪些方面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
根據醫學學科科學性強、實踐性強、服務性強的特點,結合教學醫院的德育工作的實際,為爭取使教學醫院的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階,有必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工作的緊迫性。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醫療衛生事業改革不斷深入,醫務人員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德價值出現了多元化,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也發生深刻的變化,由此產生的各種觀念的撞擊與交替,給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帶來了新情況。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1]。它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一種更為具體化、職業化、個性化的社會道德。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就是按照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求,對醫學生施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教育,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在新的形勢下,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建設,全面提高醫學生職業道德素質是當前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重要內容,也是糾正醫療行業不正之風教育的重要內容。
1 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當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出現商業化、市場化的傾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醫改框架,在這樣具有大轉折的醫療形勢下,加強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學醫院,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單是技術上要求過硬,職業道德上更要過硬。首先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醫務工作者,就要有獻身醫學事業、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沒有這一思想做基礎,醫術再高也是空談。正如全國勞模俞卓偉院長說的:「有德無醫誤患者,有醫無德害患者,有德有醫救患者」。所以,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堅持從衛生行業特點和醫學生特點出發,重點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特別是對那些沒有工作經歷的學生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這將對他們的一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1 醫生職業的崇高神聖,有必要重溫希波克拉底誓言
醫學是探索人類生命奧妙的科學,世間許多東西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無法再生。對生命的無比珍視和關注,使醫學科學顯得如此至尊和高貴,從而使追求醫學事業的人們變得如此崇高和神聖(《希波克拉底誓言:警誡人類的古希臘職業道德聖典》,以下簡稱《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傳承了2400年,成為自古至今醫生這種職業的最神聖的道德准則。至今,幾乎所有醫學生,入學的第一課就要學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作為職業道德聖典,對於一個臨床醫學生仍然有著極端的重要性。《誓言》要求尊師重傳承;只求為患者謀利益,不害人;對待患者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尊重患者的隱私權,嚴格保守秘密。幾千年來,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內涵一直是所有醫生和醫學生的奮斗目標和行為准則。在當前的新形勢下,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在校醫學生都應認真遵守《誓言》,即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培養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崇高的敬業精神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若違背《希波克拉底誓言》,就等同於背信棄義,永世恥辱。因為醫學生將來所從事的醫務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所以必須重視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的教育。
1.2 醫生職業的高風險,有必要重申職業理想教育
職業理想教育既是職業教育,也是理想教育,更是一種職業道德教育。醫生是一個與危險、風險相伴的職業。不論是鼠疫、天花、麻風病、艾滋病,包括剛剛過去的SARS等傳染性疫病,還是放射性損傷、化學毒物傷害、針刺感染等危險性因素,都曾給無數醫生的生命造成威脅。教學醫院有責任通過職業理想教育來引導醫學生的職業方向,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既然選擇了醫生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與其相對應的責任和風險。因為只有懂得醫學事業前路艱辛,才有那些不畏艱險、前赴後繼的攀登者;只有懂得生命的寶貴,對於生命的無比熱愛,才有了那些用生命去守護生命,用生命去換取生命的勇敢而無私的獻身者。在過去的那場抗擊「非典」的戰斗中,白衣戰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深刻內涵,踐行著志願獻身醫學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成為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最可愛的人。正如馬克思說的:「我們要選擇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這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將流下熱淚」。醫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在當今顯得尤其重要。
1.3 醫療體制商業化、市場化傾向下,有必要重視職業道德教育
當前我國的醫療行業正面臨社會轉型時期的嚴峻挑戰,醫患關系出現緊張趨勢,民眾對於這樣一個人道的職業表現出較低落的信心,為維護醫生職業的神聖和高尚,我們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從目前醫療服務體系現狀看,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勝任醫療工作的前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的需要已轉向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健康教育、老年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的預防及保健等更為廣泛、更為社會性的醫療服務上。醫學院校培養的一部分醫學生將充實進醫院,另一部分醫學生將成為社區全科醫學人才,但無論是醫院里的醫生還是社區的全科醫生,他們的職責就是給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沒有起碼的職業道德,不為患者或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務,就可能無法勝任醫療工作。從目前正確處理醫患關系來看,是以醫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基礎。當今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社會-心理-醫學」模式轉變,疾病的病因日益復雜,醫生與患者只有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共同對抗疾病,才能維護健康。這就要求醫學生在臨床實踐時,就要培養起自己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
2 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途徑
為了提高我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需要不斷完善和健全現有職業道德培養渠道,並且拓展新渠道。在探討研究國內外醫學生職業道德培養途徑上,博採眾長,形成以職業道德教育貫穿於專業教育全過程為特徵,以職業道德教育與臨床醫療實踐相結合,以提高醫學生自我道德教育能力為目的,適合我國特點的醫學生職業道德培養途徑。
2.1 明確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目標和價值體系
《醫學倫理學》理論課是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從思想教育的基本方法來看,理論教育是一種最主要,最基本的教育方法[2],它的任務是在理論的層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美國醫學會醫學院校處及美國醫學院校協會於1998年5月召開會議,討論如何加強醫學職業精神的培養,美國絕大多數學校已認識到有必要把職業精神看作醫學生教育的關鍵因素來強調,紛紛開設了有關職業精神和職業價值的正式課程。同時,他們還明確地強調了醫學院校教學中職業精神的屬性,即個人興趣服從於患者的興趣,堅持高尚的倫理與道德標准,響應社會的需要,表現出核心的人性的價值[3]。這對於我們當前的職業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啟示。
2.2 重視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在臨床實踐期間的應用
教學醫院可開設職業道德專題臨床教育實習課程,將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在臨床實習期組織實施,部分教學活動在患者床邊展開,與醫學生一起參與教學討論的相關人員有內科醫生、心理醫生、精神病科醫生等,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床邊教學法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有益於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
2.3 開展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
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是相輔相成、相互結合的。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而運用多種教育形式和手段,使醫學生在社會實踐的自覺參與中職業情感得到培養,敬業精神得到充實,職業道德境界得到升華。開展專項教育和專題講座,在醫學生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前集中對醫學生進行醫療行業的服務宗旨、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實習規則的教育。請醫生勞模、科研帶頭人及醫療服務明星暢談愛崗敬業的思想,對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開展創建文明班組活動,通過此活動將醫學生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指標,從而促使醫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開展各種競賽活動,以激勵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如開展「白求恩杯競賽」和「講奉獻送溫暖」等競賽活動。通過下社區、醫療扶貧活動,參與醫院的科技節、藝術節的比賽,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使職業道德在學生的熱情參與中顯得更加具體化。
3 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從提高醫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開始,進而陶冶其職業道德情操,鍛煉職業道德意志,形成職業道德信念,最終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和習慣。
3.1 提高醫學生職業道德認識
職業道德認識是對醫德關系以及調節這些關系的原則、規范的認知、理解和接受。認識是行為的先導,因此提高醫學生的職業道德認識水平是職業道德教育的首要環節。
3.2 培養醫學生職業道德情感
職業道德情感是對醫療衛生事業及患者所產生的愛恨、喜惡態度及其履行職業道德要求後的內心體驗和自然流露。職業道德情感是產生行為的內在動力,因此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情感是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
3.3 鍛煉醫學生職業道德意志
職業道德意志是指在履行職業道德義務過程中,自覺克服困難和障礙的毅力。職業道德意志是行為的杠桿,因此鍛煉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意志是職業道德教育的關鍵環節。
3.4 樹立醫學生職業道德信念
職業道德信念是根據職業道德認識、職業道德情感和職業道德意志而確立起來的對職業道德理想、目標堅定不移的信仰和追求。職業道德信念是推動醫學生產生職業道德行為的動力,是認識轉化為行為的中介環節。因此,著力於醫學生職業道德信念的樹立是職業道德教育的中心環節。
3.5 養成醫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是在職業道德認識、職業道德情感、職業道德意志和職業道德信念的支配下,形成的一種經常的、持續的、自然而然的行為活動習慣。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是職業道德教育的目的,也是衡量一個醫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標志。因此,使醫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是職業道德教育的最終環節。
新形勢下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賦予了新的內涵:(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已不僅僅是好醫生的標准,它已成為一名合格醫生的基本條件。在患者選擇醫生的機制下,沒有職業道德的醫生就可能沒有患者,就沒有立足之地。(2)沒有職業道德已不僅僅會受到道德與輿論的譴責,而且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醫學生要立志成為白衣天使,要無愧於這一稱號,必須具備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職業道德。這要求醫生不僅要在「非典」這樣的非常時期經受住生與死的考驗,也要在每日每時面對每一個平凡的患者時刻牢記希波克拉底誓言,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特別要注意加強醫學生在臨床階段的職業道德教育,用歷史上的名醫事例和現實生活中的先進典型教育他們,增加新形勢下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教育的內容和為人民群眾著想、為患者辦實事的內容,注重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效果,使醫學生在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重醫德醫風的養成,成為精於專業,誠於品德,名副其實的德醫雙馨的醫學生。
⑹ 醫務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
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忠於社會主義醫療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處處關心病人的疾苦,把維護人民的生命,增進人民的健康,同疾病作斗爭,作為自己崇高的職責。認真鑽研醫務技術,對技術精益求精,勇於攻克疑難病症,積極進行革新創造,不斷開拓醫學新領域。
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病人極端熱情,一視同仁時刻想到病人的痛苦和安危,養成嚴謹細致的醫療作風,平等待人不收禮,不「走後門」,服務細致,謹慎周到,一絲不苟,診斷准確無誤,勇敢果斷,敢於負責,保守病人病情「秘密」,舉止文雅,端莊可親,不利用工作之便,侵害病人權利。
識賢任能、敢於負責,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作風深入,密切聯系群眾,文明禮貌,以誠待人,不弄虛作假,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醫療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一切臨床醫務人員必須時刻自覺地以高尚的醫德標准來嚴格要求自己。
(6)醫學道德底線擴展閱讀;
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及應具備的思想品質,也是行醫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對於醫務人員來說高尚的醫德和精湛醫術同樣重要。否則,就像愛因斯坦所說,只有專業知識,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良好的文化修養,提高對疾病診斷和相關問題的洞察能力,促進人文修養的提高。通過心理學知識可以掌握不同人群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及不同層次患者的心理變化與需求,深層次地與病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廣泛地涉獵各科醫學知識才能給病人一種精神關懷。
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還應提高醫務人員的心理素質,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增強對外界壓力的承受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以適應各種場合各類人群的溝通;才能真誠地服務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不同層次的服務對象;才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醫生與患者的關系。
提高個人情商這些需要醫務人員在工作中不停的學習社會科學及行業相關知識,提高認識社會的能力,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同時也使自己的人生樂觀豁達,充滿陽光,愛工作、愛事業、愛病人。要做到一切從病人出發,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儀表端正,禮儀服務,不得在診室內隨地吐痰、吸煙、嚼口香糖,要保持診室、病房新鮮、整潔、肅靜、環境優美,為病人創造良好的衛生環境。
⑺ 醫學職業道德是什麼
是在一般社會道德基礎上,根據醫學專業的性質、任務及醫療崗位對人類健康版所承擔的社權會義務和責任,對醫療工作者提出的醫學職業標准和醫療行為規范;是醫務人員用於指導自己言行,調整醫患之間、醫務人員與社會之問的關系;判斷自己和他人在醫療護理、預防保健、醫療管理醫學科研等實踐過程中行為是非、善惡、榮辱和褒貶的標准
⑻ 醫學領域的職業道德名言
靜則思
思則省
省則悟
悟則得
多思,多省,多悟,多得!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
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畢矣。
(清趙廉《醫門補要自序》)
無恆德者,不可作醫,人命生死之系。——林逋,《省心錄論醫》
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
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
來求救者,
不得問其貴賤貧富,
長幼美醜,
怨親善友,
華荑愚智,
普同一籌,
皆如至親之想,
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
--- 摘自《大醫精誠》孫思邈
裘法祖院士經常教育我們應該:
急病人之所急,
想病人之所想,
痛病人之所痛。
——裘法祖(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我校著名外科學教授
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醫生確是很不容易
,崇高的職業道德是核心
,良好的業務素質
來源於扎實的基礎知識
,精湛的技術功底
,襻登醫學高峰還靠不斷學習
,即使你已有所成就
也不要自鳴得意
,滿招損
謙受益
應是成功者的座右銘。
青年醫生成才之路
只有在樹立對病人高度責任感與同情心後
,不斷地學習
—實踐
—總結
(即用心學用手干用腦想),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都有豐富的內涵
,三者在循環中升華。
黃遵憲的詩: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祖國傳統醫學道德的優良傳統的內容:
醫乃仁術、仁愛救人
博施濟眾,普同一等
以人為本,尊重病人
精勤不倦,博極醫源
清廉淳正,行為端正
妙手回春;
扁鵲在世;懸壺濟世;伏羲、神農「嘗百草、制九針」;
張仲景的「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孫思邈「 精勤不倦,大醫精誠」;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
今用醫,必選名姓之後。其德能仁恕博愛,其智能宣暢曲解。
…
貫微達幽,不失細小,如
此乃謂良醫。 ——[晉] 楊泉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為名也。——[唐] 孫思邈
醫道,古稱仙道也,原為活人。今世之醫,多不知此義,每於富者用心,貧者忽略,此固醫
者之恆情,
殆非仁術也。
以余論之,
醫乃生死所寄,
責任非輕,
豈可因其貧富而我為厚簿哉?
——[明] 龔廷賢
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
——[古希臘] 希波克拉底
病人已經夠痛苦的了,作為醫生,如果言語不親切和藹,不和顏悅色,那就是給病人心頭
加上又一痛苦。
——[瑞士] 科歇爾
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
——[唐] 孫思邈
為醫者,須絕馳騖利名之心,專博施救援之志。
——[宋] 張杲
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唐] 孫思邈
古人雲,行醫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寶貴的生命交給了醫院,醫務人員在工作中
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傷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醫療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和輕率。
——張孝騫
醫生掌握的是病人的生命,
要以濟世救人為主旨,
盡自己所能及的技術,
想方設法解除病人
的痛苦,是醫生的天職。
——趙炳南
⑼ 醫學倫理學是否應該有道德底線
科學發達了,倫理道德該不該遵守這種問題還要討論,人之所以跟動物有所區別,就是因為人要體面,體面就要有道德倫理來約束!擁有多少貨幣,只能衡量一個人的購買力和投資能力,有多高的道德倫理,就能衡量一個人內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