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法治立法
『壹』 衛生法律法規的特徵有哪些
(1)衛生法立法宗旨是保護公民人體健康。
我國衛生法的立法目的在於維護公民身體健康及其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衛生秩序,規范人們衛生行為。
(2)衛生法具有諸法合體、多種調節手段並用的特殊形態。
在運用上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在保障上具有國家的強制性,在實施上有明顯的導向性。衛生法既表現為專門以醫、葯衛生為主要內容的衛生法律規範文件,也表現為在其他法律文件中有關醫、葯衛生的規范性條文。
(3)衛生法中技術規范和法律規范緊密結合。
衛生法的具體內容與醫學等自然科學相聯系並成為立法的基礎和依據,同時醫葯衛生工作本身作為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要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把科學技術的研究成果應用於醫葯衛生工作中,就必須用立法來強化醫葯衛生技術規范,形成操作規程、技術常規及醫葯衛生標准等法定性技術規范供人們遵照執行。
(4)衛生法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日益重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健康問題受到世界范圍內的關注,反映健康領域內具有社會共性的問題及共同要求,成為世界各國衛生立法中的共識,在加強國際間衛生立法合作交流,以及相互借鑒立法經驗、法律條文的同時,要關注社會公眾的利益,如知情權、人格權等,維護公眾合法權益。
(1)公共衛生法治立法擴展閱讀: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是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它彰顯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錚錚誓言。
正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以人為本、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維護和保護人體生命健康權益為主線進行構思和編寫,做到以衛生職業教育特點為基礎,設置採用模塊與綜合化相結合的結構。
根據各專業執業考試和將來工作性質特點不同,靈活選用不同的模塊和綜合化內容學習,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盡力做到前瞻性研究與理論探討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勾畫出國家衛生立法的大體框架;
同時做到既吸收了最新頒布的法律法規解釋,又注意到衛生法學基礎、醫學科學發展引起的法律問題與相關法律法規。
如《葯品管理法律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食品法律制度》、《轉基因食品法律制度》以及國外護士資格認證的相關條例等內容。
同時,根據新的形勢發展需要,在《醫療事故處理法律制度》中增補了《探討防範醫療風險的制度》,在《衛生技術人員管理法律制度》中增加了《執業葯師管理法律制度》和《執業技師管理法律制度》內容,
同時把《公民生命健康權益保護法律制度》、《疾病預防與控製法律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法律制度》、《健康相關產品衛生法律制度》、《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等章節都納入教材中,其他章節有的依據最新衛生法的修訂而增加了新的內容。
突出保障人體生命健康合法權益內容範圍及各類人群健康權益特徵和要求。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社會的編纂思想。
『貳』 運用政治生活分析如何通過法治化思維強化公共衛生安全
運用政治生活分析如何通過法治化思維強化公共衛生安全?
法治化思維,離不開堅持中共領內導、人容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要強化公共安全,要求中共依法執政,將黨的有關公共衛生安全的方針政策,上升為國家法律。
國家權力機關,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為公共衛生安全提供法制保障。
其他國家機關,依法各司其職,政府部門嚴格依法行政,切實履行社會建設職能。
『叄』 結合材料運用真理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國應如何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立法修法
摘要 一要提高站位,從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公共衛生領域法治保障的重要性、緊迫性,不斷增強做好立法修法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肆』 公共衛生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域范圍內均具法律效力,為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吃屎法第35條顯示: 吃屎范圍為全國 人人可吃屎。中華人民共和國 吃屎法
的罪名有:故意偷馬桶吃屎罪 。無意偷馬桶吃屎罪。還有 偷吃人屎罪等,吃屎為大日本帝國傳統文化 在清朝時流傳到中國。經過專家表明 日本人有很多狗屎料理。比如狗屎壽司。
狗屎刺身等,在日本非常受歡迎。日本的十分之九的人都吃過屎,因為中國人們吃屎公德心太差。,日本人在廁所時才偷偷的吃屎。中國有一個叫 汪精衛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一天吃5次屎。被我們稱為吃屎王
『伍』 英國是在1875年設立的 公共衛生法 還是在1848年法案的內容和作用是什麼
19世紀英國有三部公共衛生法案。這三部法案包括1848年的《公共衛生法案》、1872年的《公共衛生法案》和1875年的《公共衛生法案》。
具體可以看這個論文
http://www.docin.com/p-580311188.html
19世紀英國公共衛生立法研究
『陸』 衛生法律法規有哪些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抄包括:
1.
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
2.
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葯品管理法、中醫葯條例等。
3.
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
4.
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等。
5.
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
『柒』 今後一年將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你希望制定哪些法律法規
誰也不能預料到未來一年會發生什麼樣的重大事件,所以我國舉辦兩會的目的是跟隨著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腳步制定非常合理的法律法規。今後一年將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我覺得我國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案可以有效的避免突發事件到來時,我們還無法順利扭轉突發事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除此之外,我還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制定保護女性的相關法律法規,這樣一來,全中國的廣大女性可以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雖然我國已經制定的許多法案可以有效保護女性的合法利益,但是我國始終缺乏保護女性的專業法案。
總的來說,我特別希望我國相關部門制定一部專門屬於女性的法律法規。這個社會上,仍然存在著大量對女性的偏見和錯誤認知,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專門的法律法規保護女性。更何況女性作為一個特殊的個體,他們應該得到保護和愛惜。希望每一個女生都可以獲得更好的幸福,追求更自由的人生。
『捌』 衛生法的立法內容有
目前我國沒有專門的衛生法,只有以公共衛生與醫政管理為主的單個法律法規構成的一個相對完整的衛生法體系。 醫療方面主要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護士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獻血法》等法律法規構成。
衛生法,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有關食品衛生、醫療衛生、醫療事故的處理、衛生防疫、葯品葯械管理、從業資格、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等方面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屬於特殊行政法。衛生法是國內法,是調控國家衛生事業的發展,調整衛生行政機關與相對人相互關系的法律規范;衛生法調整的是一種縱向的,以命令與服從為基本內容、以隸屬性為基本特徵的衛生行政關系;立法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維護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地位,及時有效地控制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維護衛生事業的健康有序地發展。
『玖』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法律法規有那些
涉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法律法規;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版件應權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
法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
部門規章——《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
規范性文件——《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全國自然災害衛生應急預案》、《地震災後衛生防病應急技術指南》等等很多,一下不能全部例出來,你可以買一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書,基本都有涵蓋的。
-
『拾』 對公共場所實施衛生法制管理的法規名稱是()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國發[1987]24號頒布日期:19870401 實施日期:19870401 頒布單位:國務院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條件,預防疾病,保障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下列公共場所:(一)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二)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三)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四)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五)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六)商場(店)、書店;(七)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第三條公共場所的下列項目應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一)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二)水質;(三)採光、照明;(四)噪音;(五)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公共場所的衛生標准和要求,由衛生部負責制定。第四條國家對公共場所以及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場所的選址和設計實行「衛生許可證」制度。「衛生許可證」由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簽發。第二章衛生管理第五條公共場所的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對所屬經營單位(包括個體經營者,下同)的衛生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並提供必要的條件。第六條經營單位應當負責所經營的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建立衛生責任制度,對本單位的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培訓和考核工作。第七條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持有「健康合格證」方能從事本職工作。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第八條經營單位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後,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辦理營業執照。在本條例實施前已開業的,須經衛生防疫機構驗收合格後,補發「衛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兩年復核一次。第九條公共場所因不符合衛生標准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經營單位應妥善處理,並及時報告衛生防疫機構。第三章衛生監督第十條各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民航、鐵路、交通、廠(場)礦衛生防疫機構對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施行衛生監督,並接受當地衛生防疫機構的業務指導。第十一條衛生防疫機構根據需要設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交給的任務。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同級人民政府發給證書。民航、鐵路、交通、工礦企業衛生防疫機構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其上級主管部門發給證書。第十二條衛生防疫機構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職責:(一)對公共場所進行衛生監測和衛生技術指導;(二)監督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指導有關部門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三)對新建、擴建、改建的公共場所的選址和設計進行衛生審查,並參加竣工驗收。第十三條衛生監督員有權對公共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索取有關資料,經營單位不得拒絕或隱瞞。衛生監督員對所提供的技術資料有保密的責任。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在執行任務時,應佩戴證章、出示證件。第四章罰則第十四條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衛生防疫機構可以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停業整頓、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一)衛生質量不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而繼續營業的;(二)未獲得「健康合格證」,而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三)拒絕衛生監督的;(四)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的。罰款一律上交國庫。第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造成嚴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對受害人賠償損失。違反本條例致人殘疾或者死亡,構成犯罪的,應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第十六條對罰款、停業整頓及吊銷「衛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天內,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但對公共場所衛生質量控制的決定應立即執行。對處罰的決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訴的,由衛生防疫機構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第十七條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機構和衛生監督員必須盡職盡責,依法辦事。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收取賄賂的,由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第五章附則第十八條本條例的實施細則由衛生部負責制定。第十九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旅店業衛生標准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 了各類旅店客房的空氣質量、雜訊、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標准值及其衛生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各類旅店。本標准不適用於車馬店。
2 引用標准
GB 5701 室內空調至適溫度
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3 標准值和衛生要求
3.1 標准值(見表1、表2)
表1 旅店客房衛生標准值
項目 3-5星級飯店、賓館 1-2星級飯店、賓館和非星級帶空調的飯店、賓館 普通旅店招待所
溫度,冬季 >20 >20 ≥16(採暖地區)
夏季 <26 <28
相對濕度,% 40-65
風速,m /s ≤0.3 ≤0.3
二氧化碳,% ≤0.07 ≤0.10 ≤0.10
一氧化碳,m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