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北京最新立法

北京最新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3-03 06:11:56

⑴ 北京將推進垃圾分類立法,是否應該全國統一

繼上海開展強制垃來圾分類之後北京也將源推進垃圾分類立法,從北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規范來看,兩地的垃圾分類規范是不完全一樣的。不一樣的原因是因為各自的垃圾分類基礎不同,城市環境和垃圾產生渠道也不同。

所以我認為全國也不會要統一垃圾分類標准,各自都有各自實際情況,如果簡單的按同一套標准去執行垃圾分類,可以說不現實。

但是在垃圾分類這個分類意識上,是完全可以全國統一的。因為首先要樹立起垃圾分類的意識,才有可能將這個意識付諸於行動當中去。不然你即使立法了行為,仍然對於垃圾分類屬於強制執行,效果不會好到哪裡去。要讓人們自覺自願自動的去進行垃圾分類,所以就首先要把這個垃圾分類的意識樹立起來。

⑵ 《北京市接訴即辦條例》立法經歷了哪些主要過程開展了哪些主要工作

2020年12月10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同意將「接訴即辦條例」立項,列為2021年立法計劃審議項目。
為確保立法工作質量,成立立法工作專班,政府有關部門和人大有關工作機構共同開展調研起草工作。
2021年5月27日,市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對市政府報送的條例草案進行了一審。
接訴即辦立法的核心價值是為民服務,為了最大限度反映民意、凝聚共識,市人大常委會積極踐行全過程民主,就法規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赴基層一線蹲點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
報請市委在市政協開展了立法協商。
常委會首批十個立法聯系點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常委會領導多次到街道、鄉鎮代表之家,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聽取意見。
一審後,通過全市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聯絡站平台徵求了11377名四級人大代表和66915名基層工作人員、市民群眾的意見。
二審後,經市委同意,組織市領導以人大代表身份深入全市各區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聽取市、區、鄉鎮三級人大代表,接訴即辦承辦單位及部分市民群眾的意見建議。
通過全過程廣泛聽取意見,宣傳立法理念,統一思想認識,最大程度凝聚共識,為條例順利出台奠定了民意基礎。
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⑶ 制定《北京市接訴即辦條例》堅持了什麼立法思路

《條例》立法工作圍繞「四法」要求開展:一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為民服務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從政府「端菜」轉變為群眾「點菜」,充分體現為民服務宗旨,提升為民服務水平,把為民辦實事落到實處;
二是固化改革成果的「制度保障法」,在總結改革成果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提升、凸顯接訴即辦制度的功能定位;
三是破解難點痛點的「深化改革法」,既要堅持正確方向,確保改革於法有據,又要為有關部門調整、完善改革措施留有空間;
四是具有北京特色的「首都原創法」,要突出亮點,特別是總結主動治理方面的創新經驗。

⑷ 北京即將推動垃圾分類立法,你怎麼看待垃圾分類

繼上海之後,7月2日晚間,有網友從北京城管委員會了解到,北京也即將進入垃圾分類立法程序。而且對於違反垃圾分類的相關處罰力度不小於上海。在我看來垃圾分類立法好處是強制加速人們的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值得提倡。有待商榷的是,就上海目前的群眾吐槽來看,垃圾分類過於明細苛刻,以至於很多住戶都是一臉蒙的不知道具體如何分類。我給大家其中的部分表現慢慢參考學習下。

⑸ 北京政府進行經濟立法的背景是什麼

我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立法的背景和進程
眾所周知,我國市場經濟的發育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常規」的「自然」生成和發育道路,後者一般在私有制的基礎上經歷了較長時期的自由競爭到壟斷再到國家干預的發展階段,而我國是在以公有制為基礎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條件下,自上而下地推行改革的。
不僅如此,與有著相似社會制度與經濟體制背景的原蘇聯、東歐國家的市場化改革道路也不相同,後者採取了「大爆炸式」或「休克式」的療法,而中國則採取了漸進式的改革方式。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背景和特殊的漸進式的改革方式決定了我國經濟立法的特殊進程,也決定了經濟改革和經濟立法有別於「市場失靈——國家干預」的模式的一般特徵。
正如經濟學家研究所指出的那樣,我國傳統的經濟體制是在當時落後的經濟狀況下,為實現國家工業化並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的基礎上,通過排斥市場機制,扭曲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扭曲的宏觀政策環境,實施高度集中的資源計劃配置制度和剝奪微觀經營單位的自主權而逐步建立起來的。改革前和改革後經濟中出現的問題都源於這種三位一體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體制。
經濟立法的背景,無疑是市場經濟,或者說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近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完善市場經濟立法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我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門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是我國法律體系的主導法律部門,它是我國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及國家機關的組織與活動的原則等方面法律規范的總和。
2.民法商法。民法商法是規范社會民事和商事活動的基礎性法律。我國採取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之間、法人之間、自然人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
3.行政法。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4.經濟法。經濟法是調整因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經濟活動實行管理或調控所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經濟法大體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創造平等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關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反傾銷和反補貼等方面的法律;二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關財政、稅務、金融、審計、統計、物價、技術監督、工商管理、對外貿易等方面的法律。
5.社會法。社會法是調整有關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6.刑法。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⑹ 北京將推進垃圾分類立法,各大城市有無其他措施

新聞上報道了北京已經將垃圾分類立法提上日程。 在上海開展強制垃圾分類之後,北京的垃專圾分類立法工作屬繼而也被提上日程。新修訂的條例不光對單位,對個人也要明確垃圾分類的責任,且罰款不低於上海。

據我了解就目前而言,其他各大城市還沒有什麼動作,但北京的對於垃圾分類這一舉措,肯定是會影響到其他城市加強大家垃圾分類的意識的。

北京市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一舉一動歷來是我們其他城市所效仿的對象,我想這次北京對於垃圾分類的舉措也不會例外,無疑北京又給我們帶了一次好頭。如果北京的垃圾分類成功運行,其他城市也會很快跟進,雖然不一定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快,但畢竟我們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⑺ 北京將推進垃圾分類立法,如何減少垃圾

沒錯垃圾分抄類的根源是應該減少垃圾。嚴重不足的城市垃圾處理能力。中國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臨「垃圾圍城」的窘境,而垃圾分類可使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減少三分之二。北京推進垃圾分類立法,其目的歸根到底也是希望通過對垃圾進行分類將垃圾的產生得到減少。

分類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廢棄物區別處理,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質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處置暫時無法利用的無用垃圾。

垃圾分類有利於回收,而目前我們國家的垃圾回收率實在太低太低了。目前,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燒和堆肥。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能提高資源化利用程度。在垃圾成分中,其中的金屬、紙類、塑料、玻璃等是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資源,回收利用率高,這樣自然就減少了垃圾。與此同時還降低了垃圾的處理成本,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⑻ 北京將推進垃圾分類立法,中國的垃圾分類從實行到規范還有多久

近日新聞上報道抄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已經列入2018-2020年立法規劃。這說明北京的垃圾分類立法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我國當前的法律體系中與環保相對應的法律比較薄弱,與垃圾分類相關的法律基本沒有。應該出台更多針對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尤其是垃圾分類處理方面的。因為垃圾的分類處理離我們的生活更近,甚至關乎到我們的生存空間。據報道有些城市已經出現了垃圾圍城的現象。

雖然北京這次針對垃圾分類處理問題提上了立法的日程,但真正的從實行到規范還會有很長的路要走。至於全國的垃圾分類處理規范化,更是會有一段艱辛的歷程。畢竟我們幾乎是從零開始,但要相信我們的努力是一定會有結果的。

⑼ 北京將推進垃圾分類立法,如何對外來遊客進行約束

1.垃圾分類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偏袒自己身份。已對遊客的身份要進行盤查。不論遊客是誰,來自哪裡,都必須明確他的身份。必須同等的對待,不可能因為他不扔垃圾,或者誰多用垃圾就會偏袒。在垃圾分類面前,要做到不論是誰,不分國籍,人人平等。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亂扔垃圾的外國人或者不扔垃圾的外國人,必須要對他們進行統一的備案管理。而且要及時進行定向的跟蹤調。


⑽ 北京兩斷三清最新消息,北京清除 小散亂污 有相關法律法規的依據嗎

北京: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工業污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2014年版)版》。污染權較大、能耗較高、工藝落後,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工業行業和生產工藝,以及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後設備被限期退出。
一,對存在無證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異地經營等違法行為的企業於2017年8月4日前全面停產停工,並於停產停工後10日內全部退出。
二,對證照齊全但無環評審批、驗收的企業,請於2017年8月4日前全面停產停工,並於停產停工後10日內全部退出。
三,對證照及環評審批、驗收等手續齊全的企業,要求對水、氣、聲、渣等各類污染源進行全面摸排,發現問題立即停產整改,經區級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生產。
對在規定期限內未實現全面停產退出的企業,將全面予以清理拆除。
鋼鐵、 有色金屬、 建材、 化工、 紡織印染、人造板及傢具、醫葯、 機械、 印刷、造紙、皮革等行業成為重點淘汰對象,但凡有污染排放的企業均無立足之地。

熱點內容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