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法學
A. 肥西實驗高級中學跟毛擔場哪個好
作為實驗高中2012屆高復學生,我只能說實驗高中老師重視的是學生能力的開發與培養,如果你自製能力差,建議你去毛坦廠,據回來的同學說那裡像刑場。至於地理位置嘛,實驗高中環境還可以,交通也很方便。
B. 肥東義和尚真中學怎麼樣在肥東縣排多少名
肥東義和尚真中學沒有在肥東縣的排名信息,學校的教學質量優秀,師資力量雄厚,是很好的學校。
肥東縣義和尚真中學,位於合肥市的一所民辦寄宿制中學。肥東義和尚真中學位於有「吳楚要沖,包公故里」之稱的安徽省肥東縣城,距省會合肥約20分鍾車程。學校由李文健校長和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教師創辦。
學校總投資7000餘萬元,新老校區總佔地約130畝,現有教職員工150人,50個教學班,在校生3500餘人。學校布局合理,環境整潔優美,現有2幢主教學樓和1幢辦公樓,1幢綜合實驗樓,5幢學生公寓,2座學生餐廳。學校田徑運動場、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圖書閱覽室等設施設備齊全完善,是一所具有現代化氣息的民辦學校。
辦學理念:
秉承「管理立校、質量興校」的辦學理念,堅持 「面向全體、分層教學、分類開發、成人成才」的辦學宗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改革新路子。
學校在基礎條件有待提高、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堅持內強管理、外樹形象、創先爭優、自強不息,不斷改進管理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很短時間內使學校面貌明顯改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肥東義和尚真中學
C. 合肥百花中學和合肥育英高級中學那個教學好一點
作為育英畢業的學生 我建議你能不選育英就別選 私立高中無所謂教學好不好 都那樣 主要是看管理嚴不嚴格 如果想在高中奮發 建議想辦法去聖泉中學 望採納
D. 大地學校高中和尚真中學哪個好
肥東義和尚真中學(撮鎮)剛辦沒幾年,看看該校2014高考
文科宋青青同學高考成績623分,位居安徽省121名,列肥東縣第3名;謝曉慶同學高考成績為621分,安徽省136名,肥東縣第4名。
另有文科王德尚、蔡倫、王坤、田遠洋和 理科項遷、袁一民等同學獲600分以上高分。
應屆本科達線370人,本科達線率90.20%。其中一本達線140人,一本達線率34.10%;二本達線率72.20%;英才班一本達線率87.6%。
1尹寶柱 高三9 海軍航空兵學院 飛行專業
2蔣錦祥高三10裝甲兵工程學院軍隊指揮類
3許韜高三11石家莊工程兵學院炮兵指揮類
4宋青青高三13南京大學哲學
5袁一民高三12武漢大學自動化專業
6王坤高三14山東大學公共管理類
7蔡倫高三13山東大學公共管理類
8田遠洋高三14四川大學旅遊管理
9項遷高三12哈爾濱工業大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10謝曉慶高三14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實驗班
11王德尚高三14中國政法大學漢語言文學
12王海洋高三14中國政法大學法學
13王偉高三11中國石油大學環境工程
14程業浩高三11中國石油大學通訊系
15張龍高三11西北工業大學建築工程
16許德泉高三12中南大學航空航天工程
17葉義波高三12中南大學車輛工程
18黃繼祥高三11中南大學電氣自動化
19王帝高三14華東政法大學法學
20陳紫娟高三14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工商管理類
21陳斯嘉高三13華中師范大學翻譯
22趙丹丹高三13華中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專業
23李鑫昌高三12華東師范大學化學類
24餘倩倩高三12遼寧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
25焦志萍高三11北京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
26劉凍高三11武漢工業大學土木工程
27王德俊高三12大連理工大學軟體工程
28管 偉高三12東北石油大學電子信息工程
29蔡奎高三10天津理工大學自動化
30高曉東高三12西南大學動物科學
31夏雄傑高三10西南科技大學建築學
32王昌高三11江南大學工業工程
33馬苗高三13湘潭大學漢語言文學
34何唱唱高三13湘潭大學社會學
35談其華高三13浙江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
36李 濤高三12北方工業大學工業設計
37袁琦瑞高三12北方工業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8楊俊剛高三12青島理工大學建築學
39王成高三11青島理工大學材料成型與控制
40盧文明 高三13江蘇大學會計學
41葛 慧高三12河北大學經濟
42韓 進高三12西安科技大學自動化
43張晶晶高三12廣州中醫葯大學制葯工程
46王淑捷高三12華南農業大學木材科學與工程
47劉萍高三13南昌大學應用心理學
48楊經偉高三12南昌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49王園園高三14海南大學漢語言文學
50張文靜高三14海南大學商務英語
51胡祥高三14江西財經大學新聞傳播學
52李翰霖高三14湖南師范大學廣告專業
53夏強高三14寧波大學法學類
54張晶晶高三13安徽大學人文科學實驗班
55陳嬌嬌高三13安徽大學新聞學
56費穩固高三12安徽大學通信工程
57邵洋洋高三12安徽大學網路工程
58楊 凱高三12安徽大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59王彬彬高三2安徽大學環境設計
60尚妍高三14安徽大學哲學
61郭亞軍高三11合肥工業大學土木工程
62元晨鑫高三11 合肥工業大學機械類
63楊劉毅高三11合肥工業大學交通工程
64張 鵬高三12合肥工業大學土木工程
65李 崗高三12合肥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工程
66孫浩軍高三11合肥工業大學機械類
67陳飛高三11合肥工業大學土木工程
68陳婷婷高三11合肥工業大學交通工程
69陳一梵谷三11合肥工業大學軟體工程
70龍峰高三11合肥工業大學機械類
79 戈艷紅 高三13 安徽醫科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80 胡燕雲 高三12 安徽醫科大學 醫學檢驗技術
81 周慧寧 高三12 安徽醫科大學 預防醫學
82 薛楊繼 高三11 安徽醫科大學 檢驗技術
83 駱瓊 高三4 安徽醫科大學 護理學
84 鄭佳佳 高三4 安徽醫科大學 護理學
85 李雲龍 高三4 安徽醫科大學 護理學
86 張成龍 高三11 安徽醫科大學 臨床
87 吳雲峰 高三11 安徽醫科大學 臨床
141 陳哨文 高三5 成都體育學院 休閑體育
E. 關於法律的名人名言,
1、康德在《永久和平論》中提到的法律名言:
不能期待國王哲學化或者哲學家成為國王,而且也不能這樣希望,因為掌握權力就不可避免地會敗壞理性的自由判斷。但是無論國王還是(按照平等法律在統治他們自身的)國王般的人民,都不應該使這類哲學家消失或者緘默,而是應該讓他們公開地講話;
這對於照亮他們雙方的事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因為這類哲學家就其本性不會進行陰謀詭計和結黨營私,所以也就不會蒙有宣傳家這一誹謗的嫌疑了。
F. 關於魚玄機的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啊?是她的介紹嗎?
魚玄機是女道士,具才名。紅拂是「風塵三俠」之一。
魚玄機,原名幼薇,字慧蘭,「玄機」是其出家後的道號。唐武宗會昌二年生於長安城郊一落拓士人之家。魚父飽讀詩書,卻一生功名未成。她幼年得調教,5歲便能誦詩數百首,7歲開始作詩,十一二歲時,她的習作就已在長安文人中傳誦開來,成為人人稱道的詩童。
魚玄機15歲入道觀,其風流絕世,狐媚多情,且能詩善韻。她的詩作中有「殷勤不得語,紅淚一雙流」、「雲情自郁爭同夢,仙貌長芳又勝花」等佳句,一時在妓家及士林中傳為美言。由此,魚玄機開始結交溫庭筠、李郢等知名人士,艷名遠播。
溫庭筠曾專程尋訪過魚玄機。這時魚父業已謝世,魚家母女只能靠給平康里附近青樓娼家作些針線和漿洗的活兒來勉強維持生活。溫庭筠以「江邊柳」為題請不滿13歲的魚玄機即興賦詩一首,魚玄機略作沉思後,便寫下了「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詩句。
不久,溫庭筠離開長安,到襄陽做刺史徐簡的幕僚去了。魚玄機寫下一首五言律詩《遙寄飛卿》為之送行:「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霧清;月中鄰樂響,樓上遠日明。枕簟涼風著,謠琴寄恨生;稽君懶書禮,底物慰秋情?」後來又寫出一首名曰《冬夜寄溫飛卿》的詩:「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疏散未聞終隨願,盛衰空見本來心;幽棲莫定梧桐樹,暮雀啾啾空繞林」,以示懷念。
兩年後溫庭筠回到長安。一天,師生二人相偕游覽崇貞觀,正遇一群新科進土爭相在觀壁上題詩留名,魚玄機恨自己生為女兒,空有滿腹才情,卻無法與須眉男子一爭長短,於是揮筆留下了這首無可奈何,卻氣概噴薄的詩:「雲峰滿月放春睛,歷歷銀鉤指下生;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而此時,任左補闕官職的貴公子李億初到長安也恰在此一游,心中大為仰慕。於是便請溫庭筠從中撮合,不久便結識了魚玄機,並做了李的偏房。但李的原配裴氏卻對魚玄機百般挑剔,李億只得寫下一紙休書,將她掃地出門。這樁婚姻僅僅維持了三個月。李億表面上與之一刀兩斷,暗地裡卻派人在曲江一帶找到一處避靜的道觀———咸宜觀,出資予以修茸,又捐出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香油錢,然後把她悄悄送進觀中,由此便取了「玄機」的道號。魚玄機在雲房中思念著昔日的丈夫,寫下了一首著名的思念詩《寄子安》:「醉別千扈不浣愁,離腸百結解無由;蕙蘭銷歇歸在圃,楊柳東西伴客舟。聚散已悲雲不定,思情須學水長流;有花時節知難遇,來肯懨懨醉玉樓。」雖朝思暮想,卻了無音訊,只有把痴情寄付詩中,於是她又寫了一首《寄李子安》的詩:「飲冰食葯老無功,晉水壺關在夢中;秦鏡欲分愁墜鵲,舜琴得弄怨飛鳴。井邊桐葉鳴秋雨,窗下銀燈暗曉風;書信茫茫何處向,持竿盡日碧江空。」詩成後,無法捎寄,只有把詩箋拋入曲江,任憑幽情隨水空流。
當她聽說李郎早已攜妻遠赴揚州上任時,覺得被人拋棄了,為此痛不欲生,秉燭寫下了一首傳誦千古的《贈鄰女》詩:「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她也由此一改過去潔身自愛的態度,看破紅塵,索性放縱起來。從她的一首《道懷詩》中,也能體現出其此時的生活景況:「閑散身無事,風光且樂游;斷雲江上月,解纜海中舟。琴弄蕭梁專,詩吟庚亮樓;叢篁堪作伴,片石好為籌。燕雀徒為貴,金銀志不求;滿懷春綠酒,對月夜琴幽。繞砌皆清趣,抽簪映細流;卧床書刪遍,半醉起梳頭。」
在眾多交往者中,魚玄機對樂師陳韙有了一段異乎尋常的往來。有詩為證:「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雲雨會,未起蕙蘭心。灼灼桃兼李,無妨國士尋;蒼蒼松與桂,仍羨士人欽。月色庭階凈,歌聲竹院深;門前紅葉地,不掃待知音。」一次,魚玄機懷疑其貼身侍婢綠翹與情夫陳韙有染,竟將其笞殺後埋於後院的紫藤花下。某夜,有人發現蒼蠅聚於花下浮土,暗召官衙勘查,事情因而敗露。魚玄機被帶到公堂,審問她的竟是舊日追求她而遭拒絕的裴澄。終因罪行惡劣,被處以斬刑。這年她26歲。
魚玄機的詩清淺婉麗,富有情致,可與唐代另一女詩人薛濤媲美。《全唐詩》收有她的48首詩。她的故事不見正史,只是在《北夢瑣言》、《唐才子傳》里零零散散記有她的一點蛛絲馬跡。
《虯髯客傳》
隋揚帝之幸江都,命司空楊素守西京。素驕貴,又以時亂,天下之權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貴自奉,禮異人臣。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未嘗不踞床而見,令美人捧出,侍婢羅列,頗僭於上。未年愈甚,無復知所負荷,有扶危持顛之心。�
一日,衛國公李靖以布衣上謁,獻奇策。素亦踞見。公前揖曰:「天下方亂,英雄竟起。公為帝室重臣,須以收羅豪傑為心,不宜踞見賓客。」素斂容而起,謝公,與語,大悅,收其策而退。
當公之騁辯也,一伎有殊色,執紅拂,立於前,獨目公。公既去,而執拂者監軒指吏曰:「問去者處士第幾?住何處?」公具以對。伎誦而去。�
公歸逆旅。其夜五更初,忽聞叩門而聲低者,公起問焉,乃紫衣戴帽人,杖一囊。公問誰?曰:「妾,楊家之紅拂伎也。」公遽延入,脫衣去帽,乃十八九佳麗人也。素麵畫衣而拜。公驚答拜。曰:「妾恃楊司空久,閱天下之人多矣,無如公者。絲蘿非獨生,願托喬木,故來奔耳。」公曰:「楊司空權重京師,如何?」曰:「彼屍居余氣,不足畏也。諸妓知其無成,去者甚眾矣。彼亦不甚逐也,計之詳矣。幸元疑焉。」問其姓,曰:「張。」問其伯仲之次。曰:「最長。」觀其肌膚、儀狀、言詞、氣語,真天人也。公不自意獲之,愈喜愈懼,瞬息萬慮不安。而窺戶者無停履。數日,亦聞追討之聲,意亦非峻。乃雄服乘馬,排闥而去,將歸太原。�
行次靈右旅舍,既設床,爐中烹肉且熟,張氏以發長委地,立梳床前。公方刷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虯,乘蹇驢而來。投革囊於爐前,取枕欹卧,看張梳頭。公怒甚,未決,猶親刷馬。
張熟視其面,一手映身搖示公,令勿怒。急急梳頭畢,斂衽前問其姓,卧客答曰:「姓張。」對曰:「妾亦姓張。合是妹。」遽拜之。問第幾。曰:「第三。」因問:「妹第幾?」曰:「最長。」遂喜曰:「今夕幸逢一妹。」張氏遙呼:「李郎且來見三兄!」公驟拜之。遂環坐。曰:「煮者何肉?」曰:「羊肉,計已熟矣。」客曰:「飢。」公出市胡餅,客抽腰間匕首,切肉共食。食竟,余肉亂切送驢前,食之甚速。客曰:「觀李郎之行,貧士也。何以致斯異人?」曰:「靖雖貧,亦有心者焉。他人見問,固不言。兄之問,則不隱耳。」具言其由。曰:「然則將何之?」曰:「將避地太原。」曰:「然故非君所致也。」曰:「有酒乎?」曰:「主人西,則酒肆也。」公取酒一斗。
既巡,客曰:「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之乎?」曰:「不敢,」於是開革囊,取出一人首並心肝。卻頭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乃天下負心者也,銜之十年,今始獲之。吾憾釋矣。」又曰:「觀李郎儀容氣宇,真丈夫也。抑知太原有異人乎?」靖曰:「嘗見一人,愚謂之真人。其餘,將相而已。」「其人何姓?」曰:「靖之同姓。」「年幾何?」曰:「年僅二十。」「今何為?」曰:「州將之子。」曰:「似矣。亦須見之。李郎能致我見否?」曰:「靖之友劉文靜者,與之狎。因文靜見之可也。兄欲何為?」曰:「望氣者言太原有奇氣,吾將訪之。李郎何日到太原?」靖計之,某日當到。曰:「達之日,方曙,我於汾陽橋待耳。」言訖,乘驢而去,其行若飛,回顧已遠。靖與張氏且驚且喜,久之曰:「烈士不欺人,固無傷也。」但速鞭而行。�
及期,入太原候之,相見大喜,同詣劉氏。詐謂文靜曰:「有善相者思見郎君。」文靜方與客議論匡輔,一旦聞客有知人者,其心喜之,遂致酒延焉,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神采揚揚,貌與常異。虯髯默居坐未,見之心死。飲數巡,起招靖曰:「真天子也!」靖以告劉,劉益喜,自負。
既出,虯髯曰:「吾見之十得八九。亦須道兄決之。李郎宜與一妹復人京,某日午時,訪我於馬行東酒樓下,下有此驢及一瘦騾,即我與道兄俱在其所也。」�
靖到,果見二乘,攬衣登樓,即虯髯與一道士方對飲,見靖驚喜,召坐,環飲十數巡,曰:「樓下櫃中有錢十萬,擇一深穩處,駐一妹畢,某日復會我於汾陽橋。」如期至橋,道士、虯髯已先在矣。同訪文靜。時方弈棋,揖起而語。少焉,文靜飛書召文皇看棋。道士對文靜弈,虯髯與靖傍立而視,俄而文皇來,長揖就坐。神清氣朗,滿坐風生,顧盼煒如也。道士一見慘然,斂棋子曰:「此局全輸矣。於此失卻局哉,救無路矣。」罷奔請去。既出,謂虯髯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也。他方可勉圖之,勿以為念。」因共入京。虯髯路語靖曰:「計李郎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與一妹同詣某坊小宅,為李郎往復相從,一妹懸然如磬。欲令新婦祗謁,兼議從容。無令前卻。」言畢,吁嗟而去。�
靖亦馳馬速征。俄即到京,與張氏同往,至一小版門,叩之,有應者出,拜曰:「三郎令候李郎、一娘子久矣。」延人重門,門益壯麗,奴婢三十餘人,羅列庭前。青衣二十人,引靖人東廳。廳之陳設,窮極珍異,巾箱妝奩冠鏡首飾之盛,非人間之物。巾櫛妝飾畢備,請更衣,衣又珍奇。
甫畢,傳雲:「三郎來!」乃虯髯也,紗帽紫衫,趨走有龍虎之狀,相見歡然。命妻出拜,亦天人也。遂延中堂,陳設盤筵之盛,雖王公亦不侔也。四人對坐,陳饌,次出女樂二十人,旅奏於庭,似從天降,非人間之曲度。食畢,行酒。有蒼頭自西堂異出二十床、各覆以錦帕,既列,盡去其帕,乃文簿鑰匙之類。虯髯舉杯告靖曰:「此皆珍寶貨帛之數。吾之所有,悉有充贈。何者?某本欲於此世界求事,當或龍戰二三十年,建少功業。今既有主,住亦何為?太原李氏,真英主也。三五年內,即當太平。李郎以英特之才,輔清平之主,竭心盡力,必極人臣。一妹以天人之姿,蘊不世之藝,從夫之貴,榮及軒裳,非一妹不能識李郎,非李郎不能遇一妹。聖賢起陸之漸,際會如期,虎嘯風生,龍騰雲合,固非偶然也。將余之贈,以佐真主,施功立業,勉之,勉之!此後十餘年,東南數千里外有異事,是吾得意之秋也。一妹與李郎可瀝酒相賀。」復回命家童列拜,曰:「李郎、一妹,是汝主也。可善事之!」言訖,與其妻戎服乘馬,一奴從後,數步遂不復見。�
靖據其宅,遂為豪家,得以助文皇締構之資,遂匡大業。貞觀中,公以左僕射平章事。適南蠻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數十萬,入扶蘇國,殺其主自立,國已定矣。」靖知虯髯成功也。歸告張氏,共瀝酒向東南拜而賀之。乃知真人之興非英雄所冀。況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謬思亂者,乃螳臂之拒走輪耳。我皇家垂福萬葉,豈虛然哉。或曰:「衛國公之兵法,半是虯髯所傳也。」
G. 勵志法學名言
勵志法學名言
1、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無愧法官稱號;廉政、勤政、文明、公正,永做人民公僕。
2、在一切能夠理解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裡沒有法律,那裡就沒有自由。
3、一個法律制度之實效的首要保障必須是它能為社會所接受,而強制性的制裁只能作為次要的和輔助性的保障。
4、法律應當為受影響的人們所知以及它們應當能夠被遵守。
5、用道德的示範來造就一個人,顯然比用法律來約束他更有價值。
6、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
7、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嚴的表現。
8、法律吸吮窮人的膏血,而富人卻掌握著權柄。
9、法官的人格是正義的最終屏障。
10、請托是對法官尊嚴的褻瀆,受賄是將法官靈魂的賤賣。
11、肩負天平公正為天職,頭頂國徽廉潔乃權威。
12、不為蝸角虛名喪失法律原則,不為蠅頭微利喪失法官人格。
13、廉則不怒自威,公則明察秋毫。
14、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乃是判斷是非的標准。
15、當人們就胎兒的利益提出疑問時,應該視其為已來到人世,盡管在他出生之前他不能給他人帶來任何利益。
16、管住自己的頭,不該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腳,不該去的不要去。
17、我們成為法律的奴隸,是為了能夠保有自由。
18、法律不負殺人的職責,也就像這職責不就應使槍刀擔負一個樣。
19、沒有法律是立法的悲哀,有法律而不遵守是公民的悲哀。與其詛咒社會的不公,不如點燃守法的蠟燭。
20、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
21、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
22、人民法官的一言一行都應該如皓月般明凈,如泉水般清純。
23、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24、我們只有承認法律既包括法律規則也包括法律原則,才能解釋我們對於法律的特別尊重。
25、著法袍,勁拂兩袖清風;迎千年,盡驅錢情歪風。
26、法律務必依靠某種外部手段來使其機器運轉,正因法律規則是不會自動執行的。
27、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
28、以法治權權生威,以德修心心養廉。
29、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3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
31、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它絕不能生效。
32、風俗能夠造就法律,也能夠廢除法律。
33、法律就像一把遮風擋雨的傘,有了它,我們才能平安快樂每一天,遠離不法侵害!
34、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
35、法,國之權衡也,時之准繩也。
36、堅持已經做出的抉擇,且勿打破安寧。
37、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
38、人民法官應該時刻牢記自己所載負著的榮耀與尊嚴。
39、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
40、法律的性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
41、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我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
42、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43、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
44、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
45、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凶惡背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46、法官從業行為規范:公正、廉潔、文明、高效。
47、真相無所懼,唯怕被隱瞞。
48、崇尚法治,守護公平,秉持良知,捍衛正義。
49、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
H. 法學 霸術
按古人的說法,霸道是與王道相對待的。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和以理服人,是就兩者的根本區別而言。以力服人確屬霸者的共性,但是在春秋時代,即使霸道也須假仁義而行,五霸在以力服人的同時,尚能以尊王攘夷相號召;至戰國法家的霸術,則武力之外,已經不再需要任何理由;但行王道者有理也必須有力,不然天理或正義仍難得以伸張。霸道崇尚權術和武力,推行快速地「強國之術」(《史記·商君列傳》),其所標榜的原則宗旨(如尊王攘夷、富國強兵)並非不美,但往往只是對內盤剝對外掠奪的旗號,惑人耳目的幌子而已,目的全不在此。即以春秋五霸的霸業而論,其效果也僅是部分地伸張正義,達到國際間局部和短期的安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紛爭造成天下太平長治久安的政治局面。霸道的政治理念和方法,為法家學派所繼承和發展。春秋五霸的興兵約盟,尚能以信義矯世,至戰國法家,則全變成以智術欺騙,武力征服的方式,幫助贏秦達到「囊括四海」「君臨天下」的目的。中國向有崇尚「大一統」的思想觀念,但是怎樣實現大一統和實現怎樣的大一統,卻是更為原則的問題。因此歷史上對此一結局的評價始終是毀大於譽的。
王道崇尚仁義和禮制(仁愛之心正義之行見於修養的謂之道德,見之於行政的謂之德政;見於法律定為制度的謂之禮制),道德的標准高於事功的追求(王者先德而後事),重在通過爭取人心歸附的途徑謀求社會的長治久安。王道思想是由儒家針對霸道的政治理念和行為而提出的政治主張。「尊王攘夷」的霸道雖然功不可沒,但其間攙雜了太多的私利,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因而被孔子譏為「不知禮」,還批評管仲「小器」。孟子見齊宣王,不言「齊桓、晉文之事」,以示其「貴王賤霸」的立場。實則是認識到霸道不足以從根本上救治春秋戰國時代禮壞樂崩,戰亂頻仍的衰亂局面。而奉行王道主張,並非就不計利害,輕忽功利,而是將功利建立在更加符合人道更為深遠合理的堅實基礎之上,最終目標,仍然是要「一天下」,在更大的范圍內建立適合人類生活的理想政治環境。王道雖然難行,但其學理已經深入人心。致使是兵家也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和「懷敵附遠」為戰爭的最高境界。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齊桓晉文的霸業,有別於法家的霸道,而與王道有共通之處,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階段性需要,做出了應有的歷史貢獻。但其將本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更多地定位於本國的利益之上,缺乏更為高遠的政治理想,因而最終不能保持其霸權事業的存在。對此,宋儒呂祖謙評議說:「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強而止於強,必不能保其強;霸而止於霸,必不能保其霸也。」(《東萊博議·葵邱之會》)「強而止於強,霸而止於霸,是特安於小耳」,應該擴大胸襟,提高政治境界,「進霸而至於王,極天下之所期」,以滿足天下人的願望為期許,才是應該追求的最終目標。縱覽後世歷史,在中國歷次統一過程中,凡能「弔民伐罪」的王者之師,往往都是由圖強而稱霸一方並進而成就其王道偉業的。雖然王道政治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天真正實現過,所謂的「太平盛世」多屬「霸王道雜之」或「陽儒陰法」、「儒表法里」而已,但人們一直沒有放棄對這一政治理想的追求。純粹的理想只存在於學理之中,只可用為實踐的指南和評鑒的標准,而不可視為唯一的通途。鑒於歷史的現實,是否可以如此認定春秋五伯開啟的霸業,即其可以經過轉化而成為實現王道政治的一個基礎,一個必經的發展階段。歷史上的儒家不是也提出過「逆取而順守之」的妥協方案嗎?其目的也許正在於給奉行霸道的政治家留出一條改弦更張的自新之路。因此不能將春秋五伯對霸權的謀求,與法家純任「法、術、勢」完全損人利己的霸道混為一談而一概加以否定。
反觀方今天下,冷戰雖然結束,而危機依然四伏。經濟利益的紛爭,宗教文化的沖突,民族對抗的危機,恐怖襲擊的猖獗,此起彼伏。在科學昌明經濟繁榮的背後,其衰亂的形勢有甚於春秋戰國。全球化的大幕就是在這種情勢下揭開的。與春秋戰國不同的是,當時的王霸之爭,無論如何的不同,都是以版圖的統一為職志。